【推薦】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十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shè)計方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通過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快樂地學習,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體會夏夜之美;體驗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3、學寫生字“時、讓”。
【課前準備】
1、結(jié)合美術(shù)課或手工課,老師學生一齊動手,制作“睡蓮葉、睡蓮花、蜻蜓、小螞蟻、螢火蟲、草叢、星星、月兒……”。
2、每個學生在蜻蜓、小螞蟻、螢火蟲、青蛙、小魚……選一個最喜愛的動物制作一個飾物。
3、課件、錄音帶。
【教學過程】
課前音樂響起(音量放小)《仲夏小夜曲》。
一、激趣導入
小伙伴們,你們喜歡畫畫、帖圖嗎?那就讓我們一齊動手來裝扮這個美麗的夏夜,好嗎?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師生一起貼圖。
2、完成貼圖后,引發(fā)進入情境。
多美的夏夜呀?我真想變成朵朵美麗的睡蓮,變成水里的小魚兒……你們想嗎?你們想變成──
(學生不受約束、自由說,一邊說一邊帶上頭飾)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吧。
3、欣賞夏夜之美:
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夏夜。獨白:小伙伴們,你們知道嗎?在這美麗的夜晚,在池塘里發(fā)生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請大伙兒打開課本。
三、朗讀感悟
1、進入情境:
⑴ 情境中導讀:
師扮演睡蓮姑姑。
夜深了,公園里靜悄悄的。
水池里,睡蓮剛閉上眼睛──(傳來“嗚嗚”的哭聲)。
師:呀,誰在哭呢?
──是小螞蟻哭了。
師:“小螞蟻,你怎么啦?”
小螞蟻:“我不小心掉進池塘,上不了岸啦!”
──說話時,聲音沙啞,帶有哭腔。
⑵ 情境中表演讀:
請兩對扮演“睡蓮”和“小螞蟻”表演讀。
2、體會情感:
(緊接著)師:“快上來吧!”
(小螞蟻順勢爬了上來。說:謝謝您,睡蓮姑姑)
師:這只小螞蟻表演得怎樣,哪只小螞蟻也來試試。
再走到另一只小螞蟻前說:“小螞蟻,快上來吧!”
(激起學生的情感,能站起來,緊握睡蓮姑姑的手連聲說:“謝謝您,謝謝您,睡蓮姑姑!)
師緊接著──“今晚就在這兒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螞蟻搖搖頭:“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媽媽會著急的!
小組練習:
分角色讀。
(注意“非常感激”、“連聲”從動作、表情上表現(xiàn)出來。)
四人小組再互相指導讀。
所有扮演“睡蓮”和“小螞蟻”站起來讀。
(師獨白)師給孩子鼓鼓勁,評一評。
3、討論領(lǐng)悟:
師:是啊,小螞蟻回不了家,爸爸媽媽會著急,這可怎么辦呢?小螞蟻和睡蓮的對話誰聽見了?
──蜻蜓(面對一只蜻蜓,示意他站起來。說:“讓我來送小螞蟻吧!”)
(“不行不行,天很黑,蜻蜓看不見路的,怎么能送小螞蟻回家呢?”)
師:是呀,天這么黑,你能行嗎?這時候,誰來幫助他們呢?
──螢火蟲,螢火蟲可以帶路,他說:“我來給你們照亮!
(──那,螢火蟲為什么能給他們照亮呢?)
因為在螢火蟲的尾部有個發(fā)光器,能分泌出熒光素,在光酶和氧的作用下,就能發(fā)出光來了。
你怎么知道?
(交流課外查找的資料)
出示“螢火蟲”模型(尾部發(fā)出光來)──貼上黑板。
4、體驗練說:
演示課件:
師過渡:有螢火蟲的照亮,小螞蟻可以回家啦,他多么高興啊!小伙伴們,你們想對他說什么?
(睡蓮:小螞蟻,路上小心,歡迎你再來玩啊!)
(魚兒:小螞蟻,下次再來的時候,我一定載著你欣賞池塘的風光。)
(青蛙:“呱,呱,呱,小螞蟻再—見!”)
(蟋蟀:“小螞蟻,歡迎你帶你們一家來聽我的演奏會。再見!)
(荷葉:“小螞蟻,下次來玩時,別忘了上我這個大搖籃呀,一定保證你的安全!)
……這時候,小螞蟻想對大伙兒說什么?
(“再見了,伙伴們,我要回家啦!”)
(“謝謝您,睡蓮姑姑,再見了!”)
(“睡蓮姑姑,您的救命之恩我永遠難忘,再見!”)
(“噢,我可以回家啦,回家啦,美麗的池塘,再見!”)
(“睡蓮姑姑,這里的夜色真美,回去后,我和爸爸媽媽說一聲,明天再來欣賞欣賞!)
……
5、真切感悟:
音樂響起課件演示。
師引讀:小螞蟻告別了小伙伴們,他爬上了“飛機”。
──蜻蜓起飛了。螢火蟲在前面點起了亮晶晶的小燈籠。
音樂聲漸小。
師邊領(lǐng)讀邊表演:
蜻蜓飛呀飛,飛過青青的假山,飛過綠綠的草坪,飛到一座花臺前,小螞蟻到家了。
(這里學生可以跟讀并和老師一起表演,跑上臺來也行)
──“耶”──小螞蟻到家啦!到家啦!”
(齊歡呼音樂聲漸大)
師:是啊,夏夜多美呀,你們看(青青的)假山,還可以(青青的)什么?(綠綠的)草坪,還可以(綠綠的)什么?看,小路是彎彎的,多美啊!彎彎的( )。
師:夏夜這么美誰來讀讀呢?
(指導朗讀:高興的、像是在講童話故事)一邊播放課件學生一邊朗讀(個別讀、小組讀、齊讀──可表演)
師生共同評議。
師:星星看見了,高興地眨著眼。
(你們知道嗎?星星為什么高興呢?)
──板書:睡蓮、蜻蜓、螢火蟲(貼圖)。
星星看見了這個動人的情景,他在贊美、贊美──夏夜多美。
贊美──睡蓮、贊美──蜻蜓、贊美──螢火蟲。
因為他們是今夜──最美的。
(板書:最美)
師:是啊,這夏夜太美了,讓我們來贊美夏夜吧!
四、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說說夏夜美)
1、各小組準備:
師:請大伙兒仔細觀察這兩個畫面,說說夏夜美在哪里呢?
