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中國民歌欣賞教案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中國民歌,使學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眾在千百年來的勞動、生活中口頭創(chuàng)作的,是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和繼承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優(yōu)秀遺產(chǎn),增強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中國民歌的基本風格和特征。
教具準備:
多媒體音響設備、歌曲欣賞磁帶、錄音機、與本課欣賞內容相關的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課題分析:
一、中國民歌的概念
中國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經(jīng)過廣泛的口頭傳唱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和人民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著的歌曲藝術。
抓住民歌產(chǎn)生的幾個特征:
1、民歌在勞動中產(chǎn)生,表達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
2、民歌是口頭創(chuàng)作,口頭流傳的。
3、民歌在流傳過程中經(jīng)過集體的口頭加工。
4、我國有不計其數(shù)的、名具特色的民歌。
5、民歌是藝術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體裁
我國的民歌極其豐富多彩,按體裁形式,大致可以分為號子、山歌、小調三大類。
號子,也叫"勞動號子",是在勞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與勞動節(jié)奏緊密結合,帶有呼號的民歌。號子的演唱形式多我一領眾和,其結構短小,節(jié)奏較為固定,音調鏗鏘有力,風格粗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號子》、湖北民歌《打麥號子》。
山歌,是勞動人民在山野、田間、牧場即興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調高亢、嘹亮,旋律和節(jié)奏自由、舒展。如內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
小調,也叫"小曲",是流傳于城鎮(zhèn)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寫生活中各種情緒的抒情性民歌。小調結構比較規(guī)整,節(jié)奏富于變化,旋律流暢細膩。如《茉莉花》、陜北民歌《高山點燈》、臺灣童謠《天黑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成長的每個過程都和民歌有關。在襁褓中,你們的心靈就受到優(yōu)美的搖籃曲、催眠曲的陶冶、滋育;在牙牙學語時,你們開始唱數(shù)數(shù)和學知識的兒歌;在幼年、少年時期,民歌伴著你們游戲、學家務活,幫助你們了解自然、歷史和生活……今天,我們音樂課的主題就是--中國民歌欣賞。
二、通過音像資料放映三幅與本課欣賞內容相關的圖片或風光片斷,讓學生分別根據(jù)歌曲的歌名及歌詞內容,給歌曲配上適當?shù)漠嬅妫诋嬅娴?quot;背景"下,放歌曲欣賞的錄音片斷,讓學生能有一種最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對所欣賞內容的理解。
三、初步了解民歌是怎樣產(chǎn)生的
從現(xiàn)在城市中能聽到的民歌入手,如叫賣調《賣栗子》。在分析中使學生真正理解民歌是在勞動生活中口頭創(chuàng)作、口頭流傳的。
四、欣賞《澧水船夫號子》
1、欣賞前談話:
勞動號子根據(jù)不同的勞動條件,又可細分為搬運、農事、作坊、捕魚、工程等不同類別,船工號子就是勞動號子的一種。澧水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由于水流湍急、水情復雜,船工的'勞動強度大且多有風險。一代代船工們在火熱的勞動生活中共同創(chuàng)造了動人心魄的《澧水船夫號子》。
2、欣賞歌曲錄音。
教師提示:號子時而節(jié)奏舒緩、曲調悠揚;時而節(jié)奏有力、語匯簡潔;時而節(jié)奏急促、音調高亢……準確生動地反映了船工們緊張、激烈的行船生活和樂觀自豪、堅毅勇敢的性格。
提問號子的演唱形式、結構、節(jié)奏及風格特點。
3、小結:這套船式號子記述了從風平浪靜的航行到遇風暴、過險灘,最后戰(zhàn)勝艱險繼續(xù)平水航行的一個完整的行船過程。
五、欣賞《牧歌》
1、導入。從文學的角度入手,吟頌"天蒼蒼、野茫茫……"等關于草原的詩詞,從歌詞的意境中導入《牧歌》的欣賞。
2、向學生介紹《牧歌》的多種舞臺表演形式,如大提琴、小提琴獨奏,無伴奏合唱等。
3、放歌曲錄音,重點欣賞作曲家瞿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
欣賞中要把握住長調民歌的特點,它的曲調悠長、寬廣,節(jié)奏舒展以及旋律中的下滑音,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加深感受,以免生硬地進行理論上的講解。
六、學唱《牧歌》。在學唱過程中,讓學生細心體會歌曲的意境和意味。
1、學生跟隨錄音哼唱。
2、教師范唱。
3、隨琴教唱。
七、欣賞《茉莉花》
1、放歌曲錄音。
這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小調類民歌,表現(xiàn)人們對茉莉花的贊美。
聽后讓學生談感受。(柔和、優(yōu)美等)
2、引導學生了解歌曲結構。
樂曲為單段結構,共由四句構成。其中的三、四兩句連貫流暢,在句法上與前面兩句形成了對比。
3、向學生介紹另外幾首不同地域、不同曲調的《茉莉花》,讓學生深刻感受小調類民歌委婉、細膩、清新、幽雅的風格,以及旋律線條流暢,節(jié)拍規(guī)整,節(jié)奏靈活多變等特點。
八、音樂活動(可留作課后思考)
1、在中國地圖上找出本課欣賞所涉及的省(區(qū)),結合你所了解的這些省區(qū)的風土人情,談談你聆聽中國民歌后的感受。
2、將下列民歌與相應的體裁及風格特點用直線連結起來。
《茉 莉 花》 號子 委婉流暢、細膩優(yōu)美
《澧水船夫號子》 山歌 鏗鏘有力、粗獷豪放
《牧 歌》 小調 高亢嘹亮、自由舒展
師生小結,民歌是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又經(jīng)受了時間的考驗,因而優(yōu)美動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音樂中國民歌欣賞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08-26
《化蝶》音樂欣賞教案07-28
大班音樂欣賞《欣賞啄木鳥》教案11-19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欣賞啄木鳥》10-10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 :驚愕交響曲10-20
欣賞音樂作文8篇10-26
中班音樂欣賞《毛毛蟲》教案(精選10篇)04-21
音樂欣賞作文四篇07-11
欣賞音樂小學作文400字03-27
如何進行音樂欣賞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