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fā)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xué)、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f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fā)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xué)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nèi)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小刺猬燙發(fā)》講故事視頻
2、幼兒已在提前準備繪畫:媽媽的發(fā)型。
3、教學(xué)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展示"媽媽的發(fā)型",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發(fā)型(短發(fā)、直發(fā))。展示完幼兒的作品,教師展示自己的發(fā)型模型(燙發(fā))。
二、出示刺猬圖片,提問:小朋友認識這是什么動物嗎?它是什么發(fā)型?大家可以給它設(shè)計一個什么發(fā)型呢?引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三、結(jié)合掛圖講述故事,讓幼兒充分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用動作、表情表現(xiàn)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1、講述故事前提,引起幼兒的注意。
2、出示掛圖一:圖上都有誰?它們在做什么?小刺猬在想什么呢?
3、出示掛圖二:小刺猬變成什么樣了?你覺得漂亮嗎?
4、出示掛圖三:小刺猬遇到到了誰?牛伯伯有什么反應(yīng)?模仿"牛伯伯睜大了眼睛看"的樣子和小兔子"看了她一眼,撒腿就跑邊跑邊嚷:'怪物怪物'"的樣子。體會小刺猬燙發(fā)后的奇怪樣子。
5、出示掛圖四:小刺猬在干什么?他怎么了?她為什么背不到果子?模仿小刺猬"前滾后滾、左滾右滾"的樣子和"垂頭喪氣"的樣子,體會小刺猬失望的心情。
6、出示掛圖五:小刺猬這次遇到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她為什么建立大灰狼連滾帶爬的跑了?他身上的刺到底有什么用?模仿大灰狼說話的語氣和小刺猬害怕的樣子。體會小刺猬連滾帶爬逃回家的狼狽。
7、改編故事,如果小刺猬沒有燙發(fā),那她見到大灰狼會怎么辦?結(jié)果又會怎么樣呢?
四、讓幼兒看視頻,完整欣賞故事。
五、還有一些小動物,別人認為他們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正是這些缺點卻能一次次的幫助自己逃離險境。(出示圖片:黃鼠狼、烏賊、刺豚、烏龜?shù)龋?/p>
六、教師小結(jié):小刺猬身上的刺不僅能背果子,還可以當武器來保護自己。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著特殊的功能和本領(lǐng),不能盲目的和別人攀比,要相信: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采用幼兒情景表演與教師講述相結(jié)合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吸引幼兒更加專注的傾聽和觀察,極大調(diào)動了幼兒的'興趣,有利于拉近幼兒和作品的距離。這就要求幼兒要很好的演繹故事內(nèi)容,但在實際表演過程中由于幼兒受場地和環(huán)境的影響,演出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小動物們的心理感受表現(xiàn)的不夠明確,這就會影響其他幼兒對作品的分析理解。因為是中班幼兒,所以只選擇了作品的一段,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要嘗試組織幼兒完整的表演整個故事內(nèi)容。
大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fā)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活動準備
1、《小刺猬燙發(fā)》故事
2、課件-媽媽的發(fā)型。
3、教學(xué)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觀看"媽媽的發(fā)型"
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發(fā)型(短發(fā)、直發(fā))。
教師展示自己的發(fā)型模型(燙發(fā))。
二、出示刺猬圖片
提問:小朋友認識這是什么動物嗎?它是什么發(fā)型?大家可以給它設(shè)計一個什么發(fā)型呢?
引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三、結(jié)合掛圖講述故事
讓幼兒充分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用動作、表情表現(xiàn)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1、講述故事前提,引起幼兒的注意。
2、出示掛圖一
圖上都有誰?它們在做什么?小刺猬在想什么呢?
3、出示掛圖二
小刺猬變成什么樣了?你覺得漂亮嗎?
4、出示掛圖三
小刺猬遇到到了誰?牛伯伯有什么反應(yīng)?
模仿"牛伯伯睜大了眼睛看"的樣子和小兔子"看了她一眼,撒腿就跑邊跑邊嚷:
'怪物怪物'"的樣子。
體會小刺猬燙發(fā)后的奇怪樣子。
5、出示掛圖四
小刺猬在干什么?他怎么了?她為什么背不到果子?
