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文教案范文匯總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詞語。
3、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4、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重點:
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生字和課文的第一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詞語。
3、理解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復習以前學過的李白的一首《望廬山瀑布》,學生一起背誦這首古詩。
2、簡介黃果樹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過渡:這瀑布到底是怎樣的一幅壯觀的景象?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順句子,遇到不懂的詞語查字典解決。
1、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詞:
sī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馬嘶 喧囂 撩過來 聆聽 胸膛 諦聽
。2)說說這些生字該怎么記住。
。3)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通順。
3、輕聲讀生字,想想主要寫了黃果樹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寫瀑布外,還寫了什么?
瀑布:聲音、楊子、水花散落在黃果樹小鎮(zhèn)的情景;人們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組討論,課文按游覽的順序可分為哪幾段?(學生練習分段,教師進行評議總結(jié))
第一段(1 ):具體寫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體寫在黃果樹瀑布風景區(qū)的所見、所聞、所感。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指名讀,理解“杰作”。(超過一般的作品)
2、這一句話應(yīng)怎么讀?突出“真是”、“杰作”。
布置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比一比,再組詞。
諦()嘶()聆()膛()
啼()撕()玲()堂()
3、造句。
。1)……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后筆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的第二段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2、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談話:課文的.第二段具體寫了作者在黃果樹風景區(qū)的所見、所聞、所感。
1、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進入黃果樹風景區(qū),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什么?邊讀邊畫出有關(guān)語句。(描寫黃果樹瀑布的聲音)
2、這是一種怎樣的聲音?逐句朗讀體會。
“從遠處飄來”是怎樣一種聲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樣的聲音?理解“人喧馬嘶”、“喧囂”。
3、你能把進入黃果樹風景區(qū),聽到的這種漸近漸響的聲音朗讀出來嗎?其他同學閉目側(cè)耳傾聽,用心去感受這種聲響。
4、小結(jié)學法:整體感受——逐句朗讀體會——感情朗讀,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學習第3、4兩段的內(nèi)容
1、各自讀書,勾畫。
2、分小組交流、討論。
3、檢查自學情況。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懸掛……好像一匹寬幅白練……!薄澳恰畤W嘩’的水聲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銀雨撒金街”是怎樣的情景?展開想象進行描述。
三、學習課文的第5-7自然段
輕聲朗讀課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腳下感覺如何?
學生自學,朗讀體會。
1、各自談?wù)勛约旱淖畲蟾惺堋?/p>
匯報程序:讀相關(guān)的句子——說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讀。
著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中間直隔著一口小小的綠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過來洗洗臉。”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瀑布瀉入谷底濺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臉上,涼絲絲的舒服極了!边@種舒服你體會過嗎?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個圓形的樂池里。”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3、在谷底欣賞瀑布,真讓人激動,叫人陶醉,令人振奮。齊讀第5-7自然段,讀出這種感受。
四、學習課文的第8段
1、登上平臺,我們又看到了什么?范讀。
2、簡介徐霞客。
3、指導讀好“他遙對瀑布,仿佛在凝神諦聽遠處的瀑布聲……”這句話。
語文教案 篇2
一、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饒頭、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guān)文學常識。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jié),領(lǐng)悟所蘊含的道理。
二、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c撥)生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點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和寓意;學生自讀《蚊子和獅子》,理解精巧構(gòu)思和擬人手法。
(一)、說一說
《青蛙的肚皮》、《驢與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貪婪的狗》、《愚蠢的烏鴉》等文章,同學們,這些饒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處大家知道嗎?誰還能講出這部古希臘寓言匯編中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guān)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
(二)、拉一把
1.寓言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nèi)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chuàng)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17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經(jīng)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
(三)、生共同研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學生自由誦讀,思考:恰如寓言詩人拉封丹對寓言的形象概括,讀寓言,要從“身體”讀出“靈魂”,也即從所述故事讀出道理。那么這則寓言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有何特色?
