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大班幼兒比較活躍,喜歡模仿,愛表演,對美的事物很敏感。在表演活動中往往有許多創(chuàng)造的火花在閃耀。一天,何珊小朋友把媽媽的花裙子剪掉后,想為自己改一條漂亮的花裙子,結果惹來了媽媽的一頓打。從這件事,我們愈發(fā)感到幼兒具有強烈的愛美之心和創(chuàng)造意識。針對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們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小小設計師”“時裝表演”。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嘗試,自行設計,激活創(chuàng)新,使幼兒能大膽地參與到操作活動和游戲活動中,“快樂的化裝會”是這些主題活動中的一部分,也是這些活動的綜合和延伸發(fā)展。我們通過提供各種廢舊材料和自然材料,讓幼兒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材料按意愿設計自己喜歡的造型,幫助幼兒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2、啟發(fā)幼兒在制作過程中,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引導幼兒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分享創(chuàng)造的快樂,培養(yǎng)審美的情趣。
三、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廢舊物品:如包裝紙、紙盒、掛歷紙、布袋、紙袋、塑料袋、塑料籮筐、臺布、毛線、紗巾、果凍殼、碗面盒、吸管等。自然材料:如樹葉、棉花、羽毛、稻草等。
(2)(2)用于粘合的材料若干如:雙面膠、訂書機、膠水、針線、回形針、夾子等。
(3)布置活動場景,突出熱烈氣氛。最好在活動室放置一面鏡子,提供化妝品。
四、活動過程及評析:
。ㄒ唬╉嵚苫顒樱和ㄟ^動作把喜歡的動畫片角色表現(xiàn)出來。
師: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讓我們聽著音樂來表演你喜歡的動畫片角色吧,誰表演的好,我就跟誰學
評析:教師提供了各種動畫片的主題音樂,讓孩子伴隨著音樂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畫片角色開場,氣氛寬松,孩子拘謹感頓消,天性得到釋放。而教師能及時捕捉到幼兒的創(chuàng)意,并蹲下身來向幼兒學,極大地調動了幼兒探索嘗試、求新、求異,想象、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激活了幼兒頭腦中的已有表象,為下面的活動開了一個好頭。
。ǘ┯^察、討論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研究各種材料,討論其用途。
師:?你們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像動畫片中的角色嗎?這里有好多材料,大家一起看看有什么?能用來做什么?
。ㄓ變浩咦彀松啵
幼:這么多的果凍殼有什么用?這里有黑色的垃圾袋,我可以做一個‘蝙蝠俠’的披風;我想用肯德基的薯條盒子做成小鴨子的腳;這個塑料袋我只要稍微剪一下,就是一件現(xiàn)成的背心……
師:這碗面盒扔了就是垃圾,可是老師把它做成小鴨的頭飾,就可以做游戲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福建民歌的特點,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活潑、愉快的情緒。
2、了解舞蹈輕柔的動作、歡快的風格,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采茶的勞動情景。
3、培養(yǎng)對舞蹈的興趣及積極參與活動的愿望。
活動準備:
準備扇子、籃子、圍裙等小道具。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講一段簡短的故事,引導幼兒借助故事清潔完整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和情緒。
2、幼兒跟隨教師練習采茶的各種動作。
3、引導幼兒根據(jù)后半段音樂漸輕的特點,想一想:采茶姑娘最后有沒有撲到蝴蝶?
