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年級音樂下冊《農(nóng)家孩子的歌》的教案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小瓜棚》
教學目標:培育熱愛農(nóng)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學會歌曲。
教學過程:
1、 導入
導入西瓜,西瓜成熟時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個小瓜棚,同學們知道為什么要看瓜嗎?
看瓜是很艱苦的勞動,同時也是很快樂的,引導學生分析歌詞,體會主人公熱愛家鄉(xiāng),執(zhí)愛勞動的心情和樂觀、風趣的性格。
2、 聽幾遍錄音范唱。
3、 跟著錄音輕聲學唱歌曲,要求學唱時眼光能同時看到歌譜。
歌曲中有大量的“X。X”節(jié)奏。要提示學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處也應(yīng)予以解釋。
在“哎嗨喲,哎小瓜棚,小瓜棚”處,學生只憑感性是很難準確地掌握“喲”字的時值(三拍半)的,因此需要將這五小節(jié)的歌譜認真學唱,唱時需揮拍或擊拍,才能使學生從理性上唱準。
最后離開錄音跟著教師的琴聲演唱歌曲。
4、 布置課外作業(yè)為歌曲《小瓜棚》收集、錄制背景音響。
教學評價
1、 學生學唱歌曲時的學習熱情及參與率,學唱歌詞的效率。
2、 學唱歌曲中部分歌譜時學生的關(guān)注程度和學習成效。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nèi)容
欣賞樂曲《森林水車》《打棗》
教學目標
區(qū)別《森林水車》中悠靜的旋律與歡快的旋律,初步記住并能辨認描寫水車轉(zhuǎn)動的主題旋律,認識世族樂器嗩吶,能辨別嗩吶的音色。
教學過程
1、 欣賞管弦樂合奏《森林水車》。
。1)這首樂曲與《在鐘表店里》和《森林里的鐵匠》被并稱為世界三大最具描繪性的標題鮮明的東曲,我們要靜靜地聽賞,并爭取記住它的音樂,今后再次聽到時能夠辨認出來。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水車,教師總結(jié),水車種類很多,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用人力或畜力,風力推動水車,將河中的水抽上來澆灌田地,在我們中國的農(nóng)村中大多都是這一類,但隨著時代的前進,水車已被抽水機所代替,現(xiàn)在農(nóng)村中已經(jīng)很少見到水車了。第二類是利用江河水位的落差推動水車,從而推動水車旁磨坊里的石磨轉(zhuǎn)動以加工糧食。
。2)初聽《森林水車》,要求學生說一說初步的感受和印象最深的一段音樂。
教師在琴上彈奏水車的主題音樂,要求學生說出這段音樂的情緒并能初步記住。
(3)復聽,要求學生說出水車主題音樂在樂曲中出現(xiàn)了幾次和樂曲大致的結(jié)構(gòu),教師歸納:序(寧靜的森林)------水車主題------輕盈的舞蹈-----水車主題------歡樂的舞蹈------水車主題----尾聲。
(4) 情景表演。
請幾位擅長舞蹈的學生即興表演:寧靜的森林早晨,輕盈的舞蹈和熱烈歡快的舞蹈,在水車主題出現(xiàn)時全體學生模仿車輪轉(zhuǎn)動。
在欣賞過程中雖不必告訴學生這首樂曲是回旋曲結(jié)構(gòu),但應(yīng)讓學生注意樂曲中最重的水車主題,間隔地出現(xiàn)了三次,為今后的學習作好鋪墊。
2、欣賞嗩吶獨奏《打棗》。
出示嗩吶的圖片或?qū)嵨,并作簡單的介紹,如果教師會演奏嗩吶,在介紹過程中吹奏一段,那效果就更好了。
嗩吶原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喧,于元、金之時傳入中國,現(xiàn)已成為中國的主要民族樂器之一,嗩吶的音量大,音色高亢明亮還可以模仿雞啼鳥鳴和人聲,擅于表現(xiàn)熱烈和歡快活潑的情緒。
大致介紹河北農(nóng)村打棗的情況,對照課本上的插圖和提問初聽,使學生初步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和嗩吶獨特的音色。
復聽時進一步要求學長期一注意曲中嗩吶在高低音區(qū)的對奏以表現(xiàn)人物對話的情景,甚至可以讓學生想象爺爺與孩子們正在講些什么話,并繪聲繪色地說出來。
再次復聽,允許并鼓勵學生邊聽邊作出一些相應(yīng)的動作,但動作幅度不要過大。
教學評價
1、 欣賞樂曲時能否做到全神貫注,并積極展開想象。
2、 能否初步記住和辨認水車主題,從而在感性上大致了解這音樂曲的結(jié)構(gòu)。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教學目標:理解歌曲的思想內(nèi)涵,初步學會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學過程
1、 導入。
從我國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有80%的人民生活在農(nóng)村,農(nóng)民的狀況如何決定著國家的命運引入,再從改革開放后農(nóng)村面貌的變化和農(nóng)村兒童的生活樂趣等方面導入本單元的課題,引起學生們(尤其是城市學生)的興趣和關(guān)注。
2、 學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1)請學生閱讀或朗讀歌詞后提問:這首歌曲中的兩位主人公是誰?為什么歌名叫《冬瓜和南瓜》?這首歌曲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一種什么精神?
