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唱歌音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唱歌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現(xiàn)出歌曲溫暖、快樂的情感及愛的氛圍。
2.學習歌曲的表達方式,能主動大膽地向自己親近的人表達愛的情感。
3.嘗試進行創(chuàng)編,并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我愛你》教學掛圖、歌曲《我愛你》。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
1.小朋友們你們最愛的'人是誰啊?為什么愛他?
小結(jié):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你們,很關(guān)心你們,所以小朋友們很愛他們。
2.那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而你們又很想他,怎么辦呢?
3.我們除了用打電話、畫畫、寫信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唱歌的方式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這首《我愛你》的兒歌,把它送給爸爸媽媽。
(二)請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請幼兒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緒情感。
2.指導(dǎo)幼兒朗誦兒歌。
(三)學唱歌曲,引導(dǎo)幼兒用自然地聲音有表情的演唱
1.幼兒傾聽教師有表情的演唱,完整欣賞歌曲。
2.學唱歌曲。
(四)邊唱邊用體態(tài)表演
當唱到“你的愛給了我溫暖和快樂”時雙手放在胸前輕拍;唱到“你的愛給了我勇氣和力量”的時候,雙手向上展示力量。
(五)教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
1.我們除了可以用“蜜蜂親吻鮮花說:“我愛你”來表示蜜蜂對鮮花的喜愛,還可以換成其他的詞來表示自己對別人的愛,如郭老師愛小朋友們,我就可以編成這么一句好聽的新歌詞“老師親吻小朋友說我愛你”。
2.現(xiàn)在誰來用xx對著xx說:“我愛你”這樣的句式來創(chuàng)編一句好聽的兒歌。
3.幼兒在教師引導(dǎo)下自由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把兒歌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唱歌音樂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感知大小的活動,學習按大小匹配瓶蓋。
2、學習揀豆子、擰瓶蓋,發(fā)展小肌肉動作。
3、喜歡聽各種聲音,積累對聲音的體驗。
二、活動準備:
1、教、學具準備:
(1)動物果奶瓶、娃娃果奶瓶(大、小兩種)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2)各種飲料瓶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3)豆類、塑料小魚、木珠、硬幣等。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嘗試匹配瓶蓋。
(1)引導(dǎo)幼兒向客人老師問好。(客人老師好)
師:今天瓶寶寶來和我們做游戲了,咦,瓶寶寶的帽子到哪兒去了?我們來幫它們找一找,找到以后給它戴上去。
(2)幼兒嘗試蓋瓶蓋,教師巡回觀察指導(dǎo)(你這個帽子合適嗎?你覺得怎樣?再換一個試試)
請兩位幼兒上來。
師:他們倆的'瓶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啊?(大小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
大瓶寶寶應(yīng)該戴什么帽子?(大帽子)小瓶寶寶應(yīng)該戴什么帽子?(小帽子)
師:瓶寶寶都找到帽子了,瓶寶寶說謝謝你們,讓我們來抱抱瓶寶寶,親親它,讓它們躺在你的腿上睡會兒覺。
2、裝物品,搖一搖,感知聲音。
(1)師:聽,我的瓶寶寶開始唱歌了,你們的會唱嗎?(教師搖裝有豆子的瓶子)
我的瓶寶寶為什么會唱歌呢?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擰擰,擰開來。
師:哦,你們看,是什么呀?(豆子)原來瓶寶寶吃了豆子呀。
教師喂豆子:“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dǎo)。
請你們也來喂瓶寶寶吃豆子,讓瓶寶寶唱歌吧。
師:讓我們一邊喂一邊說:“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師:你們的瓶寶寶吃飽了嗎?讓我們把帽子戴上,擰擰,擰擰緊。
唱歌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順序”在記憶中的作用。
2.在根據(jù)歌曲節(jié)奏拍打自己身體部位的過程中感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4.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過程:
1.音樂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邊唱邊摸自己身體的相應(yīng)部位。
(2)改變音樂的速度,幼兒用緩慢、正常、快速三種速度,表演唱《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2.幼兒學唱歌曲《我的身體會唱歌》。
(1)教師示范拍打一遍。
教師在拍打的過程中哼唱歌曲,讓幼兒傾聽歌曲。
(2)教師引導(dǎo)幼兒回憶拍打身體部位內(nèi)容。
教師:我唱的歌中,拍了身體的哪些地方?