2.研習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形象。(誦讀,思考:)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動、鮮活?坍嬋宋锏姆椒ㄊ菍υ捗鑼憺橹,試比較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三問三答中句式、語氣的起伏變化。
(2)對雕像者的形象惜墨如金,輕輕一句“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答語,卻見其情節(jié)波瀾,就其表達效果試作分析。
(3)梳理、歸結(jié)故事的情節(jié)脈絡(luò)。用簡練的話語填充:全篇故事分兩層,其起因和開端是 ,發(fā)展和結(jié)局是 。
3.品味關(guān)鍵詞語,理解赫耳墨斯愛慕虛榮的性格。
(1)、圈點勾畫出寓言的關(guān)鍵詞語,一“笑”、兩“想”、三“問”。
。2)、思考:
①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
、诤斩剐χ鴨柡绽牡裣裰刀嗌馘X中“笑”說明了什么?
、邸昂髞,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想法表明了什么?
(3)表情朗讀,說說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內(nèi)容的修飾語:寓言中刻畫的赫耳墨斯是一個 的形象。
(4)小組成員四人分角色朗讀。要讀出語氣和感情。
(5)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請學生結(jié)合實際生活,談?wù)剬υ⒁獾睦斫狻?/p>
(6)將故事情節(jié)作適當?shù)母淖,看看寓意會有什么不同。如將“還要貴一點”以下的情節(jié)改為:“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悄離去;蛘吆斩箒淼降昀,如果首先問自己的雕像的價錢,結(jié)果會怎樣呢?”
語文教案 篇3
一、談話,導入新課
1、這一單元,我們學習會怎樣向別人表達祝福,如何與他人合作,體驗成功的快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人百花園,進行一次快樂之旅吧!
2、出示:百花園。
3、師:百花園是個百花盛開的世界。瞧,牡丹園、玫瑰園、櫻花園、桃花園、梨花園這么多花等著我們?nèi)バ蕾p。我都聞到花香了,我真想去牡丹園看看,你們呢?
二、出示《百花園》中的花仙子,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百花園!我是這兒的護花使者——花仙子。今天,由我?guī)ьI(lǐng)你們參觀百花園。要想進人我的百花園,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們先要完成我的問題,才能進入花園,百花才能盛開!你們想?yún)⒂^什么園!
1、指名詢問,進人“牡丹園”。
(1)出示本園要求:讀一讀、說一說。
森林祝愿我,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
老師祝愿我,————
——祝愿我,————
。2)練習說話。
師:誰讀得好,說得好,牡丹園里就會增添一朵盛開的牡丹,上便開出一朵牡丹花。
老師祝愿我,像花朵一樣美麗綻放。
藍天祝愿我,像小鳥一樣快樂。
草原祝愿我,像駿馬一樣勇往直前。
(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說出自己獨特的表達祝愿的句子。)
。3)教師小結(jié):瞧!牡丹園里的牡丹可真多呀!有紅的、紫的、白的……千姿百態(tài),漂亮極了!
2、自主選擇,進人"玫瑰園"。
師:花仙子玫瑰園里的花,都由生肖動物負責,只要你與它們做朋友,它們就會把一株株的鮮花獻給你。
。1)出示生肖動物,鼓勵學生與生肖動物打招呼(如:鼠,你好!)
(2)花仙子:你們知道生肖動物有幾個嗎?你知道自己的屬相嗎?你爸、媽是什么屬相?按生肖順序今年是什么年?去年是什么年?明年是什么年?
。3)花仙子: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常聰明,他們用幾種動物記人的出生年,加上12個表示次序的符號,又可以用來表示年的次序,這就是我們常聽到“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子、丑、寅、卯……”這12個字就是古代表示次序的符號。
(4)教讀十二生肖歌。
(5)看圖背誦。
(6)誰會背十二生肖歌,生肖動物就誰送一株玫瑰。(學生背誦一人,上便出現(xiàn)一個小猴,送上一株枝頭綻放的玫瑰鮮花。)
。7)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
。8)教學小結(jié):《生肖歌》瑯瑯上口,生動有趣、內(nèi)涵豐富,如果你喜歡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們在日常生活,常常聽到長輩說一些反映生活常識的句子,都可以像書中的學習伙伴一樣,收集起來,積累并豐富自己的語言。
3、教師:牡丹花、玫瑰花已經(jīng)競相開放了,百花園中還有迎春園、櫻花園、桃花園、梨花園。你們還想去哪里看看呢?
