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06 11:05:04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華]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華]

          小學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yǎng)學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民族自豪感。

            2、知識目標:通過演示和對簡易天平的實際操作,觀察,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從等式出發(fā)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是不是方程。

            3、能力目標:通過簡單的天平實驗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會應用

            教具準備: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據(jù)實際變換為其它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上課要用到一種重要的稱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對,它是天平。同學們對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當放在兩端托盤的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根據(jù)這個原理,從而稱出物體的質(zhì)量。

            二、新知學習

            1、實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稱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書:1只空杯子=100克;

          小學數(shù)學教案2

            教學案例:“認識平面圖形”

            [背景分析]

            數(shù)學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數(shù)學的結(jié)構(gòu)、圖形、布局和形式無不體現(xiàn)數(shù)學中美的因素。我們有些學生不能把數(shù)學與美聯(lián)系在一起,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數(shù)學美育教學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很多地方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美,因此,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數(shù)學教學的美育功能,不僅可以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還可以獲取知識,開發(fā)智力。

            認識平面圖形這一內(nèi)容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引出的數(shù)學內(nèi)容,都是來自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jīng)常看到的物體,學生已有了一些經(jīng)驗,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觀察、繪畫圖形,能夠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直觀地認識、辨認、區(qū)分這些圖形的同時獲得對簡單圖形的美的體驗,并在合作交流中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2、在找一找、拼一拼、畫一畫各種圖形,直觀而充分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索與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的能力。

            4、 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初步感知體與面的關(guān)系,對立體圖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2、找出平面圖形的共性,區(qū)分不同的形狀。

            [課堂實錄]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受美。

            (上課一開始,播放優(yōu)美、輕快的音樂)

            師:小朋友們,今天早上的空氣多新鮮呀?蓯鄣男‰u們也跟小朋友們一樣早早地起床,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尋找食物,瞧!他們找得多高興啊!(多媒體動態(tài)演示)你們看,這幅圖漂亮嗎?

            生:漂亮。

            師:漂亮在哪里呢?為什么覺得它漂亮啊?

            生:因為它有很多種顏色:有綠色、紅色……

            生:因為它畫了大樹、房子、太陽……

            生:它有很多種形狀,有圓圈、有三角形……

            師:小朋友們很會欣賞畫,老師也覺得漂亮,這些圖畫里頭有我們的數(shù)學朋友,你們想知道它們的樣子和名字嗎?

            生:想。

            二、動手操作,誘導美。

            師:其實,小朋友的手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這些美的圖形,先請大家從學具袋里任意拿出一個正方體,把它按在紙上沿著底面畫一個圖形,看看在你的筆下可以變什么樣的圖形?(邊示范邊說明)

            (生獨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能不能告訴大家,從長方體的底面畫出來的圖形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師:哦!你知道它叫正方形,那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什么樣子的圖形是正方形呢?

            生:四四方方的。

            師:沒錯,正方形是四四方方的,但是還有一點這個小朋友沒有說,正方形的四條邊也都相等。我們就把四四方方的,四條邊都相等的圖形我們就叫正方形。老師手上是正方形的照片,我們來認一認吧!

            生:(根據(jù)教師拿出不同大小的長方形說出名稱,加強記憶)

            師:大家再拿出任意一個長方體和圓柱,也沿著底面畫畫看。

            生:(第二次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先來說圓柱底面畫出了圖形?

            生:圓柱可以畫出一個圓圈。

            師:圓柱畫出了一個圓圈,你們同意嗎?(同意)在數(shù)學課堂上我們不把這種圖形叫做圓圈,我們有更好聽的叫法,有誰知道嗎?

            生:圓形。

            師:對了,像這樣子很圓滑,沒有角的圖形我們叫它圓形,你們記住了嗎?(全班齊讀:圓形)那長方體又畫出了什么圖形呢?

            生1:我畫出了一個長長的,方方的圖形。

            生2:我畫出了正方形。

            師:我們請這兩位小朋友上來展示一下他們畫出來的圖形好嗎?(好)你們看,他們畫出的圖形一樣嗎?

            生:不一樣,一個是長長方方的,一個是四四方方的。

            師:為什么同樣是長方體,他們畫出的圖形不一樣呢?我們來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樣的長方體畫出來的好嗎?(請學生把運用的長方體拿上講臺展示)哦,小朋友們都看一下,原來這個長方體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它的兩頭都是正方形的。這位小朋友真棒,找得太好了。那另外這個我們把它取名叫“長方形”,這就是它的照片,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吧。

            生:(根據(jù)教師拿出不同大小的圓形和正方形說出名稱,加強記憶)

            師:接下來輪到球了,它能畫出什么圖形呢,小朋友們想試試看嗎?(想)

            (第三次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畫得時候,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困難沒有?

            生:球很難畫,我畫不出來。

            師: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用球來畫圖形很難畫出來,所以現(xiàn)在暫時球沒有辦法畫出什么樣的圖形,但是等到高年級的時候,相信有小朋友能想出好辦法畫出來。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生:(根據(jù)教師指定的名稱找對應的圖形)

            師:小朋友們表現(xiàn)都很棒,用掌聲給自己鼓鼓掌。(拿出三棱鏡),沿著它的底面也可畫出一個新的圖形。(教師畫)它就是你們熟悉的朋友——三角形。

            師總結(jié):我們今天認識了四個新朋友,他們是誰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這四個好朋友和我們昨天認識的立體圖形不一樣,他們住在平面圖形的王國里,都是平面的。

            三、合作交流,尋找美。

            師:認識了這四個朋友,它們還委托老師另外兩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要把這些智慧星送給認真動筆表現(xiàn)出色的孩子,你們商量商量要獎給誰?

