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貝》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只貝》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只貝》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折”“磨”兩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正確地讀寫棱角,瓦礫、稀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理解貝忍受痛苦和石子抗爭的句子,體會“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3、通過本課學習,感悟一只貝特殊經(jīng)歷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深入體會這只貝忍受痛苦,與石子抗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可敬的品質(zhì),并體會出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實錄:
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貝殼嗎?你見過的一只貝殼是什么樣?
生:是一只非常漂亮而且顏色也非常鮮艷。
生:花紋很漂亮,有很多紋理而且紋理也非常漂亮
生:我見過的一只貝殼是白顏色的而且有一些紋理
師:老師去大連帶來了一只貝殼,想看看嗎?(出示兩片貝殼,)這就是一只貝的兩扇殼,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
生:不平整,因為被海水沖破的起伏的線條
生:一些突起的地方,應該是被一些海水沖洗的。
師:如果是一只完整的貝殼,他的里邊還應該有什么?
生:還應該有肉。貝殼的肉,白白的,軟軟的
生:非常細膩
上課
師:這節(jié)課學習一篇新課文,齊讀課題。
生:生讀課題
師:昨天回家讀了嗎?我們一起來讀課文,把課文打開,誰來讀?
老師指三名學生分別讀兩個自然段。
師:站起來讀的同學要注意讀準字音,句子讀通順。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一會兒老師要你們談一談,文中的這只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名學生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聽
師:,讀得既正確又流利,這三個詞語老師想請同學來讀一讀。
師指板書的詞語:旋渦、瓦礫、稀罕
師:指“旋渦”這個旋還讀第幾聲?
生:第四聲
師:注意這里是讀第二聲。
師:瓦礫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磚頭、瓦片之類的小石子
師:指“稀罕”,它在這讀輕聲,一起讀
生:讀
師:初讀了課題,文中的這只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換句話說,這是一只怎樣的貝?
生:這是一只堅強的貝
生: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生:我有補充,石子進到它的肉里,他默默地忍受了這些痛苦,他是一只非常堅強的貝
師:非常好,同學們,剛才有的同學說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板書:可憐、可敬。
這篇課文雖然不長,但是耐人尋味,老師在課前讀了很多遍課文呢,老師每次讀都被文中的這只貝深深地感動,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劃出來,再體會體會。老師建議你們不要一句一句的劃,可以用括號表示起點和終點
《一只貝》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教育:認識珍珠形成的相關知識,懂得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麗的珍珠。
教養(yǎng):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貝的可憐與可敬。
2、認讀相關詞語,正確書寫四會字。
發(fā)展:1、加強領悟能力。
2、發(fā)展聯(lián)想思維的邏輯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感情朗讀,體會貝的可憐和可敬。
2、理解貝為什么可憐又可敬。
教學媒體:多媒體網(wǎng)絡課室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渲染,導入新課。
出示視頻:(海潮洶涌,貝殼涌上沙灘)
畫外音:這節(jié)課黃老師要帶大家來到大海邊,欣賞美麗的海景,傾聽悅耳的潮聲。讓我們在欣賞這些色彩斑斕的貝殼的同時,也來認識一只獨特的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30課《一只貝》——齊讀課題。
。ń虒W前,我針對二年級學生具有有意注意極易渙散,理性思維較弱,感性思維較強等心理特點,制定了興趣發(fā)生--情趣堅持--志趣衍發(fā)的教學思路。一開始,運用錄象演示,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讀課文的興趣,達成志趣衍發(fā),提升學情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進入自讀課文系統(tǒng),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學課文。
(我讓小朋友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小朋友有的大聲讀,有的輕聲讀,有的邊讀邊用鉛筆在劃著什么,還有的讀完后就與同桌推薦著什么。對于這些方式,我都表示許可。在我看來,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讀書的方式更是不同,讓他們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能調(diào)動學生讀的積極性,充沛感知課文,學生無拘無束地展示讀的個性,體驗著語文實踐帶來的快樂。)
2、認讀難字和相關詞語。
3、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欣賞,體會貝的可憐與可敬。
1、(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片段,用()標出,想一想,為什么會令你感動?
