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教案模板集錦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倮斫庾髡邿釔凵、熱愛文學的天性,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的興趣。
、诹私獗疚臄⑹掠性斢新缘膶懽魈攸c以及作用。
、垠w會并掌握文中形象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對表現(xiàn)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重點難點
1.了解作品的語言風格,以及從語言中滲透出來的真情實感。
2.體會、掌握文中形象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對表現(xiàn)中心、人物的作用。
教學方法
預習法、講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
教學步驟
。ㄒ唬┱n前準備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寫一個《動物夸尾巴》的故事、小品或小快板等,內(nèi)容為動物尾巴的特點、功能等,準備上課表演。
。ㄔO計目的: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寫作、口頭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ǘ⿲胄抡n
由學生表演自己創(chuàng)作的《動物夸尾巴》。主要角色可包括:機靈的猴子、漂亮的松鼠、美麗的孔雀、可愛的兔子、矯健的燕子、威嚴的老虎等。臺詞內(nèi)容:尾巴的特點及功能。教師可與班內(nèi)同學一起對各小組的表演進行評價,選出最佳表演小組。
【設計說明】此為全課的引子,能自然、恰當?shù)貙胄抡n能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附:有條件的學?梢灾谱鞫嗝襟w動畫,讓學生給予配音表演,引入新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三)初涉新課
看圖說話,本文有一幅生動而有趣的圖畫——長了尾巴的人類。課前可將此圖加工復制成放大的彩色圖畫,課堂上展示此圖,會吸引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進行觀察,并讓學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說出來。
【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進入新課,符合學生心理,易于調(diào)動積極性,而且也充分利用了教材資源;在學生賞圖說畫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也激起了學生探究課文的強烈愿望。
。ㄋ模┘氉x課文
1.學生閱讀課文,聯(lián)系前面看圖說話的內(nèi)容,歸納作者想像的人類尾巴的作用與功能。(可分組活動,比一比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可讓各小組將提綱寫在膠片或玻璃板上,準備通過投影與其他組交流)
【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將引導學生對文章3、4兩段認真細讀。進而歸納要點,整理提綱。此過程既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又鍛煉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自主與合作學習的特點。(做得好的組應給予鼓勵)
提綱如下:(供參考)
(1)表情達意(表示歉意、贊同、友好、愛意等)。
(2)保健作用(感知溫度、豐富的穴位可治疑難病癥)。
。3)帶來操作之便。
2.提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作者怎么會想到讓人類長一條尾巴呢?
。ǹ蓮奈恼碌谝蛔匀欢握掖鸢,歸納出是源自于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可引導學生思考人類的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來源于發(fā)明者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可讓學生發(fā)言,說說哪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啟發(fā)。如,飛機的發(fā)明,鋸子的發(fā)明等)
。ㄎ澹┱n堂討論
1.各抒己見
作者在想像了人類有尾巴的種種好處后,得出了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愿意長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設計說明】課文最后把人類貧困、短壽、行動不便等歸罪于沒有尾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并希望世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此結(jié)論盡管是作者的一個美好心愿,但事實上有好多人并不認同。安排此活動在于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因為贊同者,必然會將課內(nèi)有關(guān)尾巴的功能和作用作為依據(jù),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作更廣闊的想像;不贊同者顯然與課文作者的觀點相悖,欲使之樹立,不得不充分展開想像,為自己的觀點找依據(jù)。此活動引導得好,將會形成課堂高潮,出現(xiàn)彼此相爭的熱烈場面。此情此景,對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捍衛(wèi)自己的觀點的能力無疑是最好的契機。
附:本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辯論的形式出現(xiàn),論題可擬為:(1)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2)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辯論要求較高,需廣泛的搜集資料,作大量的準備。因此可放在第二課時專題舉行)
2.奇思妙想
口頭作文,以“假如……”為題展開想像,提出新奇的見解,學生活動,可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推選出同學在班內(nèi)講。