4、啟發(fā)幼兒圍繞故事清潔想象采茶姑娘撲蝶的動作并進行創(chuàng)編,如:看見蝴蝶時高興的情緒、神情、撲蝶時輕柔的動作,蝴蝶飛走時焦急的神態(tài),追逐蝴蝶時活潑地跳來跳去的情景。
5、啟發(fā)幼兒分角色創(chuàng)編動作結伴表演,如:有的幼兒當蝴蝶,有的當采茶姑娘,兩兩相對表演,也可幾個幼兒共同圍成圈,先采茶后再撲蝶。
6、引導幼兒將創(chuàng)編的動作進行組合,并嘗試表演出來。
7、教師幫助幼兒練習,重點突出手腕的`動作。
8、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作、方式、道具,邊聽樂曲邊做動作,把想象的內容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并隨時提醒幼兒注意體驗美感。
活動反思:
民間音樂活動《采茶撲蝶》,樂曲是一首民間有代表性的樂曲,節(jié)奏歡快富有表現(xiàn)性適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它設計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戲很符合樂曲的情境。心得體會:
1、分段欣賞樂曲,幼兒感知、探索樂曲中樂段的不同。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樂曲中“!钡穆曇,探索如何撲蝴蝶,撲了幾次,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2、熟悉樂曲旋律,嘗試分角色玩游戲。游戲有一定的難度,其中有兩個不同的角色,為了便于幼兒學習,教師先分別讓幼兒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動作,然后由教師做采茶人和幼兒一起游戲。當幼兒熟悉游戲時,教師再退位,由幼兒兩兩合作玩游戲。
3、難點細化,注重細節(jié)。教師用清唱樂譜的方式重點練習難點樂段,同時借助手腕花,讓幼兒清楚了解角色動作,便于更快的學習游戲玩法。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棒的各種玩法,嘗試迎面接力,掌握遞接棒的方法。
2、體驗游戲中耐心等待的心情。
活動準備:
1、紙棒若干、紅黃綠藍四根接力棒。
2、鼓、障礙物、場地布置:(接力棒)起點、障礙、小河、山洞、終點。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小棒操
——教師表演“魔術小棒”:開始時,左右手分別快速抓放小棒(小棒豎著)。請幼兒猜猜怎么回事。漸漸地放慢速度,讓幼兒看清楚左右手的抓放動作。
——幼兒拿紙棒,自己玩“魔術小棒”。
——做小棒操:邊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邊做操“魔術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魔術小棒,下面玩玩,一二一二;魔術小棒,左邊玩玩,一二一二;魔術小棒,右邊玩玩,一二一二;”(胸前玩玩:兩手在胸前分別抓放小棒;下面玩玩:幼兒兩腳分開,頭向下彎腰,兩手在下分別抓放小棒;左邊玩玩:左腳朝左跨出成弓步狀,兩手朝左分別抓放小棒;右邊玩玩:右腳朝右跨出成弓步狀,兩手朝右分別抓放小棒)
。ǘ┗静糠郑
1、玩紙棒
——剛才做了小棒操,現(xiàn)在請小朋友說說紙棒還有哪些玩法?
——幼兒拿紙棒,自由地玩,探索各種玩法。
——幼兒相互交流不同的玩法。(拋接紙棒、扔紙棒、跳過紙棒、甩紙棒、擊紙棒、夾紙棒跳、望遠鏡、拼成各種各樣的東西等等)
2、傳小棒(游戲中,要求幼兒聽到信號后,才能傳。)
——前后傳小棒:幼兒分成4組,每組幼兒一個接一個一手伸直的間距站立。聽教師的信號(擊鼓),從隊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前后快速傳接小棒。
——向下傳小棒:從隊首開始,幼兒兩腳分開,頭向下彎腰,一個接一個快速在兩腿間傳接小棒。
——頭上傳小棒:從隊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在頭上快速傳接小棒。
——左右傳小棒:從隊首開始左右一個接一個快速傳接小棒
3、剛才小朋友玩?zhèn)靼粲螒騻鞯恼姘,現(xiàn)在請小朋友討論怎樣迎面遞接小棒才能使接力棒不掉,而且不影響接棒的人跑?
4、教師講解示范并請個別幼兒示范練習
5、請幼兒2人一組自由進行迎面接棒練習
6、接力賽: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紅黃綠藍4隊,隊首幼兒分別拿著紅黃綠藍小棒。
——聽口令后,每隊隊首幼兒立即跑出,先繞著障礙物s形跑動,接著跳過小河,到達終點處返回,跳過小河,繞著障礙物s形跑動,到起點處將小棒傳給第二個人,然后排到隊尾,第二個人接過小棒開始出發(fā)……以哪隊先完成接力賽,且落棒次數(shù)少為勝。
建議(在進行傳小棒的游戲時,教師可漸漸加快擊鼓的速度,激發(fā)幼兒加快傳棒的速度。)
7、評出優(yōu)勝隊,讓幼兒體驗團結協(xié)作的樂趣,培養(yǎng)競爭意識。
8、幼兒積極性很高可把幼兒分成2組,傳遞的人數(shù)則逐步增加,從而延長幼兒等待的時間。
。ㄈ┙Y束部分:
1、總結評價幼兒活動情況。
2、課后讓幼兒自由探索紙棒的更多的玩法。
3、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成語故事,理解故事所表達的寓意。
2、自己所知道的成語故事。
活動準備:
矛和盾的圖片或實物模型。
活動過程:
一、出示矛和盾的圖片,引出話題。
1、教師提問:你們認識這兩樣東西嗎?它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教師小結:這兩樣東西是古時候打仗用的武器。長長的,一頭有鋒利的尖刃的叫矛,是用來刺殺敵人的。這個橢圓的鐵牌叫盾,它很堅固,是用來當住矛的。
二、游戲《成語對對碰》,鞏固所學成語。
每兩個幼兒為一組選擇兩張圖片,組成一個成語。游戲進行2-3次。
三、聽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1、幼兒邊看大圖書,邊猜故事情節(jié)。
