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繪本《小腳丫》的PPT;
人手一本繪本故事書
活動目標
積極與老師和同伴互動,體驗閱讀的快樂。
愿意在老師的幫助下說說圖書畫面的內(nèi)容。
初步感知小腳丫的作用,學會保護自己的小腳丫。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封面引發(fā)幼兒對小腳丫的興趣
1、出示故事封面,引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師:這是一雙什么呢?幼:小朋友的小小腳。很可愛。
2、通過和小腳丫玩游戲引起下面的故事。
師:小朋友,我們身上除了手是十個指頭,還有什么也是是個好友組成的呢?
幼:小腳,他也是有十個腳趾頭組成的。
指導策略: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利用故事的封面引起幼兒對下面內(nèi)容的興趣,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
二、老師閱讀繪本,讓幼兒感悟繪本畫面與“腳趾頭”的有趣關系。
1、出示故事PPT的第一頁。
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頁的內(nèi)容,然后讓幼兒自由想象“腳趾頭不想睡覺,會到哪里去?會干什么呢?”
指導策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幼兒可以很好的發(fā)揮想象,開動小腦筋,為接下來小腳丫的旅行也有了鋪墊。
2、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剩下的PPT,并引導他們圍繞“腳趾頭變成了什么?”進行想象、講述、游戲。
(1)師:故事中的小腳丫都變成了什么呢?幼:十幾臺階、十座小島、一座石拱橋、十座宮殿、十個好吃的、十種畫筆、十個柜子、十臺電視……
(2)師:小腳丫真厲害,可以變成很多很多好玩的,你們想不想也跟著小腳丫一起來變一變呢,那就開始吧是帶領幼兒重新開了一遍這一段小腳丫旅行的故事,邊看邊玩游戲,也可以請十個小朋友來表演。
指導策略:這一環(huán)節(jié)利用游戲的`的方式來看故事,這樣便于小朋友們更好的記住小腳丫都變成什么了,這樣的方式比較有趣,幼兒也比較容易接受。
3、師完整的帶領幼兒欣賞故事,幼兒人手一本繪本書指導策略:幼兒在第一遍聽故事的時候都是比較零散的,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還沒有可以把整個故事很好的串聯(lián)起來,所以有必要給幼兒進行一次完整的故事講述,便于幼兒對故事很好的理解。
三、活動結束
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腳丫,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它是我們的好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和你的好朋友在外面操場上玩游戲吧!
1、鴉雀無聲的精彩繪本《小腳丫》原來是為中班孩子設計的這個活動。因為是小班上,進行了調(diào)整第一個臺階的畫面出現(xiàn)的時候,孩子們出現(xiàn)了“美麗的” 停頓。對小腳丫變成了臺階,還不熟悉。猜想著躲在臺階的后面。我恰恰覺得在鴉雀無聲中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的思維最活躍。因為他們在不斷地產(chǎn)生疑惑、自己否定、解答。這是什么?小腳丫怎么不見了?哦,是樓梯(孩子們對這個名詞比臺階更熟悉)。但是,小腳丫哪去了?樓梯是慢慢高上去的?難道就是小腳丫?當有的孩子忍不住激動地說出答案時,有些孩子恍然大悟,有些孩子懵懵懂懂,有些孩子猜想被肯定而激動。第二個變化,孩子們有了第一次的經(jīng)驗,很快遷移。而且發(fā)現(xiàn)了畫面的細微之處。企鵝蛋、企鵝的形態(tài)不同。在此基礎上,老師念出繪本文字!疤窖蟆睂⒆又R、詞匯都是一個拓展。
2、臭腳丫變香腳丫的情緒處理臭腳丫、香腳丫的巧妙處理,很滿意。臭腳丫一詞,在生活中、動畫片中被反復運用。孩子們熟悉。當小腳丫三字出現(xiàn)時,自然地有孩子說出了“臭腳丫”,并伴隨笑聲。這是孩子對這個詞的壞壞的“褒義”的正確理解。但如果這樣的情態(tài)持續(xù),孩子們就會情緒過于高漲在調(diào)侃中。我說:小腳丫很辛苦,每天走來走去,出很多汗,所以臭。到了晚上,我們要給小腳丫洗得干干凈凈。“就是香腳丫了!”立刻有孩子回應了。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能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緒變化。
2.教育孩子不亂發(fā)脾氣,愿意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出示ppt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請來了兩位小客人,會是誰呢? 這兩只小綿羊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出示ppt2:這是誰呀?皺緊眉頭怎么了呀?
2.理解故事內(nèi)容
出示ppt3~11:莫莫在干什么?
(1) 師:是的,一個美麗的早晨,莫莫和莫莉在草原上發(fā)現(xiàn)了一棵蘋果樹,樹上長滿了蘋果,可是莫莫就是想吃這么一個蘋果,于是它使勁的往上跳,但怎么也吃不到,只好眼睜睜的在那里等,希望能夠等到它往下掉,可是它等著等著就睡著了。
(2) 師:就在莫莫醒來時,發(fā)現(xiàn)莫莫最喜歡的那一個蘋果被誰給吃掉了?