注意:說話時要用“夏夜多美啊!”開頭,或者以“啊,夏夜多美呀!”結(jié)尾。
先在四人小組說,匯報時,四個人都上臺指著畫面說。哪一組說得最美,就能得到“星星獎”。
師:各小組開始活動吧。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參與、指導)
2、小組匯報:
(夏夜,天格外的藍,彎彎的月兒掛在天空中,滿天的星星高興地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像一個個淘氣的娃娃。啊,夏夜多美!)
──(啊,夏夜多美!池塘里,一朵朵粉紅粉紅的睡蓮真美,花壇里的花兒紅的、黃的、紫的五顏六色美極了,她們?yōu)橄囊乖鎏砹斯獠省?
──(夏夜多美啊,那藍藍的夜空、青青的假山、綠綠的草坪、彎彎的小路、圓圓的睡蓮葉、清清的池水,你們說美嗎?)
──(夏夜多美啊,池塘邊傳來了蟋蟀美妙的琴聲、還有青蛙的演唱呢!──呱,呱,呱。)
──(夏夜多美啊,瞧,小蜻蜓立在碧綠的睡蓮葉上,展開透明的翅膀,就要起飛了,正要送小螞蟻回家呢!正在這時候,螢火蟲打著燈籠來幫忙。睡蓮、蜻蜓、螢火蟲最美,因為他們一起幫助小螞蟻回家。)
歌曲《小星星》響起。
師:是呀,夏夜真美啊!我們應該把“星星獎”給誰?
因為他們是今夜最美的!──大家唱起來跳起來。
師頒獎──掛上“小星星”。(掌聲)
五、指導書寫
師:你們把夏夜說得真美,我們不僅要會說還要會寫,來比一比,寫字會是誰最美呢?
出示──時、讓(注意這兩個字都是翹舌音)。
師:來,先看睡蓮姑姑寫一個“時”,“哎呀!”誰能告訴我,寫“時”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寬、日字旁要寫得瘦、矮,寸字要寫得胖一點高一點。)
師范寫“時”。
(學生認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隨時糾正坐姿)
師:嗬,大伙兒“時”字寫得真美啊!請小朋友們再接著寫一個“讓”字。
(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
師:請大家停一停。我看了幾個小朋友寫的言字旁寫得不夠好,請看看睡蓮姑姑怎么寫。
(示范書寫)
寫好言字旁關(guān)鍵是:言字旁上的“點”要和橫折提的“折”對齊,折筆要寫直。
(投影展示學生寫的字)
六、課堂延伸
師:你們真行啊,筆下的字寫得美,你們把夏夜說得更美;丶液蟀堰@個美麗的童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的聽,去打動他們的心,讓他們在一個滿天星星的夜里同你一起走進大自然,走進綠綠的草坪、金黃的沙灘……那時,你們再告訴我一個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好嗎?
【教學設(shè)計意圖】
《夏夜多美》是一個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螞蟻掉進池塘,是朋友們幫助它回到了家。
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菊n采用個性化教學,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課前播放音樂《小夜曲》渲染,讓學生聆聽美的音樂;以鳥叫聲、蟋蟀聲引入,用大幅背景圖展示夏夜公園池塘美麗的景色,讓學生欣賞美的畫面;演示蜻蜓、螢火蟲送螞蟻回家的過程,讓學生感受童話里睡蓮、蜻蜓、螢火蟲助人為樂的精神美,以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以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使課文教學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以求達到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閱讀目標)。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調(diào)動情感
通過導語的激趣引入,通過師生動手共同創(chuàng)設(shè)的童話般的世界──“美麗的夏夜”,教學伊始,就讓課堂充滿詩情畫意,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帶著對夏夜的美好感覺,進入課文《夏夜多美》所構(gòu)筑的情感世界。──創(chuàng)造美
二、以讀為本,自讀自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xiàn),不斷地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采用自由讀、個別讀、摹仿讀、表演讀、評析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像,使每一個學生能進入課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夏夜池塘邊發(fā)生的美麗動人的故事。在教學中,教師主要用語感聯(lián)結(jié)學生的感覺、感受和情感,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品味。──品味美
三、借助課件,真切感悟
對“蜻蜓、螢火蟲送螞蟻回家過程”部分的教學,播放課件,以音樂烘托,以畫面渲染,配以表演,促使學生沉醉在夏夜美的意境中。──贊賞美
四、開放實踐,合作交流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文課要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gòu)建課內(nèi)外聯(lián)系,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課文學完后,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用“夏夜多美啊!”開頭或“啊,夏夜多美”結(jié)尾說話。學生在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中,對夏夜之美的認識得以升華。不僅感受到夏夜池塘的美麗景色,而且體驗到睡蓮、蜻蜓、螢火蟲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討論美
教學設(shè)計以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領(lǐng)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2
教育學生掌握基礎(chǔ)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理解,下文為您準備了初中一年級下冊政治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懂得自尊和知恥,理解自尊和尊重別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損人格的事;養(yǎng)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tài)度,關(guān)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yǎng)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yōu)良品質(zhì)。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zhì),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則,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
二、教學內(nèi)容分析
1、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gòu)的基礎(chǔ)半獨立半依賴,在深入擴展的生活中吸取做人的營養(yǎng)。
2、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是本課程的追求-促進學生社會化。
3、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tǒng)一是本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自尊、自強。
本冊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強。
總的教育目標是:增強調(diào)適能力;發(fā)展健康人格;逐步社會化。
教育主題是:做生活的主人。有四個教育分主題: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本冊教材分四個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的人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分八課教學內(nèi)容:珍惜無價的自尊、揚起自信的風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當自強、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為堅強喝彩、感受法律的尊嚴、法律護我成長。
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須要自立自強;要實現(xiàn)自強,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要有自尊自信并運用意志實現(xiàn)自立自強,則必須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三、教學重點:
1、尊重他人與自尊的關(guān)系。
2、自信與成功的關(guān)系。
3、自立的表現(xiàn)和必要4、依賴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5、自強的表現(xiàn)和作用。6、怎樣做到自立自強。
7、為什么會有挫折,怎么應對挫折8、堅強意志的表現(xiàn)和作用
9、為什么要遵守法律。10、怎樣預防違法。
11、使學生了解犯罪的危害12、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3、如何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與侵權(quán)行為做斗爭。
四、教學難點
1、如何樹立自尊和自信2、怎樣預防違法。
3、如何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與侵權(quán)行為做斗爭。
4、怎么應對挫折5、堅強意志的表現(xiàn)和作用。
7、依賴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8、怎樣做到自立自強。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3
教材簡解:
杜牧的《山行》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jié)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云”、“楓林”等構(gòu)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我們可以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
目標預設(shè):
知識與技能: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詩文基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做到熟能成誦。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以分步解讀,入境悟情等方式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來體會詩歌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悟秋天,發(fā)現(xiàn)欣賞自然之美,激發(fā)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基于本人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將本課的重點難點定為:
1、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體會詩的意境;
2、激發(fā)學生對秋天的欣賞美的欣賞,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媒體選擇和應用:
1、網(wǎng)上有關(guān)圖片的下載;
2、杜牧《長安秋望》,王維《山居秋暝》,李商隱《霜月》古詩下載;
3、古箏曲《漁舟唱晚》。
設(shè)計理念: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看來仍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感知力。
意境,即客觀事物和詩人思想感情的有機統(tǒng)一,它是詩的靈魂,可以說,沒有意境就沒有了詩:“詩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誦秋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將一幅絢麗的秋景圖展現(xiàn)于我們面前。教學中我把握情與景的統(tǒng)一,引導學生走入詩境,感受詩情,以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
設(shè)計思路:
基于以上理念,我設(shè)計了以下教學思路:
一、情境導入,初體詩境。
二、分步解讀,入境悟情。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四、整體誦讀,體會詩韻。
五、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體詩境
1、談談秋天的印象。
2、出示圖畫或課件,配樂朗誦《山行》。
3、理解詩題,簡介作者。
【設(shè)計意圖:形象的感知比抽象的分析講解更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感知秋天,進而引入古詩,通過圖片直觀感受,引發(fā)學生了解全詩的興趣!