2、告訴故事名稱,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
3、通過探望與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寓意,告訴我們說話、做事前后一致,不能對立。
四、告訴幼兒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相容諷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互不相容的現(xiàn)象。
五、幼兒學說故事。
1、幼兒自由結伴,自由講述故事。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事。
六、以表演的形式,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學過的成語。
1、教師做動作,幼兒猜成語。
2、個別幼兒做動作,幼兒猜成語。
3、教師出示成語字卡,幼兒做動作。
4、在音樂伴隨下,幼兒自由發(fā)揮表演成語。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發(fā)展的平衡,跳躍能力,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
2、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小椅子若干把(同人數(shù));錄音機和音帶;一塊較寬敞、柔軟的場地。
活動過程:
1、帶領每人拿一把小椅子進入場地,四散站立。
2、在伴奏下,師幼一起做熱身操。
3、帶領進行各種椅子游戲。
今天我們一起騎馬去郊游吧!這椅子就是我們的馬,我們上馬。
①騎馬。引導將椅背朝前時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秋起,模仿騎馬動作在場地內來回行時2-3次。
、隈R術。鼓勵幼兒模仿馬術做各種動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腳越過椅背跳下、單腳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勵合作游戲。
、叟郎健R龑в變簝扇艘唤M將椅子縱向并排放置成“小由”,進行“爬山”練習,即踏上椅面——跨過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將所有的椅子排列起來。引導一一跨過所有的“小山”。
④走獨木橋。引導幼兒自由組合將椅子橫向并排當作獨木橋,進行“走獨木橋”的練習。練習一段時間后,引導將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練習走“長獨木橋”1-2次。
⑤走腳印。引導椅背著地,把椅背與椅面之間的空間當成馬蹄印,沿“馬蹄印”行進1-2次。
4、帶領進行放松活動。
、傥覀儊淼搅瞬莸,讓我們一起休息一下吧!(聽做放松運動)
、谙旅嫖覀儼疡R牽回馬廄吧。咳四蒙闲∫巫踊鼗顒邮。)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理解課程表的作用,嘗試看課程表整理書包。
2. 初步了解小學生的課本內容,激發(fā)幼兒入小學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一套小學用書、小書包、卡片)、ppt(小學課程表)
活動過程
一、看小學生的書
1. 老師帶來一套書,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語文、數(shù)學、英語、唱游、美術、自然、社會與品德)
2. 這套書是誰用的?(一年級小學生)
3. 九月份,我們就要上一年級了,每天上課都需要帶這么多的書嗎?
這么多得書全部放進書包,多重呀,你們有沒有好辦法,讓書包變得輕一點。
4. 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只要你每天和他見一次面,它就能告訴你每天需要帶哪些書,它是誰呢?
二、解讀課程表
1. 這張課程表你看的懂嗎?
2. 看了這張表。你有什么想問的問題?
3. 一個星期上幾天課?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4. 這張課程表我們可以橫看也可以豎看,橫看是告訴我們上課的日期,豎看告訴我們什么呢?
5. 星期一要上哪些課?一共有幾節(jié)?這6節(jié)是怎么安排的?
6. 游戲:搶答:星期三的第三節(jié)課是什么?
小結:課程表真有用,上課要帶什么書,看看課程表,心里就知道。
7. 你們會看課程表整理書包嗎?
三、幼兒操作。
1. 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一只模擬小書包和一些書的卡片,我們大家一起來看課程表整理書包,比一比、賽一賽,誰整理得又快又正確,好嗎?
3. 現(xiàn)在是星期一晚上,請你整理書包?(教師觀察幼兒整理情況)
4. 我們打開語文書,看看第一課教我們學什么?
5. 現(xiàn)在是星期三晚上,請你們整理書包?
6. 現(xiàn)在,我們打開英語書,看看英語學什么?
7. 時間過的真快,一眨眼就是星期五晚上,你們覺得星期五晚上要整理書包呢?
三、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就是夸課程表的。教師念兒歌。
附:課程表
小小課程表,
作用真不小,
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美術、唱游和勞技,
一本書也不能少,
到底哪本進書包,
仔細看看課程表,課程表。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美術:海馬_大班教案06-23
大班美術《昆蟲》_大班教案06-23
大班音樂《插秧》_大班教案06-22
音樂大班教案01-10
大班教案活動01-11
大班植物教案01-11
美術大班教案01-11
大班 科學 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