(1)學生自主選擇,教師隨機出示各園具體要求:
迎春園:讀、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節(jié)的變化。
櫻花園:閱讀短文《龍》,了解有關(guān)龍的知識。四人小組交流在其它渠道了解的關(guān)龍的資料,如神話故事,成語等。
桃花園:讀一讀,想一想,區(qū)分字義。
梨花園:熟記成語,學會積累詞匯。
(2)以組為單位,自主選擇內(nèi)容,并根據(jù)提示,合作、討論完成。教師巡回指導、參與其中。
。3)師生共同交流、探討學習結(jié)果。
A迎春園。
a.小組派代表朗讀。試說個人理解情況。b.教師簡要說明:每年從冬至開始,每過九天為一個“九”,過了九個“九”,就到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一九、二九,手冷得不敢伸出來;三九、四九,河水結(jié)了厚厚的冰,人們可以在冰上走路;到了五九、六九,已經(jīng)立春,天氣漸漸暖和了,柳樹也開始發(fā)芽了;七九河里冰開始融化;八九大雁從南方飛回來了;九九一過,農(nóng)民就要開始播種了。
c.小結(jié):迎春園向我們露出了燦爛的笑臉。你們還想看到哪個園中的花呢?
B櫻花園。
a.指名朗讀,并說說你們小組讀完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識?根據(jù)學生的說話,相機出示一朵櫻花。
b.在神話傳說里,龍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他本領(lǐng)高強,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是龍的子孫!讓美麗的櫻花把我們帶人龍的世界,欣賞一下龍的風采!出示龍的,學生欣賞。
c.指導認讀詞語,并讓學生說明這兩組詞語的`意思。
d.教師小結(jié):不同的字在不同的詞里有不同的意思。中國的漢字有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在學習時要多注意區(qū)分和理解。
e.用詞練習說句子。學生說一句,上出示一朵桃花。
C梨花園。
a.小組匯報交流,你們記住了幾個成語?學生匯報,出示桃花。
b.引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每個成語都帶有動物的名稱。指名說說帶有動物的詞語。
c.小結(jié):雪白的梨花在微風的吹拂下,頻頻向我們點頭致意。真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好地方!
三、總結(jié)收獲
同學們,在這個百花園里。你們識記了不少的成語,區(qū)分了一些詞的不同意思,并閱讀了短文和背誦《九九歌》。多有趣啊!請把《龍》的特征講給別的小朋友聽,把《九九歌》背給爸爸媽媽聽。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太陽灶的用處,初步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面條、外婆、鍋蓋、荷包蛋、太陽灶”等詞之意。
3、進步學會使用問號和嘆號。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學會“煮、婆、餓、揭、鍋、忘”6個生字。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知道表示驚訝或其他感情強烈的句子一般使用感嘆號,并指導朗讀。
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家里燒飯做菜都用的是什么?可你們知道嗎?不用煤氣、煤爐、柴火也能燒飯做菜。不信,我們學了(23.太陽公公煮面條),就會知道了。
。2)出示課題:23.太陽公公煮面條。齊讀課題。
。3)教學“煮”。
、僦该醋x,分析字形。
、邶R讀。
③口頭組詞。
、苤笇鴮。
2、初讀課文,口述目標。
。1)聽課文錄音。想想課文中告訴我們是用什么來煮面條的?
(2)口述本節(jié)課目標。(見(一)教學目標)
3、再讀課文,學習1、2自然段。
。1)讀課文1、2自然段,自學四個生字:“婆、餓、揭、鍋、忘”。
。2)字形難點:婆,上下結(jié)構(gòu),“女”的一橫要寫得長些,要注意擺好位置。
鍋,左右結(jié)構(gòu),右下是“內(nèi)”,不是“內(nèi)”,要注意區(qū)別。
讀音難點:“鍋”是三拼音guo;,中間的介音“u”,不要漏掉。
用換偏旁記:鍋(窩-穴+ =鍋)揭(喝-口+扌=揭)
。3)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匯報你學會了哪個字(字形);口頭擴詞。
。4)星期天,玲玲到外婆家去玩,這天天氣怎么樣?什么樣的天氣稱得上晴朗?
