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蒙氏《手指數(shù)數(shù)》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美,積極主動地進行朗讀。
2、理解動詞的具體含義,能用相應的動作表達出來。
3、認讀重點字詞:敲、叉、切、手搶、鉤。
活動準備:
掛圖、音帶、打字卡、詩歌讀本人3一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友互相問侯,走線,線上活動。
線上活動建議:猜動作。教師做動作讓幼兒猜,如,老師用小棍敲桌子的動作,讓幼兒說出“敲”,以此類推,也可以老師說動作,小朋友做動作。
二、感知理解活動
1、引導語:剛才我們做了猜動作的游戲,我們的手指頭也會做游戲。你們看!教師邊朗讀詩歌,邊用手指做動作表演詩歌。
2、幼兒有序取書,自主閱讀。
教師引導幼兒仔細看圖,看看詩歌里面講了些什么,并嘗試做詩歌里面的動作。也可以讓幼兒相互讀圖,做動作。
3、出示掛圖,師友共同閱讀。
結合提問,幫助幼兒在輕松的.讀圖活動中學習卡、理解詩歌句內(nèi)容。
用“——像什么?梢宰鍪裁磩幼?”提問,逐一理詩歌的內(nèi)容。并出示相應的大字卡。讓幼兒在自然地動作過程中熟悉詩歌內(nèi)容,認讀重點字詞。
4、教師播放音帶,幼兒跟讀,并配以動作表現(xiàn)。
閱讀完后幼兒有序收書。
三、游戲活動
1、游戲:對念詩歌。
兩個小朋友一組,邊念詩歌邊和對方一起做動作。
2、游戲;看誰反應快。
小朋友將字卡放在桌子上,老師念“敲敲敲”,幼兒快速找到“敲”字,并在“敲”字的字卡上做出敲得動作。
《小班蒙氏教案 手指數(shù)數(shù)》摘要:看圖,看看詩歌里面講了些什么,并嘗試做詩歌里面的動作。也可以讓幼兒相互讀圖,做動作。 3、出示掛圖,師友共同閱讀。 結合提問,幫助幼兒在輕松的讀圖活動中學習卡、理解詩歌句內(nèi)容。 用——像什么?...
【小班蒙氏《手指數(shù)數(shù)》教案】相關文章:
《聽音數(shù)數(shù)》小班數(shù)學教案10-08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手指謠04-29
蒙氏數(shù)學培訓心得體會03-24
小班數(shù)學教案《數(shù)數(shù)有多少》(精選21篇)05-19
相鄰數(shù)數(shù)學教案12-02
《手指謠》音樂教案09-07
豐子愷手指精選教案02-18
有趣的單雙數(shù)數(shù)學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