(3)師:莫莫的心情會是怎樣呢?
(4)師:引導幼兒觀察莫莫生氣時,都長出了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5)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這樣的莫莫嗎?為什么?
出示ppt12~15
師:就在這時,莫莫越想越生氣,就使勁的跺著它大大的'蹄子,生氣的大吼了一聲,莫莫掉進了哪里了呀 ?
小朋友,這時候的莫莫一個人掉進了山洞心情會是怎樣呢?
就在這時,莫莉又是怎么做的呢?
莫莫被莫莉救出來了,莫莫的心情是怎樣呢?這時候的莫莫最想對莫莉說什么?
小朋友,你們喜歡這樣的莫莉嗎?
3.自由表述
聽了這個故事之后,那小朋友如果你的好朋友拿了你最好吃的東西,你會怎么樣呢?
總結:
我們要知道,當我們因為一些事情不開心的時候,千萬不要亂發(fā)脾氣,不開心的事情都會過去的,朋友才是最珍貴的。希望在小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們的身邊也會有一個像茉莉一樣的好朋友來幫助你,所以不要輕易對自己的朋友發(fā)脾氣。我們要做個能干的小朋友,不亂發(fā)脾氣,要樂意幫助別人。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通過教師的講述體驗故事中小猩猩的心情變化。
2、能夠安靜地傾聽故事內(nèi)容。
3、增進對親人和朋友的情感,回憶和自己喜歡的人抱抱的愉悅感受。
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欣賞繪本,并在講述中提出問題師:今天誰來了?(出示第一張PPT)它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啵啵。小朋友們愿意和啵啵打招呼么?啵啵好!
這個啵啵有點調(diào)皮,它悄悄地離開了媽媽,一個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師:忽然它高興地叫道:抱抱!啵?吹酱笙髬寢尯托∠髮殞氼^靠著頭,用它們的大鼻子抱在了一起啵啵想,森林里肯定還有好玩的,再往前走。ǔ鍪镜诙䦶圥PT)師:走到前面的時候,啵啵又驚喜的大叫起來:“抱抱!”它看到了誰在抱抱?旁邊的小蛇和它的媽媽也在抱抱。
師:小象、小蛇都在和自己的媽媽抱抱。這下啵啵怎么了?———這么多的小動物都在和媽媽抱抱,啵啵沒有,他想媽媽了啵啵這么小,誰來幫助他找媽媽?大象媽媽看著。啵啵說:“啵啵,我來帶你去找媽媽吧!”
師:大象馱著啵啵往前走,去找啵啵突然指著前面,大聲的說:抱抱!獅子寶寶趴在媽媽的懷抱里,抱抱!看看小獅子什么表情?學一學。
師:啵啵又往前走,啵?吹竭@么多的小動物都在抱抱,自己卻還沒有找到媽媽。它很著急,爬到了(大象背上),小河馬寶寶趴在媽媽的背上擁抱在一起呢!趴在媽媽的.背上是什么感覺呢?
。◣熡谆,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背上感受一下另外的一種擁抱方式)師:小象、小變色龍、、小蛇、小獅子、小長頸鹿、小河馬都在和自己的媽媽抱抱,可是啵啵沒有。它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啵啵一直哭個不停,小動物沒有辦法了,你們快幫幫它吧!幫它一起喊“媽媽”
師:看!誰來了?——————媽媽飛一樣地跑過來,大聲喊著————“寶寶!”那啵啵會叫什么?好不容易找到媽媽,它會怎么喊?—————媽媽伸出長胳膊準備(抱抱啵啵)師:看!啵啵終于找到了媽媽,和媽媽抱在一起。你看后面那些小動物怎么樣了?——————它們?yōu)槭裁锤吲d呀?
師:啵啵趴在媽媽的懷里,媽媽的懷抱真溫暖呀!啵啵悄悄地對媽媽說了一句話,猜,她說了什么?—————“媽媽,我愛你!”
二、播放課件,并完整講述故事師:剛才老師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呢!我們再翻開一頁,看看,啵啵爬到了大象媽媽的鼻子上,和大象媽媽抱了起來,剛才大象媽媽幫助啵啵找到了媽媽,啵啵給了大象媽媽一個抱抱告訴幼兒:除了能和自己的媽媽抱抱以外,我喜歡的和喜歡我的,都可以抱抱,告訴他:“我喜歡你,我愛你!”
