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優(yōu)選)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我來認識消防員
活動目標:
1、消防隊員是社區(qū)中幫助我們救火的人,消防隊是停放消防車和消防隊員住的地方。
2、消防隊員穿著特別的制服,消防車會發(fā)出特別的聲音。
3、學說:消防隊員叔叔真勇敢。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1、消防中隊駐地、消防車、消防隊員訓練錄像片。
2、消防隊員救火的.模擬工具、制服等。
活動過程:
1、通過看錄像片段,介紹消防隊員的工作環(huán)境(車庫、宿舍等)。處!看救火片斷,學說“消防隊員叔叔真勇敢”。
2、展示消防隊員救火的圖片、模仿用具、制服等給托兒觀看。
3、談談消防隊員的制服、消防車的顏色,談談消防隊員叔叔的工作。懂得火很危險,不能玩。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夠知道手指可以變化出許多東西,并能從中感受到變化的快樂。
2、通過親子游戲,培養(yǎng)幼兒與家長的感情。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牙刷、叉子(實物);兔子、小花貓、老虎(玩具)、小蘋果。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爸爸抱著寶寶坐在墊子上,媽媽坐在寶寶的對面,媽媽的身后藏著實物。
二、活動開展:
1、媽媽伸出手指,念著兒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牙刷,刷刷刷(媽媽從身后拿出小牙刷,做刷牙的`動作;爸爸輕輕地抓著寶寶的手,用一根手指跟媽媽做同樣的動作)
2、媽媽伸出兩根手指念著兒歌:兩根手指兩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白兔,跳跳跳(媽媽從身后拿出玩具小兔子,爸爸抓著寶寶的手放在寶寶的頭上,做小兔子跳的動作)
3、依次內推: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變化出小叉子、小花貓和大老虎。
4、媽媽把玩具放在寶寶的前面,媽媽念著兒歌讓寶寶選出相對應的物品(爸爸幫忙)
5、爸爸把玩具放在一旁爸爸媽媽和寶寶圍成圓圈,爸爸和媽媽念兒歌,爸爸媽媽寶寶做兒歌里的動作。
三、活動結束:
1、媽媽說著兒歌,寶寶獨立完成兒歌里面的動作。
2、寶寶做對動作,爸爸給寶寶一個小紅蘋果做為獎勵。爸爸和媽媽都把大拇指送給寶寶。手指游戲兒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牙刷,刷刷刷;兩根手指兩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白兔,跳跳跳;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叉子,叉一叉;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小花貓,喵喵喵;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轉轉轉,變成大老虎,阿嗚叫。
延伸閱讀:
小班綜合:轱轆轆轉轉轉
目的:
1)學習側身滾動的動作,發(fā)展孩子身體的協(xié)調性
2)體驗滾動帶來的快樂
3)了解西瓜的一些特征
準備:大西瓜一個
過程:
一、引起學習的興趣
1)出示西瓜,請幼兒觀察,說出西瓜的顏色、形狀、大小等
2)聽,西瓜寶寶在講話,引出兒歌:“我是一個大西瓜,綠綠的衣裳真漂亮,圓溜溜呀胖呼呼,走起路來轱轆轆!
3)幼兒跟念兒歌,邊念邊滾動西瓜
二、學習側身滾動
1)兒歌里說大西瓜走起路來怎么樣的?請一個幼兒學一學西瓜走路的樣子
2)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念到“走起路來轱轆轆”時,我們一起滾動
3)幼兒練習側身滾動,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
4)西瓜寶寶說,你們剛才滾動的樣子不是很像它走路,請一個滾得好的幼兒示范(或教師自己示范)
5)按要求幼兒練習側身滾動,
6)請滾動動作不是很好的幼兒再滾一次,提醒幼兒雙手抱臂,
7)大家一起滾一次,注意動作準確。
三、品嘗西瓜
1)你們今天學本領學得很好,老師請你們吃西瓜,好嗎?
2)請幼兒洗手,教師洗西瓜,洗手準備切西瓜
3)切開西瓜,請幼兒觀察,紅紅的是什么?(瓜瓤)綠綠的是什么?(瓜皮)黑黑的是什么?(瓜子)
4)幼兒吃西瓜,瓜皮扔到垃圾桶。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集體舞·找朋友》
活動目標:
1 、較熟練地演唱歌曲。
2 、初步能根據(jù)歌曲內容學跳舞蹈,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大家一起跳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1、 在《好朋友》音樂伴奏下邊唱邊按節(jié)拍走進活動室。
2、 問答對唱 《在哪里?》,幼兒根據(jù)老師唱的內容,用歌聲唱出。 (半度上升)。
1 2 3 4 5 6 5 | 3 2 1— ||
我的朋友 在哪里?在 這 里。
3、 新受舞蹈《 找朋友》
(1) 聽前奏回憶名稱。
。2) 復習歌曲。
(3) 老師邊唱邊表演兩遍,讓幼兒掌握舞蹈的順序。
老師問:唱到哪一句時要找到朋友?怎樣讓別人知道你找到朋友了?找到朋友怎么辦?(介紹自己)教師根據(jù)回答的內容出示圖片,邊講解指圖片唱一遍。
。4) 教舞蹈
、倮蠋熢谝魳钒樽嘞峦暾厥痉兑槐,讓幼兒掌握動作。
“今天我門就來學習跳這個舞蹈,看看這個舞蹈是怎么跳的?