二、分步解讀,入境悟情。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1)運用不同手段理解“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懂詞的意思。
“遠上”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理解;
“斜”教師用“簡筆畫”演示;
“寒山”讓學生查閱工具書或教師講解。(從該詞當中了解古詩所寫的季節(jié))
。2)出示句式訓練:一條石頭小路。
教師引導學生講句意。
。3)總結(jié)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講句意。
【設(shè)計意圖:緊扣重點詞,理解“遠上”、“斜”、“寒山”相應詞語,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體會古詩的凝練與本詩意境!
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圖或課件,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的地方。
相機突出“生處”這個詞義的難點。
。2)試著讓學生自己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自學三、四句。
。1)根據(jù)學法指導,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教師深入學生,了解反饋。
。2)匯報交流,教師對重點處點撥。
4、引導學生領(lǐng)會全詩的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設(shè)計意圖:突出“詞義句意理解”的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力求改變“講詞語——記內(nèi)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的舊模式】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聽著音樂,隨著老師的描述,想象一下山林的景色,引導學生把景物說具體。
2、面對這么多的景致你想做些什么呢?
(1)放聲朗讀這首詩。
。2)畫一幅畫。
【設(shè)計意圖:愛動、富于想象、形象性強是兒童的共同特性。教學時對于繪畫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可指導學生根據(jù)詩意作想象性繪畫(非技術(shù)性)。教學中應讓學生盡可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把自己意象景色描繪出來。詩中之“畫”形象化、直觀化了,不但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入境、激情,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
。3)當導游介紹此處美景。
……
【設(shè)計意圖:能在課堂上完成的想法讓學生當堂即做,如朗誦詩,不能當堂完成的可作為家庭作業(yè)布置給學生,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給了學生自主選擇作業(yè)的權(quán)利】
四、整體誦讀,體會詩韻。
1、學生誦讀,怎樣才能讀得美?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讀出節(jié)奏美)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范讀——個別讀——小組讀——齊讀)
【設(shè)計意圖:古詩是古代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瑰寶,它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適宜誦讀。采用不同形式的讀,既可以在讀的過程中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又可使學生情感升華至對美好景物的熱愛。】
五、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1、出示杜牧《長安秋望》,王維《山居秋暝》,李商隱《霜月》。
2、學生自由誦讀。
【設(shè)計意圖:這幾首詩都與秋天有關(guān),學生通過自讀,領(lǐng)悟古代詩人筆下秋天的千姿百態(tài)之美!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4
1、教材導讀
多彩的插圖中,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有滾鐵環(huán)的;有抓子兒的;有捉迷藏的;還有的正興致勃勃地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玩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的口袋里都存放著數(shù)之不盡的玩法。這樣一個貼近孩子生活的話題,無疑能激起孩子們表達的沖動、交流的熱情呢!
學生愛玩的游戲很多,如:轉(zhuǎn)呼啦圈、翻跟頭、踢毽、跳繩等。交流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大膽說、開心說,說出自己的見解,說出自己的玩法,還要注意對不健康的游戲給予正面的指導。
2、學習目標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流自己玩過的游戲,并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2)交流時,要學會傾聽、應對,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
。3)交流時態(tài)度大方,表達清楚。
3、過程預案
。1)看圖引出話題
。2)互動交流話題
同桌互說自己平時最愛玩的游戲以及玩法。
抽生匯報,大家評議。(強調(diào)介紹玩法要清楚、有條理)
。3)現(xiàn)場模擬體驗。
(4)暢談交流感受。
(板書:認真傾聽禮貌交流學習應對)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第12冊42頁—4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推導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公式計算圓錐體的體積。
2.通過學生動腦、動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具準備:
1、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6套,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6套、水槽6套。
2、多媒體課件設(shè)計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復習準備:
1. 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板書: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2. 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圓錐有什么特征?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課件演示:屏摹上顯示一個圓錐體,將它的底面、側(cè)面、高和頂點閃爍。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知識探討新的問題-----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三)進行新課
1、 探討圓錐的體積公式
教師:怎樣探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圓柱------(轉(zhuǎn)化)------長方體
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長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借鑒這種方法, 為了我們研究圓錐體體積的方便,每個組都準備了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你們小組比比看,這兩個形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學生操作比較。
(1)提問學生:你發(fā)現(xiàn)到什么?(這個圓柱體和這個圓錐體的形狀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得出: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用數(shù)學語言說就叫“等底等高”。
(板書:等底 等高)
(2)為什么?既然這兩個形體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們就跟求圓柱體體積一樣,就用“底面積×高”來求圓錐體體積行不行?(不行,因為圓錐體的體積小)
教師:(把圓錐體套在透明的圓柱體里)是啊,圓錐體的體積小,那你估計一下這兩個形體的體積大小有什么樣的倍數(shù)關(guān)系?(指名發(fā)言)
的水和圓柱體、圓錐體做實驗。怎樣做這個實驗由小組同學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學們匯報,你們組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么樣的倍數(shù)關(guān)系。
。3)學生分組做實驗。
A.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是怎樣做實驗的?
b.你們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發(fā)現(xiàn)有什么倍數(shù)關(guān)系?
