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教案8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舀和倒的動作,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性。
2、簡單了解蘋果的種植、采摘、食用等過程,豐富生活經(jīng)驗。
3、練習追逐跑,體驗追逐游戲的刺激與快樂。
活動準備:礦泉水瓶、杯子、各種豆子、《蘋果的故事》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親親熱熱
1、接待:老師和寶寶及家長交流問候,表示歡迎。
2、點名游戲:
(1)教師抱娃娃走到寶寶面前,讓寶寶抱一抱娃娃,然后告訴娃娃叫什么名字。師:“告訴娃娃,你叫什么名字?”寶寶:“我是xxx!
(2)老師和大家一起拍手說:“xxx,xxx,歡迎你。”
二、做做玩玩:玩豆子
1、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豆子,寶寶看!
引導寶寶指認各種豆子:黃豆、綠豆、蕓豆、赤豆。
2、老師:“老師還準備了許多玩豆子的小工具呢!
逐一出示并介紹工具。
3、引導寶寶和家長一起玩豆子。
4、收歸玩具:提醒家長和寶寶一起將散落在外的豆子全部撿回。
三、蹦蹦跳跳:小苗苗
1、帶領(lǐng)寶寶一起復習《小魚游》。
2、老師示范新操,帶領(lǐng)寶寶學習。
我是一棵小苗苗,(雙腿蹲下)
嚓嚓嚓、嚓嚓嚓,(起立)
長成一棵蘋果樹,(雙手上舉在頭的兩側(cè),手心相對)
蘋——果——樹。(手的動作不變,踮腳,腳跟離地)
我是一棵小苗苗,(雙腿蹲下)
嚓嚓嚓,嚓嚓嚓,(起立)
長成圓圓的大西瓜,(雙手手心相對,雙臂呈抱西瓜狀)
大——西——瓜。(雙臂向外逐漸擴大)
我是一棵小苗苗,(雙腿蹲下)
嚓嚓嚓,嚓嚓嚓,(起立)
開出美麗的小花朵,(兩手輕拍小臉,腕部盡量靠攏)
小——花——朵。(手的動作不變,身體左右搖晃)
四、講講說說:蘋果的故事
1、老師:寶寶,你們知道好吃的.蘋果是從哪里來的嗎?蘋果的故事就在這本書里面,我們一起來讀吧!
2、老師講述故事,注意師幼互動,讓寶寶回答問題、模仿動作和語言:蚯蚓松土、采摘蘋果、開汽車等。
五、開開心心:蘋果寶寶在哪里?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游戲。
老師:寶寶們,我們都來做蘋果寶寶吧,一起來玩?zhèn)好玩的游戲。
2、老師講解游戲方法。
3、游戲:蘋果寶寶在哪里(游戲反復2-3次)。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知道怎樣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活動。
能以圖表的形式把自己的活動安排表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的計劃表一份、空白計劃表、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周末嗎?你知道周末是哪一天嗎?上周末你們都做了哪些事情?能和老師說說嗎?
(幼兒自由發(fā)言,把自己周末做過的事用簡單的語言說出來)
小結(jié):周末呀是我們每個星期休息的兩天,也就是星期六和星期日。(同時向幼兒說明上午和下午兩個概念。)
二、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又要到周末了,你們有哪些事情要做呀?你要怎么安排你周末的一天呢?今天我們就安排一下星期日你要做的事情好不好?上午你要做什么?下午你要做什么?
。ɡ蠋熞龑в變赫務摮鲎约褐苣┫胍龅氖虑椋膭钣變悍e極發(fā)言。)
三、制定計劃
師:小朋友們都是很聰明的,剛才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真不錯!好吧,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就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安排一下,看看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ㄔ谟變河懻撝,引導幼兒合理有序的安排一天的活動。使他們能養(yǎng)成合理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四、老師的計劃表
老師計劃好了星期日要做的事情,做了一張計劃表。并向幼兒介紹自己的計劃表。
(幼兒頭腦里對自己的計劃有了初步的想法,為下一步教學打下基礎(chǔ))
五、我的計劃表
老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將在星期日打算做的事情畫在計劃表上。(對個別的幼兒要給與指導)
幼兒在一起互相講述、并且介紹自己的計劃表。
小結(jié):小朋友們,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養(yǎng)成做好計劃的好習慣,對以后我們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懂得珍惜時間,合理的利用時間,我們才會做時間的.主人。
。ㄗ詈髲堎N幼兒的計劃表,展示他們的作品)
六、活動延伸:與幼兒一起玩小貓的一天的游戲,看一看小貓是怎樣安排他周末的一天的。同時讓幼兒理解每個周末要合理的安排,才能過得快樂,而且有意義。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大數(shù)字卡片1-10
2.四張實物卡
3.幼兒數(shù)字卡片1-10若干
4.幼兒數(shù)字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復習數(shù)字1-10
(1)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讓幼兒認讀
教師:我們請來了幾位數(shù)字朋友,看看都有誰?