課文寫玲玲到外婆家去玩,為什么要寫天氣暗朗?
。5)外婆為什么讓玲玲和鄰居小朋友去玩,而不陪地,說明外婆怎么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忙著收麥子)
(6)讀第1自然段。
(7)指名讀第2自然段。
為什么玲玲會認為外婆忘了做飯?(鍋于里空空的,外婆要收麥子,很忙。)
。8)出示句子“呀,外婆忘了做飯!”
、佟!”這個標點符號叫感嘆號。
、跒槭裁催@一句開頭用一個“呀”字,最后還用感嘆號?
③師:表示驚訝或感情強烈的句于用感嘆號。
、苤笇ёx出驚訝的語氣。
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9)用驚訝的語氣讀第2自然段。
4、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抽讀卡片。
(2)教師重點指導書寫“鍋”。
5、作業(yè)。
。1)學生書寫生字“煮、婆、餓、揭、鍋、忘”。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3—4自然段,知道太陽灶的樣于、好處。
2、理解“更”的用法,及“面條、外婆、鍋蓋、荷包蛋、太陽灶”等詞語的意思,學會剩下的`8個生字。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比一比組詞
著( ) 波( ) 餓( ) 鍋( )
煮( ) 婆( ) 鵝( ) 窩( )
。2)讀課文1、2自然段。
2、細讀課文,學習3——9自然段。
。1)自學8個生字。(字形難點:碗,不要寫成“”。蛋:上面是“”。)
。2)外婆真的忘了做飯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正在這時候”是指什么時候?“熱氣騰騰”是什么意思?
(3)剛才玲玲明明見鍋里是空的,怎么會燒出面條和荷包蛋呢?這讓玲玲感到很奇怪。(同桌分角色瀆4—7自然段,指名讀,評議,男女對讀。)
。4)玲玲對外婆手里端著的雞蛋面是從哪兒來的,感到很奇怪,現(xiàn)在外婆告訴她這面是太陽公公煮的,她就更奇怪了。
、俦容^句子:玲玲覺得很奇怪。
玲玲覺得更奇怪了。
a.兩句話不同在哪里?
b.“更”是什么意思?
②誰能用“更”說說話。
(5)到底是誰煮的面條呢,玲玲來到后院,看到什么呢?指名讀8、9兩自然段。
。6)出示太陽灶的投影片或掛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灶的樣子。
(7)課文上是怎么寫的呢?自由讀課文。寫太陽灶樣子的句子用“—”,寫太陽灶作用的句子用“~~~~~”劃出。為什么太陽灶能燒飯、燒萊呢,用“( )”標出,分別讀有關(guān)句子。
出示填空
a.太陽灶遠看像( ),朝著( )倒放在空地上,( )放著一只小鍋于。近看那傘面是( )小鏡子拼成的。
b.太陽灶能把( )聚集到鍋底,用太陽灶燒飯做菜,( )。
(8)連讀8-9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灶的樣子、┑、作又?/P>
。ǹ梢钥窗鍟、投影片說)。
3、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導書寫:碗、蛋。
4、作業(yè)
。1)抄寫生字(端、碗、蛋、撐、柄、銀、拼、灶)。
。2)朗讀課文。
。3)完成《課堂作業(yè)》2、3、4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灶的樣子、作用。初步培養(yǎng)愛科學的興趣。
2、初步學會使用問號、嘆號。
3、正確地朗讀全文。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聽寫字詞
(1)看拼音寫詞語。
mian tiao、wai po、guo gai、he bao dan、tai yang zao
。 ) ( ) ( ) ( ) ( )
(2)聽寫生字。
2、朗讀課文,體會標點的用法。
(1)自由朗讀課文,找找哪幾句話用“!”,哪幾句話用“?”。
。2)自己讀讀帶“!”和“?”的句子,想想怎么讀才對。
。3)指名讀,評議,齊讀。
(4)朗讀全文。
。5)完成課后第四題,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
3、出示太陽灶的投影片,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灶的樣子、用處。
。1)四人小組說。
。2)指名說,評議。
(3)自由說。
4、小結(jié):人們學科學,用科學,利用太陽的光和熱造出了太陽灶,為人們燒飯做萊。人們利用大自然為自己服務(wù)的事例還有很多,你還能舉出另外的例子來嗎?(如用潮汐、風力、水力發(fā)電‘利用太陽能發(fā)電;……)
5、總結(jié)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增長了什么知識?
