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

          時間:2024-07-03 17:40:52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 篇1

            教材分析:本單元由一個信息窗組成,呈現(xiàn)了小學生在圖書館查閱到四種動物的體重情況,引出克、千克、噸的認識。此情境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對質(zhì)量單位產(chǎn)生疑問,如“1克有多種?”“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內(nèi)容:

            克、千克、噸的認識,克、千克、噸的關(guān)系及克、千克、噸的簡單應用。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噸,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了解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2、在觀察、操作浩大中,培養(yǎng)初步的估計能力。能結(jié)合實際,解決與質(zhì)量有關(guān)的'簡單問題。

            3、在具體的情境下,讓學生體會質(zhì)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克、1千克、噸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能力。

            教具準備:天平秤、砝碼、生活常見實物

            課時安排:5課時

            信息窗一:動物趣聞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噸,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了解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克、1千克、噸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能力。

            教學構(gòu)想: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境圖所提供的信息,讓學生置疑發(fā)問,引出質(zhì)量單位的學習。再借助生活實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幣等,讓學生掂一掂,并進行比較,對質(zhì)量單位建立感性認識。

            教學準備:天平秤、砝碼、生活常見實物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2--3頁,克、千克的認識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2、了解臺稱、天平稱物體重量的方法,能夠進行重量的簡單計算。

            3、通過掂一掂,稱一稱,使學生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密切相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通過克,千克的認識學習,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克,建立1克的重量觀念。

            教具準備:天平、臺稱、硬幣、蘋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學構(gòu)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掂一掂、稱一稱,感知質(zhì)量單位,初步認識克、千克,建立重量觀念。

            教與學的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知輕重

            1、師:我們的世界很奇妙,動物知識你又知多少?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發(fā)興趣,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提問)

            2、學生置疑:1)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噸

            2)1克有多重?3)克、千克、噸是什么?

            3、帶這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探究新知

            1、介紹質(zhì)量單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較輕的物品用克(g)作單位

            2、體驗、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導,再體驗)

            1)問:“1克有多重”?我們先來稱一稱。(用鑷子夾起1克的砝碼)這個砝碼是1克重。把1克的砝碼放在右盤里面,再把1個2分幣放在左盤里面,讓學生觀察這時標尺的指針處在什么位上?(經(jīng)過學生觀察,使學生明確1個2分幣大約重1克)

            2)讓學生拿出一個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3)你還能找到1克重的東西嗎?

            3、觀察生活物品的質(zhì)量單位,并學會估一估(薯片、蘋果)

            4、引導學生認識1千克

            1)讓同學們拿出兩袋鹽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兩袋鹽有多重?再把鹽放到臺稱中,仔細看一看指針指在什么刻度上?

            2)表示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單位

            同時引出1千克=1000克

            2)聯(lián)系實際生活找和千克有關(guān)的物品

            三、鞏固練習

            師:認識了克、千克你能用它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1、自主練習P6-1、2

            2、實踐活動:小組合作估一估、稱一稱你身邊的物品

            四、教師小結(jié)

            我們認識了克、千克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你能說說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嗎?能舉例說說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五、作業(yè)布置

            同學們,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關(guān)的物品嗎?

            課后反思: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 篇2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11-12頁例6、例7。

            二、教學準備

            學生了解自身體重課件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本節(jié)課的重點與關(guān)鍵是讓學生建立1噸的物質(zhì)概念。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利用主題畫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圍繞“能否同時過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然后通過體驗、計算、感悟1噸的重量,并聯(lián)系身邊物體的質(zhì)量,形成感知。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力求展現(xiàn)學生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據(jù)此,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初步建立噸的物質(zhì)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zhì)量單位的換算;

            2.通過體驗、觀察、比較、猜測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zhì)量估測意識與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3.通過主題畫問題的解決,并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四、教學流程設(shè)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shè)計意圖

           。ㄒ唬﹦(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1.猜體重

            (1)你知道質(zhì)量的單位有哪些嗎?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2)你估計老師的體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創(chuàng)設(shè)情景(出示主題畫)

            你們看誰來了?這天陽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馬大哥和鹿老弟相約去游玩,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你們看,他們在討論什么呢?他們遇到什么麻煩了嗎?

            學生:馬大哥要大家一起過橋,但橋邊有個牌子寫著“限重1噸”,他們不知道1噸有多重,大家能同時過橋嗎?

            3.提出問題

            老師:你認為他們能同時過橋嗎?你是怎么想的?小組討論

           。▽W生有的認為行;有的認為不行,橋可能會斷掉。)

            師:從哪看出橋可能會斷掉?

            生:因為橋邊寫著“限重1噸”。

            師:“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呢?

