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9篇(必備)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2.通過斟詞酌句、感情朗讀、想象寫話等方法,體會普羅米修斯為造福人類而不惜犧牲自己一切的精神。
教學重點:
感悟普羅米修斯為造福人類而不屈不撓、無私無畏、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普羅米修斯堅強不屈的力量源泉,懂得為人類造福是正義的。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女媧補天)
師:同學們,圖畫上面畫的這個故事是——女媧補天的故事,女媧是我們中國神話中的一位女神,她為了人類的幸福歷經(jīng)千辛萬苦煉石補天;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也有許多位神,請同學們打開書151頁,這里有一個資料袋,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一讀。
指名學生讀。
師:(出示普羅米修斯圖)很好,今天咱們來學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他也是一位為人類爭取幸福的天神。(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在心中默默讀題目。
二、初讀感悟,概括故事
師:下面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在讀書之前,請同學們看一看讀書要求,根據(jù)要求來讀課文。(出示讀書要求)
老師指名同學來讀一讀初讀要求。
學生自由讀書。
師:都讀完了嗎?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是否把課文讀熟了。(出示詞語)開火車讀,教師隨機點評。
師:這些詞語中帶紅色的字是這一課中要求會寫的字,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哪些字容易寫錯?
指名同學起來說,老師相機點評,范寫“饒”和“膝”兩個字。
師:真不錯,同學們把這些字都已經(jīng)掌握了。(出示預習要求)那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第二個讀書要求,用一兩句話來概括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取火——受罰——獲救
師:你很會讀書,把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了,讀故事,我們只讀故事大概行不行啊!(不行)我們要細細品讀課文,從中體會人物形象。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要求再來讀一讀課文,讀書之前,我們再來看一看學習任務(出示要求)老師讀一讀要求。
三、品讀細節(jié),欣賞形象
師:下面,請同學們按要求快速瀏覽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在小組里議一議。
師:誰來談一談,結(jié)合文中語句來說說你最敬佩普羅米修斯什么?
生:從第一自然段中我感受到普羅米修斯很勇敢。(板書勇敢)
師:真不錯,你能結(jié)合課文中的語句來談自己的感受,請同學們像他這樣再來說說。
生:從第五自然段中我感受到普羅米修斯很堅定。(板書堅定)
師:(出示第五自然段)我們隨著這位同學的思路一起走進這段文字,來細細品味這段話。
師出示兩組句子。
師:請同學們讀讀這兩個句子,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一樣)你認為哪一句要好一些呢?
生:是反問句的那一句好一些。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這樣更能表達出普羅米修斯的堅定。
師:你能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一讀嗎?
生讀。
師:你把那份堅定讀出來了。(出示第二組句子)這兩句呢?哪一句要好一些?(第二句)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第二句中的決和更兩個字更能體現(xiàn)普羅米斯的決心。
師:那該怎樣讀這個句子呢?(讀得時候這兩個字應該讀重一點)你能讀一讀嗎?
生讀。
師:這句話的后面用的是一個什么標點符號——感嘆號。感嘆號是用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情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面對火神的好意相勸,普羅米修斯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出示對話)
火神是怎樣勸說普羅米修的呢?(悄悄地)他為什么要悄悄地說呢?(因為他怕宙斯)那我們應該怎樣把火神的話讀好呢?(既要讀出誠心相勸的語氣,又要小聲地讀,不讓宙斯給聽到)面對朋友火神的好意相勸,普羅米修斯內(nèi)心充滿了感激,但他還是不想向宙斯屈服,那么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好普羅米修斯的話呢?(誠肯堅定的語氣,不能大聲吼)
師:下面老師請同學們分角色來讀一讀火神和普羅米修斯的對話。
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
師:同學們,作者通過語氣的描寫讓我們體會到了普羅米修斯的堅定,作者還描寫了他的哪些行為,讓我們對他產(chǎn)生了敬佩?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來說說。
生:課文第六自然段中普羅米修斯的不屈服讓我敬佩。(板書不屈服)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是一個感人的鏡頭,讓我們隨著這個同學一起走進這段文字,感受一下普羅米修斯遭受著怎樣的懲罰。(出示第6自然段)
師:這段話中哪句話寫出了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懲罰?
生: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
師:生你從哪個詞可以體會到普羅米修十分痛苦。
生:死死地鎖。
師:死死地鎖在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板書:死鎖懸崖)
師:剛才這位同學抓住了關(guān)鍵詞讀出了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F(xiàn)在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那份不能動彈的痛苦。請同學們舉起雙手,張開雙腳,此時,你正戴著鐵環(huán),被死死地鎖在高高地懸崖上,孩子們,雙手能動彈嗎?(不能)雙腿能彎曲嗎?(不能)告訴我,現(xiàn)在你的感受。
生:老師,我的手舉的好酸,可不可以放下來啊。
師:是啊,多想放下休息一會兒,可是普羅米修斯他能嗎?(不能)同學們,猜猜看,我們剛才舉了多長時間?一分鐘不到,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在這個懸崖上,他還遭受著怎樣的痛苦?
生:風吹雨淋。
師:高加索山海拔5000多米,那里終年積雪,氣候十分寒冷,你們想象一下,是什么樣的風吹在他身上?
生:赤骨的風。
師:那又是什么樣的雨打在他身上?