三、體驗環(huán)節(jié)
1、請幼兒和自己喜歡的小伙伴抱抱、和老師抱抱,并大膽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愛要說出來
2、師總結:原來一個抱抱可以讓人感到這么溫暖,我們一起來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后和后面的客人老師也一起抱抱,回到家后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個抱抱好么?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進行了兩次試上,第一次試上時用逆向思維來進行,但孩子不能理解那種勾起小猩猩讓媽媽抱抱的渴望,所以第二次我先出示故事的主人公一只小猩猩,告訴孩子它悄悄地離開了媽媽,一個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根據(jù)小猩猩看見動物們都用他們特有的方式享受著相互抱抱的溫馨時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媽媽的出現(xiàn),及時擁抱了他,才紓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通過這樣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來幫助幼兒理解繪本,但在嘗試大膽的學說:和媽媽怎樣抱一抱,真xx。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不能表達能力不行,所以我將這一環(huán)節(jié)改為嘗試大膽的學說:和媽媽,真開心。這樣根據(jù)我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可以學著說一說。
本次活動中我看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感受到了愛與被愛的情感,活動中我采用了以啟發(fā)式的提問、觀察、語言表達和動作模仿引出活動主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地組織活動。不過觀察圖片較少,沒有充分引導幼兒思考。還有在課前沒有及時檢查裝備,使得課上幼兒在聽一聽環(huán)節(jié)幼兒不能欣賞,讓幼兒觀察小動物們和媽媽寶寶的動作,以及模仿體驗感受情感;顒拥淖詈笠粋環(huán)節(jié)孩子比較害羞,不敢與其他教師抱抱,整個活動沒有體現(xiàn)溫馨氣氛,教師可以用各種方式體驗動物的抱抱。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恰當?shù)脑~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味道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感受夸張滑稽的`情境氛圍。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蛇教具;蘋果、香蕉、麻花、棒棒糖。
三、活動過程:
。ㄒ唬┮稣n題教師演示小蛇教具:小蛇覺得肚子好餓好餓,扭呀扭呀去找吃的了。
。ǘ┯^察講述、
1、播放ppt1。
。1)好餓好餓的小蛇找到了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蘋果?
。2)你猜猜,好餓好餓的小蛇它會怎么做?
。3)好餓好餓的小蛇一口吞下蘋果后會怎樣呢?
2、播放ppt2。
。1)小蛇還是覺得好餓好餓,它又找到了什么?這是一根怎樣的香蕉?
。2)好餓的小蛇一口吞下香蕉,你猜他的肚子會是怎樣的?
。ㄈ┎聹y游戲好餓的小蛇還是沒吃飽,它扭啊扭到另外的地方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了什么東西,你來猜猜它吞下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
。ㄋ模┯^察講述。
1、 播放ppt3吃了那么多東西,小蛇有沒有吃飽呢?最后由吞下了什么?結果小蛇怎樣了?
2、教師:小蛇還會到別的地方去找吃的嗎?我們跟著小蛇再去看看吧!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根據(jù)服飾、聲音等特征辨別同伴,引發(fā)對周圍同伴的關注。
2、學著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樹、房子、花、草、石頭等布景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游戲興趣問題提示:
有哪些動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戲?
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你記得誰藏在哪里?(根據(jù)幼兒能力,也可出示地點問“誰躲在這兒?”)
2、游戲:捉迷藏
。1)出示布景,交代規(guī)則問題提示:
一次游戲可以人躲起來?
有哪些地方可以躲?
。2)根據(jù)聲音辨別同伴規(guī)則:5個孩子躲藏,把整個身體躲起來,猜的孩子閉上眼睛。藏好后,每個布景后的孩子發(fā)出聲音,根據(jù)聲音猜測。(根據(jù)孩子的能力,可以逐個發(fā)聲音進行猜測,也可以等所有的躲藏者都發(fā)出聲音后猜測)交流:你猜xx后躲著誰?你覺得xx躲在哪兒?你能找到誰?……(引導幼兒根據(jù)不同的問題回答)小結:每個人的聲音都不一樣,你們聽聲音就能找到朋友,看來你們都很喜歡自己的朋友。
。3)根據(jù)發(fā)型、服飾辨別同伴規(guī)則:這次躲的孩子不能再發(fā)出聲音了,你可以露出身上的一個部分讓好朋友猜猜你是誰。如果好朋友猜對了,就出來;如果沒猜對則不動。
討論:你覺得可以露出什么地方讓朋友猜?
交流:你知道誰躲在哪里?
小結:你們不僅能聽出好朋友的聲音,對好朋友的衣服、頭發(fā)、鞋子也很熟悉。如果不能聽,也不能看,用手摸你能認出同伴嗎?下次我們再試試。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6
目標預設:
1 . 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畫面中與小魚相似的形象,能在越來越復雜的圖畫中找到逃跑的小魚。
2. 發(fā)揮孩子想象力,想到生活中還有哪些和小金魚長得很像的圓圓的紅紅的東西,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
3.知道朋友越多越快樂的道理。
重點:
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畫面中與小魚相似的形象,能在越來越復雜的圖畫中找到逃跑的小魚。
難點:
發(fā)揮孩子想象力,想到生活中還有哪些和小金魚長得很像的圓圓的紅紅的東西,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小金魚還會逃到哪里?
