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11-25 00:56:06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錦集十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字,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2.認識10以內的相鄰數,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有關數字的物品,如有時間的日歷量杯、有號碼的衣服、圖書、電話、有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等食品包裝袋。

            2.學習包《科學·生活中的數字調查記錄單》、親子手冊《科學·尋找生活中的數字》。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收集的物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什么地方有數字,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2.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包《生活中的數字調查記錄單》。

            3.引導幼兒討論:必須記住哪些數字(如父母及家里的電話號碼、門牌號等)。

            4.引導幼兒討論:如果生活中沒有數字會怎么樣?

            活動延伸:

            1.請家長經常帶幼兒一起垢污,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數字及其作用,如在購買食品時,尋找生產日期、保質期、標價等。

            2.請家長指導幼兒完成親子手冊《尋找生活中的數字》。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fā)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2、激發(fā)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體為中心來正確區(qū)分左右;

            活動準備:紅圓點20張: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教師發(fā)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如:教師:來,來,來,舉起你的右手來。幼兒:我的右手舉起來;

            來,來,來,舉起你的左手來。幼兒:我的'左手舉起來;

            (教師看幼兒是否舉對,糾正個別不對的)

            那我們的兩只手是左手幫我們事情做得多,還是右手做得多,請幼兒說說你的右手都會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嗎?

            4、教師出示右手,手上貼有紅圓點,提問:你知道老師手上有什么嗎?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還是右手,請你舉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師觀察幼兒舉手的情形,并在舉對的孩子手背上貼上紅)對于舉錯的幼兒,教師可以站在幼兒身旁,和幼兒同方向站,讓幼兒對照,是不是舉對了。師強調,幼兒按指令做動作: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2 、提問:老師的左右腳、左右耳朵和你們一樣嗎?總結:我的和你們相反,你的左邊我就是右邊,你的右邊我的就是左邊了。

            3、聽口令做動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

            4、教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出示六只小動物的圖片。)

            提問:

            #、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三、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剛才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其實不管什么時候在我們的左右邊都有人或東西,你們能說說你的左邊右邊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邊坐著誰?練說(用左右說一句話,如:我的左邊有什么?或我的右邊坐著誰?)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面向大家站,區(qū)分X的左邊是X,X的右邊是X?(讓幼兒體會他們是面對我們站的,方向和我們相反)。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讓幼兒發(fā)現(xiàn)重復物體的排序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2、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guī)律美,并能清楚地說出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幼兒多樣性思維。

            3、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生活和數學的聯(lián)系,并學會欣賞規(guī)律。

            二、活動準備:

            小兔、小貓、小雞、胖豬的圖片、各種顏色的圖形卡、一座房子、幼兒操作卡、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以小兔搬新家的情景導入,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講出氣球、彩旗、水果排列的規(guī)律師:小兔的新家打扮的非常漂亮,它買來了許多氣球、旗子和水果,調皮的小兔把它們擺放的很漂亮

           、僖1面紅色,1面黃色重復排列的`組圖(彩旗)

           、谝2個藍色,2個綠色重復排列的組圖(氣球)小結:它們兩樣東西擺放的不一樣,數量和顏色也不一樣,像這樣兩個以上物體依次不斷重復排列有規(guī)律的,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找規(guī)律③小兔請小朋友們吃水果水果的擺放讓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從顏色、數量去發(fā)現(xiàn)小結:這水果的排列和前面兩組的也不一樣,顏色和數量的規(guī)律都不一樣。

            2、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嘗試接著規(guī)律排列。

            --小兔邀請三個朋友來家作客,他們各走一條路來小兔家,讓幼兒觀察三條路的不同點,并說出每條路面上石塊的排列規(guī)律。

            小貓的路:紅、黃、紅、黃、紅、黃小雞的路:

            胖貓的路:123123123老師小結:哦,原來它們的路鋪的石塊不一樣,有顏色的規(guī)律,有圖形的規(guī)律,有數字的規(guī)律

            3、請幼兒來幫忙鋪路師:大灰狼聽說小動物要去小兔家,就把路給破壞了,小朋友來幫助他們把原來的路鋪好吧!