            生(興奮地討論著,給課堂氣氛掀起一個高潮)

            師:在大家的配合之下,老師的第一個任務已完成了,第二個任務就是幫它們找找生活中的朋友——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圖形,把你想到的找到的先告訴你身邊的同學。(教師巡視指導)

            誰來幫老師來完成這個任務?

            生:(爭著搶著說,教師指導補充)課本的封面是長方形,飲料罐的上面和下面教師圓形、三角板的面是三角形,桌子的面是正方形……

            師:我們重新再來看這幅圖。(電腦逐一顯示各種圖形,學生說它們各自的名稱。)

            四、游戲鞏固,創(chuàng)造美。

            (1)找一找,練習一第3題。

            (2)拼一拼,練習五第4題。

            (3)引導學生用這四種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動物或其他的,拼好的進行全班展示,并給矛獎勵。

            (4)畫一畫,用學過的這些圖形設(shè)計一幅自己喜歡的圖案,畫得漂亮得,老師給他簽名,并送給一朵小紅花。

            五、課堂小結(jié),表達美。

            師:今天,你覺得我們的課堂美嗎?美在哪里?

            生:美,因為我們可以拼很多畫也可以畫出很多畫。

            師:今天小朋友拼出的畫,畫出的畫很漂亮,很有創(chuàng)意,回家的作業(yè)就把你們的作品帶給爸爸媽媽看,說給他們聽,美在哪里。

            [教學反思]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以美激趣。

            鮮艷美觀的圖案,簡潔大方的板書,親切生動的語言,活潑有趣的故事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妙方”,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我就創(chuàng)設(shè)了如下情境:以“陽光明媚的早晨”畫面導入,通過學生邊觀察邊欣賞,“說說漂亮在哪里”,把冷冰冰的知識與美結(jié)合起來,觸動學生的心靈,接著讓學生通過動手描一描,拼一拼,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來獲得知識并從中受到美的陶冶。

            二、回歸生活——以美促智。

            “平面圖形”這部分知識源于現(xiàn)實生活,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具有一定的感性積累。所以在教學中我安排了讓學生合作、尋找交流生活中物體的圖形這一活動,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生活積累,讓學生能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三、積極評價——以美育德。

            教師的每一次動情的評價對學生來說,學生記憶猶新,激情高潮。為了迎合低年級學生的好表揚心理,我承讀了幼兒教育的評價方式:如掌聲、小紅花、智慧星等,以無聲、有聲的方式對學生及時評價,營造舒心、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情感和持久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shù)學教案3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guān)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獨立自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4、使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的含義,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5、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單元重點

            1、認識圓和軸對稱圖形;

            2、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理解圓周率“π”;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以及畫具有定半徑或直徑的圓。

            第一課時 認識圓

            (1)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guān)系。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guān)系,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guī)等。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線圍成的?簡單說說這些圖形的特征?

            長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圓片圖形:

            (1)圓是用什么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鐘面、車輪、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

            1 、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圓紙片。

            (2)課本第56頁動手折一折。

            折過2次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折出另外兩條折痕呢?

            (3)指出紙片的圓心、直徑和半徑。

            2、自學,教師巡回指點,發(fā)現(xiàn)難點。

            3、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個別學生上臺指出。

            4、小組討論:

            (1)什么叫半徑?圓上是什么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徑?過圓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jié):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guān)系。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然后討論測量結(jié)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guān)系。

            得出結(jié)論:在同一個圓里,

            (2)58頁做一做第一題。

            (二)畫圓。

            1、介紹圓規(guī)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讓個別學生說出老師剛才是如何畫圓的。

            學生自學課本第57頁并小結(jié)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3、小組內(nèi)畫r=3cm的圓。組長檢查評比,然后全班評比。

            三、當堂測評

            1、判斷,并說明理由。(40分)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 )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 )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4)圓的半徑都相等。 ( )

            2、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厘米的圓。(30分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30分)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查看,發(fā)現(xiàn)疑難。

            小組內(nèi)評比,糾錯。組長組織解決存在問題

            四、談收獲、講表現(xiàn)。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還有什么提議嗎?覺得在哪些地方還需改進。

          小學數(shù)學教案4

            一、教學內(nèi)容:

            練習八書P48到50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以“相差關(guān)系”為基本數(shù)量關(guān)系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初步學會用分析法分析,會口述解題步驟,能正確地列式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

            ●基本練習

            1、P48先出示(1),練習后說說分析過程

            板書:鴨的只數(shù)-雞的只數(shù)=鴨比雞多的.只數(shù)

            2、改變上題,學生自己寫關(guān)系式,再列式計算,反饋

            3、P48練3學生獨立計算,反饋時說出數(shù)量關(guān)系式:

            男同學人數(shù)-女同學人數(shù)=男同學比女同學多的人數(shù)

            ●變式練習

            1、濱海小學三年級有學生42人,四年級有8個小組,平均每個小組有多少人?

            請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

            2、少年宮有合唱隊員60人,舞蹈隊員42人。合唱隊員比舞蹈隊員多多少人?

            先口答。再將“合唱隊員60人”改變,成為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綜合練習

            1、P48練5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再解答。

            2、P49練8指名說說。

            (二)

            ●基本練習

            1、P49練10(1)出示后讀題,說說已知條件和問題

            寫出基本數(shù)量關(guān)系式:第二小組平均每人-第一小組平均每人=?