設計理念:
在我反復閱讀繪本時發(fā)現(xiàn)了以下幾個問題:
1.小金魚能離開水逃走嗎?
我想一個3、4歲的孩子一定在很早之前已經(jīng)不斷地聽長輩們告訴他“魚是不能離開水”的不變真理,所以,盡管是閱讀一個生成在童話背景下的故事,我們還是應該在奇妙的故事發(fā)生之前給于孩子們一個明確的交代,因為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他們無法很好的拉近童話世界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異,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只是一個故事而已。為的是讓孩子們的擔憂不會出現(xiàn),讓故事情節(jié)在孩子心中的展開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理由,交代這是一條“神奇”的小魚。
2.精選四張圖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進入了故事主體閱讀,我們在十多幅圖中選擇了四幅,這四幅分別是:小金魚逃到了窗簾上、小金魚逃到了糖果罐里、小金魚逃到了草莓和花朵里。之所以在眾多的圖片中選擇這四幅,而大膽舍棄了其他的圖片是因為我們考慮到這四幅圖片有序的表現(xiàn)了小金魚尋找朋友的過程——從有一點像的朋友到非常像的朋友;從整體像的朋友到局部像的朋友;從僅僅只有形狀像的朋友到了顏色、形狀、甚至細節(jié)像的朋友,生動再現(xiàn)了小金魚不斷積累尋找經(jīng)驗,順利找到朋友的復雜過程。而舍棄其他的畫面是因為我們考慮到集體教學的有效性,避免過多重復平列的故事情節(jié)影響活動的節(jié)奏,給孩子自主梳理內(nèi)在經(jīng)驗帶來干擾。所以我們大膽地進行了刪減。
3. 合理運用設問的策略,引發(fā)孩子們逆向思維的.方式,幫助他們打開思路,大膽想象。
在閱讀了繪本中所有精選出的畫面后,我覺得應該發(fā)揮一下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想象小金魚還會逃到哪里?在備課時,我就有了這樣的擔心:孩子年齡比較小,他們會想到哪些和小金魚長得一樣的紅紅的、圓圓的東西呢?孩子們的經(jīng)驗有限,這個問題對于他們來說比較困難,那如何解決這個難點呢?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必須給一些時間讓孩子將經(jīng)驗遷移,讓孩子們?nèi)フ乙徽疑钪屑t紅的圓圓的東西,通過看、聽、說,給孩子們一些感性經(jīng)驗。
孩子有了這些知識準備,當在課堂中教師問道這個最關鍵的一個提問——小金魚還會逃到哪兒去,還會找到誰做朋友呢?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看看、說說、動動,感知自己的身體部位。
2.嘗試用"刷刷刷,刷XX,XX刷得真干凈""搓搓搓,搓XX,XX搓得真干凈"的話來表述畫面內(nèi)容,提升表達能力。
3.感受熊寶寶與熊爸爸之間的親情以及快樂洗澡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認識角色,激發(fā)興趣
今天,我們班來了三位動物朋友,看看是誰呀?幾只熊?
我們聽一聽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寶寶和貝貝長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熊爸爸和熊寶寶今天要去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逐頁看圖,嘗試表達
1.看看,他們準備去干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你們經(jīng)常洗澡嗎?是的,愛干凈的寶寶要經(jīng)常洗澡。
3.熊寶寶和熊爸爸會怎么洗澡呢?我們來聽一聽。
4.寶寶幫爸爸洗哪里?用什么洗的?貝貝用什么洗的'?寶寶怎么說的?貝貝呢?
5.他們又幫爸爸洗哪里呢?(幼兒自由說)寶寶、貝貝和你們說得一樣嗎?
6.寶寶、貝貝真能干,爸爸要夸獎它們呢。(錄音)
7.呀,熊爸爸怎么啦?為什么會哈哈大笑?聽,爸爸怎么說?
8.最后看看洗哪里了?寶寶和貝貝是怎么洗的?
9.熊爸爸變成怎樣的了?聽聽熊寶寶開心地說了什么?寶寶和貝貝變成了什么?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沖水吧。
10.熊寶寶和熊爸爸渾身洗得干干凈凈,瞧,他們在浴缸玩游戲,多開心呀!
三、快樂游戲,體驗樂趣
1.說一說熊寶寶幫熊爸爸洗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熊爸爸:熊寶寶幫我洗了這么多地方,你們還記得是哪里嗎?