            老師小結:小朋友非常棒,動物們高興的去小兔的新家。

            4、幼兒操作師:小兔來考考大四班的小朋友,看你們懂得了這些規(guī)律沒有,動動腦筋,看誰最聰明哦幼兒操作老師小結

            四、活動結束

            1、創(chuàng)造規(guī)律,表演規(guī)律,尋找生活中身邊的規(guī)律--小兔要求小朋友按1個男生,1個女生的規(guī)律排隊,和它一起跳著兔子舞去外面玩,找找幼兒園哪些東西是有規(guī)律的。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guī)律,用動手操作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用動作去體現(xiàn)規(guī)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xiàn)規(guī)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發(fā)現(xiàn)物體排列的規(guī)律。

            2,培養(yǎng)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活動內容】

            一、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

            1,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分組操作。

            2,擺積木,提供兩種顏色的積木,讓孩子按顏色變化規(guī)律排序。

            3,擺餐具,提供若干一次性的勺子,讓孩子按勺子把朝上朝下的變化規(guī)律排序。

            二、探索活動的交流。

            1,提問,你是怎么排的?

            2,引導孩子想出不同的排法,并排一排,強調排列的規(guī)律性。

            3,討論和小結,練習表述:XX和XX是按照XX順序排列的`。

            提示:排序的方法有很多種,出了按形狀,顏色,數量等特稱排序外,還可以按照方位,類別等特征進行。

            三、小小設計師

            1,運用自己有排序知識,給毛巾,床單,手絹等設計花邊或者圖案。

            2,請孩子介紹自己設計的作品,說明圖案的排列規(guī)律。

            提示:鼓勵孩子大膽發(fā)揮想象,進行“設計”,成人只需提示要按照規(guī)律排列圖案。

            活動要點:

            1,觀察大自然具有規(guī)律的排序現(xiàn)象,是這一部分知識學習的真正意義。

            2,帶著問題觀察事物,將所學到的知識滲透并運用到生活中,以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孩子學習將一物品分為相等的4份。

            2、探究物品等分的數種方式,啟發(fā)孩子對等分的興致。

            3、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觀測和察看能力、比較能力。

            教學預備:

            1、教學材料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2、物品:餅干

            3、數學練習冊

            教學過程:

            一、集體教學

            1、用變戲法的'模式引進教學課題。

            師:今日,我們班來了一名魔術師,此刻請魔術師為我們表演變戲法,好不好?

            2、幼兒教師展示1根繩子。

            師:孩子看,這就是啥?(繩子)多少根繩子?(1根)孩子想學魔術師變戲法嗎?

            師:魔術師可將1根繩子變?yōu)?根,你們信么?

           。1)請個別孩子表演變戲法,先將1根繩子變?yōu)閮筛粯娱L的繩子。

           。2)再請個別孩子表演變戲法,由兩根繩子變?yōu)?根一樣長的繩子。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樣變來的?你是怎樣明白它們是一樣長?

            3、幼兒教師演示圓形的四等分。

            幼兒教師接著以變戲法的模式展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教學材料紙,請孩子演示。

            師:請孩子比比:等分后的部分是不是一樣大,及原本的圖案與分后的各個部分哪一個大?哪一個。

            4、孩子動手操作,請孩子探究種種圖案的四等分的數種不一樣方式。

            5、幼兒教師在小黑板上演示用筆將圖案四等分。

            二、個別教學

            師:請孩子把練習冊打開到43、44頁。

            師述說動手操作要求:1、下列每一組圖內的物件是四等分嗎?把準確的圈起來。

            2、將下列圖案四等分,有幾種方式?用筆畫線。

            三、教學點評

            師:請完成的孩子與好伙伴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孩子溝通)

            師:真會動腦子,說得真挺好。

            四、擴展教學

            師:請孩子課后區(qū)域教學時可玩玩《賣餅干》的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初步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2、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PPT、幼兒畫冊、雪花片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陸老師要帶小朋友們一起去摘蘋果,你們愿意嗎?