。2)教師出示實物卡,請幼兒找出相應數(shù)量的數(shù)字卡并粘貼
教師:有幾個蘋果?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請你把它找出來。
2.玩游戲“數(shù)字蹲蹲”
。1)介紹游戲玩法:老師選4個小朋友分別拿上1-5的數(shù)字卡,教師手拿數(shù)字卡1,為游戲開頭,如“數(shù)字1蹲,數(shù)字1蹲,數(shù)字1蹲完數(shù)字3蹲”“數(shù)字3蹲,數(shù)字3蹲,數(shù)字3蹲完數(shù)字2蹲”以此類推,直至5位小朋友全蹲完。
。2)請全體幼兒分別拿上1-10的數(shù)字卡,圍成圓圈,集體玩數(shù)字蹲游戲。
3.音樂游戲:1234567
(1)介紹游戲規(guī)則:“我們圍成圓圈邊走邊唱歌曲《1234567》,當老師說3個小朋友是一家時,大家就要找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家!
。2)幼兒游戲3-4遍,教師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找朋友。
4.幼兒操作活動:找錯
(1)幼兒人手一份數(shù)字操作卡,請他們玩找錯字的游戲,將寫錯的數(shù)字圈出來。
。2)教師巡回指導。
5.活動結(jié)束
活動目標:
1.幼兒繼續(xù)認識、熟悉、分辨數(shù)字1-10。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要求:
1,了解人有開心和悲傷兩種不同的情緒,懂得一些讓自己的心情快樂的方法。
2,制作開心罐頭,圍繞“我最快樂的……”主題開展裝飾繪畫活動,體驗制作的快樂。
3,能用流暢的語言將自己開心罐頭里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活動準備:
開心,悲傷娃娃各一個。
師自己制作的開心罐頭一個
幼兒人手一個罐頭,各色顏料及棉簽。
活動過程:
一,快樂和悲傷
師:看,班里來了誰?(娃娃)
師:呀,小娃娃怎么了?(觀察娃娃的表情了解開心和悲傷兩種情緒)可能發(fā)生什么事了?(猜測)
師:你什么時候也會有和他們一樣的心情?(鼓勵幼兒回憶講述)
師:當心里很難過甚至想哭的時候,你有什么好辦法讓自己的心情變好?(幼兒可討論后回答)
二.我的開心罐頭
師:老師也有一個好辦法,你們看,這是一個開心罐頭,里面藏著許多開心的故事,每當我不高興的時候,只要拿它出來,看這上面的`許多開心的故事,所有的傷心和難過都會趕走了。(讓幼兒觀察開心罐頭上的畫面)
師:猜猜我的開心罐頭上有什么開心的事情?(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
三.制作自己的開心罐頭。
師講解制作要求:給開心罐頭裝上底,在罐頭表面畫上自己最開心的事情。
幼兒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比較強的幼兒鼓勵其豐富畫面內(nèi)容,對能力較弱的幼兒可鼓勵其繪畫一些自己喜歡的物品。
四.開心罐頭的故事。
師:小朋友的開心罐頭上的開心事可真多,誰愿意來把你的開心事講給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聽?(請個別幼兒講述畫面內(nèi)容)
師:讓我們把
自己最高興的事都畫下來或請爸爸媽媽幫我們記錄下來,把他們都放到罐頭里,讓自己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好嗎?
活動延伸:讓幼兒將自己的開心關(guān)頭的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廢舊物品依圖示做手提包,并裝飾花紋。
2、培養(yǎng)幼兒對自制作品的興趣,體驗制作過程的興趣。
活動準備:
范例一個、廢舊掛歷用紙每人一張和裝飾材料及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欣賞范例。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出示范例。
師:請小朋友們看看今天老師帶了一了什么東西來?(手提包)。
師:你們覺得老師這個手提包漂亮嗎?
師:那你們想擁有自己的一個手提包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上的折紙步驟圖,了解折手體包的方法。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折紙鋼琴的圖片,請小朋友看看上面都些什么?(有數(shù)字,有虛線還有箭頭)。
2、那你們知道著些虛線,箭頭和數(shù)字都有什么用處嗎?
師:虛線就是我們將要折的.印子,箭頭告訴我們重疊的方向,數(shù)字告訴我們折疊的順序。
3、我們應該先看哪里?然后看什么呢?