2.玩泡泡游戲,鞏固對身體部位的認識。
3.幫同伴洗澡,體驗游戲的樂趣。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春夏季是易發(fā)病的季節(jié),孩子十分容易發(fā)生感冒,常常會流著兩根長長的鼻涕。對此,有的孩子似乎毫不理會,有的用鼻子吸、有的即使知道擦鼻涕,也是隨意用衣袖或手巾等亂抹一下,甚至還有的將鼻涕吃進嘴里。針對這種情況,如何因勢利導,讓幼兒學會使用手帕、紙巾等擦鼻涕,乃至養(yǎng)成相應的衛(wèi)生習慣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近來,出現(xiàn)“非典”,如何對幼兒進行愛清潔,講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對防范疾病,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就顯得十分重要。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愛清潔的活動,如:洗手、擦臉、用餐等!侗翘橄x》的活動,就是想通過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嘗試、感知,積累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活動目標:
1、結合故事背景及圖畫,建構對故事的`基本理解。
2、能提出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看法,在討論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對其特點的認識。
3、嘗試擦鼻涕的方法,積累自理生活的經(jīng)驗,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
2、蝸牛和鼻涕蟲的圖片
活動重難點:
重點:結合故事背景及圖畫,建構對故事的基本理解。
難點:能提出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看法,在討論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對其特點的認識。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出示蝸牛與鼻涕蟲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比較蝸牛與鼻涕蟲的相同與不同。
。2)教師介紹鼻涕蟲和蝸牛,小結二者的共同點(又長又軟的身體,長長的眼睛等)與不同點(鼻涕蟲背上沒有殼),由此引出故事《鼻涕蟲蓋房子》
2、建構故事
遮擋大書文字,參考下表進行有層次的觀察與討論。
。1)封面:觀察封面標題,預測故事。提問: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誰?會講什么故事?
。2)扉頁:向幼兒介紹扉頁:通過扉頁可以了解到關于大書的哪些信息?
第2—5頁:鼻涕蟲和蝸牛分別是住在什么地方?鼻涕蟲為什么要蓋房子?
揭示第5頁文字,教師朗讀,想象第4頁的對話。鼻涕蟲和蝸牛說了什么?
第6—9頁:房子造好了,鼻涕蟲和蝸牛各自是什么心情?知道第9頁文字后再進行推測,鼻涕蟲為什么要蓋房子?蝸牛對它說了什么?
第10—12頁:蝸?吹奖翘橄x的廚房后是什么心情?蝸牛又挑了什么毛病呢?知道第12頁的文字后再推測,鼻涕蟲為什么要蓋衛(wèi)生間?
第13—15頁:鼻涕蟲的衛(wèi)生間造好了嗎?蝸牛這回又會怎樣挑剔?鼻涕蟲接下來又會做什么?
第16頁:故事的結局是什么?蝸牛心里會想什么?
3、從頭到尾翻看大書,閱讀文字給幼兒聽,然后請幼兒進行概括總結。
故事講了誰和誰的事情?鼻涕蟲為什么要造房子?它是怎么造的?故事的結局如何?
4、學習擦鼻涕的方法。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繪本,感受爸爸對寶寶的愛。
2、愿意在過程中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生活中觀察爸爸,了解爸爸厲害的本領
☆物質(zhì)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重點:
初步理解繪本的內(nèi)容,感受爸爸對寶寶的愛
活動難點:
愿意在過程中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通過介紹客人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通過介紹“寶寶”的爸爸,激發(fā)幼兒對繪本的興趣。
教師:“爸爸真棒,那么爸爸有什么本領呢?我們來看看吧!”
二、觀看課件理解繪本內(nèi)容
1、通過觀看課件理解繪畫,嘗試用語言表達出來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所表達的意思。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課件理解畫面內(nèi)容嘗試用動作表達
通過觀看課件中形象的圖案感受爸爸的樣子。鼓勵幼兒說一說、做一做爸爸能夠怎么樣,他很棒。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的爸爸。
3、觀看課件
觀看課件了解爸爸會什么本領。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爸爸有什么本領。
三、鼓勵幼兒表達愛爸爸的情感
通過感知、表達爸爸很棒,鼓勵幼兒表達愛爸爸的愛。
四、鼓勵幼兒為爸爸跳支舞
我們這么的愛爸爸,我們怎樣告訴他呢?我為爸爸表演個節(jié)目吧!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夠了解、想象故事劇情的發(fā)展,學會欣賞繪本。
2、學習句式我也要蕩秋千你太重了,蕩不了。
3、能夠懂得與伙伴和睦相處,一起分享玩具的道理。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繪本內(nèi)容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繪本。
提問:你從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猜猜鼠小弟想干什么?
二、分段欣賞繪本:理解故事含義,學說句式
1、第一副圖:
⑴觀察畫面:細心觀察,展開想象
提問:大象想干嘛?
、埔鼍涫剑何乙惨幥锴。
請幼兒跟著老師學習句式
提問:那么小鳥會讓它蕩秋千嗎?為什么?
引出句式:你太重了,蕩不了。
請幼兒跟著老師學習句式。
2、第二幅圖:
、庞^察畫面:
提問:誰來了?它想干嘛呢?
⑵學習句式:
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句式。
3、第三幅圖:
、庞^察畫面:細心觀察,展開想象
提問:猜猜接下來會是誰來了?是誰。
、茝土暰涫剑
請幼兒說句式。
提問:
小鳥會給鼠小弟玩嗎?為什么?