            生:“限重1噸”就是不能超過1噸的意思。超過1噸就會斷掉。

            師:那1噸又是多重呢?(學生茫然)

            師:看來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時過橋,首先要知道1噸有多重。

            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噸”。噸也是一個質(zhì)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么關(guān)系呢?

           。ǘ┨剿餍轮鉀Q問題

            1.1噸有多重

           。1)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讓學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

           。3)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約100千克)

           。4)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約1000千克)

           。5)師: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6)聯(lián)系班中40個體重約是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悟1噸的重量。

            2.哪些東西大約有1噸

           。1)一袋大米重5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2)一頭豬約重200千克,幾頭豬約重1噸?

           。3)你能說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嗎?請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說。

           。4)你認為什么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小結(jié):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zhì)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5)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貨車的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橋的載重量等)

            3.能否同時過橋(出示主題畫)

           。1)現(xiàn)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

           。2)可以怎樣過橋呢?(小組討論)

           。3)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橋了,它們非常高興。

           。4)如果我們?nèi)嗤瑢W也去這個地方游玩,我們能同時過這個橋嗎?為什么?

            4.單位換算

            3噸=千克6000千克=噸

            學生嘗試完成,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ㄈ╈柟、應用

           。1)估一估,連一連(課件展示)

            大象鯨山羊

            50噸60千克4噸

           。2)在一輛載重是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為什么?

            通過“猜體重”激發(fā)好勝心,復習舊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方法與能力。

            由學生喜愛的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并展開討論,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

            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探究新知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利用學生熟悉的體重,通過背一背、算一算讓學生體驗、感悟1噸的重量,初步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并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zhì)量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感悟噸的大小。

            在學生了解1噸有多重的基礎(chǔ)上,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讓學生自主完成,鼓勵學生多想,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五、 教學片段實錄

           。ㄒ唬﹦(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1.猜體重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質(zhì)量單位有哪些嗎?

            生1:有千克、克。

            生2:還有斤。

            師:那有誰知道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嗎?

            生:我知道,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

            師:你知道得真多,那有誰能估計出老師的體重有多重呢?你是怎么估的?

            生:我猜老師有45千克,因為我的體重是26千克,老師比我要大。

            生:我猜老師有60千克,因為我爸爸的體重是66千克,老師比爸爸要小一些。

            ......

            師:你們都猜得很有道理,也很有辦法,老師的體重是58千克。我們了解自身的體重是非常有用的,下面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2.創(chuàng)設(shè)情景(出示主題畫)

            師:你們看誰來了?這天陽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馬大哥和鹿老弟相約去游玩,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你們看,他們在討論什么呢?他們遇到什么麻煩了嗎?

            生:馬大哥要大家一起過橋,但橋邊有個牌子寫著“限重1噸”,他們不知道1噸有多重,大家能一起過橋嗎?

            3.探索新知提出問題

            師:你認為他們能同時過橋嗎?你是怎么想的?小組討論。

            生1:我認為他們可以同時過橋。

            生2:我認為不行,他們太重了,橋可能會斷掉。

            師:你從哪看出橋可能會斷掉?

            生2:橋邊有個牌子寫著“限重1噸”。

            師:“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呢?

            生:只能是1噸,不能超過1噸的意思。

            師:那1噸又是多重呢?(學生茫然)

            師:看來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時過橋,首先要知道1噸有多重。

            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噸”。

            師:噸也是一個質(zhì)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么關(guān)系呢?

           。ǘ┙鉀Q問題

            1.1噸有多重

            師:請大家在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的體重,然后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他有多重。

            師:如果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

            生:約100千克。

            師:如果是40個這樣的同學呢?

            生:約1000千克。

            師: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師:請體重是25千克左右的同學站起來(挑出40位)。這40位同學的體合起來大約就是1噸。

            2.哪些物體大約有1噸

           。ǔ鍪菊n件)師:1袋大米重5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生:20袋,因為20袋大米剛好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師:一頭豬約重200千克,幾頭豬約重1噸?

            生:5頭,因為5頭豬剛好1000千克,剛好是1噸。

            師:你還能說說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重大約是1噸呢?(請大家先在小組內(nèi)說說,看誰知道得多。)

            生1:一輛大客車的重約有1噸。

            生2:我覺得2頭大水牛就有1噸。

            生3:一架飛機的重量有1噸。

            生4:飛機很大的,肯定不只1噸,大概有3噸吧。

            ......

            師:大家真棒,知道這么多東西大約有1噸重。那你認為什么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生:有飛機、輪船、大石頭、大象......

            小結(jié):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zhì)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師: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

            生:貨車的車門上有寫起來。

            生:電梯上也不能坐太多人的。

            ......