(3)教師再次示范拍打動作,引導(dǎo)幼兒找出歌詞排列的規(guī)律
(4)教師引導(dǎo)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教師用點頭的動作提前暗示幼兒歌曲即將開始。
3.教師嘗試用與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體動作。
(1)引導(dǎo)幼兒隨鋼琴彈的不同速度邊做動作邊唱歌一遍。
(2)教師引導(dǎo)幼兒解決“跟不上”的困難。
教師:這次,我們不僅要把歌曲出來,還要跟著鋼琴的速度做動作,如果你覺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么辦呢?(教師引導(dǎo)他們聽前奏并看教師動作的暗示)
4.教師與幼兒將歌詞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韻律游戲。
(1)教師指導(dǎo)幼兒以較慢的速度玩韻律游戲。
教師:這個歌曲還可以玩更好玩的,我們來試試吧。當唱到“肩膀”的時候,我們?nèi)套〔怀,而是用拍手的方法來代替?/p>
(2)教師與幼兒嘗試用正常地速度玩韻律游戲。
教師:我們的伴奏音樂要快一點,大家試一試能不能跟得上呢?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shù)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zhuǎn)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shù)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唱歌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能使用樂器為歌曲打節(jié)奏,享受唱歌的'樂趣。
。畤L試仿編歌詞,進一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枨缎值芙忝谩罚ǜ枨耙魳沸蕾pCD或磁帶)。
。鞣N樂器。
活動內(nèi)容
學習領(lǐng)域:
形式:集體
1、出示電子書,請幼兒看一看,并說說圖中兄弟姐妹最相像的地方。
2、請幼兒一起唱歌曲《兄弟姐妹》,鼓勵他們利用樂器打拍子。
歌曲:
3、當幼兒熟悉歌詞時,引導(dǎo)他們把歌詞改換成其他內(nèi)容,繼續(xù)唱歌。
4、鼓勵幼兒回家教兄弟姐妹或其他小朋友唱這首歌。
評價
能使用樂器為歌曲打節(jié)奏。
能仿編新的歌詞。
備注
活動建議:
可專門組織一次“教小班弟弟妹妹唱歌”的活動,請幼兒給小班幼兒表演,并一對一地教小班的弟弟妹妹唱“兄弟姐妹”。
唱歌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跟老師一起聽音樂打節(jié)奏,并感受活動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杯子、筷子、咚咚鏘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
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唐老師請你們認識一個朋友,看看是誰呀?
2、說一說:說說它叫什么名字?平時我們用杯子做什么?
3、杯子說他是會唱歌的杯子,你相信嗎?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聽杯子唱歌啦!
4、教師用筷子有節(jié)奏地敲打杯子(音樂咚咚鏘里的節(jié)奏),引起幼兒興趣。
5、好不好聽?小朋友們想不想來試試?
(意圖:出示杯子引起幼兒的興趣。用提問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為下面幼兒為音樂伴奏做鋪墊。)
二、敲一敲。
1、發(fā)餐具,請幼兒自由敲打。
2、好玩嗎?你們想敲出更好聽的聲音嗎?
3、跟著老師一起有節(jié)奏地敲打。
教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敲的真好聽,太棒了,F(xiàn)在請你們拿好手中的杯子和筷子,跟老師一起來聽一首音樂《咚咚鏘》。
三、試一試。
1、聽音樂。
教師:這首音樂真好聽,剛才我們是拍手,現(xiàn)在要是我們用手中的杯子和筷子給它來點伴奏讓它更好聽。
2、試一試: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聽音樂敲節(jié)奏。
3、提要求:前奏的時候我們點頭,聽好音樂跟著音樂節(jié)拍敲。
4、請幼兒聽音樂敲節(jié)奏。
(意圖:幼兒喜歡敲敲打打,讓幼兒自己敲打,感受活動的快樂,并增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嘗試著跟著音樂敲打,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和節(jié)拍感。)
四、演一演。
1、唱歌伴奏。
教師:這首歌是我們最喜歡唱的了,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看我們,我們來表演給他們看一下吧,唱的時候要怎么樣?(要用會唱歌的`杯子伴奏。)
2、小朋友們太棒了,表演得真好,表揚一下自己吧。(大家一起很開心的敲著杯子)。
(意圖:以表揚的方式,增強幼兒下次學習音樂的興趣。)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jié)合,孩子們的表現(xiàn)基本上完成了我預(yù)設(shè)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唱歌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
3、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室外環(huán)境報紙硬紙板長凳塑料布鐵筒
活動過程:
1、充分感受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
教師:看看我們腳上穿了什么樣的鞋子?
幼兒:
1、我穿媽媽的高跟鞋。
2、我穿爸爸的大鞋。
3、我穿姐姐的運動鞋。
4、我穿奶奶的布鞋。
5、我穿媽媽的靴子。
教師:我們穿上大鞋走走、會有什么感覺?