5、第四幅圖:
⑴觀察畫面:細心觀察,展開想象
提問:這老貓看起來怎么樣?誰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它那么兇想干嘛呢?
、埔鼍涫剑
提問:它想玩,但是它會說那句好聽的話嗎?
猜猜它會怎么說?
6、第五幅圖:
提問:正在老貓玩得開心的時候,秋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
之前的三位動物朋友是因為太重了所以沒有玩到秋千,后來來了鼠小弟和老貓,它們都不重,都玩到了秋千,但是老貓卻被重重的摔了下來。因為它太霸道太兇了。
三、通過繪本,悟出道理
提問:在這個繪本里,你最不喜歡誰?為什么?
總結:以后我們小朋友之前玩玩具,一定要好好說話交流,和睦相處,這樣才玩的開心.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11
一、作品分析:
一個好的作品,對于一節(jié)文學活動而言不僅是一個好的媒介,更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靈魂。拿到這個作品,當時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它的簡潔,它的童趣,它的幽默詼諧,都讓我很喜歡,同時也讓我覺得孩子們會很喜歡,尤其對于小班的孩子,作品的這些特點正是與他們的年齡特點相吻合的,因此我覺得這個作品不僅是會被孩子喜歡的,也是會被孩子理解的,會被孩子接受的,是適合他們的。這個作品雖然很短小,但是它所蘊含的寓意還是很多的,線索也是很多的。比如從作品本身的愉悅價值、從顏色的匹配、從健康“貪吃”這條線、以及從科學“變色龍變色的特點”……都可以作為切入點。而今天,作為與這個繪本的第一次接觸,我覺得該給孩子的是更多愉悅,童趣的感受,希望能夠讓孩子們在猜測,觀察,模仿,及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變色龍變色的有趣,感受到繪本帶給他們的樂趣,從而真正的對繪本產(chǎn)生興趣,繼而喜歡上繪本,喜歡上閱讀。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對畫面的觀察,比較,理解繪本內(nèi)容。
2.在圖標的幫助下,進一步記憶變色龍變色的順序。
3.喜歡進行閱讀活動,能夠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PPT課件、黑板一塊、圖標一套、音樂。
四、活動過程:
A、教師利用PPT引導幼兒觀察繪本中1——4頁畫面內(nèi)容,了解變色龍變成各種顏色的原因
1.教師出示變色龍的圖片,幫助幼兒感知、猜測變色龍的變化。
寶寶們又到了我們說故事的時候了,今天的故事里說的是誰呢?寶寶你們看認識他嗎?(出示PPT)(是恐龍:是的,它呀是一種特別的龍叫變色龍。青蛙:他眼睛鼓鼓的和青蛙的眼睛有點像,它呀叫變色龍)如幼兒知道(對,他是變色龍,寶寶可真厲害,一眼就認出來了)來,我們和他打個招呼(變色龍你好)那有那個寶寶知道“變色龍有什么本領嗎?(大的本領,是的,他有一個很特別的大本領,他呀會變顏色的)如知道(點評)那寶寶們猜猜看,他會變成什么顏色?(紅色的、有可能,和紅紅的小汽車一樣的顏色…故事里的變色龍是不是像寶寶說的一樣呢,(是的)來我們一一看。
2.教師播放PPT,
出示第一張PPT,寶寶看變顏色了沒有?(變了)哪里變了(尾巴變成紅色了)為什么會變成紅色呢?(不知道,教師引導:你們看他在干什么?吃汽車,什么顏色的呀?紅色的。)學一學吃的動作。變色龍是不是吃了紅紅的玩具汽車,尾巴變紅啦,有可能。變色龍走呀走呀又去找東西吃了,你們看,這次那兒變啦?(身體變成黃色的`啦)這次怎么變成黃色的了呢?(吃了黃色的桌子啦)原來真的像小朋友說的那樣,吃了什么顏色的東西就變出什么樣的顏色來)那燕子老師送一個綠色的東西給變色龍吃,寶寶說,他會變成什么顏色?(綠色)你們瞧!變色龍這次吃了什么啊“(綠綠的樹)哪里變了呢?(腳)
指導策略:一是可以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二是可以讓幼兒在后面環(huán)節(jié)有目的的去觀察畫面。PPT:解決繪本畫面連幅的一個問題,可以讓幼兒觀察到單一形象的畫面。
B、教師利用圖標幫助幼兒記憶故事中變色龍變色的順序,與顏色進行匹配
這只變色龍吃了這么多的東西,可真是一直貪吃的的變色龍啊,你們看,他第一次吃了(逐一擺放圖標)什么?吃了紅色的玩具車以后哪里變了?”“第二個吃了什么?” 這只變色龍變色龍真是一只貪吃的變色龍。寶寶們,如果你是變色龍,你想變成什么顏色?(紅色的)想吃什么變成紅色的?(紅紅的蘋果)幼兒說,教師畫,并初步讓幼兒學說:吃了XX變成了XX的變色龍。
寶寶們,變色龍吃了這么多的東西,你們覺得它吃飽了沒有啊,(吃飽了)你們都覺得它吃飽了,可這只貪吃的變色龍還在找東西吃呢。
C、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閱讀繪本,理解“影子”部分
1.完整閱讀繪本,感受“影子”部分
它東找找,西找找,找不到東西吃了,這時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黑黑的影子,就啊嗚一口吞了下去,你看,現(xiàn)在的變色龍變成什么顏色啦(黑黑的)如果在黑黑的夜里還看見這只黑黑的變色龍嗎“(看不見了)其他,小動物也發(fā)現(xiàn)不了他,它呀就能保護自己了,(就像剛才寶寶說的那樣,這就是變色龍的大本領哦)