            2、P49練10(2)學生獨立練習后反饋說說基本數(shù)量關(guān)系式

            ●綜合練習

            1、P50練11、12、13先練習,后反饋比較基本數(shù)量關(guān)系有什么不同

            2、P50練14畫圖幫助學生理解

            3、P50練15,先補充,再計算。反饋

          小學數(shù)學教案5

            一、旋轉(zhuǎn)與平移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經(jīng)歷認識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的過程。

            2、結(jié)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在對物體旋轉(zhuǎn)、平移運動探索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旋轉(zhuǎn)現(xiàn)象。

           。ㄒ唬┳鲲L車:

            1、指導學生動手用正方形彩紙做風車。

            2、讓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風車玩一玩。觀察風車轉(zhuǎn)動的情形,說說風車轉(zhuǎn)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在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風車是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zhuǎn)動的,說明風車的轉(zhuǎn)動就是旋轉(zhuǎn)。

            (二)說一說:

            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可直接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旋轉(zhuǎn)現(xiàn)象。

            二、認識平移現(xiàn)象。

           。ㄒ唬┳鲆蛔觯

            1、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師生共同操作。

            2、讓學生交流自己取書、推書的動作。

            3、討論:

            取書、推書的動作以及書的移動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了解書是沿一個方向做平移運動。

           。ǘ┱f一說:

            1、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事例,說出平移現(xiàn)象。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

            三、練一練:

            第1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做平移、旋轉(zhuǎn)動作。

            第2題:給學生充分的觀察、交流空間。

            第3題:先讓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先讓學生指出事物的運動情況,再說出哪些是平移現(xiàn)象,哪些是旋轉(zhuǎn)現(xiàn)象。重點了解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的情況。

            四、作業(yè):課本第4頁的第4題。

            教學隨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操作活動,經(jīng)歷認識圖形平移和在方格紙上畫平移圖形的過程。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在探索簡單圖形平移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在方格紙上移動圖形(課本第5頁的做一做):

            1、指導學生邊操作、邊交流。

            先讓學生把紙片放在方格紙的中間位置,再把紙片向右平移5個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過程、方法、結(jié)果。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把一個圖形平移幾個方格,只要看圖形一條邊平移的格數(shù)即可。

            2、將紙片從A處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點了解學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確。

            3、想一想:把紙片從A處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紙片平移了幾個方格?

            讓學生自己平移,再說一說平移的距離。

            二、試一試:

            做課本第5頁的試一試。

            1、出示問題,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再交流。

            2、鼓勵學生畫出其他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一練:

            課本第6頁的練一練。

            第1題:師生一起邊討論,邊填空。

            第2題:鼓勵學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線。

            第3題:先共同判斷,再涂色。讓學生說一說另一個虛線圖是向右平移幾個方格后得到的。

            第4題:鼓勵學生自己確定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分別畫出平移后的圖形。交流時,讓學生說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動了幾個格。

            教學隨筆:

            二、除法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購書問題,經(jīng)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學重、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兩位數(shù)的除法,并進行驗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課本第8頁的題。

           。1)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師提問:能買多少本《趣味數(shù)學》?

           。3)學生列出算式后嘗試解答。

           。ǎ矗┙涣鲗W生的解決方法。重點使學生學習口算方法。如,把15個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即150÷5=30;也可以這樣想,因為5×30=150,所以150÷5=30。

           。ǎ担⿴熖岢觯150元能買多少本《科普讀物》?

           。ǎ叮⿴熒扔懻摚150÷6能直接用口訣計算嗎?然后共同完成豎式計算。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商“2”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議一議:怎樣檢驗算得對不對呢?

            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學過的“單價×數(shù)量=總價”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式,想到檢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用商乘除數(shù)的方法可以檢驗除法算得對不對。

            四、練一練:

            第1題:弄清題意后,讓學生計算。教師注意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方法。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重點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情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自己驗算的情況。

            第3題:在進行練習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保護益鳥的教育。

            教學隨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月餅裝盒問題,經(jīng)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運算的準確性和計算結(jié)果在生活中應用的現(xiàn)實性。

            教學重點: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6

            學習內(nèi)容:

            認識整時(教材84頁)

            學習目標:

            1、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

            2、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學會認識整時。

            學習重難點:

            1、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

            2、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整時。

            學具準備:

            主題圖、大鐘面、小鐘面。

            學習活動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

            師:今天早上天亮不久后,小紅家的鬧鐘就響了,聽到鬧鐘響后,小紅在做什么呢?(出示主題圖)

            2、指導看圖

            師:小紅起床了,媽媽在旁邊笑瞇瞇地看著她,表揚她是一個早睡早起的好孩子。我們也要像小紅那樣,聽到鬧鐘響了,馬上起床,不睡懶覺,養(yǎng)成好習慣。

            3、揭題

            師:鬧鐘可以叫我們起床,那你還知道鐘表有哪些作用呢?

            生:可以幫助我們認時間,告訴我們幾時了……

            師:鐘表在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它的本領(lǐng)可大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

            師: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生:(齊讀課題)

            二、組織學習活動

            活動一:認識鐘面

            問題:你想知道鐘面有幾顆針嗎?它們表示什么嗎?

            讓我們看一看,比一比。

            1、觀察鐘面

            師:引導學生拿出學具鐘面,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

            生:仔細觀察鐘面。

            生:匯報觀察的結(jié)果。(有兩根針,還有1~12這些數(shù)字……)

            2、比一比

            生:同桌互相比一比兩人的學具鐘,看看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匯報(都有兩根針和1~12這些數(shù)字)

            活動二:認識時針和分針

            問題:鐘面上的兩根針有什么特點?

            要求:

            1、仔細觀察鐘面。

            2、組內(nèi)交流分享。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jié):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一根更長更細的叫分針,另一根更短更胖的叫時針。(結(jié)合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板書特征:時針短、胖;分針長、細)

            5、同桌互相指一指,認一認,說一說。

            活動三:認識整時

            問題:你想知道幾時在鐘面上是怎樣表示的嗎

            1.認識第一個鐘面上的時刻(7時)

            這是小紅早上起床的.時刻,你知道是幾時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問:這個鐘面上的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是幾時?

