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范文匯編五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教師根據(jù)各領域的內(nèi)容,設計了拓展活動的目標為:
1.語言領域:引導幼兒運用復合句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水平。
2.科學領域: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表達和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
3.藝術(shù)領域: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體驗各種顏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
(1)紅、黃、藍顏料各一瓶,毛筆若干。
(2)各種顏色廢舊包裝紙、報紙、袋子、透明膠布、剪刀若干。
(3)京劇臉譜6個。
(4)白紙、水彩筆(根據(jù)幼兒人數(shù)而定)。
(5)各種顏色的圓形即時貼(貼在教師的衣服上作獎勵使用)。
(6)將大班6位幼兒打扮成服裝設計師。
2.經(jīng)驗準備
(1)在第一階段中,幼兒感受三原色的配色活動。
(2)在第二階段中,讓幼兒回家口述:“我最喜歡的顏色”和“顏色的故事”。
(3)收集京劇臉譜圖片,讓幼兒觀察和討論色彩、圖形等。
活動流程
(一)教師讀幼兒口述:創(chuàng)編故事——顏色的故事
(這一內(nèi)容是教師在第二階段教學中給幼兒布置的口頭內(nèi)容,教師將幼兒的口述放在第三階段進行朗讀。)
1.活動過程 .
(1)教師說:“前面老師讓小朋友用最喜歡的顏色編一個故事,我們還像以前一樣,找?guī)讉故事來讀一讀!
(2)教師讀口述,并對幼兒的口述進行獎勵。
(3)教師考慮到有些幼兒認識大量的漢字,請他們到前面來讀自己的口述。這樣,孩子們會更有興趣參與此項活動。
2.本活動意義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與第二階段的活動相銜接的,是幼兒讀完讀本后的學習反饋,是家長了解和參與幼兒學習的途徑,是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分享、溝通。
(二)說顏色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目的在于想引導幼兒說出讀本中的復合句式。)
1.活動過程
(1)教師說:“你們看,老師身上有很多顏色的即時貼,你最喜歡什么顏色,從老師身上取下來后,到前面來說一說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2)教師以瀏覽的方式讓幼兒看小書,激起幼兒想說的愿望。教師說:“你們還記得《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讀本中是怎么說的嗎?”
(3)請幼兒從教師身上選一個最喜歡的顏色,并用這個顏色說:“我最喜歡XX,我喜歡(黃色)的XX,還喜歡(黃色)的XX!
2.活動意義
教師以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幼兒模仿說出讀本中的復合句式,強化幼兒對詞匯和句式的表述能力。
(三)相互交流
(教師充分考慮幼兒的語言能力,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發(fā)言,并相互表達自己的想法。)
1.活動過程
(1)幼兒之間相互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教師巡回指導、獎勵。
2.活動意義
教師鼓勵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由表達復合句式,傾聽和分享表達不同的復合句式。
(四)區(qū)域活動
(教師簡單介紹區(qū)域,讓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區(qū)域進行活動。)
區(qū)域一:涂京劇臉譜。
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為京劇臉譜涂色。教師在指導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幼兒對京劇臉譜的理解。這個區(qū)域能讓幼兒在涂顏色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京劇臉譜中圖形的結(jié)合、顏色的搭配和對稱關系。
區(qū)域二:制作圖書
幼兒可以欣賞別人的圖書作品,同樣可以將自己喜歡的顏色編成故事畫在紙上,教師將幼兒的語言記錄在畫紙上,幼兒可以用粘貼、縫制等方法做成完整的圖書。這個區(qū)域是將幼兒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和繪畫活動整合,并讓幼兒親自體驗制作圖書和閱讀的快樂。
區(qū)域三:配色
這一活動幼兒已經(jīng)做過,教師考慮到幼兒對這個活動的興趣濃厚,讓幼兒繼續(xù)體驗三原色相互調(diào)配后會變成什么顏色,親身體驗它們之間的關系。這個區(qū)域是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三原色和顏色的混合。
區(qū)域四:制作服裝
教師請大班幼兒扮成設計師與幼兒一起設計服裝,幼兒使用不同顏色的不同材料來設計自己喜歡的服裝。通過這個活動能鍛煉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延伸:
1.讀書活動: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
2.幼兒口述:我喜歡(教師請幼兒將今日的活動口述在上,請家長記錄下來)。
3.幼兒用京劇臉譜作品、配色作品、制作的圖書作品裝飾班級。
活動:
幼兒在拓展活動中是積極的、主動的、愉快的。教師在活動的設計中自然而巧妙的將前兩個階段的內(nèi)容融入第三階段中,讓幼兒較好地掌握了復合句式,為幼兒了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和有機會說、愿意說的語言環(huán)境。整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師將語言學習與其他領域的學習相結(jié)合,靜態(tài)學習方式和動態(tài)學習方式相結(jié)合,以讀本內(nèi)容、幼兒學習需要為基點安排分享閱讀活動與擴展活動,符合分享閱讀課程的實施原則,為其他教師了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
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能畫出老師的體貌特征,掌握人物畫的基本方法。
2、鼓勵幼兒運用多種繪畫方式表現(xiàn)人物的外貌特征。
3、表達對老師的愛。
準備:
1、彩色畫紙、黑色勾線筆、蠟筆;
2、人物畫范例。
過程:
一、開始部分,欣賞范例畫。
1、出示一張有特色的人物范例,幼兒猜測是誰。
2、找找人物特征。
、 頭發(fā)什么樣?(借助圖片)
、 衣服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式?衣服上有什么特點?
、 臉尖尖的還是圓圓的?(借助圖片)
、 眼睛大大的還是小小的?(借助圖片)
二、基本部分,畫畫我心中的老師。
1、表達對老師的愛。
師:你想畫哪位老師?為什么?
2、幼兒觀察老師的體貌特征。
3、幼兒畫老師,鼓勵幼兒大膽作畫,跟別人不一樣更好。
二、結(jié)束部分,展示幼兒繪畫作品。
1、展示作品。
2、找出個別作品,猜一猜畫的是哪位老師。
3、把自己的畫送給老師。
大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兒童喜歡的童話故事,它采用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向幼兒講述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懲罰這一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并讓幼兒按故事角色表演,從中體會出同伴之間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欺負弱小的人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講述故事中角色對話。
2、懂得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道理。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講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頭飾若干。。
過程:
一、進入主題。
(音樂響起),帶小朋友到樹林里去玩玩。出示背景圖。
二、演示教具,啟發(fā)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1、問:誰在小樹林里?干什么?
討論后總結(jié):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樹林里高高興興地玩著。(學習詞“高高興興”)。
2、插入老虎。
哎呀!誰來了?它來干什么?小兔子們怎么辦?
總結(jié):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只大老虎,它張著大大的嘴,露著尖尖的牙,要來抓小兔子,小兔子嚇得轉(zhuǎn)身就逃。(學習詞“竄”)。
3、它們逃到了河邊,怎么辦?誰會來救它們呢?(練習喊聲“救命呀!救命呀!”)
4、出示大象。
大象怎樣才能救它們?它會怎么說?怎么做?
【精品】大班教案范文匯編9篇02-15
【精品】大班教案范文匯編8篇02-01
【精品】大班教案范文匯編7篇01-14
【精品】大班教案范文匯編5篇12-30
【精品】大班教案匯編五篇05-02
【精品】大班教案范文10篇05-29
【精品】大班教案范文8篇05-27
【精品】大班教案范文六篇05-26
【精品】大班教案范文5篇05-22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匯編9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