【設計說明】“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這個設想大膽而新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的所見所感,由此引發(fā)超常的設想,不失為一位關(guān)心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學習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思維,大膽想像,以求解決矛盾,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一不是假想的實現(xiàn)。因此,此活動應該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升華,在此學生的想像力可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六)布置作業(yè)
將“假如……”一題寫成日記。
語文教案 篇2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能按照順序進行看圖說話練習。
3、能用一定的記字方法記住9個生字的字形,寫好”追”,”喊”兩個字。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教學難點:看圖按順序說一段話。
教學準備: 掛圖、字卡、課前尋找秋天、黑板 X)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生活激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秋游》,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秋”指什么季節(jié)?“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 齊讀課題。 `
3、在我們的身邊,秋天已經(jīng)悄悄來臨了。這兩天,大家都睜大了雙眼去尋找秋天,來說說你們的收獲吧?梢允且痪湓,也可以是一首詩或兒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獲還真不少。這節(jié)課,老師要邀請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開心,收獲更多。
二、范讀課文,指導看圖。
1、請大家把書翻到第1課《秋游》,捧好書,準備出發(fā)。(師范讀)
2、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說了些什么?請大家走進這幅《秋游》圖。
(1)我們從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的天空……幾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小鳥……) 板書:天空:
(2)秋天的農(nóng)田里,長了哪些莊稼?它們有是什么樣子?(稻子金黃,高梁火紅,棉花雪白雪白。)
板書:田野
(3)你們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
出示:我們有的( ),有的( ),有的( ),
有的( )。
(板書:游玩)
3、大家說得真不錯,現(xiàn)在你能按“天空——田野——游玩“的順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 秋游的經(jīng)歷嗎?(指名一生說)
三、初讀課文。
1、秋游的經(jīng)歷真令人開心,《秋游》這一篇課文更是生動地記錄了同學們的游玩經(jīng)歷過程,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要求:①讀準字音 ②讀通句子(讀3遍)
2、這些生字詞你能讀準了嗎?自己先練一練。
出示: 追逐 郊外 白兔 綿羊
老師 喊著 高梁 涼了
棉花 稻子 一望無邊
逮螞蚱 打滾兒 亮嗓子
(1) 自由練讀.
(2) 帶拼音開火車讀,齊讀
(3) 去拼音一行一行讀,齊讀
3、大家的生字詞讀得這么棒,相信讀課文也難不了你們。第一節(jié)寫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游玩,誰來讀?
(1)來到郊外,同學們看到秋天的天空美極了。(板書:美)誰來讀第2節(jié)。(請生讀,評議)
(2)秋天的田野也很美。(板書:美)誰來讀第3節(jié)?(請生讀,評議)
(3)第4節(jié)寫同學們在草地上玩得很開心。(板書:開心)誰來讀?(請生讀)
4、美好的秋天,盡情的玩樂,真令人難以忘懷,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課文,再次去郊外游玩一番。(齊讀課文)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今天,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游,玩得都很開心,可課文中的生字卻急壞了,它們爭著搶著對同學們說:“小朋友們,今天可別光顧著玩,還得認真寫好字呀!”同學們,你們會認真寫好字嗎?”
2、 出示:“ 追”“喊”
(1)先和它們一起打個招呼。
(2)書空這兩個字的筆順。
(3)說說怎么記住它們.
(4)范寫
追:豎筆寫在豎中線,兩個左框緊貼豎。點的起筆要略低,捺腳運筆重到輕。
喊:口字寫得窄而上,一撇寫到口字下。一橫一口要靠左,斜鉤對角拉拉長,最后一筆點在上。
五、課后作業(yè)
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很不錯,課后希望大家能把這篇美文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熟練。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l、指導同學有感情地學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創(chuàng)設情景讓同學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2、啟發(fā)同學模仿節(jié)奏創(chuàng)編歌謠和歌詞進行扮演活動,充沛發(fā)揮同學的發(fā)明力和想象力。
3、同學通過演唱和扮演來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從小培養(yǎng)保護動物,維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進行游戲和創(chuàng)編活動。
教學難點:
1,采用不同的表示方式進行歌詞編創(chuàng)活動。
一、同學聽著《小青蛙》進入教室
二,導言:
同學們,昨天有一只小蜻蜓給我?guī)砹艘环庑?我打開一看呀,原來是一個謎語,可是老師猜了好半天,就是猜不出來,你們能幫我猜一下嗎?(多媒體出示謎語)
媽媽有腿沒有尾,
兒子有尾沒有腿,
兒子長成媽媽樣,
斷掉尾巴長出腿。 (打一動物)
回答后,總結(jié):媽媽有腿沒有尾”那是青蛙,而有尾沒有腿的兒子又是誰嗎?(小蝌蚪)。對,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在水中游來游去,挺逗人喜愛的.他們和青蛙媽媽住在一個美麗的池塘邊,慢慢的,小蝌蚪長成了青蛙。有一天,小青蛙在池塘里玩捉迷藏,慢慢的,天黑了,他迷了路,急的哭了起來,這時,烏龜爺爺游了過來,告訴小青蛙說:只要沿著池塘里的荷葉就可以找到家了……(課件展示FLASH)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幫小青蛙找家,好嗎?