4、老師示范折紙步驟:
三、引導幼兒邊看步驟圖一步一步的折手提包。
1、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邊看圖示一邊折紙。
師:老師先問幼兒圖意:虛線,箭頭表示的什么意思?
2 、讓幼兒進行折紙的嘗試。
3、教師檢查幼兒折紙的情況(教師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幫助。)
4、進行下一剪(重點指導。)再裝飾手提包。
四、活動評價,展示幼兒的作品。
大班教案 篇6
【設(shè)計意圖】: 音樂本身就給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會帶給人無限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這首樂曲活潑愉快,雖然幼兒沒有到過江蘇水鄉(xiāng),可是會令幼兒聯(lián)想到其他令人興奮愉快的事情。引導幼兒將這種愉快的情感體驗,通過打擊樂的形式表達出來是進行這節(jié)活動的真正目的。
【活動目標】:1、幫助幼兒了解蘇北民歌的特點,感受其活潑、歡樂的情緒。
2、鼓勵幼兒通過身體模仿動作的'練習,熟悉節(jié)奏,練習分聲部演奏打擊樂曲,并體會演奏效果。
3、培養(yǎng)節(jié)奏感和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1、磁帶、打擊樂器、動作說明圖;
2、歌曲《幸福拍手歌》;課件《蘆葦》
【活動重點】:讓幼兒能夠感受民歌的特點,并能分聲部演奏樂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幸福拍手歌》進入教室,教師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ǘ┞(lián)系生活,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節(jié)奏”。
1、教師模仿小狗的叫聲,提問:小狗是怎樣叫的?有什么特點?
2、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是有節(jié)奏的?(青蛙、小貓、小雞……)
3、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是有節(jié)奏的?(切菜、走路、門鈴……)。
。ㄈ┏鍪竟(jié)奏譜,讓幼兒練習節(jié)奏。
小狗 X XX ∣X XX ∣
青蛙 XX XX ∣XX XX
小貓 X- - -∣X - - -∣
我們除了用手拍之外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現(xiàn)節(jié)奏?
。ㄋ模┳層變郝犚魳、看課件,理解感受音樂。
1、播放樂曲《拔根蘆柴花》,提問:聽完這首樂曲你有什么感受?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jié):我們看到的植物是蘆葦,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蘆柴花,主要生長在蘇北地區(qū),好聽的樂曲是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就是人們看到很美的蘆柴花才編的,所以叫拔根蘆柴花,后來人們也用這首樂曲表達豐收時的喜悅之情。
。ㄎ澹┏鍪緲非(jié)奏圖譜,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
1、教師引導幼兒熟悉節(jié)奏并練習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jié)奏動作。
(六)組成“小小樂隊”,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1、教師出示三種樂器,請幼兒討論配樂方案。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3、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也可以請個小指揮。
。ㄆ撸┱垺靶⌒逢牎泵嫦蛴^眾演奏。演出結(jié)束,請“小小樂隊”退場。
【活動延伸】:
將節(jié)奏樂譜張貼于表演區(qū),并投放大量樂器或自制樂器,供幼兒繼續(xù)練習。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感受和欣賞兒歌的語言美。嘗試學編兒歌,促進幼兒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感受兒歌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2.在理解兒歌的基礎(chǔ)上嘗試仿編兒歌。
3.認讀漢子:一起。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2.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畫有草地、池塘、樹林及天空景象的背景圖1幅,笑臉、青蛙、荷花、白云、小鳥、太陽、小朋友、星星、浪花、風、樹葉、彩虹、羽毛和小魚的插入式小圖片各1張,彩色水筆若干。
2、每個幼兒《我愛學語言》1冊、長方形的紙1張。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
教師將一件開心的事說給幼兒聽,與幼兒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請幼兒也向同伴說一件開心的事。讓幼兒明白自己的快樂與別人一起分享更快樂。
2.欣賞兒歌。
。1)教師告訴幼兒:有一個小朋友,他開心時將自己的快樂心情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提問:“兒歌叫什么名字?你喜歡這首兒歌嗎?為什么?”
3.學念兒歌。
。1)教師再次朗誦兒歌,一邊朗誦一邊在背景圖上插入小圖片,請幼兒輕聲跟著朗誦。
。2)教師指點小圖片,幼兒看圖片的提示練習朗誦。
。3)請幼兒翻看《我愛學語言》第26頁,教幼兒認讀漢字:一起。幼兒練習朗誦。
4表演兒歌。
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一邊表演一邊朗誦相應的句子。
5.嘗試仿編。
老師提議:《快樂和我》這首兒歌是一個小朋友編的,我們也可以自己來編兒歌。
(1)引導幼兒尋找兒歌中的規(guī)律:“快樂和······一起······!
