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體驗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加法。
2、發(fā)展學生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樹立用加法計算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加法含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復習舊知
師:小朋友們喜歡做游戲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拍手游戲,好嗎?
師生互動,在拍手游戲中復習3、4、5的分與合。
師:在剛才的拍手游戲中老師發(fā)現(xiàn)有位小朋友拍的又快又準,老師獎給你一面小旗子,喜歡嗎?這節(jié)課老師要把這些小紅旗給那些上課認真聽講,愛動腦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誰得的旗子多。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在學校里不僅要學習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的知識,還要學習做手工。你們看,這兒的幾個同學在干什么?(展示主題圖)
(1) 通過電腦反復演示,把兩組物體(或兩個人)合并在一起的過程,讓學生感知到:先走來1個同學,手中舉著1只紅紙鶴,接著又走來2個同學,手中各舉1只藍紙鶴。直觀看到1個同學與2個同學走到了一起,1只紅紙鶴與2只藍紙鶴放到了一塊兒。
。2) 讓學生說一說圖意。
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自己的直觀感受和體驗,再在全班交流。也可由老師引導說:把1只紅紙鶴與2只藍紙鶴放在一塊兒,1個同學和2個同學走到了一起都是“合起來”的意思。(一邊說一邊做手勢表示“合起來”)
反復演示再指名說題意,讓學生體會把兩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從而引出要知道他們合起來有多少,在數(shù)學上要用加法計算。
2、學習加法算式。
。1)引導學生說出:由同學或紙鶴的數(shù)量抽象出要用數(shù)字1和2表示。
。2)教室說明:在數(shù)學上,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和多少只紙鶴,就是要把熟悉1和2合起來,用符號“+”表示,教室板書“+”。
(3)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1和2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shù)字幾表示。說明:等于3,用“=3“表示。
板書:1 + 2 = 3
| |
加號 等號
怎樣寫加法算式呢?
。3) 教師再次強調說明:把1和2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強調:加號前面的“1”表示什么?加號后面的“2”呢?“3”又表示什么?
。4) 教讀加法算式。
1加2等于3,或1加2得3.教師范讀,學生學讀,同桌之間互讀。板書課題:加法
3、結合第23頁氣球圖,進行動手操作,加深體驗加法含義。
(1)認真觀察氣球圖,讓學生說明圖意。使學生明白要用加法算式3+1=4表示。
(2)操作活動:讓每個學生一只手拿3根小棒,另一只手拿1根小棒,求一共有幾根小棒。
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就是把兩只手的小棒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3和1加起來,寫成算式3+1=4表示。
。4)發(fā)散聯(lián)想,近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師啟發(fā)、引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會口頭列加法算式表示。
4、實際應用、強化新知
1、先擺一擺,再說算式。(P23)
○○○○○○
2、擺一擺。( P24)
3、游戲,幫小青蛙找家。
5、總結評價
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了加法,完善課題板書:加法。你學到了哪些本領呢?生匯報,師:看來小朋友們學到的本領還真不少呢?回家后,把你學到的本領告訴爸爸媽媽。
一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篇二
教學意圖:
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出,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蓖瑫r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
教學策略:
1、本篇課文是識字課文,為了力求改變識字教學的枯燥乏味,我就從興趣入手,創(chuàng)設情景,例,第一課時以去農村小明家開始,以“比一比”的游戲結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2、利用圖片進行教學,將詞語置于畫面中,圖文結合,直觀形象,形象巧妙地識字,讓學生喜歡識字。
3、識字教學做到有梯度,從圖片帶出詞語到讀帶音節(jié)的詞語到去拼音讀詞語到自己學生字。
4、重視遷移、拓展練習,擴大知識面,激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一個偏旁“ ”。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
3、正確地朗讀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認識生字
三、教學難點:區(qū)別量詞“顆”與“棵”
。ㄒ唬﹦(chuàng)設情景,學習詞語、生字
1、利用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情景
2、認識課文中的詞語
。1)借助圖片讀(2)借助拼音讀(3)離開拼音讀(4)認讀生字“黃”“紅”“貓”“蘋”“杏”“桃”(讓學生說學會了哪個生字)
(二)揭題
利用動物、水果進行比賽來揭題
。ㄈ┙柚襟w學習課文
1、出示圖一
。1)看誰與誰比什么?它們比什么?讓學生自由說
(2)師:看看課文里是比什么的?隨機出示相應的句子
(3)讀句子
2、利用圖二、三、四學習課文另外三個句子(方法同上)
在讀這三句的同時學習生字“邊”“多”“少”“群”“顆”“堆”和偏旁“ ”。
。1)理解“一群”“一堆”(2)知道“多”與“少”是一對反義詞
。3)區(qū)別“顆”與“棵”
3、讀課文
(四)小組開展比一比活動
1、比生字組詞(兩個組)
2、比用詞說句子(兩個組)
3、比讀課文(兩個組)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能仿照課文說句子。
4、正確書寫“牛、羊、小、少”。
5、激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會使用量詞
三、教學難點:仿說句子
。ㄒ唬⿵土暽帧⒃~語
1、利用摘“蘋果”復習生字、偏旁。
2、給詞語歸類(動物、水果)
(二)我會說(正確使用量詞)
1、大屏幕出示課文中“我會說”的圖片讓學生說。
2、大屏幕出示更多的物品讓學生說。
。ㄈ┝骼刈x課文
采用齊讀,師生、生生合作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
【一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蘇教版五上數(shù)學教案01-20
人教版六上數(shù)學教案01-23
《10以內數(shù)的認識》一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04-05
掛歷上的日期大班數(shù)學教案11-23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上和下12-09
一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3-26
人教版七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03-26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上和下》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