            生匯報:分針指著數(shù)字12,時針指著數(shù)字7。

            師小結(jié):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

            2.認識書上第84頁主題圖下面的三個鐘面

            師指著第一個8時的鐘面,問:你能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匯報觀察認時間的結(jié)果。(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我知道是8時)

            師:分針指著12時,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生齊讀)

            按上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先認,師再結(jié)合學生的匯報小結(jié)認整時的方法。

            師小結(jié):我們把剛才我們認的這四個時刻都叫做整時。(板書:整時)

            3、撥鐘(認整時)

            師撥鐘生認。同桌互撥互認。師說時間生撥鐘。

            三、課堂小結(jié):

            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jié)。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幻燈片播放正方形、長方形圖片,吸引興趣

            2.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你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發(fā)學生思考。

            二、實際操作,驗證猜想

            1、觀察 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 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同桌交流。

            2、操作驗證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 (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3、反饋 (1)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 相機教學“對邊”。 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里,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 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短的一條邊呢? (2)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4、歸納 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 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它們的特點。

            2、在書上p64第7題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再說說小青菜提的問題。

            3、完成書上p64第4題。 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三、課堂小結(jié)

            向同學們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的習題

            2.把不理解的地方標畫在書上。

            篇二:《 8+7等于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8+7等于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初步培養(yǎng)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激發(fā)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玩,好不好?

            師一邊拍手一邊有節(jié)奏地說:小朋友,我問你,9和幾湊滿十?

            學生:邵老師,告訴你,9和1湊滿十……

            [評析: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對口令游戲不但復習了10的組成,也為學生探索8、7加幾的算法提供了依據(jù)。]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小號圖。

            (1)提問:這是一幅小號圖,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怎樣列式?

            [評析: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再提出問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提問:8+7等于幾?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在小組里說一說。

            (3)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可能會有下面的想法:

           、僖粋一個數(shù)出來的。

           、谧筮8個加2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

           、塾疫7個加3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個。

           、軆蓚盒子一共20格,現(xiàn)在空掉5格,就是15個。

           、8+7=8+2+5=15。

           、8+7=7+3+5=15。

            學生在交流第②、③種方法時電腦動畫演示小號移動的過程。

            [評析:教師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8+7的計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學生的三種認知水平:第①種算法表現(xiàn)出動作把握傾向,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種算法表現(xiàn)出圖形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對圖形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種算法表現(xiàn)出符號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較高。]

            2.教學小棒圖。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計算8+7=15,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樣想的?

            小青椒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的,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是怎樣想的?指名說一說。

            動畫演示,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shù)。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點不一樣,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又是怎樣想的?指名交流。

            [評析:設(shè)置一個幫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讓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sh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美德,同時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

            (3)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小結(jié):這兩種方法都是湊十法"。

            3.(1)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學生完成后交流。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個"圈十"游戲。先圈出10個,再計算。

            (3)教學"想一想"。提問:不看圖、不擺小棒,你們會這樣想嗎?請你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計算8+9還可以想哪些有聯(lián)系的算式?"

            誰來說一說。學生可能想到:

           、僖驗9+8=17,所以8+9=17。

           、谝驗9+9=18,所以8+9=17。

           、垡驗8+10=18,所以8+9=17。

           、芤驗17-9=8,所以8+9=17。

            [評析:讓不同的學生表現(xiàn)不同的思維過程,使他們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同時使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4)小結(jié):我們計算8+9的時候可以想以前學過的算式,這個辦法真不錯。(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的得數(shù)嗎?

            學生口答。

            [評析:通過題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較小數(shù)加較大數(shù),可以利用學過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數(shù),同時體會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

            三、尋找規(guī)律,鞏固新知

            1.電腦出示"8加幾"的題目,學生口答,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只要把加上的數(shù)分成2和幾,就知道得數(shù)是十幾。小結(jié):發(fā)現(xiàn)了這個規(guī)律,就會算得又對又快。

            [評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讓他們?nèi)ビ^察、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8加幾得數(shù)的規(guī)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思考的'習慣。]

            2.電腦出示"7加幾"的題目。提問:那么7加幾有這樣的規(guī)律嗎?誰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shù)?

            3.組織口算比賽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勢。

            四、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提問:光會計算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開動腦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裝了9個,第二袋裝了8個,第三袋裝了6個。幼兒園王阿姨要為班上15個小朋友準備點心,你覺得買哪兩盒比較合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交流。

            小結(jié):運用數(shù)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只要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

            總結(jié)

            [評析:教師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學生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計和判斷。問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增強了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發(fā)展了求異思維,培養(yǎng)了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

            總評:本課的教學,沒有嚴謹?shù)挠嬎惴椒ǖ闹v解和反復的、規(guī)范化的算理語言的訓練。教師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形式思考,探索計算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學生在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生動的和個性化的過程。

          小學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jīng)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shù)學練習過程,發(fā)展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積累生活經(jīng)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shù)學的價值,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積累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經(jīng)驗,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有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及車溪風景區(qū)美景視頻

            教學設(shè)計: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喜歡),大家去過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課件:春天來了

            同學們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氣息,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到民俗風景區(qū)宜昌車溪去看看。我們要到車溪旅游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生:租車)

            【設(shè)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游美好經(jīng)歷的回憶或向往,為后面旅游活動作鋪墊;接著出示宜昌風景區(qū)春天美景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了學生參入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課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獨立閱讀信息后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們班的同學有31名,為了安全學校還派了9名老師。

            (2)大車每輛限乘18人;小車每輛限乘12人。(大車、小車圖)

            2、我們怎樣租車呢?(對話框出示問題)

            3、研究租車方案

            溫馨提示:

            (1)請獨立設(shè)計租車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誰的辦法多!

            (2)四人小組交流,并對組內(nèi)租車方案進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組合作,能把組內(nèi)的想法有條理的進行描述。

            A、學生活動

            B、全班交流。(各組派代表上臺發(fā)言)

            教師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表格,你認為那種整理得?為什么?(學生比較租車方案統(tǒng)計表)(板書:有序思考) 4、這么多種方案,你會選擇哪種方案?為什么?