。2)教師出示浪花圖片,示范仿編“快樂和浪花一起跳躍”。
(3)在背景圖中插入一些小圖片讓幼兒自選,啟發(fā)幼兒根據(jù)畫面進行仿編,再想想除了這些還能編什么。
6.交流欣賞。
提供長方形紙和彩色水筆,請幼兒將自己編的句子用筆畫畫下來。教師將幼兒仿編的句子連成完整的兒歌,大家一起朗誦和欣賞。
活動延伸
教師和幼兒一起將編好的兒歌簡筆畫貼在活動室里,并留出空白部分讓感興趣的幼兒繼續(xù)進行仿編。
教學反思
由于學前班的小朋友年紀小好動、喜愛游戲,難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思維形象具體化的特點,本著“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蔽覈@著幼兒的“趣”而展開教學。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痹诩ぐl(fā)幼兒興趣方面我利用美麗的背景圖和形象可愛的小圖片,讓幼兒從視覺上得到美的享受,使每一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一邊插入圖片一邊朗誦,幼兒興趣盎然。
二、以多樣的形式,保持學習興趣。
將活動游戲引進課堂。如:讓幼兒學青蛙叫、學小鳥飛、學白云飄······帶領(lǐng)全體幼兒一邊表演一邊讀兒歌,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在濃濃的狀態(tài)中。
三、及時肯定,增強學習興趣。
抓住每一個幼兒的閃光點,及時給與肯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大班教案 篇8
藝術(shù)活動:會唱歌的豆子
生成背景:
科學區(qū)里,放著一些罐子和一些種子,孩子們非常喜歡把不同的種子放在罐子里搖晃,讓罐子發(fā)出聲音來,細心的豆豆說:“我發(fā)現(xiàn)了蠶豆和綠豆放在一樣的罐子里,搖出來的聲音是不一樣的!笔茄剑闷抗藓头N子自制樂器來進行音樂活動不是很有新意嗎,于是我和孩子搜集材料,開展了本次富有特色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感知各種豆子的基礎(chǔ)上,大膽表述豆子的特征。
2、積極探索豆子發(fā)聲的秘密,樂意于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想法。
3、利用自制的'樂器大膽創(chuàng)編節(jié)奏并表演。
活動準備:
1、各色各類豆子(綠豆、赤豆、黃豆)
2、各類瓶罐
3、相關(guān)圖示。
活動過程:
。ㄒ唬┯^察各種豆子。
1、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豆子的名稱、顏色、大小、形狀等。
2、引導幼兒觀察豆子的相同之處:都是圓溜溜的,都有一條細細的線等。
。ǘ┳尪箤殞毎l(fā)出聲音。
1、討論:怎樣讓豆子發(fā)出聲音?教師為每組投放一種罐子,幼兒進行嘗試。
2、提出操作要求:選一種最喜歡的豆寶寶試一試。
3、相互聽聽、猜猜是那種豆子發(fā)出的聲音。
4、小結(jié):不同豆寶寶在相同罐子里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評析:老師只提供一種罐子,目的是為了排除其它干擾因素,使聲音相對單一而集中,為制作豆子樂器并進行演奏做好鋪墊。
3、討論:相同豆寶寶在不同罐子里發(fā)出的聲音是一樣的嗎?
4、提出操作要求:選和剛才一樣的豆寶寶,選擇不同的罐子試一試。
5、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6、小結(jié):相同豆寶寶在不同罐子里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實錄:上面是不同的豆在一種罐子里,現(xiàn)在是相同的豆在不同的罐子里,這樣給了幼兒又一個思考,通過親自實驗和探究,結(jié)果也在孩子的操作中顯現(xiàn)了。
。ㄈ┒箤殞毘瑁龑в變簞(chuàng)編節(jié)奏型。
1、引導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
今天豆寶寶見到了這么多的小朋友,心里很高興,它們真想唱歌來表達自己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展示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型,大家學一學。
3、集體演奏《巡邏兵進行曲》的片段。
反思:本次活動的亮點就是科學探究和音樂活動的有機結(jié)合使活動變得異常精彩,幼兒在活動中顯得忙而不亂,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中心進行了各種操作活動,活動贏得了幼兒的歡迎,也體現(xiàn)了生活的樂趣,原來,豆子還真會唱歌呢。同時讓老師們覺得,音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的任何東西都會唱歌,而不只是樂器才會發(fā)聲。
延伸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繼續(xù)探索豆子發(fā)聲的秘密,并用自制的豆子樂器進行演奏。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反思02-28
大班教案07-20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音樂《插秧》_大班教案06-22
大班美術(shù):海馬_大班教案06-23
大班美術(shù)《昆蟲》_大班教案06-23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8
微笑大班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