2 向同學出示節(jié)奏,同學先練習走走和跑跑,再邊拍邊讀“呱”。
跳 跳 瓜 瓜 跳跳 跳 呱呱 呱 (引導:把小青蛙想找到家的急切心情唱出來)
3 創(chuàng)編動作
有誰可以把小青蛙蹦來蹦去找***動作模仿出來?最好的獎勵青蛙頭飾
三、學唱歌曲
1 小青蛙們找到了自身的家,高興的唱了起來,聽!它們在唱什么呢?(錄音機范唱)(開光盤課件,小青蛙找家)
2 展示歌詞,學習按節(jié)奏讀歌詞。
3 學唱歌曲。
4 全體同學演唱
5 歌曲處置。啟發(fā)同學說說演唱時你想到了什么?編創(chuàng)動作,引導同學理解歌曲意境.逐句唱
帶入感情,完整演唱: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讓我們拍著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電子琴伴奏)
唱得真好,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小青蛙了,咱們一起來扮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帶入小青蛙的動作,跟著課件再唱)
四、 音樂游戲《小青蛙找家》。
真好聽!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有幾只小青蛙已經(jīng)做好準備了。來!戴頭飾的小青蛙待會兒請你們一起出來扮演,好嗎? (扮演)
他們做的太棒了,讓我們大家也忍不住想隨著他們一起來找家了.小青蛙們,你們愿意帶著我們一起來找家嗎?(律動)
五, 編創(chuàng)歌曲
小青蛙們,找到了家,你們開心嗎?森林里其他的小動物聽到你們美妙的歌聲,也來了。他們說,也想有一首自身的歌,想請你們幫助編一首這樣的歌,可以嗎?
瞧! 有一只小鳥已經(jīng)飛到了老師的身邊,(出示小鳥的圖片)所以我給他編了一首《小黃鶯找家》。聽。ń處熉暻椴⒚姆冻
其他的小動物們早已來到了你們身邊。請你們輕輕地把他們請出來吧。
。ㄕ埥M長舉起小動物頭像)
師:你身邊的小動物可愛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一看,哪個小組的同學們最團結(jié)、最聰明,給它們編出的歌曲最好聽。]
。ㄍ瑢W分組編創(chuàng),教師巡回指導)
師:時間到了,同學們都編好了嗎?
。ㄕ埜餍〗M以各種形式扮演、匯報)
師:你們覺得他們演的怎樣,請把你認為演的最好的小組悄悄記在心里,等到下課以后,再把你手中的小花送給他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得到的小花最多.