            請看(課件添加信息):大車每輛160元,小車每輛120元。

            5、猜一猜:哪種方案最省錢?

            (板書:空位最少最省錢)

            5、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分組計算各種方案需要多少錢.

            比較得出租1輛大車2輛小車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車方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的優(yōu)越,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活動二:購門票

            1、出示信息:同學們,我們坐上汽車很快就來到了車溪風景區(qū)的大門口,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信息),購買門票就可以進去啦!

            成人票每張80元,學生票每張40元。

            團體票40元/人(45人起訂)

            2、提出問題:怎樣買門票最合算?

            3、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設(shè)計方案。

            (2)集體交流

            (三)游車溪:課件出示:車溪美景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游覽車溪。(看圖片及介紹)

            師:我們徜徉于車溪的青山綠水時,無盡的鄉(xiāng)土氣息如清泉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仿佛回到了“夢里老家”。

            【設(shè)計意圖】解決了租車問題后,學生已經(jīng)略顯疲憊。欣賞車溪風景區(qū)美景,調(diào)節(jié)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短時的放松,還能起到過渡的作用。

            (四)活動四:用餐

            師:醉人的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肚子餓了。同學們我們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

            1、合理點菜

            (1)師:假如你們一組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shè)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2)在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匯報。

            (4)仔細看看,哪種訂餐方案好,為什么?引導得出點菜時注意營養(yǎng),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注意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板書:葷素搭配,注意營養(yǎng),節(jié)約不浪費)

            2、合理配菜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湯并贈米飯的活動,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nèi)設(shè)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學生小組交流,設(shè)計方案。

            (3)匯報交流。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再點菜設(shè)計中,再與組內(nèi)成員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優(yōu)越;對別人點的菜進行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增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

            師:同學們,今天的旅游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開心嗎?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談收獲)

            師補充:1.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需要數(shù)學。

            2.旅游中除了學會計算,節(jié)約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衛(wèi)生、健康、文明等等。

            【設(shè)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jié),使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數(shù)學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數(shù)學學習是有意義的,從而深刻認識到數(shù)學的價值與魅力。

            四、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游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旅游中還有很多數(shù)學問題要考慮,如時間,住宿等等,課后為班級制定一份旅游計劃。下節(jié)課再全班交流。

            作業(yè):

            設(shè)計旅游計劃

            這次旅游,同學們非常高興,還有很多收獲,你們想去哪兒游玩?

            布置學生設(shè)計旅游計劃,填寫旅游計劃書。

          小學數(shù)學教案9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1~53頁化簡比 。

            【教學目標】

            1) 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zhì)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zhì)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課件

            【教學設(shè)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動:哪一杯更甜?

            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活動:各小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實驗物品,動手調(diào)制蜂蜜水。

            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議一議哪個小組調(diào)制蜂蜜水更甜。

            [課件出示]課本P51圖片,同時配上畫外音:

            一個男同學說:我調(diào)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個女同學說:我調(diào)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師:他們倆調(diào)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請估一估,再試一試。

            我們先分別寫出它們的比。

            40:360

            10:90

            就這樣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diào)制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呢?請分組討論一下。

            40:360= = =1:9

            10:90= = =1:9

            得出結(jié)論:兩杯水一樣甜。

            二;啽。

            分數(shù)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0.7:0.8 :

            師:剛才我們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zhì)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來化簡整數(shù)與整數(shù)的比,F(xiàn)在請同學們先自己嘗試一下化簡小數(shù)與小數(shù)的比和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比,然后請同學說一說是根據(jù)什么來化簡的.。

            0.7:0.8 :

            =0.70.8 =

            =78 = 4

            =7:8 =

            =8:5

            完成書上試一試化簡下面各比。

            15:21 0.12:0.4 : 1:

            請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化簡比的方法,全班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1題:連一連

            在學生中開展比賽,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2題:寫出各杯子中糖與水的質(zhì)量比。

            1)寫出四個杯子中糖和水的質(zhì)量比。

            2)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

            3)還能寫出糖與糖水的質(zhì)量比嗎?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3題:

           。1)(2)題自己獨立完成;

            (3)題投球命中率同學討論完成。

            四、總結(jié)

            師:同學們一起來總結(jié)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閱讀數(shù)學課本P51比的化簡。

            我們是根據(jù)什么來化簡比的呢?

            是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zhì)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來化簡的。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化簡比?或者說我們用化簡比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五、獨立完成課本P53 第4題和第5題。

            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調(diào)制蜂蜜水。通過調(diào)制蜂蜜水的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哪一杯更甜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zhì)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來化簡整數(shù)與整數(shù)的比。

            這是小數(shù)與小數(shù)的比和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比,還是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zhì)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來化簡,目的是讓學生在不同題目中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進一步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鞏固化簡比。

            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這個問題需要化簡比或求出比值后才能確定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實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1),(2)兩題的基礎(chǔ)上,在小組內(nèi)討論完成(3)題,然后在班級交流每組的情況,從而讓學生明白判斷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小學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進行試商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掌握一些靈活試商的方法,對除數(shù)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題,能較快地求出一位商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除數(shù)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題的靈活試商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知識,能較快地求出一位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口算卡片)

            15×4 16×5 16×6 4×25

            60÷4 80÷16 96÷16 100÷25

            60÷15 80÷5 96÷6 100÷4

            14×8 24×7 26×5 24×5

            2、先說出思維過程,再說結(jié)果、

            15×6+15 25×8—25 24×5+24

            14×7—14 26×4+26 16×8—16

            3、下面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15×( )<76 16×( )<120

            25×( )<204 24×( )<124

            26×( )<158 14×( )<121

            二、學習新課

            (一)啟發(fā)談話: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shù)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的試商方法、請你根據(jù)自己掌握的知識,獨立完成下面例題,并通過思考還可以采用什么不同的方法試商、