生:寒冷的雨。
師:普羅米修斯是天神啊,在他沒有被宙斯懲罰前,原本過著自由自在、快樂的生活,而現(xiàn)在呢?——被鎖在高高的懸崖上,可是普羅米修斯有沒有屈服啊!(沒有)從第六自然段中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盡管如此,普羅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指名學生起來讀。
師:老師感受到了那份不屈服。帶著自己的感受,老師想請一個同學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指名同學讀。
師:同學們,通過品析、朗讀這樣的學習方法,我們看到了普羅米修斯受罰的一個遠鏡頭,他雖然身處惡劣的環(huán)境,又被鎖在懸崖上,但他就是不向宙斯屈服。宙斯又對他使出了更加殘酷的懲罰。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七自然段,用學習第六自然段的方法來學習這段文字。此時,普羅米修斯又承受著怎樣的懲罰。你來說說。
生: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普羅米修斯很痛苦。
生:啄食。師板書。
師:請同學們看老師寫這個“啄”字,這一點寫在哪里。(第二撇上)“啄食什么”誰來補充完整。
生:肝臟。
師:(出示第二幅圖畫)鷲鷹是一種兇猛的飛禽,它的嘴呈鉤狀,它的鷹爪又十分鋒利,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尖利的嘴啄食他的肝臟,這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啊!
生:撕心裂肺。
師:多么可怕啊,這種痛苦僅此一次嗎?(不是)你能用書上的語句來告訴我們嗎?
生:讀句子。
師:普羅米修斯的肝臟日食夜長,這種可怕的痛苦是日日有,月月有,年年有,我們平時生活中,肝臟吃完了,會長出來嗎?(不會)我們今天學的是一篇神話故事,這就是西方神話想象的魅力,更能體現(xiàn)普羅米修堅強不屈的英雄形象。
讓我們帶著對英雄的.敬佩之心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生齊讀第7自然段。
師:(再次轉(zhuǎn)換到第二幅圖)這是普羅米修斯受罰的一個近鏡頭,這比第一次受罰更嚴厲,但他仍然用實際行動來兌現(xiàn)他當初的承諾,不會向宙斯屈服。請同學們看一看六、七自然段,想一想這兩個自然段能調(diào)換順序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
生:因為,第二次受罰比第一次重一些,所以不能換。
師:你真會讀書。
四、誦詩寫話,升華情感
師:(出示)許多年來,普羅米修斯一直被鎖在那個可怕的懸崖上。他的英雄形象感動了天神赫拉克勒斯,大力神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可惡的鷲鷹,這位敢于從天上拿取火種的英雄,終于獲得了自由。普羅米修斯所做的一切是為了——造福人類。
千百年來就是造福人類這個信念一直支撐著普羅米修斯,使他成為人們心中真正的英雄,普羅米修斯不但把火種帶給了人間,更將勇敢、堅定、不屈服這精神的火種播灑在了人們心間,使他在人們中世代相傳。
這個故事也被人們寫成了詩歌,同學們愿意讀一讀嗎?(愿意)(出示詩文,學生看手上的詩歌讀也可以)
普羅米修斯
是誰?讓漫漫黑夜跳躍希望的火苗?
是誰?讓蠻荒時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誰?甘愿觸犯天條也要救人類于水火?
是誰?身受酷刑卻無怨無悔?
啊!巨人,是你給人類帶來火種,
送來光和熱,
送來人類新的紀元!
盡管上天和你蓄意為敵——
但沉重的鐵鏈只能鎖住你的軀體,
卻怎能鎖住那顆坦蕩無私的心!
難道僅僅是物質(zhì)的火種嗎?
不,你給予我們的,
是聲聲不息的精神火種!
這就是你——普羅米修斯!
師:這里有兩處空,你們能根據(jù)剛才所學的故事內(nèi)容,試著用一句話或是一個詞來讓這首詩變得更完整嗎?結(jié)合板書來填也可以。
生試著寫話。指名學生讀配樂詩。
師:通過學習,我相信普羅米修斯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讀一讀《古希臘神話》這本書。下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內(nèi) 容 提 要]羅素曾說過:“一切學科本質(zhì)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闭Z文學科也不例外,也是要開啟學生的心智,使學生能夠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根據(jù)布魯納“發(fā)現(xiàn)學習”的主張,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善問是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的一條重要途徑。善問既包含教師的問,又包含學生的問。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善問、創(chuàng)新
羅素曾說過:“一切學科本質(zhì)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闭Z文學科也不例外,也是要開啟學生的心智,使學生“不唯書”、“不唯上”,能夠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對小學生來說,創(chuàng)新不是發(fā)明了什么,創(chuàng)造了什么,而是在對獲得的知識、信息進行重組的過程中求新、求異、求奇。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依靠教師的引導。采用什么方法引導呢?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就是不把現(xiàn)成的知識和結(jié)論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向?qū)W生提出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問題和作業(yè),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象科學家發(fā)現(xiàn)知識那樣,親自去發(fā)現(xiàn)“知識”和結(jié)論。故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中善問是開啟學生心智,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這里的善問既包含了教師的問,又包含了學生的問,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問,使期待解決的問題在學生心中高懸,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創(chuàng)新意識和頑強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去思、去想、去說、去寫,從而使問題得以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
教師的善問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著名四位教學專家德波諾曾經(jīng)指出:“學校課本上的問題通常是封閉型的,也就是說,都有一個確定的已知答案,而且給出了所有必須的已知信息!彼越處煹纳茊枒憩F(xiàn)在大膽地、富于創(chuàng)造性地巧設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課,教師要沖破課后練習的樊籠,在課文結(jié)束時設計“爬山虎的腳和它的生命就什么關(guān)系?”這樣既可對教材中用已有的信息進行重組,又可以挖掘出學生平時的知識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而教師的善問要講求“五性”。