六, 小結(jié)
今天,我們不只幫小青蛙找到了家,還協(xié)助森林里其他的小動物都編出了好聽的歌。這些小動物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他們,讓它們在大自然的家中快樂地生活,F(xiàn)在就讓咱們唱著動聽的歌,帶著小動物們一起來觀賞我們美麗的學校吧!(在小青蛙找家的音樂聲中,邊唱邊跳的離開教室)
語文教案 篇4
(一)解題,看圖導入。
1卑迨榭翁猓齊讀課題。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寫的。他寫的詩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這首詩就是寫詩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麗景色。
2蓖學們仔細看圖(投影或掛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景物。試著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1蔽頤翹一聽詩中是怎樣描寫小荷花池美麗景色的。聽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
2弊約撼鏨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練習把每句詩讀通順。
3奔觳槭蹲趾投量撾那榭觥S蒙字卡檢查識字;指導把課文讀流暢。
(三)細讀詩句,了解詩意。
1弊遠潦句,提出不懂的詞語,同學討論,教師點撥,了解詞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
2笨賜枷胂笮〕氐拿讕埃進一步了解詩句的意思。
(四)反復誦讀,體會詩中的景與情。
在學生對詩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指導學生把景物讀活,要讀出景物間的密切聯(lián)系?蓞⒖肌敖虒W建議”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讓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在模仿的基礎(chǔ)上讀好。
在充分讀的基礎(chǔ)上,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五)進行識字、寫字教學。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默寫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二年級下冊讀讀背背要求學生積累四個描繪春天美好景象的成語:百花盛開、爭奇斗艷、五彩繽紛、色色俱全。這四條成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憶,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一、情境導入
師:春天到了,春曖花開,——(學生隨老師一起讀)師生: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色滿園。(學生在一年級時候已學過四條關(guān)于春天的成語,很自然便于老師合拍)師:小草們都醒了,花兒也都開了,(課件出示:相關(guān)圖片畫面)在這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老師帶大家再學習四個描繪春天美景的成語。(將以前學到的四條成語與生活緊密相連,融生活與知識與一體,舊知的再次引出,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很默契地說出學過的成語讓學生有一種成功感,良好的心境對下來的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師板書:百花盛開、爭奇斗艷、五彩繽紛、色色俱全(多媒體出示與文字相配的畫面欣賞)
二、初讀成語
1.自讀成語要求:借助拼音讀詞,讀準字音。
2.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領(lǐng)讀——全班讀
三、整體感知
師:你讀懂了哪條成語的意思?
2.指名交流。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我發(fā)現(xiàn)前兩條成語是說花開得艷,后兩條成語是說花顏色的美、多。
四、學海泛舟
1.選用自己喜歡的成語說一兩句話。
2.生上臺交流。
3.學有余力者提出用這四條成語說一段話。五、熟讀成誦指名讀—打擂臺競賽讀—組與組接龍讀—開火車領(lǐng)讀六、延伸拓展師:讀了這四條成語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想讓一年四季都是春天都是百花盛開……
生2:我要發(fā)明一個春天定時器,只要一按按鈕,春天就會來到,讓盲人也能聞到花香,讓他們感受到春的氣息、春的腳步,讓他們的生活也變得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生3: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不要破壞環(huán)境,讓聾啞人聞到花香,感受世界的美好與溫暖。(此題一出學生稍加思考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想到這不經(jīng)意的舉動,起到了拋磚引玉之效果,孩子們不僅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此小的年齡便懂得把愛心送給他人,憧憬美好未來,世界將會因為有他們而更加美好。只要精心設計并組織好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活動,師生互動,課堂交與學生,就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語文教案 篇6
學情分析:
學生進入初中后經(jīng)過一年多的學習,已初步養(yǎng)成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逐步形成了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意識。
七年級時學習了《短文兩篇》,對托物言志的寫法已有所了解,結(jié)合本文中白楊樹的形象、氣質(zhì),學生對托物言志的寫法有進一步探究的興趣。但是由于所處時代的隔膜,學生對本文作者運用托物言志寫法的相關(guān)背景缺乏了解,需要在學習中補充相關(guān)背景資料。對于本文在層層遞進的排比中明晰深化的象征意義,需要通過誦讀引導學生理解領(lǐng)會。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依循抒情線索,理清文章脈絡。
2.學習象征手法,認識托物言志。
3.體會烘托、對比、欲揚先抑等寫作技巧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1.依循文章的抒情線索,理清文章脈絡。
2.體會烘托、對比、欲揚先抑等寫作技巧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學習象征手法,理解象征意義,認識托物言志。
教學創(chuàng)意:
以讀識文、以讀悟情、以讀會意。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鋪禮贊之情
。ㄒ唬┙忸},定情感基調(diào)。
茅盾曾經(jīng)寫過一篇關(guān)于白楊的文章,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14課《白楊禮贊》(板書)?次恼骂}目,大家認為作者對白楊樹的情感是怎樣的?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明確:充滿敬意的贊美。禮贊。崇敬和贊美。
(二)掠句,證情感深厚。
除了文題,文章中還有沒有哪些句段直接表現(xiàn)了這種贊美之情?