(學生發(fā)言:圓柱體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3倍)
同學們得出這個結(jié)論非常重要,其他組也是這樣的嗎?
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數(shù),誰來把這個公式整理一下?(指名發(fā)言)
(4)學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組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進行體積大小的比較,通過比較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整理歸納:不是任何一個圓錐體的體積都是任何一個圓柱體體積的 。 (老師拿起一個小圓錐、一個大圓柱)如果老師把這個大圓錐體里裝滿了水,往這個小圓柱體里倒,倒三次能倒?jié)M嗎?(不能)
為什么你們做實驗的圓錐體里裝滿了水往圓柱體里倒,倒三次能倒?jié)M呢?(因為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
(老師在體積公式與“等底等高”四個字上連線。)
現(xiàn)在我們得到的這個結(jié)論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復敘述公式。)
今后我們求圓錐體體積就用這種方法來計算。
(四)鞏固反饋
1.口答。填空:
v (立方米)
v (立方米)
60
52
126
4.5
2.出示例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自己解決問題。
例 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A 學生完成后,進行小組交流。
B 你是怎樣想的和怎樣解決問題。(提問學生多人)
C 教師板書: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76立方米
3.練習題。
一個圓錐體,半徑為6cm,高為18cm。體積是多少?(學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饋。)
4、出示例2:要求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思。
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圓錐形的小麥堆,測得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麥約重735千克,這堆小麥約有多少千克?(得數(shù)保留整千克)
。1)提問:從題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提問。并回答同學的質(zhì)疑:3.14×( )×1.2× 表示什么?為什么要先求圓錐的'體積?得數(shù)保留整千克數(shù)是什么意思?….
5、比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訴了我們底面積,而(2)沒有直接告訴,要求我們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出圓錐體積;(2)例1 是直接求體積,例2是求出體積后再求重量。
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求圓錐體的體積,現(xiàn)在我們來解決有關(guān)圓錐體體積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1、一個圓錐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徑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噸。這堆沙約重多少噸?
2、選擇題。每道題下面有3個答案,你認為哪個答案正確就用手指數(shù)表示。。
(1)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
、 立方米 ②3a立方米 ③ 9立方米
(2)把一段圓鋼切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圓柱體體積是6立方米,圓錐體體積是( )立方米
。1)6立方米 (2)3立方米 (3)2立方米
2、 學生操作:
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體?(長方體)
要在我們的教室里放一個盡可能大的圓錐體,想一想,怎樣放體積最大?(小組討論)
指名發(fā)言。當爭論不出結(jié)果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測量數(shù)據(jù):教室長12m,寬6m,高4m。并板書出來,再比較怎樣放體積最大的圓錐體。
五: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yè):書本44頁第3、4、5。
板書: 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例1: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76立方米
例2:(1)麥堆的體積:
3.14×( ) =12.56(平方米)12.56× ×1.2=5.024(平方米)
。2)小麥的重量:5.024×735=3692.64(平方米)≈3693(平方米)
答:它的體積是76立方米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6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達》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的十一課。這是一篇講述科學常識的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并從中受到啟發(fā),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飛行的問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領(lǐng),常常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對人類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有所啟示。
【新課程目標】
1、認識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正確讀寫出14個新詞。
2、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閱讀抓住要點,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小黑板和圖片設(shè)計。
【教學安排】
2課時。本節(jié)為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提前搜集蝙蝠和雷達的有關(guān)資料和圖片
二、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導語:同學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基本上已經(jīng)知道蝙蝠具有特異的功能,那我們這一課是不是只講了蝙蝠呢?(不是)。我想請一個同學介紹一下《蝙蝠和雷達》這一課主要講了什么?
(生答)。
是的,蝙蝠在晚上無論怎么飛,都不會撞上什么東西,這到底為什么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做了無數(shù)次實驗,下面我們進一步讀課文,了解這些實驗。
三、品讀4~5自然段感知
1、學生自讀,老師出示小黑板。
實驗次數(shù)
實驗的方法
實驗的結(jié)果
探路工具
第一次 蒙眼
沒響
不是眼睛
第二次 蒙眼 響
與耳朵有關(guān)
第三次 封嘴 響
與嘴有關(guān)
2、要求分學習小組討論填寫。
3、抽學生說,老師填寫。
4、鞏固這部分內(nèi)容,抽讀,比賽讀。
5、再次感受三次實驗過程。
6、誰能代替蝙蝠跟科學家說說心理話。
(學生表演蝙蝠自述:⑴ 準備了蝙蝠的頭飾。⑵ 兩位學生用雙簧的形式表演。內(nèi)容簡介是:先介紹自己(蝙蝠)的來歷,及還有別名叫燕老鼠的來歷。然后介紹自己被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秘密,我在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導語:經(jīng)過多次實驗,科學家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誰能把課文中相關(guān)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7、出示小黑板上的兩個句子進行比較:
A、三次不同的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提問:這兩個句子那句好?為什么?
8、同桌討論回答,老師指導。
(蝙蝠探路時靠的是嘴和耳朵兩種器官同時起作用。)
過渡句:哪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請同學們自讀第七自然段。
四、品讀第七自然段感悟
1、默讀,自己在筆記本上畫出蝙蝠飛行示意圖。
2、學生自畫,老師巡回指導。
3、抽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畫的示意圖。(評比)
4、老師也畫了一幅自己的示意圖與你們比一比。
5、請同學們對照示意圖練習說話訓練。
過渡語:通過我們的進一步學習,更加知道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用在飛機上,根據(jù)這一部分的學習方法自學第8自然段。
五、細細品讀第8自然段
1、找出描寫雷達探路的句子讀一讀。
2、根據(jù)前面蝙蝠飛行示意圖,自己能獨立畫出雷達為飛機導航的示意圖嗎?
3、試一試,畫在筆記本上。
4、畫好后,抽同學在黑板上畫出來。
5、師生共同來肯定評一評。
6、同桌互相交流,根據(jù)示意圖說說雷達是怎樣在夜間為飛機導航的?