。2)我們從小要學好文化,要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長大利用大
自然來為人類服務(wù),為建設(shè)祖國出力。
6、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5、6題。
。2)朗讀全文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體驗有感情朗讀的樂趣并背誦這首詩歌。在讀的同時展開想象,理解體會詩歌的意境,并能仿寫一段。掌握本課生字,積累喜愛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掌握生字是重點;仿寫一段是難點。
教學構(gòu)想:
以讀為本。我對本課教學的指導思路即一切在讀中進行,老師范讀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想象。
另外,本單元的主題為“色彩”,開課之初便把“碧綠、火紅、蔚藍”置于黑板之上,如果有條件的話將教師內(nèi)懸掛彩色氣球或綢緞,營造出彩色的課堂氛圍。
教學準備:
與詩歌匹配的音樂。發(fā)動學生搜集各種顏色所代表意義的資料,思考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喜歡這種顏色的原因。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
1、(書寫“碧綠、火紅、蔚藍”于黑板左上角)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寫這幾個詞嗎?因為我們第一單元的主題為“色彩”。請同學們聽老師背誦一首詩。(放音樂)
學生活動:
聽,形成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目的:
以老師有感情地朗讀整體感知課文,激發(fā)學生自讀的興趣,并首次開啟學生想象的大門。
目的:
引出課題
二、朗讀(正確流利)
1、學生活動:默讀,邊讀邊查字典解決生字。
2、學生活動:自愿為同學們朗讀這首詩。選取讀得最好的`同學領(lǐng)讀。(老師注意糾正生字的讀音)
目的:在讀中識字,在讀中初步感受詩歌透過色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第一小節(jié)
目的:重點指導第一小節(jié)的學習,為自學做準備
1、老師引讀:我愛~的顏色,因為~~,我~~,連我的~也是~的。
學生活動:邊讀邊想象詩歌呈現(xiàn)的畫面
目的:通過引讀,揭示詩歌的框架,為仿寫做準備。
2、讀了這一小節(jié)你認為作者在詩歌中蘊涵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愛家鄉(xiāng))
3、有感情朗讀這一小節(jié)(配樂)
四、自學第二三小節(jié)
學生活動:合作學習。各小組長可按照“邊讀邊想象——體會思想感情”的步驟帶領(lǐng)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當然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學生活動:選取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有感情朗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目的:這是自學的反饋,看學生是否理解了詩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五、朗讀(有感情)
師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讀。
目的:再回到整體,品味全文。
六、仿寫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喜歡什么顏色?“我愛潔白的顏色,因為粉筆是白色的,教室的墻壁是白色的,我愛我的每一位學生,他們的校服上衣也是白色的。”
目的:老師做仿寫示范,
引導學生抓住身邊的事物寫出有意義的詩句。
同學們都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喜歡?
