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樹和喜鵲》教案-匯總
導語:為了讓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朋友間的真摯友誼。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樹和喜鵲》教案,歡迎閱讀!
小學一年級語文《樹和喜鵲》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培養(yǎng)學生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11個生字;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都有朋友嗎?,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朋友會怎樣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2、引出課題,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讀書欲望。
2、利用課件范讀課文,邊聽邊注意讀音。
3、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4、交流識字方法。
5、采取不同方式檢查識字情況。
6、檢查讀書情況。
三、再讀課文,交流理解。
1、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及感受。
讀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2、理解“孤單”的意思并感受樹和喜鵲前后的變化:
A、“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B、“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自由發(fā)言,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3、結(jié)合生活實際同學們說說在課間或者是課上該怎樣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呢?
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團結(jié)友愛。
四、活動《找朋友》
五、拓展思維
1、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有過像樹和喜鵲這樣的經(jīng)歷和感受嗎?展開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推薦詩歌《沒有不好玩兒的時候》。
五、師生總結(jié)
板書設計:
11、樹和喜鵲
孤單 沒有朋友
快樂 有了朋友
小學一年級語文《樹和喜鵲》教案(二)
知識與技能:
1、寫田字格里的4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2、正確認讀11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學生在互幫互學中熟記生字。
2、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質(zhì)疑問難,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及表達的情感。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加學生閱讀量,開闊學生視野,積累詞匯。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識。
設計意圖
一、故事導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播放朗讀錄音,加上適當?shù)呐錁罚寣W生邊聽邊思考、邊記憶。
2、用自己的語言在小組里講一講剛才聽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補充,比比誰講得完整又準確。
3、教師要對表達有困難的學生特別關注,搞清楚困難的原因,是沒集中精力聽故事還是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特別指導這部分學生。
4、揭題:剛才這個動聽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新課文《樹和喜鵲》。
5、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讀準,并標上記號。
2、反復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普遍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三、自讀自悟--質(zhì)疑問難--小組交流--全班師生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個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疑難所在,以便具體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語句。
(1)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孤單”是什么意思。樹和喜鵲為什么會感到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jīng)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了?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
四、書寫生字,鞏固生字。
1、書寫
(1)學生自己書寫。
(2)班內(nèi)交流書寫時發(fā)現(xiàn)的應注意的問題。
(3)教師根據(jù)情況具體指導
2、通過編故事,復習、鞏固生字。
學生隨意挑選一些學過的生字、詞語,用這些生字、詞語編故事。
五、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你有過像樹和喜鵲這樣的經(jīng)歷和感受嗎?展開討論交流。
六、作業(yè):擴展閱讀
學生在課下搜集“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這些內(nèi)容的散文、詩歌等,并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更喜歡怎么玩?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聽故事的過程就是梳理思路的過程。
根據(jù)學生認知水平的個別差異,教師做到因材施教。
這一環(huán)節(jié)給了學生充分的自讀課文時間,學生在反復讀書的基礎上達到通順、流暢。
讓學生當“小老師”來互幫互學生字的設計,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自信的信心,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感受,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談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jīng)]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會孤獨。
理解“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這句話,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相信學生,給他們自主識字、寫字的機會,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幫互學,教師適時查缺補漏,指導方法,師生、生生達到共識。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學生在興趣極濃的情境表演中既鞏固了所學的生字,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從小培養(yǎng)學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識的好習慣。
【小學一年級語文《樹和喜鵲》教案-匯總】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樹和喜鵲》09-30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03-23
語文狼和小羊教案02-28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01-14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11
小學一年級語文入學教育教案07-30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匯總7篇01-20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匯總8篇07-19
將相和語文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