幼兒:
1、腳上感覺非常松。
2、踏起來聲音很響。
3、腳有些穿不穩(wěn)當。
4、人變高了。
5、我覺得有些站不穩(wěn)。
6、像走在小山坡一樣。
7、像踮著腳尖走路。
教師:我們?nèi)ヌぬぶ車钠渌矬w,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周圍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體和教師的物品上時產(chǎn)生的聲音。
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有什么感受。
幼兒:
1、踏在鐵塊上,像鈴鐺的聲音。
2、踏在鐵塊上,像打雷的聲音。
3、踏在塑料袋上,像小雨的.聲音。
4、踏在木凳上,像打鼓的聲音。
5、踏在大型玩具上,像地震的聲音。
6、踏在地磚上,像小馬跑步的聲音。
7、踏在鐵蓋上,像拍巴掌的聲音。
2、游戲引導(dǎo)
引導(dǎo)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jié)奏。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
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jié)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并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jié)奏。
3、自由創(chuàng)編
教師:你們的大鞋會唱歌,還能不能唱出更好聽的歌呢?讓幼兒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唱唱、聽聽會唱出什么不一樣的好聽的歌。
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節(jié)奏型。
幼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成果分享
引導(dǎo)幼兒分享自己和朋友創(chuàng)編的快樂。
教師:你們的大鞋都唱出了許多好聽的歌,我們來表演一下,讓朋友都聽聽、學學,誰來唱?
幼兒站在長凳上踏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其它幼兒在下面模仿。
5、興趣延續(xù)
延續(xù)幼兒的興趣與好奇,充分感受穿大鞋的樂趣。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大鞋都會唱歌,我們合在一起來唱一唱。讓我們更快樂。
引導(dǎo)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自己踏大鞋合著音樂,用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來表現(xiàn)。
唱歌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欣賞歌曲“大聲唱歌”,嘗試分辨歌中音色的強弱,并能用肢體動作及相應(yīng)樂器表現(xiàn)歌中角色聲音的變化。
活動過程:
1、聽歌曲,找角色
。1)師:今天來了很多的朋友,跟他們問個好,還有許多的朋友也要來問好,看看,這是誰?學一學(教師做小狗,小雞動作)。
師:老師帶來的一首歌里面也有很多朋友,他們也來問好,聽聽是誰?(聽歌曲)
。2)大家一起來唱歌
師:誰來問好?他們發(fā)出什么聲音問好的?說說歌中的角色并模仿他們分別發(fā)出的聲音(教師將幼兒找到的角色圖片貼于黑板)
(3)聽聽找找少了誰?
幼兒欣賞歌曲后將沒說到的角色加以補充。(教師幫助將對應(yīng)的角色圖片貼于黑板)
2、分角色辯聲音
。1)幼兒聽辨角色唱歌聲音的大小
師:,誰是大聲唱歌,誰是小聲唱歌,狗大聲的,學一學,大喇叭表示大聲唱歌應(yīng)該放在這里,誰是狗的朋友小聲唱歌的,小喇叭就小聲唱歌。幼兒欣賞音樂后根據(jù)歌中角色唱歌大小聲音進行歸類。
。2)師生共同驗證角色大小聲音歸類正確性。
幼兒聽著音樂聽聽、唱唱、學學動物們唱歌,并加以驗證。
。3)PPT演示
師: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看看對不對
師:小樂器也想來玩,他們說玩之前要聽你們是怎么唱歌的.
探索角色演唱的節(jié)奏型。
師:小狗開始叫了,汪汪汪,小貓咪呢?幾次(6次)
。4)分組對唱
師:老師這里有兩個小朋友,一個代表大聲,一個代表小聲,我們來分組唱一唱,這一半來做大聲的,這一半做小聲的。幼兒分組用動作、聲音表現(xiàn)角色大聲地和小聲唱歌的角色
3、樂器一起來唱歌
。1)聽聲音猜樂器
教師逐一敲擊樂器,請幼兒說出樂器的名稱。
師:小樂器們要出來咯,聽一聽他們是誰(碰鈴、木魚、鼓)
。2)個別幼兒探索操作樂器表現(xiàn)聲音強弱
師:找找你想用什么樂器怎樣表現(xiàn)出來是大聲唱歌,怎樣是小聲唱歌。
。3)小組合作嘗試演奏
(4)集體合作用樂器表現(xiàn)歌曲“大聲唱歌”
4、結(jié)束
唱歌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風格,能理解歌曲內(nèi)容,并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愉快地參與歌唱活動,體驗多種形式演唱歌曲的樂趣。
【活動準備】
。ㄒ唬┎牧贤斗牛耗g(shù)棒一根,音樂《小鳥唱歌》。
【活動過程】
一、以魔術(shù)語形式召喚小鳥,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ㄒ唬┙處熝莩g(shù)語“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請幼兒猜猜是什么動物的叫聲。
。ǘ┮龑(dǎo)語:小鳥要來和我們做游戲,讓我們一起學會魔術(shù)語,把小鳥召喚出來。(請幼兒學唱魔術(shù)語(“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
二、猜想圖譜,理解歌詞。
。ㄒ唬┎シ拧叮ㄐ▲B唱歌》圖譜》,以問題引導(dǎo),啟發(fā)幼兒邊猜想邊觀察圖譜,理解歌曲(小鳥唱歌)的歌詞內(nèi)容。
1、在引導(dǎo)幼兒說出圖譜所表達的意思后,清唱每一句歌詞,給幼兒留下初步的`印象。
2、提問:小鳥在哪里唱歌?誰聽見了小鳥唱歌?小鳥邊唱歌邊做什么動作?“?”代表什么意思?小音符代表什么?