導語:同學們:根據(jù)以上的兩幅示意圖,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論呢?
7、出示制作的卡片,填空用圖形表示。
A、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 )。
B、雷達發(fā)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 )。
C、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 )。
六、擴展練習
過渡句:人類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你們通過自己閱讀查找,還了解哪些創(chuàng)造發(fā)明也是人類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的?
1、學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資料。
2、師生共同評價,誰的資料好,語言又流暢。
七、總結(jié)
本節(ji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掌握或了解了什么知識?希望以后有時間多讀課外書,掌握更多的知識。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 自主認識漢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認識“壁、墻、蚊、咬、斷、您、撥、甩、趕、房、傻、轉(zhuǎn)”12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捉、條、爬、姐、您、草、房”7個漢字。
3、 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小魚、老牛、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處,明白壁虎的尾巴具有再生功能。
4、 通過了解科學常識,激發(fā)學生對動物世界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了解各種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認識本課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3、 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1、 師生交流談話:生說說自己平時都向別人借過哪些東西。
2、 師過渡:你們聽說過向別人借尾巴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只向別人借尾巴的小壁虎。
3、 師板書課題,指名生認讀,相機出示壁虎圖片,引導生觀察并交流有關(guān)壁虎的資料。
二、 初讀故事,識字學詞
1、 師過渡:這篇課文和上一篇課文一樣,只有一小部分漢字有注音,如果你們再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漢字該怎么辦呢?(引導學生結(jié)合句子和詞語來猜一猜漢字的讀音和意思。)
2、 生自主閱讀課文,師巡視了解閱讀情況。
3、 檢查生的學習情況,識字學詞。
(1) 指名生朗讀第1自然段,說說在這一段中猜出了哪些字的讀音,是怎么猜出來的,師予以鼓勵和指導。相機出示詞語卡片:墻角、捉蚊子、咬住、掙斷,指名生認讀并正音:“捉”是翹舌音,“掙”既是翹舌音又是后鼻音,讀第四聲“zhèng”,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認讀。
。2) 指名生朗讀第2自然段。
、 出示詞語卡片:難看、一條尾巴,指名生認讀,強調(diào)“難”是鼻音。
、 鼓勵生說說除了“一條尾巴”,還可以說一條什么(如:一條魚、一條毛巾、一條小河)。
、 再次指名生朗讀第2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出小壁虎思考的感覺。
。3) 指名生朗讀第3自然段。
、 出示詞語卡片:爬呀爬、姐姐、您、撥水,指名生認讀,強調(diào)“姐姐”的第二個字讀輕聲,“您”是前鼻音,“撥”不能讀成了“bá”。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認讀。
、 理解“您”的意思:引導學生說說在哪些情況下會說到“您”,理解“您”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③ 再次指名生朗讀第3自然段,注意強調(diào)讀好小壁虎和小魚之間的對話。
。4) 指名生朗讀第4自然段。
、 出示詞語卡片:甩著、吃草、趕蠅子,指名生認讀,相機正音:“蠅”是后鼻音,明確“蠅子”就是“蒼蠅”。
、 引導學生區(qū)別“甩”和“用”這一組形近字。
。5) 指名生朗讀第5自然段。
、 出示詞語卡片:房檐、阿姨、掌握,指名生認讀。
、 再次指名生朗讀第5自然段,指導讀好小壁虎和燕子阿姨的對話。
。6) 指名生朗讀第6、7自然段。
① 出示詞語卡片:爬呀爬、傻孩子、轉(zhuǎn)過身子,指名生認讀,注意正音:“傻”是翹舌音,“轉(zhuǎn)”在這里讀第三聲。
、 再次指名生朗讀第7自然段,讀好壁虎媽媽和小壁虎的話。
4、 生再次自由練習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師提醒學生重點讀好人物的對話。
5、 鞏固識字。
(1) 師隨機出示本課的詞語,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鞏固學生的認讀成果。
。2) 單獨出示本課的12個生字,指名生認讀并口頭組詞。
。3) 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生字識記方法。師指導學生借助漢字的偏旁來理解意思,如“壁、墻、蚊、咬、您、撥”都是形聲字,可以根據(jù)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來加以記憶!八Α钡淖詈笠还P豎彎鉤就好像是老牛的尾巴。
三、 再讀故事,把握內(nèi)容
1、 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知道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向誰借了尾巴以及結(jié)果怎么樣了嗎?請你們再次捧起課本,讀一讀這個故事,從故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吧!
2、 生自主讀書,在讀中思考,抓住關(guān)鍵信息。
3、 指名生交流,師在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適當小結(ji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斷了,他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課時都沒有借到,最后小壁虎發(fā)現(xiàn)自己長出了一條新尾巴。)
4、 鼓勵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說通順,抓住重點的內(nèi)容,語言表達盡量簡潔。
四、 指導生字書寫
1、 師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捉、條、爬、姐、您、草、房。
2、 再次指名生認讀,口頭組詞,在具體的詞語中進一步理解字義。
3、 生自主觀察漢字的字形,交流書寫要領(lǐng)。
4、 師適當指導:“捉、姐”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漢字,書寫時要注意左寬右窄,“爬”的第四筆捺畫略長,要托住上方的“巴”;“房”是左上包圍結(jié)構(gòu)的漢字,下方的“方”要寫得半藏半露。
5、 師范寫,生觀察書空。
6、 生自主描紅、仿寫,師巡視進行指導,強調(diào)正確的寫字姿勢。
五、 課堂小結(jié)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很多的漢字,還認識了一只斷尾巴的小壁虎,他到處去借尾巴,最終他借到尾巴了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和動物世界的探究興趣。
3、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課本劇表演呢。
教學過程
一、 回顧故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 師出示斷尾巴的小壁虎的圖片,指名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在生交流的過程中師適時出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并張貼在黑板上。
2、 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這只斷尾巴的小壁虎,一起踏上他的借尾巴之旅,在他借尾巴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吧!