一、啟發(fā)性
啟發(fā)性,即教師設計問題要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如,教學《司馬光》一課,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司馬光用砸破缸的方法救小朋友時,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積極狀態(tài),心里或許還想著司馬光了不起,如果教師峰回路轉(zhuǎn)地設計:“除砸缸外,是否還有既可救人又可留缸的方法呢?”這一問,將學生的思維又推向了一個高潮,讓學生換個角度去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去解決問題。
二、拓展性
拓展性,即教師設計問題要為學生拓展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美國著名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迪伯諾指出:“四維的目的不在于正確,而在于有效!苯虒W要著意培養(yǎng)學生的正是這種“有效”思維,即創(chuàng)新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在鉆透教材的基礎(chǔ)上圍繞教材去設計問題,為學生拓展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去進行再思考、再認識。如,教學《落花生》一課,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父親希望孩子象花生那樣做一個外表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人后,可設計“父親為什么不希望孩子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既好看,而又有用呢?”這樣設問既可讓學生對文中的信息進行重組,又可挖掘出平時頭腦中積累的審美意識和道德評判標準,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此時學生往往能發(fā)表出一些新穎的、獨到的見解。
三、想象性
想象性,即教師設計問題要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而想象力概括著是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眲(chuàng)新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想象的能力。小學生是最富于想象的了,語文教師要根據(jù)教材,不失時機地設計一些能激發(fā)小學生展開想象翅膀的問題。如,教學《凡卡》一課可設計“凡卡甜美的希望實現(xiàn)了嗎?”教學《狼和小羊》一課可設計“狼向小羊撲去,小羊被狼吃了嗎?”教學《狐貍和烏鴉》可設計“烏鴉的肉被狐貍騙走了,烏鴉后悔嗎?”這樣設計問題,學生可根據(jù)課文中的信息以及平時頭腦中所積累的表象,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設計這樣的問題,目的不是求同,而是求新、求奇、求異,在這樣一個馳騁想象的積極思維過程中,學生心智也就得到了開啟。
四、趣味性
趣味性,即教師設計的問題要能巧妙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洛克曾說過:“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所以教師設計問題時,要富有趣味,情趣盎然。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可設計“為什么諸葛亮會比周瑜高明?”然后讓學生討論,最后將認識趨于一致,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在于“借”箭,而不是造箭。再如,教學《田忌賽馬》一課,可設計“為什么田忌只調(diào)換馬出場的順序就能反敗為勝呢?”“為什么齊威王卻沒想到調(diào)換馬出場的順序?”設計這種富有情趣的問題,往往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雖然有的學生表達的不是那么準確,可在這爭先恐后地表達中,學生的心智得到了開啟。
五、挑戰(zhàn)性
挑戰(zhàn)性,即教師設計的問題要能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如,教學第十一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桂林山水》前,可設計:“在第一課中老師帶領(lǐng)同學們游覽了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今天誰能帶領(lǐng)老師游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呢?”然后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得,最后通過講述由桂林山水的見聞來展示學生學習的結(jié)果。這種挑戰(zhàn)性的設問效果往往比一板一眼地去引導要好得多。
創(chuàng)新性教學過程始發(fā)于問題,推進于問題,收獲于問題。學生對問題產(chǎn)生困惑并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愿望,是創(chuàng)新性教學過程進行的前提。然而,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實施創(chuàng)教學還表現(xiàn)為學生善問。這就是朱熹所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钡,由于“師道尊嚴”,“應試教育”長期禁錮著教師的思想,教師已習慣于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權(quán)威地位,學生已習慣于一味崇拜老師,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抱著接受——再接受的心態(tài)。而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小學語文教師,必改變這種局面,大膽地把語文“面”擴出去,徹底改變教師牽著學生在,學生圍著老師轉(zhuǎn)的局面,使語文課堂變成一種真正“民主”的課堂。讓學生在“民主”的課堂中“善問”。而要讓學生善問,作為“導者”的教師還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一)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敢問的教學氛圍
要使學生敢問,就要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要創(chuàng)設這種關(guān)系,教師就必須善待學生,視學生為與自己平等合作的伙伴,處處關(guān)心學生,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給予學生慈母般的愛。特別是對于有缺點和失誤的學生,不要粗暴地加以批評和指責,而要循循善誘,對學生的進步給予及時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課堂上盡量使用諸如“你還有什么需要幫助嗎?”“你還有什么想問老師嗎?”等這樣一些尊重學生的語言,激發(fā)他們多思、善思。課后能與學生情同手足,打成一片。這樣,一種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也就隨之產(chǎn)生。有了這種關(guān)系,師生之間的“墻垛”就會自然拆出,在寬松、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也就能毫不忌諱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敢問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學會b、p、m、f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聲母b和單韻母a拼成音節(jié)的方法。