。ǘ┮龑(dǎo)幼兒跟隨音樂伴奏,按旋律節(jié)奏朗誦歌詞。
(三)完整欣賞歌曲,說說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1、啟發(fā)幼兒從小鳥愉快的歌聲中,說說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歡快、活潑的氣氛。
三、多種形式學唱歌曲,感受歌唱活動的樂趣。
(一)整首跟唱法學唱歌曲:讓幼兒對歌曲留下完整印象。重點引導(dǎo)幼兒聽前奏演唱歌曲唱準弱起小節(jié)的節(jié)拍。
。ǘ┹喅▽W唱歌曲:感受與同伴輪流演唱歌曲的樂趣。
。ㄈ┯螒蚍ㄑ莩枨涸鎏碛變簩Ω枨莩那槿。
游戲“藏在樹上的小鳥”玩法:師幼跟隨音樂演唱歌曲,在唱前四句歌詞時教師同時用魔術(shù)棒輕點個別幼兒的頭,被點到的幼兒代表“藏在樹上的小鳥”,其他幼兒扮演小樹,小鳥邊唱邊飛,與小樹面對面,在音樂的最后一句魔術(shù)語“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時你一句我一句地對唱,相互呼應(yīng)。
【活動延伸】
游戲活動:在音樂區(qū)中投放小鳥頭飾和音樂,引發(fā)幼兒與同伴互動,戴上小鳥頭飾演唱或自編動作表演唱。
唱歌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謠,學習看圖譜演奏。
2、嘗試根據(jù)樂器的音色為歌謠選擇樂器。
3、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圖片、樂器:打棒、碰鈴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在熟悉歌謠的基礎(chǔ)上,學習看圖譜演奏。
活動難點:用碰鈴演奏十六分音符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dǎo)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唱歌嗎?
師:有一位修鞋匠老爺爺他手中的錘子也會唱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
二、互動學習
。ㄒ唬┬蕾p歌謠,初步理解歌謠
師:老爺爺手中有幾種錘子?(出示大小錘子圖片)
它們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有什么不一樣?
。ǘ┰俅涡蕾p歌謠,感知大小兩種錘子的節(jié)奏
1、師:大錘子是怎么敲的?(出示圖譜1)
師:敲了幾下呢?
師:我們一起拍手來試試。
師:大錘子敲得聲音重還是輕?
師:我們再來試一試。
2、師:小錘子是怎么敲的?(出示圖譜2)
師:敲了幾下呢?
師:小錘子敲得聲音重還是輕?
師:我們一起拍手來試試。
3、教師說前半句,幼兒拍手表現(xiàn)兩種錘子的輕重
三、探索交流
。ㄒ唬⿲W習看圖譜,初步感知節(jié)奏
1、師:我們一起看圖拍一拍老爺爺修鞋的地方。剛才我們拍了手,還可以拍哪里?
2、跟隨音樂看圖譜感知節(jié)奏。
。ǘ└鶕(jù)樂器的音色為歌謠選擇樂器
1、師:小朋友真棒,知道在修鞋的地方拍手,說詞的地方擺頭。瞧,老爺爺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呢。(出示打棒、碰鈴)
師:你們認識嗎?
2、師:哪一種樂器的聲音像大錘子在敲?
師:哪一種樂器的聲音像小錘子在敲?
3、幼兒分兩組分別使用打棒和碰鈴。(教師巡視檢查幼兒樂器的用法)
4、師:我們用樂器寶寶來試試:大錘子唱歌當當當當,小錘子唱歌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三)看圖譜完整演奏
1、教師指圖帶領(lǐng)幼兒演奏(提醒幼兒說詞部分樂器休息)
2、教師小結(jié):樂器的使用以及小錘子的演奏
師:小朋友想一想碰鈴怎么就敲得快了?