二、 學習故事,了解知識
1、 學習第1自然段。
。1) 指名生朗讀第1、2自然段,指名生交流小壁虎尾巴斷掉的原因(被蛇咬住尾巴后使勁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
。2) 體會小壁虎的心理活動:出示“沒有尾巴多難看哪”這句話,指名生朗讀,抓住“多難看哪”體會小壁虎的心情。師相機出示有尾巴的壁虎和沒有尾巴的壁虎的圖片進行對比,幫助學生理解“難看”。
(3) 指導朗讀:再次指名生朗讀第2自然段,讀好“向誰去借一條尾巴呢”這個問句。
2、 學習第3-5自然段。
。1) 師出示學習要求:結(jié)合課文插圖,自主朗讀第3-5自然段,看看小壁虎都向誰借了尾巴,是怎么說的,結(jié)果怎么樣。
。2) 生自主朗讀第3-5自然段,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3) 指名生交流,師適當小結(jié):小壁虎分別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可是都沒有借到,因為小魚的尾巴要用來撥水,老牛的尾巴要用來趕蠅子,燕子的尾巴要用來掌握方向。
(4) 在生交流的過程中師重點指導以下幾點。
① 引導學生觀察小魚、老牛、燕子的尾巴是怎么動的,畫出“搖尾巴”“甩尾巴”“擺著尾巴”,鼓勵生說說為什么同樣是晃動尾巴,動作和作用也不同,同時,師適時出示這三種動物的圖片幫助學生直觀體會。
、 引導學生關(guān)注小壁虎的問話,從“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稱呼、“您”“行嗎”這些詞語中體會小壁虎的文明禮貌,同時適當進行品德教育。
、 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指名生分角色練習朗讀小壁虎和三種動物的對話,指導讀好小壁虎的文明有禮和三種動物委婉拒絕的口氣。
3、 學習第6、7自然段。
(1) 指名生朗讀第6自然段,鼓勵生拓展想象小壁虎“難過”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2) 練習轉(zhuǎn)述。
、 出示“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鼓勵學生把自己當成小壁虎,想想回怎么對媽媽嗎說。
、 指名生進行表述,師適當指導指導學生要把自己當成小壁虎,說清事情的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并注意人稱代詞的轉(zhuǎn)換。(示例:“媽媽,我的尾巴被蛇咬斷了,我向小魚姐姐借尾巴,她不借給我,因為她的尾巴要用來撥水;我又向老牛伯伯借尾巴,他也不借給我,因為他的尾巴要用來趕蠅子;最后我向燕子阿姨借尾巴,燕子阿姨也不借給我,說她的尾巴要用來掌握方向。我沒有了尾巴,好難看啊!”)
。3) 指名生朗讀小壁虎媽媽和小壁虎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思考小壁虎媽媽為什么“笑著說小壁虎是傻孩子”。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行師適當小結(jié):壁虎媽媽在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經(jīng)過之后,很心疼他,覺得小壁虎“傻”得可愛,這里的傻不是真的傻,而是一種疼愛的口氣。
。4) 再次指名生分角色朗讀壁虎媽媽和小壁虎的對話,指導讀出壁虎媽媽對小壁虎的疼愛之情和小壁虎的欣喜之情。
4、 總結(jié)全文,適度拓展。
。1) 生交流學了這篇課文后收獲了哪些知識?
。2) 鼓勵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在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師出示相關(guān)圖片,拓展學生的科學常識,激發(fā)學生對探究動物世界的興趣。
三、 熟讀故事,情境表演
1、 生再次自由練習朗讀課文,重點讀好人物的對話語氣。
2、 五人一組,分別扮演小壁虎、小魚、老牛、燕子、小壁虎媽媽,在組內(nèi)練習分角色朗讀。
3、 指名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4、 鼓勵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請留名同學上臺進行表演(五名同學扮演小動物,另一生旁白),師生共同評議,在此過程中,師適當進行指導:表演中要根據(jù)情節(jié)配上一定的表情和動作,人物的對話要自然,不一定要和書上的句子一模一樣,只要意思表達對即可。
5、 再次指名六名同學上臺進行表演。
四、 課堂小結(jié)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動物的尾巴雖然樣子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看來,動物世界真是充滿了無窮的奧秘。課下,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搜集更多有關(guān)動物尾巴的知識,制作成資料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書設(shè)計
向小魚借:用尾巴撥水
21.小壁虎借尾巴?? 向老牛借:用尾巴趕蠅子? 自己長出了新尾巴
向燕子借:用尾巴掌握方向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12個詞語。
。、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相互鼓舞、堅定信心,戰(zhàn)勝困難。
。、抄寫課文第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guān)黃山的文字、圖片資料。
2、想辦法學會課后生字,會讀,會組詞會記。
。、會讀課文,會思考課文后問題。
【教學過程】
一、步驟過程教學預設(shè)設(shè)計意圖一、介紹黃山 請說說你了解的黃山美景。 創(chuàng)設(shè)平臺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課外所得。
二、檢查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考一考字形:
魚+即 口+可 爪+巴 尸+古
大+田 口+自
。、猜一猜:
大手抓住雙木樹杈(攀)
一點一回頭,一日一日一頁樹(顫)
。、比較組詞
陡──徒 蓮──鏈 峰──鋒 辮──瓣
釣──鉤 耍──要 裝──妝 冒──昌
攏──擾
6、注意區(qū)別多音字:似形式多樣對字詞進行檢測。
三、檢查初讀 初讀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薄⒄n文大意:課文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板書:爬天都峰
2、課文敘述順序:
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了解大意
理清順序
四、理解最后一句話 “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說說:“你們”指的是誰?一“老”一“小”各指誰?“汲取”什么意思?從別人身上,從誰的身上?學著爸爸笑著說說這句話。
引發(fā)思考:
。薄⑻於挤迨窃趺礃拥?他們一老一小為什么要爬上去?
。病⑺麄円焕弦恍≡趺礃訌膶Ψ降纳砩霞橙×α康?
先領(lǐng)悟結(jié)果,再回頭再探原因。
五、學習第一段至最后一段 1、探究為什么爬?
、 假日游覽黃山。
、 無限風光在險峰,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領(lǐng)略無限風光。
。病⑻骄刻於挤宓摹案摺薄岸浮。
、 高: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 陡:筆陡的石級,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
讀一讀想一想天都峰的“險”。
3、探究“我”與老爺爺?shù)男睦怼#ǚ纸巧首x體會描寫的句子)
。、 想像老爺爺怎么樣攀登的,用“一會兒……一會兒……”“使勁”“竭盡全力”“像……似的……”說話。
。怠⑾胂褚焕弦恍≡趺礃佑谜Z言互相鼓勵。 讀出險峻、峭拔,難以攀登,難以上青天的感覺。
為什么互相詢問?為什么做出這樣的決定?