學生活動:展開討論(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美好的、高雅的事物)
目的:充分想象,充分說,在充分說的基礎(chǔ)上再去寫。
那么大家能不能結(jié)合剛才大家討論的,仿照課文也來寫一段小詩?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起草。
學生活動:讀自己寫的詩,互相評判。(表揚好的創(chuàng)意)
七、結(jié)束語
同學們,讓我們把生活涂上碧綠的顏色,把我們的愛涂上火紅的顏色,把我們的理想涂上蔚藍的顏色,愿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理想,熱愛自己的生活。
作業(yè)設(shè)計: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發(fā)揮想象,為你課堂上完成的詩配一副畫,制作成精美的圖文作業(yè)(可打。。
板書設(shè)計:
1色彩 碧綠、火紅、蔚藍
愛什么顏色
我愛……
因為……
我……
第2課時
一、有感情朗讀
學生活動:比一比看誰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而優(yōu)則背,鼓勵有能力的學生當堂背誦。
二、出示語文天地中的“抄一抄”第1行的詞語:碧綠、蔚藍、遼闊、威武、乘風破浪
學生活動:復習讀準字音——抄寫——任選一詞造句
老師巡視,表揚坐姿端正書寫正確的同學,將學生在抄寫中出現(xiàn)的錯字連詞板書,集體改錯,并讓學生說說這些字怎樣記才不出錯。
目的:生字緊密結(jié)合詞語,不單獨認字,做到“字不離詞”。詞語會寫之后還要會用,造句練習為避免習作時用詞不當。
三、出示一段小短文:
太陽,你是粉刷匠嗎?你把沙灘粉刷得金黃金黃,就像是一條用黃金鋪設(shè)的黃金海岸;你把大海粉刷得碧藍碧藍,就像一塊晶瑩剔透的水晶;你把天空中的云彩,粉刷得那么潔白,就像一條輕柔飄曳的紗巾……你瞧,海灘上的小朋友,原先他們那樣的白,可你把他們粉刷得像兩塊黝黑黝黑的巖石。
學生活動:找出短文中描寫顏色的詞語,一起來讀一讀。
目的: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為語文天地的練習3做準備。
四、自主學習:(視時間靈活安排,不做全班性的任務(wù)布置)
A自由進行課文背誦或字詞書寫練習
學生活動:針對剛才自己對課堂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向老師提問,消滅對課文的疑問。(一對一進行)
B選擇課外閱讀中的相關(guān)篇目來讀一讀。
學生活動:獨立默讀(查字典識字)。
目的:二者任選其一自由進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 ,將課堂交給學生。也適合老師進行分層教學,特別對語文天地抄一抄練習沒有掌握好的同學進行督促。
作業(yè)設(shè)計:有感情地背誦全篇詩歌,從中選取自己喜愛的詞語抄一抄。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ㄒ唬╈柟套衷~。
。ǘ├首x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借助課文內(nèi)容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ㄒ唬┻M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并且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ㄒ唬╈柟套衷~。
1、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邊讀課文邊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組成的詞的寫法。
2、聽寫。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并且同桌聽寫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確。這也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一種好方法。
有一回,古時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聲讀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能用最簡單的語言告訴大家。提醒按上節(jié)課告訴同學們的句式來說。段意:
1、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
2、司馬光和小朋友們在花園里玩,花園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別的小朋友都慌了,哭著,喊著,去叫大人。
5、司馬光舉起石頭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幫助學生組織語言,以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
。ㄈ┰僮x課文,能看著插圖,把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1、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2、同桌互相講一講,強調(diào)不是背課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課文內(nèi)容講故事。
3、出示投影插圖,指名讓同學講故事。
。ㄋ模┯懈星槔首x課文,邊讀邊想,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向他學習什么?
。ㄎ澹┠銓W習了這一課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談學習這一課的收獲。
1、字詞方面:學會了哪些字詞,或者是在識記生字過程中,學會了哪種識字方法。
2、本課語文知識方面:比如按句式說話,學習課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這是最重要的,要學會做人。
教師根據(jù)學生談的,進行總結(jié)、深化,表揚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啟發(fā)。