3、幼兒互換樂器,感受不同音色的樂器所演奏的效果不同。
四、拓展延伸
師:這首歌謠叫《錘子歌》,老師將圖譜放到表演區(qū),小朋友可以試試除了用打棒和碰鈴伴奏,還可以用什么樂器?反思: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由于小班幼兒沒有太多的演奏經(jīng)驗,對于他們來說樂器的演奏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選擇了歌謠《錘子歌》。
活動反思:
這首歌謠瑯瑯上口,便于理解,同時還有孩子們喜歡的象聲詞“咚......”“叮......”,并且通過大錘、小錘的對比可以讓幼兒更好地感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音樂的輕重、快慢。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頗有難度。例如:在本次活動中,小錘子敲了八下,小班幼兒沒有那么強的自控能力,不可能正好敲八下。只要幼兒能跟上節(jié)奏,音樂停,樂器不敲即可。怎樣能讓幼兒用碰鈴給小錘伴奏時既敲得快還要節(jié)奏清晰,那就在于兩個碰鈴之間距離的掌握,離得太近聽不清敲的節(jié)奏,離得太遠跟不上節(jié)奏。要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時間來探索發(fā)現(xiàn)這一秘密。由于小班幼兒沒有配器的能力,因此我給幼兒提供了打棒和碰鈴兩種樂器。幼兒可以根據(jù)樂器的音色來和大錘、小錘進行匹配,為幼兒后面學習配器做鋪墊。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度還是很高的,但是仍有3名男孩對于后面的集體演奏環(huán)節(jié)不是很感興趣,因為是分組演奏,所以存在等待現(xiàn)象,他們3個是急切的想敲擊樂器,但是老師不允許,所以后面出現(xiàn)了不耐煩的情緒。
唱歌音樂教案10
1、歌曲《我們一起來唱歌》
2、律動《請你跟我這樣做》
教學目標:
1、能用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樂于參加《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律動。體驗音樂課所帶來的歡樂。
2、學生基本能隨著老師的琴聲自然地唱歌,能夠和大家整齊地演唱《我們一起來唱歌》,較整齊地開始和結(jié)束。
3、在即興填唱歌詞等活動中,學生能大膽自信地作自我介紹。
教學重點:
在音樂聲中讓兒童手拉手成為好朋友,讓兒童和老師手拉手成為好朋友,更讓兒童和“大家”成為好朋友。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表現(xiàn);引導(dǎo)學生熹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培養(yǎng)良好的演唱、聽賞音樂的習慣。
課前準備:
鋼琴、打擊樂器、節(jié)奏卡片等。
課時:
一課時
教案內(nèi)容:
一、情境導(dǎo)入:
1、小朋友們,我們已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誰來說說一年級的.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一年級的小學生要結(jié)識許多新朋友,學許多本領(lǐng)。今天,老師就帶你們?nèi)フJ識一位新朋友——音樂娃娃。
。ń處熆蓽蕚湟粋音樂娃娃的頭飾;也可戴一只白手套,在上面貼一個音樂娃娃,將娃娃的嘴做成可活動的,配上錄音,會使音樂娃娃惟妙惟肖)。
3、(播放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音樂娃娃,今天我來擔任小向?qū)В瑤銈內(nèi)⒂^美麗的音樂教室和奇妙的音樂王國。
4、帶領(lǐng)學生參觀鋼琴、打擊樂器等,讓學生嘗試敲敲、玩玩。聽聽好聽的音樂和歌曲
片段。
二、學習歌曲:
1、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我們一起來唱歌》的旋律。
2、小朋友在音樂聲中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
×××︱×××︱×××︱×××︱
。ò垂(jié)奏說名字)我們一起來唱歌。
3、六人一組,用接龍的方法說、唱。
4、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注意提示學生用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唱,切忌喊唱。)
。1)在空白處填詞,師生分別作自我介紹。
老師:王老師
小朋友:李小明或周萍
。2)在以上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增加創(chuàng)編的難度:
老師:你來唱,我來和,我是你的好朋友。
小朋友:你唱一,我唱二,我們一起來跳舞。
。3)完整演唱。
三、音樂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1、跟著音樂音樂走一走。
安排學生和著音樂走一走。為了避免枯燥單調(diào),鼓勵學生每人創(chuàng)造一種走步的姿勢(例如:用腳尖走、用腳跟走、大跨步走、
小貓走、小兔跳等)在教室里自由行走。
音樂停止,立即停止動作,同時身體保持在停止瞬間的姿勢,變成“靜態(tài)造型”。音樂再進行時,繼續(xù)行走。
聽到音樂出現(xiàn)重音時,立即原地旋轉(zhuǎn)一下,換一個方向后繼續(xù)行走。
2、隨著音樂,走進走出教師,要求有精神,腳步要踩在拍點上。
提示:
★行走時的腳步要輕,不要跺腳。手和腳的動作要協(xié)調(diào)、流暢、優(yōu)美。
★音樂的停止和再開始可選擇在樂句的結(jié)尾處。待熟練后可停在任何地方。
★音樂的重音可選擇在樂句結(jié)尾的空拍處。
四、課堂小結(jié)
五、結(jié)束下課
唱歌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嘗試用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青蛙的叫聲。
3、能從音樂高低變化中區(qū)別老青蛙、小青蛙,并學習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體驗演唱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片,鋼琴。
2、蟲子一串,青蛙指偶兩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荷葉,引起幼兒的興趣。這是什么呀?哦!原來是一片大大地、綠綠的荷葉呀,我們讓她靜靜的躺在水面上吧!
2、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風兒吹來,荷葉會怎樣呢?聽,風吹來了,是什么樣的風?