3、學會帶調(diào)拼讀音節(jié)及b、p、m、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4、認識3個生字,正確讀詞。
二、教材說明
本課包括四部分內(nèi)容。
第一部分是四個聲母b、p、m、f,每個聲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是一個小朋友在聽廣播,廣播的“播”提示b的音,收音機的形狀提示b的形。第二幅圖是一個小朋友在爬坡,爬坡的“坡”提示p的音,小男孩舉著的小紅旗的形狀提示p的形。第三幅圖是兩個孩子做摸人的游戲,“摸”提示m的音,三根門柱和上面的門梁構(gòu)成的圖形提示m的形。第四幅圖是老爺爺右手拄著拐杖,在觀賞佛像,“佛”提示f的音,拐杖提示f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音練習,包括三項內(nèi)容:一是以音節(jié)ba為例,借助圖畫教學拼音方法;二是聲母b和帶調(diào)韻母a的拼音;三是b、p、m、f和a、o、i、u相拼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b、p、m、f的書寫格式及筆畫筆順。
第四部分是讀詞認字,配有圖畫,畫著“爸爸”“媽媽”和“我”在公園游玩。
b、p、m、f的發(fā)音方法及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韻母帶調(diào)拼音是教學難點。
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配合學習b、p、m、f發(fā)音的錄音帶;b、p、m、f的字母卡片;b、p、m、f和單韻母相拼的拉動式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2、本課生字和詞語的卡片。
(二)字母教學
教學聲母b、p、m、f之前,先要復習單韻母及其四聲,為學習拼音做好準備。
教學b、p、m、f,要重點指導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學生不容易讀準聲母的本音,教學時要循序漸進,多種方法配合,講求實效。(1)可從插圖入手,借助“播”“潑”“摸”“佛”的讀音,讀準b、p、m、f。(2)教師示范,學生觀察、模仿,反復練習,掌握發(fā)音方法。(3)試驗比較,區(qū)別發(fā)音。教學b、p時,可將一張薄紙放在嘴前,比較發(fā)音:發(fā)b時,薄紙基本不動;發(fā)p時,薄紙有明顯的顫動。
教學b、p、m、f的形,可以讓學生仔細看圖,說說圖與字母相似的部分;可以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說這些字母像什么;還可以將b、p、m、f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如,“右下半圓b b b,右上半圓p p p,兩個門洞m m m,一根拐棍f f f。”
(三)拼音教學
本課是教學拼音方法和帶四聲的聲韻相拼音節(jié)的起始課,要憑借教材,重點教好拼音方法。
教拼音方法,可先指導學生看拼音方法圖。圖上的.小朋友在推卡片,表示b和a碰在一起就可以拼出ba這個音節(jié)來。告訴學生在拼音時,聲母b要讀得輕短些,單韻母a要讀得響亮些,把b和a快速連讀成音節(jié)?衫谩扒耙糨p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口訣,配合演示操作,幫助學生掌握拼音方法。
聲母b和韻母a的四聲相拼有一定難度,要反復練習?山柚鷪D畫幫助拼讀音節(jié),讓學生看清楚單韻母的聲調(diào),然后把聲母和帶調(diào)的單韻母連讀拼成音節(jié)。
聲母b、p、m、f和a、o、i、u相拼的拼音練習,可用拉動式卡片或翻動式卡片讓學生反復練習,以掌握拼讀音節(jié)的要領(lǐng)。
(四)書寫指導
講解b、p、m、f的筆畫筆順和每一筆在四線格的位置時,要提醒學生注意:b、p兩個字母的豎畫和右半圓所占的位置不同;m的兩個“門洞”一樣大;f的橫比較短,寫在比四線格第二條線略低一點的位置上。筆畫名稱:“”叫右半圓,“”叫左彎豎,“”叫右彎豎。
教師要注意執(zhí)筆姿勢和寫字姿勢的指導。
(五)認讀字詞
自本課起,開始認字。讓學生憑借已掌握的音節(jié)讀詞認字,豐富了拼音教學的內(nèi)容,較早地發(fā)揮拼音幫助識字的功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成就感。
認字的要求只是認識,即能讀正確,知道字的大致意思,會在口頭語言中運用,不要求書寫。本課的三個生字極其常用,學生多讀幾遍就能夠辨認,重點是借助拼音規(guī)范語言。如“媽”應該讀第一聲,“爸爸、媽媽”第二個字要讀輕聲。教學中要看圖認讀三個詞語,從中感悟三個人之間的關(guān)系,借助音節(jié)讀準字音,從讀詞到認字,最后離開音節(jié)熟練認讀生字。
(六)擴展活動
1、做游戲“說出我的悄悄話”。
同桌兩人,甲在乙耳邊發(fā)b、p、m、f中的某一個音,乙說出是哪個聲母,然后交換進行。
2、做游戲“看誰找得準,找得快”。
聽老師或同學拼讀音節(jié),看誰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應的聲母和韻母,并且擺成音節(jié)讀一讀。
3、拼讀下面的音節(jié)。
bà bó bǐ pá pō pí mù m mǐ fǔ fà fó
4、用“我”說詞說句。如:我的書包,請告訴我,我愛爸爸和媽媽。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四、參考資料
b、p、m、f的發(fā)音方法發(fā)b時,先雙唇閉合,把氣憋住,再突然放開,讓氣流自己沖出來,極輕極短,氣流較弱。發(fā)p時,先雙唇閉合,把氣憋住,再突然放開,向外送氣,極輕極短,氣流較強。發(fā)m時,雙唇閉攏,把氣堵住,發(fā)音時氣流從鼻腔出來,聲帶顫動。發(fā)f時,上齒接觸下唇,發(fā)音時氣流從齒和唇的小縫中摩擦出來。
b、p、m的發(fā)音部位是上下唇,叫雙唇音。f的發(fā)音部位是上齒和下唇,叫唇齒音。
輕聲普通話的每一個音節(jié)都有一定的聲調(diào),但有些音節(jié)在詞或句子中失去原來的聲調(diào),讀得輕而短,這就是輕聲。輕聲不是一種獨立的調(diào)類,它有調(diào)值,只是在音節(jié)連讀時聲調(diào)發(fā)生了音變,讀得輕,調(diào)值也變得模糊不清了。輕聲在拼寫時不標調(diào)。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自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的春風吹進以來,我們便不斷地學習先進教師的方法,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以嶄新的教學觀念投入教學。但幾年來的教學又不盡人意!缎抡n程標準》要求低年級閱讀教學要求“以讀為本,讀中積累”,“讀出情,讀出趣”。學生表現(xiàn)出的往往是不愿讀或是泛泛地讀、完成任務地讀、有口無心地讀。因此,教學總是尚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鑒于這種情況,我們通過調(diào)查、分析、反思,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在于給學生布置任務時未能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激情,沒有創(chuàng)設讓學生有想讀書的欲望。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在于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況且,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極為短暫而有限。如果學生對這件事情不感興趣的話,他是不可能主動地參與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現(xiàn)出在做這件事,那也是為完成老師的任務而迫不得已。由此看來,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興趣很有研究價值。