老師問:“找朋友先做什么動作?”(邊走邊拍手)“找到朋友說了什么?”(說找到了!找到了!我叫××)“介紹好名字做什么?”(敬個禮握握手)“他們說了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兒說出教師做出。
②老師師示范第二遍。老師問:“老師做了哪些動作?”
、塾變涸诶蠋煹奶崾鞠路怕俣仍囂槐。老師在找到一個好朋友處,提示幼兒用高興的動作邊跳邊告
訴別人是否找到了,并介紹自己的名字。
、茉谝魳返陌樽嘞氯鄬W跳。
老師找一個朋友跳 找四個朋友跳 找八個朋友跳
逐漸擴大到全班。
、萑嗑毩曁鴥杀,老師用語言提示二遍,幫助喲額掌握舞蹈動作。
找呀 找呀 找呀 找,趕快 站到 朋友 前。
找到 嘍! 找到 嘍!我 叫 × ×
敬個 禮, 握握 手,抱抱 我的' 好朋 友,再見!
、奕嘤變涸偬槐,老師在找到一個好朋友處,提示檢查幼兒是否找到好朋友,介紹自己的名字。
4、 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拉著好朋友的手邊說:“我們 都是 好朋 友”出活動室。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中友愛,快樂,溫馨的感情色彩,享受配樂故事帶來的美好的意境。
2、理解梨子與小提琴兩者在外型上的相似之處。
3、以“假如我有一把小提琴”為話題,學習圍繞話題與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事先觀察小提琴實物或圖片,實物梨
2、錄音機,磁帶,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興趣
出示實物梨問:這是什么?它像什么?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二、觀察課件,回答問題。
1、有一只小松鼠見到了一個梨,你覺得她會用來做什么?(幼兒回答后看課件)
2、你覺得松鼠撿到梨子后,為什么要作成小提琴?
3、誰會聽到小提琴聲呢?(幼兒回答后看課件)
4、狐貍在干什么?她聽到琴聲后會怎么做呢?(幼兒回答后看課件)
5、森林里有了美妙的音樂后,小動物之間變的怎么樣了?
6、小提琴上掉下了什么東西?真的.是音符嗎?她會有什么變化?(幼兒回答后看課件)
7、樹上結了許多梨子,為什么都被小動物作成了小提琴?
8、自由結伴為故事起名字。
三、完整欣賞課件
問:你喜歡這樣的小提琴嗎?為什么?
四、討論:
假如我也有一把小提琴,你會用它干什么?
活動結束:
聽一聽小提琴美妙聲音,一起隨音樂表演。
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受故事情節(jié)。
2.遷移生活經(jīng)驗,知道圓的物體是可以滾動的。
3.互相幫助,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教學準備:背景圖一張,房子兩張、小熊、小狗、小羊、圖...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受故事情節(jié)。
2.遷移生活經(jīng)驗,知道圓的物體是可以滾動的。
3.互相幫助,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教學準備:背景圖一張,房子兩張、小熊、小狗、小羊、圖片各一張、輪子各兩份、〈〈嬰兒畫報〉〉一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片,仔細看看圖片上有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內容
1.在這漂亮的草地上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里面會住著誰?
2.哦,原來是熊奶奶呀,熊奶奶年紀大了,天天呆在家里面,可她好想去看山,好想去看海。
3.熊奶奶怎么去呢,誰會來幫助熊奶奶想辦法呢?
4.小伙伴們在一起會想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客人老師也在幫我們想辦法呢,我們聽一聽他們想到了什么好辦法?
5.到底他們想到了什么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山羊帶來了兩個大車輪,小黃狗也帶來了兩個大車輪,咦,車輪有什么用啊?
6.小熊可聰明了,他呀,叮叮當當把車輪按在了房子下面,這樣啊,房子就會走路了。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搓、壓的技能,樂意用彩豆裝飾小餅干。
2、大膽想象各種造型,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面粉制成的面團,可在面粉中加入適當?shù)挠秃吞恰?/p>
2、分組材料
3、小手洗干凈
活動過程:
一、好看的餅干。
1提問:小朋友都吃過餅干,你吃過的餅干是什么樣的呢?