【板書設(shè)計】
基礎(chǔ)訓練
教學目標
1、復習兩拼音節(jié)及聲調(diào),掌握輕聲的讀法。
2、比較形近字的音形義,重點區(qū)別字形。
3、進行補充句子和看圖寫完整句子的訓練,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畫的能力。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探究“加一加”的識字方法,多音多義字的不同用法,培養(yǎng)識字能力,激發(fā)識字興趣。
2.積累詞組、詩歌等,培養(yǎng)主動積累的習慣。
3.口語交際訓練,展示自己的特長。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
1.讀字詞,指名讀。
2.同桌互讀。
二、認讀這些漢字,同桌互讀,小組讀。
三、認識多音字,填空。
1.自由讀句子,試填空。
2.集體評議,相互訂正。
“都”多音字 (都)喜歡打雪仗。
天((都)峰。
四、學習“日積月累”。
l.讀一讀“讀讀記記”。
2.指名讀,正音。
3.領(lǐng)讀。
4、同桌互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日積月累”,要培養(yǎng)主動積累的興趣。
2.學習“口語交際”、“展示臺”,進行口語交際,展示特長。
教學過程:
一、學習“日積月累”中的“我會填”。
1.讀句子,要求正確通順。
2.根據(jù)句子的語氣,填寫標點符號。
3.認真讀一讀。
二、讀兒歌。
1.借助拼音讀兒歌,讀準字音。
2.指名讀,正音。
3.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利,讀出停頓和重音。
4.說一說,讀兒歌后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口語交際”。
1.如果我們遇到需要幫助的殘疾人,我們應(yīng)該說些什么,去做些什么?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說一說。
3.小組內(nèi)評一評,哪些同學的想法好,評的時候要把理由說清楚,說明白。
4.各小組推選優(yōu)秀同學在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這樣說;今天我遇到了……,我…··,說……,他…··。
四、學習“展示臺”。
1.同桌間說說自己有哪些特長。
如:唱歌、朗讀、寫日記等。
2.推選優(yōu)秀同學上臺表演。
3.對表演好的給予表揚。
單元后記:
這一組教材,是進行情感教育,實現(xiàn)情感陶冶,培養(yǎng)美好情操的依托。在本組導語“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的引領(lǐng)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那些飽含真情的語句,反復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帶領(lǐng)學生感悟教材,感知社會生活,獲得美好的人生
體驗,培養(yǎng)愛心!白R字6”用對子的形式,讓孩子感受到強烈的情感對比;《窗前的'氣球》表現(xiàn)的是同學之間的友愛;《假如》表現(xiàn)的是對弱勢群體的關(guān)愛;《日記兩則》則給學生以更廣闊的情感熏陶:濃郁的親情、真摯的民族情、對落后地區(qū)少年兒童的同情;古詩《回鄉(xiāng)偶書》、《贈汪倫》展現(xiàn)的是令人神往的故土情深和蕩氣回腸的純真友誼。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掌握一個多音字的讀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guān)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yǎng)育之恩。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每個人都受到母親的關(guān)懷和愛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說古代的一位詩人感受母愛而寫詩的事。
二、揭示課題。
1、板書:母親的恩情
2、題目的意思是母親對子女深厚的情誼。
三、初讀指導。
1、課文有5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效果。
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和多音字。
報答不了
指名試讀課文。
四、描紅指導。
1、提示注意點。
2、學生練習描紅。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見文后練習3。
2、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學會詩詞中出現(xiàn)的生字,能結(jié)合注釋理解詞義。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ǘ┻^程與方法:能結(jié)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語言美。
教學重點:
品味背誦詩句,理解詩中詞語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意。
教學難點:
能感悟古詩內(nèi)容、意境,體會詩人感情。
獨坐敬亭山
教學目標:
1.學習《獨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詞,理解大意。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畫面。2.有感情地朗讀并默寫這首詩。教學難點: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畫面
教學方法:運用插圖和教師的導語帶入詩的意境—理解詞句、想象畫面—吟誦詩詞、體驗詩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同學們,唐朝有一位大詩人,他喜歡游山玩水,幾乎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人稱‘游仙’;他還喜歡喝酒,人稱‘酒仙’;他最喜歡的是寫詩,流傳至今的詩作將近千首,人稱‘詩仙’。他是誰呢?”(學生:李白)
。怖畎滓簧娮鳠o數(shù),你會背誦哪些呢?