一、調(diào)動學生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發(fā)揮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活課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學新課標第二冊第十六課《要下雨了》,我有意選擇一個要下雨的日子學習。課上,我叫所有孩子走出教室仰望天空,對他們說“孩子們,請你們仔細觀察天空,并把你們看到的記在心里,等會兒告訴大家,我要看看誰觀察得最細心!蹦呐率窃谑彝猓瑳]有胡鬧的聲音,個個仰起可愛的小臉。我心里也有幾分快樂。走進教室很快就安靜下來了!昂⒆觽儯瑒偛拍銈兌伎吹搅耸裁囱?”小手如雨后般春筍。劉妞說“老師,我剛才看到燕子都差點兒挨著我的頭了,我以前很少看到燕子飛這么低的!薄澳阌幸淮蟀l(fā)現(xiàn),真不錯!蔽冶頁P道!袄蠋,我剛才還看到了生物園池子里的魚啦!還好像在吐泡泡呢?”陳楠說:“老師,我看到天黑沉沉的,是不是要下雨了?”我微笑著答道:“孩子,那是要下雨了!彼苫蟮刈铝恕N亿s緊抓住時機板書課題《要下雨了》。指導學生讀課題,然后說:“孩子們,請你們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寫了哪些和我們剛才看到的情景一樣?”此時,學生讀書的熱情高漲,都想在文中去找到自己看到的情景?吹綄W生認真讀書的樣子,讓我感到特別愉快。
二、因“趣”利導,激發(fā)學習熱情。
熱情與興趣都是學習積極性的心理成分。每個人都是只有對某件事產(chǎn)生了興趣就一定會表現(xiàn)出熱情,有了熱情就會完成得很出色。小學生都具有好動的天性、愛玩、有強烈的`求知欲這些潛在的興趣傾向。在教學中,教師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程序、探索性的教學活動,積極把學生潛在的興趣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性。我在教學新課標第二冊《松鼠和松果》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程序:講故事----讀故事----演故事----談故事(談體會)!澳阆矚g文中的小松鼠嗎?為什么?請說說你的想法!边@樣,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有效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信息激情并主動參與其中,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三、激發(fā)想象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多方推測、假想、尋求新設想的思維方式。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在了解了《烏鴉喝水》的課文內(nèi)容后,我這樣對孩子們說:“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很聰明,你們一定還能幫烏鴉找到更多更好的辦法喝到水!”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熱烈的討論著。有的說:“可以找一根吸管像我們喝娃哈哈那樣,就能喝到水了。”有的說:“烏鴉可以把翅膀當作手使用,將瓶子抱起來喝!庇械恼f:“烏鴉可以把旁邊那些草摘一片下來,制作成一把小勺子的模樣使用!边有的說:“找塊大一點的石頭將瓶子砸爛,反正烏鴉又喝不了好多水呀,流出來趕緊喝點也就夠了!甭犞⒆觽兊南胂,我格外開心。
四、設計開篇談話,誘發(fā)閱讀興趣
語言對人的心理具有暗示作用,會使人激起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小學生的心理活動更具有極強的受暗示性,能夠無意識地接受老師的啟發(fā)、誘導。所以,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教師需設計優(yōu)美精彩而又具有啟發(fā)性的語言,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教師是這樣導入的:“我們的祖國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白浪滔天的萬里大川,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土,有星羅棋布的島嶼湖泊……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南方,因山清水秀而聞名于世的地方,這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我們學習的《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將會把大家?guī)У今Y名天下的桂林,我們就一起去領(lǐng)略桂林山水那秀麗多姿的風景吧!睅拙湟饩抽_闊的導語,形象鮮明的把桂林山水推到學生面前,真恨不得馬上飛到桂林去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這樣,學生在感受、玩味美的語言的同時,必定直覺地感知教師的談話動機,激起情感共鳴,形成閱讀興趣。
五、挖掘教材,提供榜樣,激發(fā)閱讀興趣
榜樣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運用課文中的典型人物,為學生提供榜樣形象以達到人文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如學生了解了司馬光,《稱象》中的曹沖,王二小等人物后,這些主人翁的形象在孩子們的心理留下了深深地烙印,還能把這些榜樣精神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并融入學習和生活中。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細膩的描寫所包含的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比喻的妙用。
3、學習生字詞,朗誦課文。
學習重點和難點:
學習作者對夕照景色的精彩描寫。
學習比喻的妙用。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了解全文內(nèi)容,初知夕照的美好。了解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學會其中的句子。
學習過程:
一、檢查課前預習,生字詞的學習。
1、出示生字詞。抽查生字詞的情況。
2、組詞訓練。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指導并引導加深理解。
3、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了什么?