            3.能否同時過橋

            師:剛才大家知道1噸有多重了。那你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

            生:不能同時過橋,因為他們的體重總共有1300千克,超過1噸了,他們一起過去,這橋就會斷了,他們就掉到水里淹死了。

            師:說得真棒,他們?nèi)绻瑫r過橋的話,他們的體重就有:400+300+500+100=13000(千克)了。超過1000千克了,也就是超過1噸了,橋就會斷掉。

            師:那他們應該怎樣過橋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最好。

            生1:他們可以一個人先過去,另一個再過去。

            生2:也可以兩個人一起走。

            生3:還可以讓牛大哥先過去,然后他們?nèi)齻一起過去。

            師:你們的方法真棒,牛大哥他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了橋,都很高興。

            師:如果我們?nèi)嗤瑢W也到這個地方玩。我們能同時過橋嗎?

            生1:不行,因為我們班40個同學的體重就有1噸了,我們?nèi)嘤?7人,這橋肯定受不了,會斷掉。

            生2:這橋太窄了,我們一起走不過去,會掉進水里的。

            生3:我們可以排隊走過去。

            師:你們想得真周到。我們過橋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你們還知道什么時候也要注意安全呢?

            生1:過馬路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生2:乘車的時候不能坐超載車。

            生3:我還知道坐電梯的時候,人太多了就會有危險。

            ......

            師: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真了不起,這些都是我們平時要注意的。

            4.單位換算

            3噸=千克6000千克=噸

            師:你們自己會做嗎?看誰的辦法最好?

            生:3噸=3000千克,因為1噸=1000千克,3噸就是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生:6000千克=6噸,因為1000千克就是1噸,6000千克有6個1000千克,也就是6個1噸,就是6噸。

            師:這種方法很好,大家都是這么想的嗎?

            六、教學反思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自身的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對知識的掌握起著重要作用。按照我的教學設(shè)計實施后,感悟如下:

            1.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親歷“能否同時過橋”的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對學習有了參與熱情,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了解決解決問題的愿望與策略,能主動想辦法解決,學生能提出不同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建立“噸”的概念時,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悟,通過與身邊的熟悉物體聯(lián)系起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學生掌握得比較好。

            3.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生能自覺地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想到如果全班同學同時過橋的話,會很擁擠,會掉進水里,要排隊過去等。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體驗、歸納推理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guān)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shù)學活動。

            2.能克服在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二、教學流程

            (一)教學模式、方法和策略

            本節(jié)課采用雙主合作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體驗,掌握新知,并且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與語文學習聯(lián)系起來,讓數(shù)學與語文,與生活真正地整合。

            (二)具體內(nèi)容

            1.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首先觀看投影《恐龍》,談話:這是什么動物?你熟悉它們嗎?

            你能跟大家簡單介紹一種你熟悉的恐龍嗎?再出示1只恐龍,問:這只恐龍的體重是多少?(1噸)然后問:對于1噸你想了解多少?

            (由投影導入,創(chuàng)設(shè)了情境。再讓學生自己談想要了解的內(nèi)容,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

            2.感受體驗,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噸的形象,并且賦予噸生命,以噸的語氣展示50千克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噸在生活中的應用,明確1噸=1000千克。

            (借助直觀演示,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生活中的噸,調(diào)動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

            (2)讓兩名學生搬50千克1袋的大米,并且提問:如果1噸大米得搬幾次?

            (學生親自體驗,再次直觀演示,充分調(diào)動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

            (3)讓學生出示課前調(diào)查,即金班同學的體重表。從中選一位體重接近25千克的學生為例,看看金班誰的體重接近25千克。問:有多少個這樣的同學約為一噸?(讓學生估一估,答出40)然后請40個同學出來,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噸的東西掉下來的聲音。

            (這些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這一實踐中,不但學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情感體驗也得到了和諧發(fā)展。)

            (4)學生自讀,小組交流對噸的認識。

            (5)學生質(zhì)疑,釋疑。

            (6)小組合作,用各種方法找找噸和千克的關(guān)系。

            (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人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7)用“……是……千克,……為1噸”的形式造句。

            (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挖掘生活中噸的問題,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開拓學生的思路。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拓展認識,。加深印象。

            (想一想,在下面每幅圖旁的括號里填上什么數(shù),它的重量是1噸。)

            (2)電腦出示兩幅卡車圖,小卡車的載重量約是1000千克,大卡車的載重量約是5噸。

            問:這兩句你能換個說法,使它意思不變嗎?

            (3)出示兩幅動物圖,大象體重4噸,鯨魚的體重是大象的3倍。你能提個數(shù)學問題考考大家嗎?