那現(xiàn)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你們現(xiàn)在都是小變色龍,如果現(xiàn)在你們躲在紅紅的凳子下面,你們會變成什么顏色?(紅色)哦,凳子是紅色的,變色龍也變成了紅色的,敵人就發(fā)現(xiàn)不了它了。如果躲在黑色的鋼琴下面呢?(變成了黑色)。寶寶們都知道了變色龍的本領了,現(xiàn)在,我要和小變色龍們玩一個游戲。后面有一個紅色的蘑菇,綠色的小樹林。
2.游戲: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小小的變色龍啦,我們吃了一個紅紅的蘋果,我們要躲在那里,就不被發(fā)現(xiàn)了。綠色的小草、黃色的香蕉……”變色龍的本領可真大啊,變成了和周圍一樣的顏色,別人就找不到他啦
3.感受變形的樂趣
咦,故事中的變色龍呢?(吃掉了天上的月亮)“我們來學一學它的樣子,好玩嗎?
指導策略:影子的出現(xiàn)是這個繪本的一個重點,一是讓幼兒感受到同色之間的相互融合,二是讓幼兒了解到變色龍的一個基本的特點,所以著重突出這個部分。月亮的出現(xiàn)是一個變形的過程,與前面的頁面有所不同,也應突出的讓幼兒感受。
D 、集體游戲:貪吃的變色龍。
伴隨PPT、音樂、進行游戲。
“小變色龍們,剛才吃了那么多的東西,你們還想不想吃東西?你們真是一群貪吃的變色龍,是什么樣的變色龍?那貪吃的變色龍們,吃完以后趕快吃去活動活動吧……”
指導策略:游戲一是可以讓孩子們活動起來,避免一直坐著,動靜交替,二是可以通過表演再次去感受故事,感受什么是“貪吃”。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 篇12
設計意圖:
繪本《小夜熊》描述了一場小男孩臨睡前和媽媽的談話:一天晚上,一只小夜熊哭著來到小男孩家,原來它的媽媽不見了。于是,小男孩陪著小夜熊去尋找它的媽媽。他們找遍了媽媽常給小夜熊買蜂蜜的店、小夜熊常常玩耍的公園和家里的每個角落,都找不到媽媽。小夜熊忍不住大哭起來,周圍陷入了一片黑暗。在小夜熊最難受的時刻,小男孩抓住了一顆流星,而流星正好被夜熊媽媽的釣魚竿勾住了,于是他們就這樣神奇地出現(xiàn)在了夜熊媽媽身邊。原來,夜熊媽媽是去給小夜熊釣魚了。這些魚要給小夜熊當早飯,還要換錢給它買自行車呢!故事的最后,小夜熊和小男孩一起躺在床上,聽著夜熊媽媽溫柔的話語進入了夢鄉(xiāng)……
這是一個溫馨而奇妙的故事,非常適合低幼兒童欣賞、閱讀。因為,依戀母親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對于初入幼兒園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正在經(jīng)歷著與父母等親人的分離焦慮,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本能地想要尋找媽媽或者其他親人。因此,他們在閱讀這個故事時能與小夜熊感同身受,與小夜熊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借助繪本故事引起孩子內(nèi)心的共鳴,引導孩子抒發(fā)對母親的依戀之情,理解暫時分離的必要。并學會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使心靈獲得成長。教學目的主要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來達成。第一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之對小夜熊產(chǎn)生好奇和關注,為后面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第二環(huán)節(jié),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這也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師幼共讀繪本,特別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小夜熊的動作、表情,激發(fā)幼兒的內(nèi)心情感,將自己帶入“小夜熊”的角色中,并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完成對情緒的宣泄和轉(zhuǎn)化,理解父母是愛自己的,從而減輕分離焦慮感。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情境演繹,教師、幼兒分別扮演小夜熊,大家用語言和動作來安慰思念媽媽的小夜熊。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安慰他人和接受安慰,紓解了自己的情緒,增進了師幼、幼幼之間的情感,從而消除了分離焦慮。
目標:
1.閱讀繪本,感受、體驗故事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對媽媽的`依戀之情。
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分別是短暫的,即使分開了,父母還是很愛自己。
3.能夠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排解自己的分離焦慮。
準備:
1.繪本《小夜熊》的PPT課件。
2.黑色玩偶小熊一只。
過程:
一、認識小夜熊,引出故事
1.認識小夜熊。
師(出示圖片1):你們看,這是誰?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熊?