            (二)教學例1

            1、出示例1:70÷14=

            (1)學生獨立解題、老師巡視、個別指導,有目的地了解各層次學生的不同思路,做到心中有數(shù)、

            (2)學生討論、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師深入各個小組,掌握學生實際情況、

            2、師生共同小結(jié)

            (1)當學生充分討論后,老師組織學生集中,先請一名用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同學講述試商過程、(把除數(shù)14看成10試商)(老師板書)

            同學回答后,老師可以請同學評議一下,同學們可以說出,用這樣的試商方法,需要調(diào)商好幾次,比較麻煩,影響計算速度、

            (2)老師請用不同方法試商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解法、

            生:把14看作10來試商,商7后和14相乘,積是98,98比70多28,28是2個14,所以改商5、

            老師可以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老師給予鼓勵,并補充說:很好,調(diào)商一次、

            生:我是用口算,14和5相乘,積是70,所以我直接商5、

            老師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給予肯定,非常好,一次確定商、

            生:把14看成10來試商,商7一定大,先試商6, 6和14相乘,積是84,還大,改商5、

            老師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老師表揚:也很好,肯動腦筋,調(diào)商一次、

            生:14接近15,我把14看成15,5個15就是75,所以商5、

            老師肯定這個學生,平時注意口算練習,這樣,試商的速度能提高、

            (學生回答不同的解法,不一定按老師準備好的順序,教師要有應變能力)

            在老師的引導下,從中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最佳試商方法、今后自己在做題時可以靈活選用、

            3、做一做:

            訂正時,請說明自己試商的過程、

            (三)教學例2

            1、出示例2: 240÷26=

            看題后,思考片刻,理順思路

            2、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試商方法、通過啟發(fā),比較后,你認為哪種方法好,自己嘗試一下,寫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

            3、集體匯報、按照例1的做法,學生回答哪種試商方法,老師出示哪種事先準備好的投影片、

            生:把26看作30來試商,商8,8和26相乘,積是208,240減208,余數(shù)是32,比除數(shù)大,說明商小了,改商9、

            師:看哪些同學的思路與這種方法相同、(老師要重視這種反饋信息)

            生:我是這樣想的,因為10個26是260,比被除數(shù)240多20,所以商9合適、

            師:給予肯定,看看哪些小組有這種思路是誰說出的,應該表揚、

            生:把26看作25來試商,4個25是100,8個25是200,余下的40里面還有1個25,所以可以商9、

            師:真不錯,肯動腦筋、再了解一下,哪些小組討論到這種方法,是哪個同學提出的、啟發(fā)是否還有其它的不同想法,充分給時間讓學生發(fā)表、

            4、做一做:

            獨立完成后,同桌同學可以交換一下,自己用什么試商方法、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講的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除數(shù)有什么特點?(除數(shù)的個位數(shù)是4,5,6)通過學習和練習題,你能說一說,這樣的題目怎樣試商簡便嗎?(同桌位同學可以互相說一說)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歸納:當除數(shù)是14,15,16,24,25,26時,可以用靈活的試商方法,采用口算直接乘的方法,還可以選擇其它能減少調(diào)商次數(shù)的方法、

            三、鞏固反饋

            1、說出下面各題各應商幾?(逐題出示)

            2、判斷,下面各題的商是否準確,不準確的調(diào)整過來、

            3、說出下面各題應該商幾、(逐題出示,誰先看出來立即搶答)

            4、計算下面各題、(一、三、五組做上面4道題,二、四、六組做下面4道題、做完本組題,可做另一組題)

            88÷16 128÷14 165÷24 128÷16

            91÷15 150÷25 113÷15 194÷26

            四、作業(yè)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高山鎮(zhèn)奮進礦校:谷旭晶

            一、教學內(nèi)容:《年、月、日》。

            二、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有關(guān)知識。

            2.通過觀察討論、自學課本、實踐探索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結(jié)合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獲得較長時間觀念,即年、月、日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其中發(fā)現(xiàn)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

            1、教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采取“引導--探索--發(fā)展”這一教學模式并利用計算機課件輔助本節(jié)課的教學。

            計算機課件以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形式強化對學生感觀的刺激,這一點是粉筆和黑板所不能比擬的,采取這種形式,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一堂課的信息容量,使教學目標 更完美地體現(xiàn)。另外,電腦軟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將教師的思路和策略以軟件的形式來體現(xiàn),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電化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還處在發(fā)展中,同時我希望通過這堂課拋磚引玉,促進電化教學的發(fā)展。

            2、學法:

            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創(chuàng)造疑問,學生想辦法解決疑問,通過教師的啟發(fā)點撥,學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隨時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決疑問的方式,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過教師的點撥得到發(fā)揮。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中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 (歌曲導入 )

            課件出示過生日的場景音樂動畫(生日歌伴隨Flash動畫)。通過提問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引出課題并板書。

            <二>、自主探究:

            1、尋求年、月、日形成的原因。

            2、認識年歷

            這是一張20xx年年歷卡,這年歷卡里有許多關(guān)于“年、月、日”的知識,請同學從年歷中尋找思考題的答案。(出示問題,分組探究。)

            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shù)都相同嗎?有幾種情況?

            一年中有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

            說明:我們把有31天的那個月叫大月,有30天的那個月叫小月,二月是個特殊的月份。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3、記住大月、小月

            哪個月是31天?哪個月是30天?怎樣記住一年的大月、小月?