            2、實物圖與數字匹配

            師:看,我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一起來數數,這里有幾個蘋果,用數字幾表示(依次數數、配上相應的數字)

            3、初步理解單雙數

            師:你們真聰明,為了獎勵你們,陸老師要為你們變魔術,看好了,陸老師要把每一豎行能夠兩兩一起的蘋果圈起來。

            提問:看,是不是每一組蘋果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不是的)

            哪幾組蘋果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字?

            哪幾組蘋果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后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字?

            4、師小結

            師:這些兩個兩個全部圈完的2、4、6、8、10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雙數,沒有兩個兩個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

            5、根據實物認識理解單雙數(PPT)

            6、在游戲與操作中區(qū)分單雙數

            雪花片

            找一找

            抱一抱

            7、鞏固練習

            幼兒畫冊1p7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2、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弊層變撼醪嚼斫饪傮w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边M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 7 + 3 = 10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 10 -3 = 7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僭诩臃ㄊ阶永,總數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后,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么,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并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guī)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10分鐘后,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記錄,并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號“( )”;書面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課,我試了三次,不斷反思自己在與幼兒活動時,出現(xiàn)哪些紕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是很好,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總數”好理解,對“部分數”就有點難度,幼兒始終不能把“部分物體”與“部分數”聯(lián)系起來。

            第二次試教,我改變了指導方法,讓幼兒集體操作活動時,個別指導啟發(fā)幼兒說出自己記錄中的`總數在哪里,是幾?部分數在哪里,又是幾和幾?在這次活動中又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幼兒離開實物,又找不到“總數”和“部分數”。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微調,讓幼兒把直觀的學具和抽象的理論結合起來,這樣以后,活動效果很不錯。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5至6歲幼兒數學認知的目標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十以內的加減運算,通過實物操作,引導幼兒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并用簡單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為此,我選擇了大班探究數學《貪吃的老鼠――5的減法》,鼓勵幼兒通過學習嘗試自己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家里來了五位客人,桌子上只有三個杯子,還需要幾個杯子等。

            活動目標

            1、認識并理解減法算式,學習五的減法運算。

            2、嘗試通過操作與游戲活動感知并理解減法的意義。

            重點難點

            1、認識并理解減法算式,學習五的減法運算。(重點)

            2、嘗試通過操作與游戲活動感知并理解減法的意義。(難點)

            活動準備教師用材料:掛圖《貪吃的`老鼠》、教具《貪吃的老鼠》、數字卡“1234”、符號卡1。

            幼兒用材料:探究冊第22至23頁、億童數學區(qū)“點數高樓”、自備氣球卡,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顒訉耄赫埿∨笥褌儾乱粋謎語:嘴巴尖尾巴長,偷油吃又偷糧,白天洞里躲,夜晚出來忙。請小朋友們猜一種動物。(謎底:老鼠)。

            (二)集體探究。

            1、初步感知減法的意義。

            教師將教具中的五根香腸放在掛圖上,提問:廚師晚上在儲藏柜里放了五根香腸,貪吃的老鼠偷走了一根。大家看看還剩下幾根香腸?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卡和符號卡記錄操作結果。

            小結:儲藏柜原來有五根香腸,老鼠偷走了一根,還剩下四根,可以用減法算式5一1=4表示。減法就是從原有的數量中減去拿走的數量等于剩下的數量。(用漢字算式表示出來:原有的一拿走的=剩下的)

            2、進一步理解5的減法。

            教師提問:還有一些食物也被偷走了,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儲藏柜上每層還剩下多少食物?

