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雷雨》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垂、沉、陣、蟬、蜘、蛛、壓、亂、虹”共九個生字,學寫“垂”和“彩”兩個字。
2.邊讀邊想象,能結合重點詞句朗讀課文,通過對比體會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3.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教學重點:
邊讀邊想象,能結合重點詞句朗讀課文通過對比體會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學難點:
對比體會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垂”字的識記與書寫指導,通過朗讀、想象、聯(lián)系生活等多種手段體會用詞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知雷雨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感知雷雨。
出示課題并板書,引導學生觀察雨字頭和雨字的字形變化。
(二)識寫生字,認識雷雨
1.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價。
3.指導“垂”字的識記與書寫。
(三)讀中想象,體驗雷雨
1.雷雨前
默讀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象,要下雨了,有什么感受?
預設: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袤w會“滿天、黑沉沉、壓”。
、谧x出感受。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①比較句子。
、谧x出感受。
。3)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①體會“亂擺、垂下來”。
②讀出感受。
。4)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僮x中想象體會“越來越亮,越來越響”。
②讀出感受。
(5)合作朗讀,體會雷雨前天氣的變化。
2.雷雨中
。1)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①通過對比讀了解擬聲詞疊用及逗號的用法。
②讀中想象。
(2)比較句子:
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往窗外望去,樹、房子,都看不清了。
(3)拓展想象畫面,進一步理解“雨大”。
。4)通過換詞及引讀理解“漸漸地,漸漸地”。
3.雷雨后
。1)出示雨后美景圖畫,引導學生說出感受。
。2)指名讀7-8兩個自然段,感受美。
(3)對比朗讀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感知雷雨前后的巨大變化。
。4)指導背誦、積累第八自然段。
(四)總結拓展,回味雷雨
作業(yè):推薦閱讀作家嚴文井筆下的《雨》,感受夜晚的雷雨的景象。
附件一:課文
雷雨
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也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天亮起來了。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
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坐在網上。池塘里水滿了,青蛙也叫起來了。
【小學語文《雷雨》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自然之道》精彩教案設計10-29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雷雨》09-02
雷雨小學作文(15篇)03-02
小學語文兩只鳥蛋優(yōu)秀教案設計02-25
雷雨小學作文精選15篇03-30
觀潮語文教案設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