可以大致介紹一下冬瓜與南瓜,因為城市的兒童可能不太熟悉。
(2)學唱歌詞,注意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X X!焙秃汀癤 X X”,還應(yīng)注意休止符,尤其是“0X”中的八分休止符。
要注意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緒,敘述、親切、明朗,速度要把握好,必要時還可以解釋一下“瓜蔓”和“小英英”,并對一些字進行“整音”,如“拱”、“灑”等。
。3)學唱最后12小節(jié)歌譜,要求注意到歌譜中沒有“4”“7”這兩個音。
3、再次復習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課下設(shè)計恰當?shù)谋硌輨幼鳌?/p>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的程度與參與率。
2、能否初步學會歌曲《冬瓜和南瓜》,節(jié)奏、旋律、情緒正確。
第四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nèi)容
較為熟練地演唱《小瓜棚》并為之配上背景音響,欣賞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通過收集《小瓜棚》的背景音響和配合歌聲運用這些背景音響,培育學生收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激發(fā)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通過欣賞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使學生感受歡快的民族音調(diào),并對小姑娘的性格產(chǎn)生認同感。
教學過程
1、導入。
在歌曲《小瓜棚》是我們看到了一位東觀自信、非常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熱愛勞動的農(nóng)村小男孩的生動形象,本節(jié)課我們先來欣賞一首描繪性格活潑的小女孩生動形象的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2.欣賞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1)初聽歌曲。
提問:聽了這首歌曲后感到哪幾句給你的印象最深?
。2)欣賞歌曲
進一步領(lǐng)會歌曲的說唱風格和激發(fā)學生歡樂的情緒。
小結(jié):我們應(yīng)向主人公學習什么?
3- 復習歌曲《小瓜棚》,可穿插領(lǐng)唱、獨唱等形式,要求唱得較為熟練。
4.加入背景音響豐富,豐富演唱效果。
根據(jù)歌詞中的提示(“鳥兒鳴”“風兒給我們講故事”)和課本中歌曲后的提示(“鳥鳴、蟋蟀叫,風兒吹等音響”),由學生分別展示收集到的音響或用人聲、打擊樂器模仿的音響,除了“鳥鳴、風聲、蟋蟀叫”等音響外,還可以有瓜葉被風吹發(fā)生的沙沙聲、青蛙鳴聲等,甚至還可以有看瓜兒童攜帶的收音機或隨身聽發(fā)生的音響,總之,要求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周圍可能會有什么音響(白天和夜晚還略有不同,例如夜晚就沒有鳥鳴聲了),部分課外未作準備的學生也可即興模仿。
在演唱歌曲過程中將這些音響加進去要求加得巧妙,例如在唱到“聽見鳥兒鳴”時,加入鳥鳴聲等,不必將同一音響從頭至尾都加進去。如學生帶來這些音響的錄音帶,錄音機可由學生來操縱。
教學評價
1、學生在欣賞歌曲的神情投入/
2、演唱歌曲《小瓜棚》的熟練程度。
3 為歌曲配背景音響過程中的主動性,創(chuàng)作。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對這一單元的東西也許很陌生,陌生他們就會感興趣,所以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就會特別的濃厚,所以要趁機加強音樂方面的學習。
【三年級音樂下冊《農(nóng)家孩子的歌》的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三年級音樂下冊《頑皮的杜鵑》教案設(shè)計(精選12篇)06-21
音樂教案:顛倒歌08-29
《“六一”的歌》音樂教案08-28
大班音樂刷牙歌教案09-21
中班音樂教案:潑水歌10-24
中班音樂教案:胡說歌11-19
中班音樂顛倒歌教案01-04
大班音樂教案《賣報歌》04-08
小班音樂問答歌教案06-10
小班音樂春天歌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