4、夕照的迷人在什么地方呢?分別在課文中的什么段落?
5、教師引導大家理解。
大家再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懮厦娴木吧模?/p>
仔細看看作者是怎樣描繪這些美景的?
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課文是怎樣描寫它們的,找出課文中的相關(guān)語句。
6、可不可以用自己的話把你想象到的景象描繪一下。
四、總結(jié)本課時:
夕照的景色是美麗的,用自己的話來描繪這美麗的景色,讓每個人都來愛我們的大自然,讓大自然永遠美麗下去。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進一步學習課文,學習方法的總結(jié),體會比喻的妙用。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來寫句子。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語,檢查學習情況。
2、說說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進行品析。
二、繼續(xù)學習本課。
1、有感情地朗讀本課。說說自己學習本課總的感受。
2、生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你從本課的.學習中了解了哪些學習方法。
3、體會比喻的妙用。
找找文中出現(xiàn)的比喻句,說說把什么比做什么,體會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話并且用上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寫自己生活中見到的美景。
4、這一段描寫的景色美嗎?喜歡哪一句就讀哪一句。學生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
三、小結(jié)本課時。
夕照是美麗的,充滿詩意的,充滿生機的。夕陽還會變成怎么樣呢?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寫寫生字詞語。
2、找出2、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進行仔細體會。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14個生字,其中5個只識不寫。
3.讓學生在讀中認識秋天的特征,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體會到朋友之間互相關(guān)心的愉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昨天我們初讀了第7課。讀準了字音,讀通了課文:
(1)這些生字小朋友還記得嗎?那就小火車開起來;
(2)這兒還有幾個要求會認的字,一起來;
。3)這兒還有些詞語呢,誰能讀?(指名
2.大家真不錯!還記得秋姑娘給誰寫了信嗎?我們一起聽一聽。(放課文配樂錄音,指名說秋姑娘給誰寫了信)
板書:青蛙、大雁、松鼠、山村孩子
3.信里寫了些什么呢?你們一定很感興趣吧!咱們一起讀讀課文就知道了。(打開書P89)
二、賞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句,出示課件動畫
師:大家看!秋風輕輕地吹,一片片楓葉在空中飛舞,秋姑娘的信可真多呀!能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2.信里都寫了些什么呢?接著往下讀,找一找。(學生自由讀書)
師:找到了嗎?把你最喜歡的一封信讀給同桌聽聽吧。(同桌互讀)
師:你喜歡哪封信?能讀讀嗎?(學生選擇讀自己喜歡的信,教師運用不同的方式點撥、指導)
。1)是這封吧!(同時出示課件動畫)
師:秋天到了,大雁們要飛往很遠很遠的南方過冬呢!秋姑娘在信中會讓他們小心什么呢?(學生發(fā)言設想:A、小心掉隊了;B、小心撞上了飛機;C、小心被獵人打中)對啊,真是要多加小心,能讀好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喜歡這封信的同學一起讀)
師:你們還喜歡哪封信呢?(生讀秋姑娘寫給青蛙的那封信)
。2)你覺得秋姑娘怎么樣?(學生發(fā)言設想:秋姑娘很關(guān)心小青蛙)那你能讀出秋姑娘的關(guān)心嗎?(指名讀)(教師帶青蛙頭飾)師:現(xiàn)在呀,我就是小青蛙,冬爺爺快來了,我得找個地方睡大覺了,誰來演秋姑娘呢?先準備準備吧。(學生自由讀書準備——指名師生表演——喜歡這封信的同學一起表演讀)
師:**同學,你喜歡哪封信呢?(生讀秋姑娘寫給松鼠的信)
(3)你為什么喜歡這封信呢?(學生發(fā)言設想:松鼠很可愛)是啊,松鼠很可愛,可是很貪玩,連過冬的食品都忘記了準備。幸好有秋姑娘的提醒。秋姑娘想得可真周到,能讀出來嗎?(指名讀)大家都喜歡吧!同桌小朋友比一比,看誰讀得好。(同桌比賽讀)你覺得同桌讀得怎么樣?(學生評讀)那你們愿意演給大家看嗎?(指名學生戴頭飾表演讀——全班表演讀)
師:還有一封信誰喜歡呢?(學生讀寫給山村孩子的信)
。4)是這封吧(出示課件動畫)?秋姑娘沒忘記在冬天穿著單衣的小樹苗,提醒山村孩子給他裹上冬衣。知道為什么嗎?(學生發(fā)言設想:怕小樹凍壞了)是啊,多細心的秋姑娘啊,能讀好嗎?(指名讀——喜歡這一句的同學一起讀)。
3.看,秋姑娘在每封信里都是那么關(guān)心、體貼別人!我們把4封信連起來讀,好嗎?(全班齊讀2—5自然段)
4.秋姑娘還會給誰寫信呢?想想看,想好了,說給小組同學聽聽(小組交流后指名說)。(學生發(fā)言設想:A、一封寫給小猴,別太淘氣了;B、一封寫給可愛的熊貓,要保護好身體,別著涼生;一封寫給小朋友們,不要貪玩,要好好學習……)
5.你們說得太好了!秋姑娘就是這樣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關(guān)懷,等到冬爺爺來的時候,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能讀好最后兩句嗎?自己試試(自由讀——指名讀——分男女生讀)
6.秋姑娘的信多有意思呀,我也想讀了。(放音樂,指名師生配合讀——師生齊讀)
三、寫字
1.這兒有幾個生字(課件出示“好、朋、秋、村”四個生字),誰能領(lǐng)著大家讀?(指名領(lǐng)讀)