輕輕的風吹過來,荷葉怎么動(輕輕的)荷葉是輕輕的柔柔的抖動。我們轉(zhuǎn)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
又來了一陣風,是什么風?
風停啦,我們都知道風是會變的,讓我們來跟著風聲來變化著抖動荷葉吧。◤梼煞N不同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荷葉。)
3、嘗試用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青蛙的叫聲,用不同的聲音區(qū)別老青蛙、小青蛙聲音的變化。
引導(dǎo)幼兒嘗試用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青蛙的叫聲。
小青蛙,你們最喜歡坐在荷葉上干嘛?是怎么叫得?其實,青蛙叫不一樣的聲音就是在說不一樣的話,聽我說:××▕××▕你好!你好!×××▕×××▕真高興!真高興!那你們能不能把叫聲也像說話一樣說給大家聽呢?
傾聽音樂,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區(qū)分老青蛙、小青蛙。
4、游戲:小青蛙捉害蟲,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1.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象,聯(lián)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并向同伴表現(xiàn)。
2.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象和極力表現(xiàn)。感受平時也應(yīng)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3.存在不足:在進行同聲合唱時,分聲部站位不明顯,幼兒唱歌時容易跑調(diào)。
4.改進措施:
(1)加強單聲部練習,練習好單聲部再明顯安排站位進行合唱。
。2)在活動中,教師可視幼兒的興趣在區(qū)角活動進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動物圖片,引發(fā)幼兒想象更豐富的聲音和節(jié)奏表現(xiàn)不同動物的叫聲,以便豐富合唱內(nèi)容。
小百科:青蛙(Frog)屬于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chǎn)于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jīng)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上頜有齒,一般有犁骨齒。
唱歌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萌發(fā)喜歡小動物、愿意親近小動物、關(guān)愛小動物的情感。
2、引導(dǎo)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3、指導(dǎo)幼兒表演雞、鴨、狗、羊、貓五種動物的叫聲或動作。
活動準備
動物玩具每人一個、音樂磁帶、動畫VCD、紙偶等 。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難點:指導(dǎo)幼兒表演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或動作。
活動過程
一、師幼隨音樂《走路》進入活動場地。
二、1、提出要求,幼兒自由玩動物玩具,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有許多小動物來和我們交朋友,請你找一個最喜歡的`做你的好朋友,學一學它怎樣叫?怎樣走路?幼兒觀察、表達,教師個別指導(dǎo)。
師: 和你的小伙伴交換好朋友,告訴他:你又和誰是好朋友了?它怎樣叫?怎樣走路?
師:小動物累啦,把它們送回家休息好嗎?
2、欣賞優(yōu)美動畫片中小動物的叫聲、走路的樣子。
師:剛才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怎樣叫的?你學一學?它怎樣走路?你學一學?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小動物們?nèi)滩蛔×,也想表演?jié)目給大家看,它們呀,想進行唱歌比賽,我們一起欣賞。
3、教師利用紙偶講述故事《唱歌比賽》。(故事內(nèi)容稍作修改,答案不再是唯一)
提問: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參加比賽?用右手食指從左向右一個一個地引導(dǎo)幼兒點數(shù)。 它們都是誰?小雞怎樣唱?小鴨怎樣唱?小狗、小羊、小貓呢?小鴨怎樣走路?小貓怎樣走? 你聽著誰唱得好聽?它怎樣唱的?
二、發(fā)散思維: 你還見過哪些小動物?它怎樣叫?怎樣走路?
三、小結(jié):
你們見過那么多小動物,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愛護它們、關(guān)心它們,能做到嗎?五、師幼一起演唱《我愛我的小動物》。
活動延伸
師幼到表演區(qū)表演動物的叫聲、動作。觀看錄象《動物世界》,探索其他動物的外形特征及叫聲、動作以及動物吃什么?怎樣睡覺?