2教師出示做好的餅干,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的嘗試欲望。
二、制作餅干。
1、小面團變變變
(1)小面團變變變,引導幼兒學習搓圓的技能。
(2)嘗試讓小面團編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如圓形、方形、三角形。
2、有趣的彩豆裝飾。
。1)認識各種豆子,如花生、青豆、豌豆等。
。2)嘗試彩豆裝飾。鼓勵幼兒進行有規(guī)律的色彩間隔裝飾;引導幼兒用豆豆拼出有趣的圖案。
。3)豆豆組、彩色組分組操作。
三、烘烤餅干。
教師小心操作,避免燙傷幼兒。
四、品嘗餅干。
1、引導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的.餅干是怎樣的,評選出幼兒喜歡的餅干。
2、幼兒品嘗餅干,體驗分享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分析音的高低,并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
2、通過游戲產(chǎn)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高人矮人圖片、磁帶、鈴鼓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小朋友為客人老師表演歌曲《小花、小樹》。通過小樹長高了引出主題。
二、進行部分:
1、教師出視高人矮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圖片上是誰,有幾個人,他們有什么不一樣?他們還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禮物,一會兒老師就幫他們把禮物送給你們!
2、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進入主題!案呷撕桶耸且粚门笥,他們每天都要一起到樹林里散步,可是今天他們來到樹林時發(fā)現(xiàn)以前散步時的音樂被換了,他們不知道哪一段音樂是高人散步時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時用的音樂。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3、初步分析高低音!拔覀冞@里有他們散步時的音樂,仔細聽聽現(xiàn)在是誰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細聽聽這是誰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聲音很高,矮人走路的聲音很低!
4、幼兒和老師共同來創(chuàng)編高人與矮人的動作!拔覀円黄饋韺W高人矮人走路!
5、教師為小朋友發(fā)禮物——鈴鼓。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安順時針方向,聽音樂學高人矮人走路,邊走邊拍打鈴鼓。
三、結束部分
教師和幼兒一起跳健康操!案呷税私裉焯貏e高興他們想請小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跳健康操,你們愿不愿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結束本次活動。
教師自評:
幼兒在活動中能積極配合老師,老師的.語言不夠嚴禁,在音樂的選擇上應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樂曲選擇過難,對小班孩子來說應選一些高低音區(qū)別較明顯的樂曲,效果會更好。由于準備的不充分,使用鈴鼓時,老師應強調如何使用鈴鼓。在動作創(chuàng)編上,如果老師能進一步引導幼兒,幼兒會更投入于活動中。
活動評析:
優(yōu)點:
1、教師教學目標明確,教態(tài)好、能夠積極的與幼兒呼應互動,語言敘述準確且生動,充分調動了孩子進入角色的興趣。
2、活動設計較有層次感,利用簡單的有關小樹長高了的歌曲引出主題,并逐步提出課程內容,由易到難,由徒手到使用樂器——鈴鼓,滲透了教師對孩子的循序漸進性。
3、教師將聽辨音的高低滲透在次此活動中,形式很好。
4、配課老師也能積極投入角色,配合較默契,
建議:
1、希望教師能夠在多斟酌有關幼兒在活動中的動靜交替時間安排以及樂曲選擇的典型性,要考慮選擇的樂曲低音和高音區(qū)別是否明顯。對于K1C的孩子來講,他們更易接受和聽辨有明顯區(qū)別的音樂。
2、律動動作過于粗糙,應再精細些。
小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對一年四季的概念、特征認識比較模糊。現(xiàn)在,冬天來了,而冬天中最富代表性的就是雪景,引導孩子欣賞雪景的美,在故事和音樂聲中感受玩雪、賞雪的快樂,讓孩子走進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天會下雪,雪景是美麗的。
2、認真傾聽故事,初步意識到幫助別人和被人幫助都是很快樂的。
3、初步體驗人和大自然相互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觀察過冬天的主要特征。
2、故事《冬爺爺?shù)亩Y物》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故事,寶寶你們收到過禮物嗎?冬天就要到了,冬爺爺也帶來了禮物,禮物是送給誰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冬爺爺?shù)亩Y物》
二、欣賞故事,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冬天爺爺?shù)亩Y物》幫助幼兒了解故事的內容。
。ㄒ唬┏鍪径瑺敔?shù)膱D片及冬天的背景圖,講述故事。
提問:冬天來了,天氣變得怎么樣?麗麗她的心情怎么樣?麗麗生病了,冬爺爺給麗麗送來了什么禮物?后來,麗麗變得怎么樣了?
。ǘ┯變哼呌^察圖片,邊一一討論上述問題,并學習角色對話,用肢體語言、表情等輔以表達自己的理解。
提問:這是什么?什么季節(jié)才有它?雪花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麗麗收到爺爺?shù)乃蛠淼亩Y物后,病好了嗎?她怎么從床上爬起來的'?