2.仔細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觀察結(jié)構(gòu))怎么記住呢?想想看,把你的好辦法說給同桌聽。(小組交流后指名說)
3.我們用自己的辦法記住了他們,怎樣在田字格里把字寫漂亮呢?我們先來看看“好”字,左邊女字旁的第1筆是新筆畫——撇點,注意是一筆寫成。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寫。看!女字作偏旁的時候有什么變化呢?(學生發(fā)言設想:那一橫不出頭)接下來怎么寫呢?看著筆順圖書空一下就知道了(學生看著筆順圖自由書空)。看懂了嗎?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寫寫看(師生一起書空)對,一共6筆寫成。每一筆在田字格怎么擺呢?看我寫。撇點從左上格起筆,靠近豎中線收筆,撇的起筆比第一筆矮,收筆往左邊來一點,第三筆橫從橫中線起筆,往上斜一點,不超過撇。右邊是個“子”字,橫撇寫在右上格,彎鉤寫下來,最后一橫呀,從田字格的中心點起筆,壓橫中線寫。合起來的時候,注意左邊窄,右邊寬。會寫了嗎?打開書92頁,在田字格里描一個“好”字。寫字的時候,注意姿勢。
4.后邊還有3個字,怎么寫呢?先觀察書上的筆順圖,再找準田字格中的位置,試著在書上描一個,描的時候想想怎樣寫才好看。先寫完的同學可以把你的'想法小聲說給同桌聽。
師:這3個字,怎樣寫才好看呢?(指名說)
(5)你真細心,知道“朋”字的兩邊的月就像朋友一樣靠攏寫;月字的第2短橫要壓橫中線。
。6)眼力不錯,“禾”字作偏旁時,很懂得謙讓,長長的一捺要變成點!盎稹钡墓P順要注意!按纭钡囊稽c寫在中心點上,“木”字作偏旁時,捺也要變成點。
同學們很會觀察,相信一定能把字寫好。打開習字冊20頁,把這4個字描1個,寫1個(課件出示“好、朋、秋、村”四個字,并且把“好”字的撇點、“朋”字的兩個第2短橫、“秋”字的禾字旁的一點、“村”字的木字旁的一點加成紅色),一定要注意紅色的筆畫。寫字時,注意:足——安、身——正、肩——平、臂——開(師生配合說)。
6.評議寫字的情況。
四、小結(jié)
同學們,課文學完了,其實我們身邊還有許多秋天的落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公園里、馬路邊去找找,明天帶來,和同學們說說樣子和顏色。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讀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把字寫規(guī)范。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如: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借助拼音識字,結(jié)合上下文猜字音,請教別人識字等;通過配樂讀,配樂表演等方式加深對課文的體驗,通過感情朗讀,抓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懂得主動關(guān)愛別人和珍惜被愛都是幸?鞓返,激發(fā)學生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用實際行動給別人帶去歡樂。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懂得主動關(guān)愛別人和珍惜被愛都是幸?鞓返
課前準備: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課前向生活開放: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為學生放上學期的配樂朗誦《雨中的歌》這首兒歌;蛘咭黄鸨痴b《雨中的`歌》
師問:"還記得這首兒歌嗎那你們知道兒歌中的小青蛙為什么唱著快樂的歌呢"
2,師導入:"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與荷葉姐姐有關(guān)的故事。好嗎
初讀感知階段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師:讓我們打開書14課《荷葉傘》,聽讀課文。(播放課件)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并畫己不認識的生字。
1,師指名讀課文(2—3名)。
2,教師指名識字,正音。(播放課件)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師:同學們通過檢查老師覺得你們真聰明,把生字掌握得這么好。下面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這次我們要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自己先讀讀,再和同桌讀讀。
師找2—3名學生讀課文。最后一名同學讀時,師提要求:邊聽邊想,讀了這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精讀感悟階段
四,品讀課文。
1,引導學生讀課文,(熟讀課文)
2,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師:誰還想讀聽聽在他讀時,大家邊聽邊想:下雨了,荷葉姐姐在干什么荷葉姐姐的傘下都有誰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你們看,小魚,小蜻蜓,小青蛙他們出來了,他們想和你們做朋友呢。
(1),理解"游過來""飛過來""跳過來"幾個動作。
。2)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小動物,試著說說他們在傘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3)荷葉姐姐聽到他們說的又會說些什么呢
師:荷葉姐姐為別人遮了雨,自己卻淋濕了。
師追問:為什么荷葉姐姐被雨淋濕了,它還笑呢
五,課文內(nèi)容的拓展
1,對課文創(chuàng)造性表演。
師:讀了這個故事后,你最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表演一下這個故事