理解“居然”,爬天都峰對老人和小朋友是難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們做到了。
六、引導思考 對話朗讀。說說爬天都峰對在這一老一小是很難的事。他們?yōu)槭裁茨茏龅侥?討論后明白:一是他們個人努力奮斗;二是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學習。(讀一讀他們相互道謝的話) 讓學生明白他們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謝的原因。
七、總結(jié)收獲 1、對話描寫精彩;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戰(zhàn)勝困難,登上天都峰的心理變化過程。
2、描寫天都峰險峻寫得好。寫出了天都峰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皰臁弊钟玫妹,形象地把天都峰的陡體現(xiàn)出來了。為下文爬天都峰準備,突出作者表達的思想:在困難面前,善于與人合作,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學習學好對話,讓學生明白描寫的作用。
【板書設(shè)計】
爬天都峰
我 老爺爺
爬?發(fā)顫! 下不了決心
“您也來爬?” “你也來爬?”
“我看您……才” “要不是你,我還”
謝謝您 謝謝你
汲取
終于 居然
力量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迅速發(fā)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為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2、了解課文中所介紹的幾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將帶大家繼續(xù)走進新型玻璃展覽館,進一步了解各種新型玻璃。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對課文中有五種新型玻璃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請同學們再來打開課本讀一讀課文,想一想還要弄清什么問題?
生:被指名讀、小組讀、女生讀、齊讀。
師:新型玻璃有幾種,每種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師:請每小組自主研讀后,合作完成以下填空表格:
___玻璃,有___特點,起___作用。
生:有的獨立研讀,有的找自己相信的伙伴共同研讀,弄清某一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后,匯報給組長由組長統(tǒng)一意見完成表格。
師: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將你組喜歡的一種新型玻璃的作用和特點,說一說。
A生:我喜歡夾絲網(wǎng)防盜玻璃,我朗讀給大家聽,因為這種玻璃中間夾一層金屬絲網(wǎng)能自動報警,可以防盜。
B生:我喜歡吸熱玻璃,因為它使房間東暖夏涼,可以阻擋強光和冷氣。
C生:我喜歡變色玻璃,因為它發(fā)射陽光,改變顏色,可以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光線,稱為自動窗簾。
……
師:誰能用“東暖夏涼”來說一句話?
師:請各小組再選一名學生代表將你組最喜歡的一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寫在黑板上。
生:各小組代表把某種新型玻的特點和作用,工整書寫在黑板上。
師: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課件后真正掌握課文中的全部內(nèi)容。
三、召開展銷會,鼓勵學生競說
師:同學們,老師現(xiàn)在要在我們班開一個展銷會,讓每一位同學都當一回推銷員,推銷員是干什么的,知道嗎?
生:就是把自己廠里的產(chǎn)品介紹給大家,發(fā)動大家來買自己介紹的產(chǎn)品,如果來買的人越多,就說明你這個推銷員的水平高。
師:今天你們推銷的產(chǎn)品就是以上五種新型玻璃。請每一組選一名代表上講臺來選一種新型玻璃推銷員證,先在小組里夸夸自己廠里生產(chǎn)的某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讓人一聽就來買。
生:組內(nèi)演講推銷。
四、拓展思維,課外遷移
師:同學們,今天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想發(fā)明什么樣的新型玻璃或者新型房子、橋梁、道路……,把你想到的講給同學們聽。
生:我想發(fā)明一座象金箍棒一樣的橋,讓它大它就大,讓它小它就小,我回外婆家時,如果有這樣一座橋就不會再翻山越嶺了
生:……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老師真想一直聽下去,由于時間有限,課外老師再聽你們講吧!
【點評】
這是一節(jié)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的教案,整節(jié)課體現(xiàn)以下特點:
1、教師的啟發(fā)談話,既喚醒了學生記憶的表象,又為學生學習新知識營造了樂學的氛圍。
2、確立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3、開放的填空,給了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開放的要求,激起了學生讀的興趣和自信,按自己的喜歡方式研讀大大豐富了讀的內(nèi)涵和方式,提高了讀的質(zhì)量。
4、教師根據(jù)兒童愛動、好奇的心理特點,設(shè)計了“推銷員”這一活動形式,既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又調(diào)動了學生多種感官,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
5、讓學生自由地發(fā)表意見,不給學生加以束縛,尊重了學生的自主選擇和獨特體驗。
6、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累知識,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10
一.教學內(nèi)容:
江蘇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2《升國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由拼音認漢字;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升、國、我、們、中、起、立、正、向;“綠色通道”(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旗、您、敬、禮,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1種筆畫:斜鉤
2.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拼讀音節(jié),認識漢字;
通過書空、描紅、臨寫等方式分析漢字筆畫、筆順等方法,掌握生字;
。2)通過播放國歌,讓生再切身感受五星紅旗是怎樣升起,感受升國旗、放國歌時莊嚴肅穆的氣氛,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3)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讓生看到一個鮮活的生動的升旗儀式,明確今后在每周一升旗時應如何做;
。4)課中操時,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寓樂于教,并再次激發(fā)熱愛國旗、祖國的感情;
。5)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設(shè)置情境,在情境中讀文、讀句,體會感情及啟發(fā)教學等方式方法。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1)在熱愛祖國的情感的支配下,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知道國旗的象征意義;
。3)喜愛我們的國旗,對它有無比的崇敬感,對祖國是無比的熱愛,產(chǎn)生強烈的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
1.9個生字:升、國、我、們、中、起、立、正、向,掌握正確的筆畫筆順;
2.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四.教學難點:
1.準9個生字的字音;以正確的寫字姿勢,執(zhí)筆、運用方法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認清筆畫筆順,理解字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從學校生活的一個
五.教材分析:
本課是首詩,三句六行,押韻上口,好讀易背。第一句是說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第二句是說在升國旗時要奏國歌;第三句是說在升國旗時,我們要肅立、敬禮,這是因為國旗代表著我們的國家。課文持的田字格中是本課要學習的9個生字。練習的第1題要求朗讀、背誦課文,第2題是本課生字的筆畫筆順,重點突出,操作程序具體。文中圖畫的內(nèi)容是校園里升國旗時的情景。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授課類型:
課文新授課
八.教學時間:
2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啟發(fā)提問: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看誰最聰明,能立刻回答出來。在學校里,每個星期一的早上,我們都要做什么?(升國旗)我們在哪里升國旗?(我們在學校的操場上升國旗)在升國旗的時候,你能聽到什么歌?(升國旗的時候我聽到了國歌)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出示課文情景圖,讓生觀察說出: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要全體立正,身體站直,不講話、不亂動,少先隊員要向國旗敬禮)
2.出示課題: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今天我們就將學習課文第2課《升國旗》
。1)多媒體閃動出示課題,同是板書課題2.升國旗
。2)指名學生拼讀課題;
(3)指名學生帶讀課題;
3.教師講解:
。◣熤v的同時,多媒休出示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首非常優(yōu)美、簡潔的小詩,請同學們看屏幕(多媒體在背景圖上出示課文,師配樂范讀,生看圖)
2.學生初讀課文(要求:選一種子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大聲朗育,可以輕聲讀,可以不出聲的默讀,可以同桌兩人一起讀;要先讀拼音,再看拼音下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讀完后請做好。
(媒體出示:五星紅旗升起立正敬禮)
。1)指名生認讀;
。2)指名生判斷正確與否并指正;
3.: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注意讀準剛出示的幾個字詞;
4.生分析課文組成:這首詩一共幾句?(這首詩一共三句話)
指名三位同學分別朗讀三句話。
三.分析課文:
1.學習第一句:
。1)示課文第一句話: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
(重音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告訴大家:我們的國旗是什么旗?(我們國旗是五星紅旗)
(2)指名生讀句,并比一比誰讀得好,同時師指導提醒:men是輕聲,沒有聲調(diào)!