模仿小刺猬"前滾后滾、左滾右滾"的樣子和"垂頭喪氣"的樣子,體會小刺猬失望的心情。
6、出示掛圖五
小刺猬這次遇到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她為什么建立大灰狼連滾帶爬的跑了?
他身上的刺到底有什么用?
模仿大灰狼說話的語氣和小刺猬害怕的樣子。體會小刺猬連滾帶爬逃回家的狼狽。
7.改編故事,如果小刺猬沒有燙發(fā),那她見到大灰狼會怎么辦?結(jié)果又會怎么樣呢?
四、讓幼兒看視頻,完整欣賞故事。
五、還有一些小動物,別人認為他們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正是這些缺點卻能一次次的幫助自己逃離險境。
(出示圖片:黃鼠狼、烏賊、刺豚、烏龜?shù)?
六、教師小結(jié):小刺猬身上的刺不僅能背果子,還可以當武器來保護自己。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著特殊的功能和本領(lǐng),不能盲目的和別人攀比,要相信: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fā)3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小刺猬燙發(fā)》的故事磁帶,錄音機;
2、小刺猬頭飾一個、彩筆每人一盒;
3、教學(xué)掛圖二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頭飾,把活動引入主題。
二、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
1、教師出示第一副掛圖:
讓幼兒觀察后提問幼兒:圖上有什么,小刺猬為什么會想起來要燙發(fā)?燙了發(fā)的小刺猬在回家的路上,其他小動物看見它是怎么說的?
2、出示第二幅掛圖:
圖上有什么?小刺猬為什么背不到果子?為什么見了灰狼連滾帶爬地跑回家了?他身上的刺到底有什么用?
三、引導(dǎo)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欣賞故事,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
1、邊看圖邊欣賞故事,給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
2、引發(fā)幼兒思考:小刺猬為什么要燙發(fā),但為什么又不能燙發(fā)?
3、教師小結(jié):在生活中,小朋友一定要記住自己就是最好的,不要有攀比的心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能吸引幼兒更加專注的傾聽和觀察,極調(diào)動了幼兒的興趣,有利于拉近幼兒和作品的距離。,但在實際活動過程中個別由于幼兒受場地和環(huán)境的影響,活動效果不是很理想,活動感受表現(xiàn)的不夠明確,這就會影響其他幼兒對作品的分析理解。因為是中班幼兒,所以只選擇了作品的一段,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要嘗試組織幼兒表演故事內(nèi)容。
大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fā)4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dǎo)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xué)習(xí),感悟生活。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
活動難點: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刺猬燙發(fā)》的故事磁帶,錄音機;
2、小刺猬頭飾一個、彩筆每人一盒;
3、教學(xué)掛圖二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頭飾,把活動引入主題。
二、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
1、教師出示第一副掛圖,讓幼兒觀察后提問幼兒:圖上有什么,小刺猬為什么會想起來要燙發(fā)?燙了發(fā)的小刺猬在回家的路上,其他小動物看見他是怎么說的?
2、出示第二幅掛圖:圖上有什么?小刺猬為什么背不到果子?為什么見了大灰狼連滾帶爬地跑回家了?他身上的刺到底有什么用?
三、引導(dǎo)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欣賞故事,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
1、邊看圖邊欣賞故事,給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
2、 引發(fā)幼兒思考:小刺猬為什么要燙發(fā),但為什么又不能燙發(fā)?
3、教師小結(jié):在生活中,小朋友一定要記住自己就是好的,不要有攀比的心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能吸引幼兒更加專注的傾聽和觀察,極大調(diào)動了幼兒的興趣,有利于拉近幼兒和作品的距離。,但在實際活動過程中個別由于幼兒受場地和環(huán)境的影響,活動效果不是很理想,活動感受表現(xiàn)的不夠明確,這就會影響其他幼兒對作品的分析理解。因為是中班幼兒,所以只選擇了作品的一段,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要嘗試組織幼兒表演故事內(nèi)容。
【大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fā)】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活動教案小刺猬燙發(fā)01-20
幼兒園大班語言《小刺猬燙發(fā)》教案設(shè)計03-03
《小刺猬燙頭發(fā)》大班語言教案11-19
大班《小刺猬》特色教案01-15
中班語言勇敢的小刺猬教案12-05
「大班教案」小刺猬燙頭發(fā)01-31
大班語言小狐貍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