。2)同桌推薦。
2、集體分享精彩之處,相機討論理解:
。1)“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2)你認為這只貝具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堅強、可敬、樂于奉獻——)
。ㄒ、素質(zhì)教育是面向全體的教育。然而,我們面對的都是有差別的全體學生,尊重個性,發(fā)展個性是素質(zhì)教育的宗旨。學生因受遺傳特質(zhì)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性格傾向,依據(jù)智能多元化理論,人的智能傾向各不相同,因此,學生學習活動是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身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加德納說過: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jīng)常表示為不同形式。所以新課程規(guī)范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考慮,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币虼耍谶@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從自身的閱讀體會動身,找到令自身最感動的片段、論述令自身感動的理由。在集體推薦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發(fā)言令我和聽課老師欣喜不已: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人的閱讀體會、表達方式都不同,答案千差萬別,百花齊放。二、學生正是因為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各個都希望能與人推薦,便又形成了爭先恐后、搶著發(fā)言。在這里,我們看到學生們顯得自信和好學。他們對自身的能力流露著自豪,對自身顯得尊重。他們沒有低頭垂肩似有羞澀之感,而是顯得內(nèi)心充溢力量。他們感到平安、放松;能自然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他們無需戒備,不用擔心取悅他人或贏取每個項目。這也恰恰符合特級教師竇桂梅所說的:“假如每一個小朋友都學會了認識自身,都找到自身是一個好學生的感覺,都有了自信和發(fā)明的尊嚴,他們獲得的將是終身享用不盡的真正財富!比、在問題的設計上,我提出了:“你認為這只貝具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的問題,充沛挖掘教材中蘊藏的人文因素、美的因素,使學生不只受到教材內(nèi)容的演習,而且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更進而在動態(tài)生成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四、拓展延伸
這是一只堅強、可敬而又樂于奉獻的貝,從這只貝身上,你會想到一些什么樣的人?接龍說,小組說,指名說。
。ㄎ艺J為,語文絕對不是只依靠教師就能學好的,它需要學生自身從鮮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獨特的情感,因此,由一篇文章引發(fā)對多篇相關文章的閱讀,加強課外知識的補充和在課內(nèi)的滲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將課內(nèi)學到的知識遷移、運用到課外去,不只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建立和諧的語文素養(yǎng)。)
五、學后心得推薦
1、小結(jié),過渡:同學們剛才所提到的這些人物,不論他們離我們遠還是近,也不論他們生活在古代還是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都擁有非常美好的品質(zhì),就像這只貝一樣。我深深地感覺到:磨難或許會讓人變得丑陋,但只要堅忍不拔,磨難過后就會擁有豐收的果實!
2、學完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可以用三言兩語來表達,也可以自創(chuàng)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來概括。
3、指名說、接龍說。
六、總結(jié)全課。
小朋友們剛才都說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將來你們遭受了磨難,只要想起這只堅強、有毅力的貝,你也會變得堅強起來,歷經(jīng)風雨而見彩虹;你也一定會像這只貝一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ㄟ@節(jié)課上,我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后,把學習的主動權、學習的時間交給了學生,鼓勵學生用多種戰(zhàn)略解決問題,對同一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思路。學生在充沛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和同學一起研究、討論,用自身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身對課文的理解。他們可以離開自身的座位,選擇自身喜歡的伙伴,可以說,可以讀,可以質(zhì)疑,可以充沛表達自身的觀點。在推薦中,我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多向信息推薦的活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相互研討、爭論、推薦,學生蘊藏的智力得到充沛的挖掘,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閃光,學生動腦、動口,在“真情流露”中展現(xiàn)自身的才干。這樣的學習是輕松快樂的學習,是學生用自身的全身心投入的學習,所以學生的思維得以發(fā)展,個性得以張揚,還充沛享受到了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多給學生一點空間,老師就會多一份意外的收獲!薄@就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帶給我的最大收獲。)
《一只貝》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體會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字詞卡、貝殼、珍珠、掛圖、有關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示物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貝殼和珍珠實物,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們知道這貝殼與珍珠有什么關系嗎?你們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發(fā)生的一只貝的故事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3.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中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
。2)自由拼讀詞語。指名讀、小組讀。
。3)四人小組交流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的,并說說生詞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次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2.你讀懂了什么?
3.默讀課文,結(jié)合課后學習鏈接讀懂課文,幾下不理解的問題,然后提出來。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么?
四.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認讀生字詞。
2.聽寫生詞。
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最棒。
2.海邊的貝殼很美,同學們知道這些貝殼是怎么來的嗎?
3.漂亮的貝殼讓人贊美,但有一只貝殼沒有被孩子們撿起,因為它不漂亮。后來,這只不漂亮的貝殼形成了什么?(一只罕見的大珍珠)這顆珍珠是怎樣形成的呢?齊讀第3、4段。
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樣形成的嗎?
。ú皇堑模渲榈男纬墒且驗橛须s物刺激。)
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作者在課文中寫道它只好受著內(nèi)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這句話你是怎樣體會的?
三.指導朗讀,陶冶情感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訓練
1.學完這篇課文后,你們敬佩那只不漂亮的貝殼嗎?為什么?
2.師總結(jié):不惜犧牲自己,默默地奉獻出最珍貴的東西。
3.在日常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有這種行為的人嗎?說給大家聽。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預習4課。
【《一只貝》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刺繡教學設計范文01-10
《母雞》教學設計范文05-27
《背影》教學設計范文04-12
《趙州橋》教學設計范文04-10
《橋》教學設計范文04-12
《畫》教學設計范文04-12
《荷花》教學設計范文04-12
《貓》教學設計范文04-10
《詩經(jīng)》教學設計范文08-0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九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