            (1)左拳記憶法

            課本上介紹一種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數(shù)。怎樣數(shù)呢?請同學們打開書45頁,

            看下面的一段話:“可以像┄┄”(老師組織,指導學生邊看書邊數(shù))。投影出示左拳圖,指著左拳圖,帶著學生一起數(shù)。

            鞏固提問: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哪個月除外?

           。2)兒歌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帶領(lǐng)學生讀兒歌。

            6、師生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年月日, 提醒學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7、出示練習題讓生完成。

            8、出示課堂檢測,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三>、布置作業(yè):課本46

            頁第4題.

            板書設(shè)計 :

            年 月 日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

          小學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簡便記法。

            2.探索規(guī)律尋求新知。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無限循環(huán)小數(shù)的意義和循環(huán)節(jié)的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

            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及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評價任務:

            1.認識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

            2.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循環(huán)節(jié),會進行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簡寫。

            教學流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

            評價要點

            環(huán)節(jié)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激趣導入

            1、以玩撲克牌的'游戲說明擺放順序重復出現(xiàn)。

            2、今天我們將學習與循環(huán)有關(guān)的知識,板書課題:循環(huán)小數(shù)。

            3、展示目標: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

            環(huán)節(jié)二

            目標展示

            1.使學生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簡便記法。

            2.探索規(guī)律尋求新知。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環(huán)節(jié)三

            學習新知

            1.出示例7

           。1)板書: 400÷75

            讓學生獨立計算.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通過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學生交流討論:第一題可以除盡,2、3題的商除不盡,總也除不完.(4)建立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的概念。

            (5)歸納總結(jié)出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的意義。

            2.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

            老師指著400÷75的豎式提問:為什么商的小數(shù)部分總是重復出現(xiàn)3,它和每次出現(xiàn)的余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

            總結(jié):我們所說的重復也叫循環(huán),像5.333……這樣小數(shù)部分有一個數(shù)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xiàn)的小數(shù),就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4、建立“循環(huán)節(jié)”的概念,指導循環(huán)小數(shù)的寫法。讓學生任意說出幾個無限循環(huán)小數(shù),教師板書:

            5、老師指導書寫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簡便寫法。

            小數(shù)的循環(huán)部分只寫出第一個循環(huán)節(jié),并在這個循環(huán)節(jié)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記一個圓點。

            環(huán)節(jié)四

            訓練操作。

            做一做第一題

            矯正:強調(diào)循環(huán)小數(shù)的寫法。

            小組合作各小組以小組長為中心,把自學所得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環(huán)節(jié)五

            課堂小結(jié)

            學習至此,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本節(jié)課我學會了什么?掌握不太好的是?

            作業(yè)練習

            1.課堂作業(yè):教材第37頁練習八第8題、第10題。

            2.課外作業(yè):

           。1)教材第37頁練習八第11題。

           。2)算一算,想一想:10÷7的商的小數(shù)部分第100位上的數(shù)字是幾?

          小學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厘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學習分米產(chǎn)生的意義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計一下你們的課桌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組的來測量課桌的長。

            2、說一說你們在測量過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嗎?老師找一至三名學生回答他們的測量方法及結(jié)果。老師根據(jù)學生口述的方法進行評價。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連續(xù)量,量的次數(shù)少,但計算比較麻煩,也可以用10厘米為一份連續(xù)量,量的次數(shù)多,但計算起來較簡單。

            3、10厘米的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10厘米這一份的長度就是1分米。)

            二、學習分米與米、厘米間的關(guān)系

            1、通過我們剛才的操作,再請同學們看看分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觀察尺子,1分米中有10個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手對準尺子來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分米與我們以前學生的長度單位有什么關(guān)系嗎?(1米=10分米)你是怎樣想到的?

            三、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在數(shù)學書上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同桌用尺來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劃是否準確。

            2、舉出生活中長或?qū)捇蚋叽蠹s是1分米的物品。

            3、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出來。

            四、鞏固練習

            1、填寫上適當?shù)膯挝?/p>

            1把米尺長1()

            1把米尺長10()

            1把米尺長100()

            2、書本第4、5題填寫在練習本上,老師提醒學生看清單位名稱。

            3、練習6,7題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討論完成。

            五、全課總結(jié)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jié)。

          小學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6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6的乘法口訣的來源,促使學生加深對每句口訣意義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訣。

            2.使學生熟記6的乘法口訣,能靈活運用6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和推理概括能力,向?qū)W生滲透函數(shù)對應思想。

            4.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樹立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感受探索的樂趣。 重點:掌握6的乘法口訣。

            難點:

            熟記6的乘法口訣。

            教學準備:

            PPT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引入

            師:剛才同學們悅耳的背書聲,吸引海底的小魚來到我們的課上和我們一起學習。

            它們!出了幾個題目讓你們做!

            小魚說:你會嗎?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師:同學們,你們1—5的乘法口訣學得真認真。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6的乘法口訣,這次,老師想讓同學們自己編口訣,你們敢挑戰(zhàn)嗎?

            二、自主探索,總結(jié)規(guī)律

            師:老師很喜歡魚,可是又老是養(yǎng)不好魚,于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擺金魚可以嗎?(課件先出示一條金魚)

            師:擺一條金魚用了幾個三角形? 擺2條呢?那么擺3條、4條、5條、6條呢? 學生討論,然后完成下表。

           。ń滩61頁主題圖下面的表格) 魚(條) 1 2 3 4 5 6 三角形(個) 6 12

            提問:

            1、6是有幾個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那12呢?18、24、30、36呢?

            2、你能根據(jù)1*6=6,1*6=6編出一句乘法口訣嗎? ( 板書:一六得六)

            師:你能編出6的其它5句口訣嗎? 請你把教材61頁的口訣補充完整 (板書: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匯報時師板書,并讓生說一說口訣所表示的意思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訣編出來了。齊讀!