師:對,它全身都是黑色的,只有脖子下面有一個白色的像月亮一樣的圖案,所以大家都叫它小夜熊。
2.逐一出示圖片2~4,重點觀察圖片3,了解小夜熊出現(xiàn)的原因。
師:小夜熊來到了誰的家里?它為什么來小男孩家呢?
師:你們仔細看看這張圖片,小夜熊怎么了?小男孩在干什么?
師:原來小夜熊一覺睡醒找不到媽媽了,它是來找媽媽的。因為媽媽不見了,所以它特別傷心,連小男孩給它小汽車玩具也不要。于是,小男孩決定和小夜熊一起去找夜熊媽媽。
二、閱讀繪本,感受、體驗并表達內(nèi)心情感
1.師幼共讀繪本圖片5~13,感受找夜熊媽媽的過程,引發(fā)共情。
(1)觀察圖片5、6。
師:小夜熊和小男孩來到了哪里?他們找到夜熊媽媽了嗎?
師:媽媽不在給小夜熊買蜂蜜的商店里,也不在他們經(jīng)常一起玩的公園里,媽媽到底在哪里呢?
師:媽媽會不會已經(jīng)回家等小夜熊了呢?他們決定回家去看看。
(2)觀察圖片7~8。
師:在家里,小夜熊是怎么找媽媽的?
師:它急急地沖到床邊.連桌子底下和廁所里都找過了。媽媽找到了嗎?
師:小夜熊和小男孩找過蜂蜜店,找過小公園,還找過家里的每一個角落,但哪兒都找不到媽媽。
(3)觀察圖片9~11。
師:這時小夜熊怎么了?周圍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師:怎么會這樣?你覺得小夜熊的心里有什么感覺?
師:找不到媽媽,小夜熊太難過了,它哭得傷心極了,周圍的一切都被它的眼淚染黑了,變成了黑漆漆的夜晚。
2.感受、理解夜熊媽媽對小夜熊的愛。
(1)觀察圖片12~15。
師:這時,天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顆什么?
師:對,這是一顆流星。小男孩和小夜熊看見了,一把抓住了流星。流星帶著小男孩和小夜熊飛了起來。那么,他們會飛向哪里呢?
師:咦?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他們遇到了誰?
師:哇,原來他們看到了夜熊媽媽。小夜熊和小男孩看到了夜熊媽媽心里怎么樣?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師:對,他們撲進了夜熊媽媽的懷里。找到了媽媽,他們太高興了!
師:看見他們擁抱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覺?
(2)觀察圖片16~18。
師:夜熊媽媽正在干什么?
師:小夜熊那么愛媽媽,一點兒都不想和媽媽分開,媽媽為什么還要去釣魚呀?
師:原來為了讓小夜熊有魚吃,為了掙錢給小夜熊買自行車,媽媽才出去釣魚的。媽媽雖然暫時和小夜熊分開了,可她還是一直愛著小夜熊的。
3.聯(lián)系經(jīng)驗進行討論,引發(fā)情感共鳴。
師:你們的爸爸和媽媽不在這里。他們干什么去了?
師:哦,他們離開你們?nèi)ド习嗔。那你們會不會像小夜熊那樣著急?為什么?
師:原來,爸爸媽媽暫時和我們分開,是去上班了。爸爸媽媽只有上班才能賺錢,才能給寶寶們買好吃的東西、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還有好多好多寶寶喜歡的東西。就像小夜熊的媽媽一樣,爸爸媽媽即使和寶寶分開了,但還是一直想著寶寶、愛著寶寶的。
三、情境演繹,疏導情感
1.出示“小夜熊”玩偶,創(chuàng)設情境。
師:今天小夜熊來到了我們班里。它說它馬上要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里看不到媽媽覺得好擔心、好難過,它擔心媽媽還喜不喜歡它,擔心還見不見得到媽媽。你們誰能幫幫它,讓它不要難過呀?
2.提升經(jīng)驗。
師:謝謝小朋友們的關心和幫助!小夜熊知道它上幼兒園后媽媽還是會一直喜歡他,會來接他的,現(xiàn)在一點兒也不傷心難過了!它決定留在我們班里。如果有小朋友想自己的爸爸媽媽了,可以抱抱小夜熊,小夜熊也愿意給你們一個愛的抱抱呢。
【小班繪本閱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繪本教案08-28
上床睡覺小班繪本閱讀教案02-23
小班繪本閱讀《藏在哪里了》教案02-16
小班繪本教學活動教案范例02-10
大班繪本閱讀教案02-16
小班繪本閱讀教案:小藍和小黃12-19
小藍和小黃小班繪本閱讀教案11-30
小班繪本閱讀多多什么都愛吃的教案04-22
小班繪本閱讀教案《三只蝴蝶》范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