            (設(shè)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因材施教,先基礎(chǔ),后拓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都有獲得成功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請看小馬虎日記。

            5月30日星期五睛

            明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媽媽給了我50元錢,讓我買一些好吃的。我來到超市,1噸重的巧克力,我買了兩塊,250噸l袋的薯片,我買了兩袋,500噸的飲料我買了兩瓶,我還買了1噸的桔子,2噸的香蕉。購物完畢,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

            問:這個小馬虎的日記質(zhì)量單位用得一塌糊涂,你們能幫他改正嗎?

            質(zhì)量王國因為來了噸,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糊涂了,你有辦法用形象的方法來整理一下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嗎?

            要求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正確反映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

            學生整理,交流,實物投影展示。

            (通過出示日記,讓學生知道正確使用質(zhì)量單位的重要性.如果疏忽就會出錯,鬧出笑話,甚至會釀成大錯。又通過交流,整理,使學生既掌握了新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和實踐能力,使他們體會到生活中有數(shù)學,語文中有數(shù)學,使數(shù)學、語文、生活有機地進行了整合。)

            5.質(zhì)量王國里的三兄妹要感謝我們?nèi)昙壍男∨笥,是你們把他們整理得這樣清晰。你們能夠走出課堂,在生活中找到他們的影子嗎?找到五處并記錄下來。

            (注重課外延伸,把所學知識用于實踐,讓理論和實踐有機結(jié)合。)

            6.師生共同總結(jié)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三、教學手段

            在本課教學中,為了揭示噸的概念,用實物投影儀、電腦演示,既直觀又形象。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認識噸,了解噸。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板書設(shè)計:噸的認識

            1000千克是1噸

            1噸=1000千克

            點評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讓“人人學有用的數(shù)學”,“把數(shù)學作為人們?nèi)粘I钪薪涣餍畔⒌氖侄魏凸ぞ摺,“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shù)學和理解數(shù)學!

            我上的《噸的認識》一課,是按照教育部新課程標準進行的一次教學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重聯(lián)系學生們的生活實際,善于用學生身邊的實際事實為背景,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學得有趣,學得高興。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通過直觀演示調(diào)動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本課中,首先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本課一開始就氣氛熱烈,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探求新知架起了橋梁。然后再通過電腦,以新穎的教學形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對新知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

            (2)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感體驗的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在體驗中掌握。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我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最大限度給學生以自主實踐、體驗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自學、思考、討論、合作實踐、體驗交流等活動,發(fā)現(xiàn)噸與千克的關(guān)系,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理解新知。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并且使數(shù)學、語文、生活有機的進行整合。

            (3)設(shè)計不同層次的練習,發(fā)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勇于探索。

            數(shù)學教學要重視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培養(yǎng),提倡“讓每個學生都學好數(shù)學”,“不同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shù)學”,“允許學生以不同速度學習數(shù)學”。為此,我有意設(shè)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因材施教,先基礎(chǔ),后拓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人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這堂課深刻的揭示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與語文密切聯(lián)系。在教學中,我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以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在一起,平等的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 篇4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zhì)量。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jié)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zhì)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準備:投影儀,學具、稱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投影出示蜂鳥、袋鼠、鯨魚三種動物]

            師:看到這三個動物,你想到了什么?

           。凵涣,引導從體重上進行比較]

            那么我們在描述它們的體重時,所用的單位一樣嗎?分別用什么?

            2、提出問題:我們知道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它的體重達到150噸,那么1噸究竟有多重呢?

            二、合作交流

            1、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你能說一說嗎?

           。蹖W生交流:如一車煤約重4噸、40個25千克的學生合起來是1噸、100袋大米約重1噸等]

            2、師:1000千克是1噸,計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質(zhì)量,通常用噸作單位。噸用”t“表示。

           。郯鍟1噸=1000千克]

            3、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噸“?

           。蹖W生交流,如車的.載重量、電梯的承重量等]

            三、小常識

            課本第5頁:生活中常見的秤,你認識哪些,是在什么地方見過的?

           。蹖W生交流]

            四、自主練習

            課本第4、5、6、7題,先獨立解答,再集體交流。

            五、課后實踐:

            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zhì)量分別是用什么作單位來計量的?把它們記下來。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噸的認識》】相關(guān)文章:

          噸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05-31

          最新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案09-25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案05-23

          《認識小數(shù)》數(shù)學教案10-19

          《秒的認識》數(shù)學教案07-02

          三年級數(shù)學《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精選8篇)09-28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06-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認識周長09-01

          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認識負數(shù)10-03

          關(guān)于認識數(shù)學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