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少年閏土的語文教案
課題:《少年閏土》。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了解文中的四件稀奇事。
2、理解有關(guān)詞語和重點句子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第一自然段。
3、充分感知海邊農(nóng)村小年閏土的形象,體會他聰明能干、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認識魯迅,導入課文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粡埫ǔ鍪荆鹤灾启斞该?/p>
這是誰的名片?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這是大家對魯迅先生的一般性了解。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的少年,就是魯迅先生塑造的,文中的“我”有魯迅先生的影子,但并不是魯迅先生。這篇課文選自《故鄉(xiāng)》。
3、出示圖片:認識這位少年嗎?(板書)
二、感受“畫面”,積累語言
1、為什么稱他“少年閏土”?請大家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再看看圖。
2、(出示):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這位少年在干什么?(板書:看瓜刺猹)讀了這個句子,再看圖片,你覺得閏土是怎樣一位少年?
3、“其間”是什么意思呢?在什么地方呢,(出示):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深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指名讀。“一望無際”給你什么感覺?還有什么感覺?
4、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你覺得閏土是怎樣一位少年?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海邊農(nóng)村少年)
5、(出示):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至此完整出示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初讀全文,了解大意
1、海邊農(nóng)村少年閏土這一“看瓜刺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是那樣的深刻。那么,30年前,當閏土和我仿佛年紀,都只有十一二歲的時候,他來我家?guī)椭芗榔,在相處的一個月里,他給我講了哪些稀奇的事情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到結(jié)束。
2、齊讀:第6—16自然段。
3、閏土講了那幾件稀奇的事?歸納板書: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沙地跳魚。
4、除了這四件事情外,還有嗎?為什么?
。1)出示:。¢c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指名讀。“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指哪些?為什么說這些事是“稀奇”的?
。3)根據(jù)這樣的理解,你覺得整句話怎樣讀?(評價“啊”)——指名讀;齊讀.
四、重點研讀,“看瓜刺猹”
1、在這些稀奇事中,留給作者印象最深的是“看瓜刺猹”,過了30年還是那樣記憶猶新。下面我們重點再來看看這件事。請大家自讀課文第8—13自然段。
2、出示課文片段:(課文第8—13自然段,有改動)
齊讀這個部分。
3、這個看瓜刺猹的晚上,你覺得當時的環(huán)境怎么樣?(聯(lián)系,出示“第1句”)
4、在金黃的圓月地下,在海邊的西瓜地上,閏土是怎樣看瓜刺猹的?請同學們看屏幕,根據(jù)屏幕的提示,同桌分角色朗讀。
閏土對我說:“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晚上我和你管西瓜去。”
“管賊嗎?”我( )問。
“不是!遍c土( )說,“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獾豬、刺猬,猹。月亮底下,你聽,啦啦地響,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 )問:“它不咬人嗎?”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遍c土( )說,“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本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1)檢查1—2組學生朗讀。
。2)請把這些提示語寫在課文相應(yīng)的地方。(機動作業(yè))
。3)去掉提示語,你能讀出這些語氣嗎?指名讀。
五、回顧“畫面”,凸顯形象
1、閏土的心里真的有著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情,真使我羨慕、向往極了!所以30年來,留在作者腦海里的永遠是這樣一個鏡頭(出示第1自然段)
“景”是——(引讀第一句),“人”是——(引讀第二句),“猹”是——(引讀第三句)
2、請大家自己在朗讀,嘗試背誦。
3、留給作者的是這樣一個鏡頭,這樣一幅終生難忘的畫面!我們學習到這兒,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怎樣一位少年形象?(學生參與板書:勇敢、機智、聰明、能干……)
六、布置作業(yè),鞏固背誦
1、(機動)在課本上完成 “提示語” 填寫;
2、(機動)課外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少年閏土的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少年閏土》語文教案(精選13篇)12-07
《少年閏土》閱讀及答案12-20
少年閏土教學設(shè)計06-08
小學語文少年閏土優(yōu)秀教案設(shè)計(精選11篇)06-21
小學語文少年閏土優(yōu)秀教案教學設(shè)計(精選7篇)06-21
續(xù)寫《少年閏土》作文10-27
少年閏土教學設(shè)計(精選15篇)12-15
續(xù)寫《少年閏土》作文2篇10-13
續(xù)寫《少年閏土》作文4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