隨著學生的背誦,引導學生說說這首詩帶給我們一個怎樣的李白。如:《贈汪倫》寫的是有情有義的李白,《靜夜思》是鄉(xiāng)愁滿懷的.李白,而《望廬山瀑布》中的李白則是浪漫悠閑的??3揭題:是啊,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他的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自幼敏悟好學,曾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他一生負志漫游,吟詩四方,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文學成就:唐代偉大詩人,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并稱“李杜”。
主要作品:《將進酒》《蜀道難》《望廬山瀑布》《靜夜思》等。
(教學分析:讀文貴入境,入境始與親。本課的導入,從作者入手,使學生知道李白是個非常豐滿的人物,這樣既鞏固了所學,又豐富了對李白的認識,也為學習李白的新詩《獨坐敬亭山》定下了良好的情感基調(diào)。)
二、初識“孤獨”
1讀題,解題。
。ǎ保┙處煟赫l知道敬亭山?(講解:很多大詩人都去過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詩篇,所以后來又叫做“詩山”!寣W生理解“江南詩山”的由來。)
。ǎ玻┙處煟壕赐ど角懊嬗歇氉,你覺得應(yīng)該帶著什么感情去讀呢?(感受“獨坐”,指導讀出孤獨。)
。沧x詩歌。
。ǎ保┳杂删氉x。
。ǎ玻┲该x。
(3)齊讀。
(4)質(zhì)疑。
教師:李白為什么要寫這首詩?他寫這首詩想告訴我們什么?讓我們走進《獨坐敬亭山》。(教學分析:這首古詩的題眼就是“獨”。所以,學習這首古詩,應(yīng)緊緊抓住“獨”字,一步一步去深入體會作者那份孤獨寂寞之情。本環(huán)節(jié),首先通過交流大概了解敬亭山的知識,接著讓學生用“獨”組詞,從而理解詩題的意思。繼而利用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讀熟,進而質(zhì)疑,激發(fā)閱讀期待。)
三、走進“孤獨”
。闭遥涸娋淅锩鑼懤畎滓粋人看敬亭山的場景,哪些詞語告訴你只有李白一個人呢?一句一句地讀,一個一個地畫。
。步涣鳎
。ǎ保┍婙B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抓“飛盡”“獨去”,體會滿山不見一只鳥,不聞一絲鳥鳴;遼闊的天空不見一朵白云??此時的孤獨、死寂??
。ǎ玻┫嗫磧刹粎,只有敬亭山。
教師:此時在李白的眼里有什么?(敬亭山)
。丑w會孤獨。
。ǎ保⿲W生齊讀前兩句。
教師:在自然界中,鳥飛云走是很正常的,為什么這時候在李白眼里卻越發(fā)讓他感到孤獨了呢?學生交流。
。ǎ玻┱n件介紹背景:李白少年時就博覽群書,以才學聞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寫這首詩時正被權(quán)貴迫害,長期流落他鄉(xiāng),飽嘗了人間的辛酸,世態(tài)的炎涼。
。磁錁,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祵懺捑毩暎
。ǎ保├畎咨钋榈乜粗赐ど,輕輕地說:
。ǎ玻┚赐ど缴钋榈乜粗畎,輕輕地說:
學生寫,教師巡視,然后全班交流。
(教學分析:“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這兩句詩中寫鳥飛云去,只有李白孤獨一人坐在敬亭山上,在對比中越發(fā)顯出作者的“獨”!跋嗫磧刹粎挘挥芯赐ど健贝藭r李白的眼里只有敬亭山,也只有敬亭山此時能懂李白。教師適時補充背景資料,拉近了學生與詩人之間的時空距離,此時進行一個寫話練習,讓學生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真正觸摸到李白那孤寂的心靈。)
四、拓展補充
出示《秋浦歌》。
。弊杂勺x,感受李白。
教師:這首詩展示的又是一個怎樣的李白呢?
學生讀。齊讀,指名讀。
2交流。
教師: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呢?(孤獨,哀愁??)對這個孤獨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嗎?哪些人會想著他?
教師小結(jié):李白啊李白啊,你不孤獨!
再次吟誦《獨坐敬亭山》。
(教學分析:《獨坐敬亭山》這首詩表達詩人遭貶流放后的孤寂、愁楚。在教學結(jié)束時,補充李白晚年的作品《秋浦歌》,以詩解詩,引領(lǐng)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孤寂心情。這里運用對比的教學方法:同一詩人,同一主題對比。以李白詩導入教學,又以李白詩結(jié)束教學,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精致,給課堂教學畫上完整的句號。)
【板書設(shè)計】
獨坐敬亭山
。ū砻妫┆殻▋(nèi)心)不獨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9-19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03-02
語文《檢閱》教案11-27
語文樹教案12-06
語文優(yōu)秀教案12-19
語文《燕子》教案12-26
語文《公輸》教案08-20
語文閱讀教案09-19
語文園地教案03-07
語文識字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