            師:認真觀察這些口訣,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同學們真會思考。

            這些發(fā)現(xiàn)都可以幫助我們記住6的乘法口訣。

            師:你認為哪句容易記,哪句難記?你有好辦法很快記住嗎? 如果我忘記了“四六”是多少怎么辦?

            口答:5個6比4個6多幾,比6個6少幾?

            師:現(xiàn)在自由記憶口訣看誰記得最快? 1)齊背 2)分組背 3)對口令 4)開火車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賽,誰背得熟練 三、趣味練習,應用新知 1、用口訣讀下面的乘法算式 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 2、釣魚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謎語: 有時掛在天上,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

            師:這首詩里面一共有多少個字?誰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4、根據(jù)圖形說口訣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溝通,全課小結(jié)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shè)計

            6的乘法口訣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還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業(yè)布置、教后反思。

          小學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鐘面和電子表面,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正確地讀、寫整時時刻和大約幾時。

            2.經(jīng)歷操作、討論、交流等實踐活動,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建立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從小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運用有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時間問題。

            對策:讓學生通過撥一撥、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進一步建立時間觀念,認識整時數(shù)和大約幾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1.談話引入: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兒正好有一段動畫片,想不想看?

            在這段動畫片里有一樣物品在我們?nèi)粘I钪凶饔每纱罅,請你們邊看邊找,比一比,看誰能第一個把它找出來。(課件播放動畫片)

            2.指名匯報,公布正確答案:鐘表。

            3.提問:你知道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處嗎?學生介紹

            4.揭示課題:鐘表在生活中有很多用處,它能告訴我們時間,幫助我們利用好時間,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鐘表”。出示課題。

            【開課伊始,從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動畫片入手,引出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讓學生說說鐘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做好了學習新知識的心理及能力上的準備。】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lǐng)悟。

            1.組織探究,認識鐘面。

            (1)師:今天小朋友們都把自己的小鬧鐘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真漂亮!向同學們展示一下吧。▽W生之間互相欣賞各種式樣的鐘表)

           。2)師:無論什么式樣的鐘,都有一個鐘面。仔細觀察你的鐘面,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匯報:誰來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教師用教具鐘演示:12個大格,12個數(shù)字,時針和分針。(板書)

            由學生介紹時針和分針。

            提問:怎樣區(qū)分時針和分針呢?

            每人在自己的實物鐘上指出“時針”和“分針”給同桌看。

           。3)師:下面請你們撥動你的小鬧鐘,看看還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匯報:時針和分針同時在走,而且走的不是一樣快的……

           。4)師:老師這兒也有個鐘面(課件出示一個空白鐘面)。

            提問:這個鐘面完整嗎?再給它加上些什么才算比較完整?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加上12個數(shù)字,時針和分針。

            2.認識整時。

           。1)指著剛剛添加完整的鐘面,提問:這個鐘面上的時間你認識嗎?你是怎樣認出是3

            時的`?(學生介紹認識整時的方法)

            (2)出示5時的鐘和表,提問:這只鐘和這塊表上表示的是幾時呢?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jié):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幾時。

           。3)出示電子鐘,提問:你知道這個是什么鐘?這個電子鐘表示的是幾時呢?怎么看出來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見過這樣表示時間的?

            小結(jié):圓點后面兩個零,前面是幾就幾時。

           。4)師撥鐘面,指名口答。

           。5)請你撥一個你喜歡的整時,讓同桌的小朋友來認一認。同桌活動集體反饋時根據(jù)學生撥的整時讓學生說說當時一般在做什么?

            3.認識大約幾時。

            (1)教師撥鐘(5時整),提問:這是幾時?再撥(5時過一點),提問:這又是什么時刻呢?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小組討論最佳答案。再撥(5時不到),提問:這個時刻怎樣說比較合適呢?學生口答并說明理由。

            小結(jié):幾時不到和幾時過一點我們都可以說成“大約幾時”。

           。2)出示“7時不到”“7時剛過”“7時整”三個鐘面,指名認鐘并說明理由。

           。3)交流活動: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小鬧鐘撥出自己最喜歡的時刻(可以是整時或大約幾時)找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師,介紹一下自己撥的時間,并說明此時此刻自己一般在干什么。

            【設(shè)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上讓他們通過觀察、撥鐘、小組交流、全班性交流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通過自己的感悟和體驗去獲得新知!

            三.實踐應用,鞏固內(nèi)化。

            1.畫一畫!跋胂胱鲎觥5。

            丁丁聽說我們小朋友今天學習了認鐘表,想出示幾個鐘面考考大家,可沒想到他是個小馬虎,畫出的鐘面不是缺這個就是少那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三個鐘面,依次指名說說缺少什么。

            你能幫幫丁丁,把這幾個鐘面補充完整,并且使鐘面表示的時間正好是丁丁要求的時間嗎?學生完成,集體評議。

            2.議一議。“想想做做”6。

            課件出示:有一天,老師聽到兩個小朋友在爭論一件和時間有關(guān)的事,小明說10時的時候他在上第二節(jié)課,小麗說10時的時候她在床上已經(jīng)睡著了,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小結(jié):原來一天之中,上午有個10時,晚上也有個10時。

            3.說一說。課件出示:上午時,中午時,下午時,晚上時。

            讓學生根據(jù)這幾句話填上合適的時間,并說說當時自己在干什么。(小組交流)

            【練習的設(shè)計力求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意加強趣味性,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初步掌

            握一天24小時的概念。】

            四.課堂總結(jié),拓展開放。

            周末的時候你們一般都做些什么呀?

            請小朋友們根據(jù)今天所學的知識,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shè)計一張周末的“作息時間表”,合理的安排好時間,渡過一個“愉快的周末”。

            【讓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設(shè)計“作息時間表”,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9-1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01-17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01-20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門】01-27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1

          小學數(shù)學教案【推薦】01-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薦】01-19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