            教師請幼兒展示結果后,小結:我們可以先數出儲藏柜每層有多少食物,然后再數老鼠偷走的食物,最后將原有的食物減去偷走的食物就是剩下食物的數量。

           。ㄈ┓纸M探究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分組探究。

            第一組:操作億童數學區(qū)“點算高樓”。幼兒在數字棒上操作方塊積木,進行5的減法計算與填寫算式的活動。

            第二組:操作自備材料氣球卡。兩人一組,一人在桌子上擺出五個氣球卡片,另一人拿走其中幾張氣球卡,擺卡片的人迅速說出算式及答案。

            第三組:操作自備材料雪花片。兩人一組。一人先用雪花片擺出總數,如五個雪花片,另一人用手遮住其中幾個,同伴迅速說出算式及答案。

           。ㄋ模┙Y束活動

            1、玩游戲“老鷹抓小雞”。

            教師扮演雞媽媽,請五名幼兒上臺扮演小雞,一名幼兒扮演老鷹。游戲開始后,“雞媽媽”帶領“小雞”躲避“老鷹”的追捕。“老鷹”每抓到一只“小雞”,其余幼兒說一說還剩下幾只“小雞”,可請其他幼兒輪流扮演小雞和老鷹,盡可能讓每名幼兒的參與游戲中。

            2、幼兒收拾材料。

            教師與幼兒共同收拾整理活動材料,結束活動。

            活動總結課程設置結合幼兒生活容易理解,活動過程清晰幼兒容易理解減法的意義。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日歷等是查看時間(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qū)分),小字卡(同前)和數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等布置的展覽區(qū)。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激發(fā)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數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高興嗎?那我們先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吹竭@些數字,你想到了什么?(學號、年齡、時間等)

            二、出示房子,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出示房子圖,小朋友瞧,這里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字呢!仔細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這些數字里還藏著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想不想聽?

            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

            2)幼兒操作 小字卡、數卡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個日娃娃呀?它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幾個月?小月房有哪幾個月?

            大月有幾日?小月有幾日?

            頂小的月是幾月?有多少日?

            三、學習查看掛歷的方法,練習找日期。

            1)現(xiàn)在老師指日期,請小朋友說出是幾月幾日?

            老師說日期,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師:那今天是幾月幾日?你們怎么知道的?

            教師總結:對了,象日歷、掛歷、臺歷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幾天小朋友都帶來了一些掛歷、臺歷,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展覽會,看看找找說說日期(如:生日、節(jié)日等),并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師聽。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根據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數學教案-站隊游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動物去郊游。內容:1、獅子大王組織小動物去郊游,小動物們按照大王的要求(矮高矮高矮高,走的、蹦的、走的、蹦的,)已經排好兩隊,小兔子、小松鼠、狗、貓、刺猬、小豬、大象、熊遲到了,它們該怎么樣站隊呢?2、隊伍走著走著,中間的'幾只小動物因為去追路邊的蝴蝶掉隊了,它們很著急,請大家?guī)兔φ艺宜鼈儜撜驹谀?怎么排?/p>

            活動過程:

            一、幫助小動物排隊

            1、 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內容1,尋找規(guī)律接下去向后排。

            2、 觀看多媒體課件內容2,找出哪個地方缺了,缺了什么。

            二、站隊游戲

            1、幼兒站成四豎排,進行游戲。

            游戲方法:教師悄聲告訴每組前幾名幼兒做出兩組規(guī)律,請后面的幼兒接著把規(guī)律做完。(如:坐下、起立、坐下、起立)

            2、 教師請中間幾名幼兒停止動作,集體尋找中間缺了那些動作?

           。ㄓ變菏煜し椒ê,可請幼兒代替老師接下去游戲。)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看規(guī)律符號進行站隊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9-09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9-19

          大班數學教案07-19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2-04

          優(yōu)大班數學教案07-11

          大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10-21

          大班數學教案【集合】01-20

          大班數學教案《測量》06-14

          [優(yōu)選]大班數學教案09-04

          (優(yōu)秀)大班數學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