三、提問討論,遷移作品經(jīng)驗。
提問:你希望冬爺爺送什么禮物給你?
幼兒自由表達,請部分幼兒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提問:你喜歡冬爺爺?shù)亩Y物嗎?
四、幼兒到戶外感受冬天,啟發(fā)幼兒產(chǎn)生喜歡大自然的情感。
律動:《雪花》。
音樂聲中,"小雪花"(幼兒)隨著"冬爺爺"(教師)吹的風,自由地飛來飛去。教師帶領幼兒走到戶外,感受冬天的氣溫、冬天的風、人們的衣著,如果是下雪天還可以感受冬天的雪景。
附:故事冬爺爺?shù)亩Y物
冬天慢慢地來了,天氣慢慢地變冷了。麗麗生了一場大病,不能去幼兒園,她很傷心。她躺在床上,望著窗外,想:要是有許多好朋友來陪陪我那該多好!這事被冬爺爺知道了,冬爺爺說:"我要讓美麗的小雪花去陪陪麗麗,讓她的病快點好起來。"早上,窗外飄起了一朵朵白色的小雪花。"!多美的小雪花!"麗麗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穿好衣服跑到屋外。啊!外面變成一片白茫茫,晶瑩的雪花在麗麗的周圍飄來飄去。小雪花吻著麗麗的頭發(fā),輕輕地告訴她:"是冬爺爺讓我們來和你做朋友的。"麗麗捧起冬爺爺送來的禮物,高興地說:"謝謝冬爺爺!謝謝小雪花!"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掌握3以內數(shù)的形成,知道其意義;
2、能較準確地按物取數(shù)和按數(shù)取物;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準備沒人雪花片和肖邦各三個,數(shù)字卡片每人一套,彩筆1支;練習單兩張;一幅體現(xiàn)家庭居室的.圖片
重難點分析:熟練掌握2、3的形成及其意義
活動過程:
一、聽音計數(shù),鞏固2、3的形成,如:教師敲一下鈴,冰吻幼兒在敲擊下零是2下鈴?知道1天1是2,用雪花片表示出來。
二、看圖計數(shù)。培養(yǎng)幼兒按物體取數(shù)的能力并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觀察圖片上有什么?分別有幾個?并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
三、幼兒在練習單上進行行練習,能較熟練地按物體取數(shù)和按數(shù)取物體。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以自身主體為中心區(qū)別左右;
2、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
3、與同伴交流,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活動準備:
黑皮筋若干個 文具盒 鉛筆 橡皮 黑板上畫好的一雙手
活動過程:
。ㄒ唬、認識左右
1、老師背向幼兒舉右手,請幼兒和老師舉相同的手,告訴幼兒這就是右手。
2、給右手套上黑皮筋。
3、告訴幼兒有黑皮筋的手就是右手,提問幼兒:“平時喜歡用右手做什么?”(幼兒交流回答)
4、游戲:我說你做。同桌握右手;右手猜拳,贏的小朋友舉右手。
5、告訴幼兒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請幼兒看一看自己的身體,左邊有什么,(左眼、左臉左耳、左肩、左胳膊、左手、左腿、左腳),右邊有什么。(同左)
6、強化練習:區(qū)別左右。
7、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你左邊的'小朋友是誰,右邊的小朋友是誰?
8、游戲:點鼻子(老師說,幼兒用右手食指點出自己身體相應的部位)
9、游戲:我說你做。(增加難度,老師發(fā)指令,幼兒做動作。口令由慢到快。左手摸右耳,右手放左肩,右手摸肚子,右手摸左臉,左腿放右腿上,頭向左側,右手放后面,閉左眼,聳右肩)
。ǘ⒁灾黧w為中心區(qū)別左右
1、請小朋友出示自己的文具盒,拿出一支鉛筆,一塊橡皮。
2、老師說幼兒擺。請小朋友把文具盒擺在中間,左邊放橡皮,右邊放鉛筆。
3、老師請小朋友自己把文具盒、鉛筆、橡皮任意擺一個位置,然后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擺的。(表揚說得好的小朋友)
小結:今天認識了左右,我們在生活中整理物品時,或站排時,要有秩序;丶铱匆豢赐婢呒芑驎,說一說什么左右。
4、認識左右,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跟音樂一起把你的身體擺一擺。音樂《健康歌》。
活動反思:
左右是幼兒認識方位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整節(jié)課從幼兒實際出發(fā),以游戲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不足之處就是預設有些不夠充分,對孩子了解不夠透徹,使得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顯得有些急噪,個別地方處理的不很貼切。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04-08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精選]08-0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8
[精選]小班教案08-13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04
跳水小班教案11-03
【精選】小班教案合集03-16
漱口小班教案11-16
小班感恩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