。3)讓生自己描述:五星紅旗又是什么樣?五星紅旗是一面大紅色的旗,上面有五顆金黃色的星星)你知道一顆大星和四顆小星分別代表什么嗎?(一顆大星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四顆小星代表全國各族人民。)
。4)(多媒體出示五星紅旗)師進一步介紹:這就是我們的國旗
。5)進一步指導生理解句子:五星紅旗代表什么(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代表我們的國家)有誰知道我們國家的全稱是什么(我們國家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那么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旗幟)。
。6)體會感情:五星紅旗既然代表的是我們的國家,那它偉大不偉大?(偉大)那人對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熱愛它,感到很自豪)那人色彩用這樣熱愛的自豪的感情讀讀這句話嗎?
、僦该麑W生讀,比一比誰讀得更好;
、谌帻R讀。
2.學習第2句:
。1)引出國歌:升國旗的時候,我們不單單只是把國旗高高升起,還要播放什么?(播放國歌);
。2)讓生回想前面小朋友們說過了,升國旗、奏國歌時應該怎樣做?(站在整齊的隊伍當中,站直、立正)下面我想檢查一下同學們是否做到了,全體起立,準備:升國旗、奏國歌(多媒體演示升旗過程,同時播放《國歌》);
。3)提問:在國歌聲中,五星紅旗是怎樣升起來的?(在國歌聲中,五星紅旗高高升起);
。4)多媒體出示第二句:國歌聲中,高高升起(重音“高高”下打點);
。5)指名生讀;
。6)體會句子感情:小朋友們看,五星紅旗升得多高。★h揚在祖國的藍天上。多么讓人激動啊!
①分男、女生讀;
、诜执蠼M齊讀前句。
3.學習第三句:
。1)剛才升國旗時節(jié),我們的小朋友們都做得很不錯,我們再來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們是怎樣做的?
(多媒體再次出示情景圖及第3句話:我們立正,向您敬禮。(重音“立正”“敬禮”下打點。)
。2)指各生讀句子。
。3)(多媒體將“您”彩色變幻顯示)“您”指的是什么?(“您”指的是國旗)
。ǘ嗝叫莩鍪荆何覀兞⒄,向您敬禮。我們立正,向你敬禮。)
讓生比較哪一句好一些(第一句好一些)為什么用“您”,不用“你”(因為用“您”表示對國旗的尊敬)。
師:那么你們見到今天坐在教室里的老師,你打算怎樣問好呢?(老師,您好。
(4)進一步體會句子感情:為什么要向國旗立正、敬禮呢?
(表示小朋友尊敬國旗,熱愛祖國)你們熱愛祖國嗎?(熱愛)那我請小朋友讀一讀這句話,看看誰充滿了熱愛祖國的感情。
、僦该x;
②指名幾排小朋友讀。(指導:讀這句話時,也應該立正)
四.師帶領(lǐng)學生總結(jié)、引讀全文:
學習了今天的課文,我們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在國歌聲中,(高高升起),升國旗時,我們要(立正,向您敬禮)
五.課中操:
。ǘ嗝襟w出示圖片:國旗國旗真美麗,同時放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學生隨音樂伴奏齊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六.再讀并試背課文:
。ǘ嗝襟w再出示課文情景圖及課文內(nèi)容)
1.師帶學生配樂齊讀全文;
2.引背:
、偈裁雌鞄檬俏覀兊膰欤
、谖逍羌t旗是怎樣升起的?
、凵龂鞎r我們應當怎樣?
3.指名生試背誦(自己喜歡哪一句或自己記住了哪一句就背哪一句)
4.師帶生邊背誦邊表演(會背的同學站起來和老師一起邊背邊表演,不會的同學請繼續(xù)看書)
5.全班同學邊背邊表演。
七.學習生字詞:
1.同學們背得可真好,表演得也很好,可是我們還有幾個生字不太熟呢!你們想認識這幾個頑皮的小家伙嗎?
2.抽讀生字卡片;請學生上臺抽讀生字,口頭組詞并帶讀;
3.多媒體出示生字:中、升,一個一個出示其筆畫筆順;
4.指導學生書上描紅;
5.指導學生在練習冊上描紅、臨寫。
6.師范寫:并講明在田字格中位置:
、僦:中的口中是扁扁的,它的第二橫,寫在橫中線線上,豎則寫在豎中線上.
、谏:第一撇是一個短撇,第二撇是一個豎撇,寫在豎中線右面,一撇在橫中線稍上方。
八.布置作業(yè);
1.喜歡讀課文的同學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把課文背誦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2.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幅“升國旗”的圖畫,或者簡單一點兒把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畫下來。
【【推薦】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十篇】相關(guān)文章:
【推薦】教學設(shè)計方案合集十篇12-12
【推薦】教學設(shè)計方案錦集4篇02-27
【推薦】教學設(shè)計方案錦集八篇07-28
【推薦】教學設(shè)計方案錦集5篇07-19
【推薦】教學設(shè)計方案7篇06-18
【推薦】教學設(shè)計方案10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