。◣煟赫埻瑢W們先在小組內(nèi)商量一下,故事中的荷葉姐姐是什么樣的,小魚,蜻蜓,青蛙它們是怎樣做的又會說些什么)
2,指名表演。(表演時大家都配有頭飾,并找一名同學進行旁白。)
3,教師進行旁白,所有小組同時進行表演。
師:同學們,讀了《荷葉傘》這個故事后,你有什么收獲
在我們?nèi)粘I钪校有誰像荷葉姐姐這樣愛幫助別人呢說說看。(老師進行關(guān)心同學,幫助他人的教育)
課后向生活延伸:
1,把今天學到的好詞語寫到你的小本本上吧。
2,畫一幅"荷塘避雨圖",把圖中荷葉姐姐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吧。
回答:是因為下雨時它躲到了荷葉的下面,沒有被雨淋濕,所以它很高興。
學生自己讀課文,并勾出不認識的生字。
3,小組檢查識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1、下過雷雨過后,景色會有什么變化?請你自由讀課文第四、五段課文。
2、你能用一句話說說雷雨后的景色是怎么樣的?
3、從什么地方看出雷雨后的景色很美麗?四人小組交流。
選你最喜歡的.句子互相讀一讀,說一說,美在什么地方?
4、學生交流
A;太陽又出來了,天邊掛起了一道彩虹。(看課件)說說為什么用“掛”。
朗讀練習。
B:柳葉、小花滴著水珠,像剛洗完澡,多干凈,多精神。(與前面比較)
為什么說柳樹、小花像剛洗完澡?
學習生字“澡”。
想象說話:小花、柳樹會說些什么?
練習朗讀同桌讀,指名讀。
。茫汉铮◆~擺著尾巴游得多高興。(與前面比較)學習生字“擺”
小魚會怎么說?
朗讀第五自然段。指名讀,自由讀一讀。齊讀。
5、把四、五段連起來配樂讀一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按方位順序觀察、介紹一個地方。
2、初步學會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點。
3、能語句通順、連貫地按方位順序?qū)懸欢卧挕?/p>
教學重點:
學懂例文,能按方位順序通順、連貫地介紹一個地方。
教學難點: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點寫。
教學準備: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學懂例文,確定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這單元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按方位順序?qū)懙亩温洌克鼈兪窃趺磳懙?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朋友們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筆來把自己熟悉的一個地方按方位順序向大家介紹介紹。能寫清楚每一個方位主要有什么?語句通順、連貫就行了,對自己有信心嗎?
二、學懂例文《我的小房間》
1、讀例文,討論:(1)讀了例文給你什么感覺?
。2)例文的哪幾句按方位順序在具體介紹。
2、結(jié)合插圖再讀例文。
。1)用“△”標出小作者介紹了小房間里的哪些方位?
。2)用“○”標出每個方位主要介紹了什么?
。3)例文除了寫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還寫了什么?(告訴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和作用進行描寫,這樣就能讓讀者更具體地了解你的介紹對象了。)
3、例文的開頭、結(jié)尾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4、小結(jié)寫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順序?qū)憽袟l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樣的`(或有什么用)——寫清楚。
。3)有開頭、結(jié)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確定習作內(nèi)容,交流。
1、確定介紹什么地方(學生對自己的房間和教室比較熟悉,可任選其一,但不必硬性規(guī)定)。
2、在草稿本上寫寫習作大綱,打算按方位順序介紹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綱補充具體內(nèi)容,注意:
①盡量說出每一處物品的特點、用處。
、谟虚_頭和結(jié)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獨立作文,反復修改。
教學過程:
一、獨立完成習作。
要求:有條理、寫清楚、寫完整。
教師巡視、點撥。
二、反復修改。
1、將寫好的作文念出來,邊念邊改。自己要學會修改文中病句,如語意重復、詞語搭配不當、用詞不確切、語序顛倒、錯別字、添漏字等。
2、師選擇幾篇例文,評改修正,請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文章,再度修改。
。1)按習作的3點要求,學習別人的長處,進行補充整理。
。2)說說自己哪一處寫得比別人好。
三、抄寫習作。
抄寫過程也是一次修改過程,寫文章要精益求精。
板書:
有條理按方位順序
寫清楚什么地方有什么(怎么樣,有什么用)
寫完整開頭、結(jié)尾(熟悉)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01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7
小學語文教案10-23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06-15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11-20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8-27
小學語文教案01-02
有關(guān)小學語文的教案08-31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4-01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