唱歌音樂教案13
教學內(nèi)容
一、玩一玩:唱起來喲
二、唱一唱:《乃喲乃》《多愉快》《擺手舞》律動:跑
三、聽一聽:《快樂的音樂會》《快樂的啰嗦》
四、編一編:轉(zhuǎn)圈舞
五、音樂知識與相關(guān)文化:唱準sol mi do三個音,上教版一年音樂教案第二單元。認識打擊樂器:小鼓、碰鈴。了解彝族的風土人情,認識大三弦。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和演唱歌曲,感受土家族、彝族音樂的特點;并在音樂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表演。
二、在"玩一玩"的游戲中唱準sol mi do三個音。
三、通過師生互動,學會土家族擺手舞的簡單動作,并初步了解土家族、彝族的風土人情,認識彝族的樂器大三弦。
四、能用學會的舞蹈動作創(chuàng)編一個轉(zhuǎn)圈舞。
五、認識打擊樂器小鼓、碰鈴。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活動以學唱民歌,學跳簡單的民族舞蹈為主,在民族音樂于民間舞蹈的韻律中感受音樂給我們帶來的輕松與快樂。在游戲式的`練聲曲中學唱sol mi do三個音,學唱不同風格的民族歌曲,擴展音樂人文知識,了解我國是個民族的國家,并有許多能歌善舞的民族。
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唱sol mi do三個音。
二、學唱不同風格的民族歌曲,擴展音樂人文知識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琴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唱起來喲
1、模唱唱名和歌詞
1=C 2/4 11︱3 3︱3 3︱5 5︱5 5︱3 3︱3 3︱1 1︱|
唱起來喲唱起來喲,跳起來喲跳起來喲
2、把學生分成兩組,用對唱的方法,一組唱"唱起來喲',另一組接唱"跳起來喲"。
3、分三組,一組唱sol二組唱mi三組唱do 4、移調(diào)練唱,正確、自然發(fā)聲。
5、用小鼓、碰鈴伴奏。如:"唱起來喲'敲碰鈴,"跳起來喲"敲小鼓。
三、學唱《乃喲乃》
1、走進土家族村寨,簡單介紹土家族的服飾及房屋特點,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案《上教版一年音樂教案第二單元》。
2、學習土家族擺手舞的簡單動作,把學生分成兩組:圍成一個大圈,隨著《乃喲乃》的音樂跳起擺手舞。并在活動中熟悉歌曲旋律,為學習歌曲做好鋪墊。
3、學習歌曲,介紹歌詞中的"乃喲乃,乃喲嗬"是快樂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輕讀歌詞。
4、聽音樂,用手的動作表示旋律線的高低起伏,感受音的高低變化。
5、學會歌曲后邊唱邊表演擺手舞,表達自己快樂的心情。
教學反思:本課學生感受個土家族的音樂,并能隨著音樂跳起土家舞。學習熱情高,氛圍濃。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快樂的啰嗦》
1、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上節(jié)課學習的土家族歌曲《乃喲乃》,并通過服飾上的對比區(qū)分土家族和彝族。
2、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彝族的風土人情和天下第一大三弦。放《快樂的啰嗦》為背景音樂。
3、播放民族樂器合奏《快樂的啰嗦》,讓學生認識感受彈撥樂器合奏這一形式,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和熱烈的場面。
4、復(fù)聽樂曲,模唱主題。
5、聽這段旋律在樂曲中出現(xiàn)了幾次?再聽,用動作表示出來。
6、學習幾個彝族簡單的舞蹈動作。
7、隨著音樂邊唱邊表演,體會音樂歡快、熱烈的情緒。
教學反思:本課學生并初步了解土家族、彝族的風土人情,認識彝族的樂器大三弦。感受了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差異。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學唱《多愉快》
1、有欣賞曲《快樂的啰嗦》導(dǎo)入,學生輕聲哼唱主旋律。
2、教師范唱后帶領(lǐng)學生朗讀歌詞。
3、完整演唱歌曲
結(jié)合彝族舞蹈動作邊唱邊跳。
4、律動"跑"
要求:以八分音符為一拍,一拍兩個動作如:
X XX X雙手叉腰,雙腳隨著半拍節(jié)奏交替小跑。要自然屈膝,富有彈性和韻律。
三、表演轉(zhuǎn)圈舞
1、分組
按班級實際人數(shù)分組,也可自愿組成小組
2、分組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3、表演轉(zhuǎn)圈舞
4、學生互相評價,評選最佳小組。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聽賞《快樂的音樂會》
1、初聽:完整地聆聽歌曲。在音樂會上有哪些樂器在演奏?
2、復(fù)聽:模仿演奏樂器的動作,注意傾聽音樂。
3、創(chuàng)設(shè)參加音樂會的情境,學習演奏打擊樂器小鼓、碰鈴。
4、學會正確的演奏方式,討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演奏?
5、試著為歌曲《快樂的音樂會》伴奏
6、全體學生參與音樂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樂曲的情緒。
唱歌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通過節(jié)奏游戲,逐步掌握× 0 × 0 × 0 × 0 、×××× 、 ×× 、× 0的節(jié)奏,學會演唱歌曲小青蛙學唱歌”.
2、嘗試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體驗演唱不同的象聲詞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圖譜(嘴巴)X為張開的嘴巴,0合攏的嘴巴。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模仿小動物進教室。
今天的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快聽聽有誰來啦?”
2、玩節(jié)奏游戲。(根據(jù)各班情況調(diào)整學習節(jié)奏的方法)
。1)出示節(jié)奏圖譜,幼兒看圖用不同身體動作演示節(jié)奏圖譜。(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拍身勢)
小動物們走累了,先休息一會,我們一起來玩好玩的游戲吧。看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什么?(嘴巴)這些嘴巴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你會用身體動作拍出圖譜節(jié)奏嗎?”(可先學習休止,十六分音符可以最后學)
。2)嘗試用嘴巴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演唱節(jié)奏圖譜。
小朋友真厲害,能用身體的不同動作演示節(jié)奏圖譜了。你們能用嘴巴發(fā)出的聲音來演唱圖譜嗎?我們試一試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出示青蛙圖片。
這幅節(jié)奏圖譜真有趣,能拍身體動作還能唱歌,小動物也想來和我們一起學本領(lǐng)了,快看看誰想學唱歌呀?(小青蛙)。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青蛙是怎么學唱歌的?”
。2)幼兒念歌詞。小青蛙學唱歌,嘴巴是怎么樣?它喜歡在那里唱歌呀?怎么唱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3)幼兒學唱歌曲小青蛙學唱歌”。
4、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體驗演唱不同的象聲詞所帶來的快樂。
小青蛙學得真快,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想學唱歌呀?想一想還有什么小動物會在什么地方唱?怎么唱的?”
引導(dǎo)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歌詞,重點唱好象聲詞。
5、聽音樂表演,再次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我們和小動物們一起唱歌游戲吧!
唱歌音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學唱歌曲,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會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片,土地一片,ppt課件。
2、青蛙胸飾,蟲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荷葉,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哦,原來是一片大大地、綠綠的荷葉呀,我們讓它靜靜的躺在水面上吧。◣熒殖趾扇~站在原地不動)
二、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風兒吹來,荷葉會怎樣呢?聽,風吹來了,是什么樣的風?(播放輕柔的音樂)請你們猜一猜,輕輕的風吹來,荷葉會怎么動?(輕輕的)荷葉是輕輕的柔柔的抖動(再次彈奏輕柔的音樂,師生共同輕輕抖動荷葉)我們轉(zhuǎn)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師生小碎步轉(zhuǎn)、抖動2遍)
師:聽,又來了一陣風,是什么風?(播放狂風音樂,幼兒聽)你們聽了有什么感覺?我們邊聽邊抖動荷葉(再次播放狂風的音樂,師生抖動荷葉)
師:噓!風停了(師生站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風是會變的,讓我們來跟著風聲的.變化來抖動荷葉(播放兩種不同的風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荷葉)
三、學唱歌曲,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
1、初步熟悉歌詞教師彈奏音樂,帶領(lǐng)幼兒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做小青蛙跳躍的動作。在游戲的同時,教師有節(jié)奏的清唱歌曲《小青蛙》的歌詞:小青蛙呀小青蛙,在池塘里玩耍,東邊跳跳,西邊跳跳,多么快樂逍遙。咕呱呱呱,咕呱呱呱,咕呱、咕呱、咕呱教師清唱歌曲兩遍。然后引導(dǎo)幼兒回到座位:小青蛙跳累了,和媽媽休息休息
2、進一步熟悉歌曲內(nèi)容及節(jié)拍
師:小青蛙們剛才到池塘里游玩感覺怎么樣?"(開心)
教師讓幼兒再次熟悉歌詞:剛才青蛙媽媽在游戲的時候還用上了一個表示開心的詞語,是。。。。。。?(快樂逍遙)若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回應(yīng):是不是快樂逍遙?幼兒反應(yīng):若是,教師回應(yīng)――很棒,我們再來一起聽聽這個好聽的詞語;若不是,教師回應(yīng)――到底是不是呢?我們聽青蛙媽媽再說一遍。教師邊拍手邊唱:小青蛙呀小青蛙......
師:真的是快樂逍遙!你們也跟著青蛙媽媽來拍拍小手試一試!你們拍的真棒。▼寢屵能唱小青蛙的歌呢,這首歌的名字叫《小青蛙》)
師:除了到池塘里玩耍,小青蛙有什么本領(lǐng)?教師引導(dǎo)幼兒到田里捉害蟲。
師:小青蛙們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么動作要輕,不能發(fā)出聲音?
師:小青蛙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讓幼兒用形體表現(xiàn))
3、教師示范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lǐng)。
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幼兒在教師指導(dǎo)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四、聽音樂做游戲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后,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nóng)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tài),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五、結(jié)束部分
教師小結(jié),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小青蛙們捉害蟲的本領(lǐng)真大。跟媽媽一起去地里捉害蟲吧!
教學反思:
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象,聯(lián)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并向同伴表現(xiàn)。
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象和極力表現(xiàn)。感受平時也應(yīng)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唱歌音樂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青蛙唱歌》中班音樂教案04-26
中班音樂瓶瓶罐罐會唱歌教案06-09
中班音樂小鬧鐘快唱歌教案06-10
小班音樂愛唱歌的小麻雀教案12-18
小班音樂《大家來唱歌》教案(精選5篇)09-27
唱歌,音樂中找到自信作文08-04
唱歌比賽小班語言教案03-05
小班《唱歌比賽》語言活動教案02-04
小班語言教案:唱歌比賽03-24
小班唱歌活動丑小鴨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