明確:
第1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第4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第6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8段: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
第9段:……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三)誦讀,展情感濃郁。
第1段、第9段齊讀,第4段、第6段、第8段指名讀。指導學生通過調(diào)整語速、重音、停連,用誦讀展現(xiàn)作者對白楊樹的贊美之情。
。ㄋ模﹩栆,理情感層次。
引導學生注意關(guān)鍵詞,提問:從“那”到“這”,從第1段的“贊美”到第9段的“高聲贊美”,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對白楊樹的觀察是從遠到近,感情是由淺入深。同時,更進一步說明作者對白楊樹的感情不僅僅是贊美,還有崇敬。
二、由淺入深,徜禮贊之線
。ㄒ唬┩ㄗx全文,梳理線索。
文章圍繞贊美白楊樹的什么特點展開?請用簡潔的語言梳理作者對白楊樹由遠及近、由淺入深的情感層次。
。ǘ┭凶x文本,感知贊美
1.初見白楊,昂揚情緒
(1)在哪里初見白楊樹?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從哪些文句看出來?
明確:高原;遼闊平坦、色彩鮮艷的高原圖景,為全文開拓了一個廣闊的.背景;“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黃的是土,綠的是麥田”,而且“無邊無垠,坦蕩如砥”等(誦讀)。
(2)這樣的高原圖景給了作者怎樣的感想?
明確:先是“雄壯”“偉大”,而后滋長出“單調(diào)”。
(3)“單調(diào)”的感受是怎樣改變的?變成了怎樣的情緒?“單調(diào)”有什么作用?
明確:看見了一排,或者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聳立,像哨兵似的樹木(誦讀);變成了驚奇、昂揚(誦讀);欲揚先抑。
2.凝視白楊,傾心形貌
。1)過渡:既然白楊樹讓人在“驚奇”中叫出聲來,那么作者當然會走近凝視、細細觀察。
(2)作者從哪幾個角度觀察白楊樹?它的形貌有什么特點?
明確:開頭一句用“筆直”點出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這是總括;接下來的四句,依次描寫白楊樹的干、枝、葉、皮,分別用“絕無旁枝”“絕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詞語來襯托白楊樹的形象美,這是第二層;最后兩句概括白楊樹的氣質(zhì)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堅強、倔強和不折不撓。接下來,作者用擬人和對比的手法,進一步給白楊樹的氣質(zhì)以高度的評價。(誦讀)
3.聯(lián)想白楊,禮贊精神
。1)過渡:這樣力爭上游、不折不撓的白楊樹自然讓人浮想聯(lián)翩……
。2)品讀第7段四個排比反問句,說說這四個句子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聯(lián)想有什么變化?意思是怎樣逐層加深的?
明確:由樹聯(lián)想到人;由白楊樹的樸質(zhì)、嚴肅、堅強,聯(lián)想到有相同特點的北方農(nóng)民;由白楊樹的堅強不屈聯(lián)想到傲然挺立、守衛(wèi)家鄉(xiāng)的抗日軍民;由白楊樹枝枝葉葉緊靠團結(jié),力爭上游的精神,聯(lián)想到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精神和意志。四個反問句連貫緊湊,思想逐步升華,贊美之情逐漸達到高潮。
。ㄈ┗赝谋,小結(jié)脈絡
小結(jié)文本內(nèi)容:本文題為《白楊禮贊》,開頭、中間、結(jié)尾又不斷點題,直接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形成一以貫之的感情線索,統(tǒng)領(lǐng)全文。而且,這條感情線索由遠及近、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表現(xiàn)白楊樹生長環(huán)境、外在形象、內(nèi)在精神的不平凡,將對白楊樹的崇敬、贊美之情推向了極致,情也濃濃,意也濃濃,令人回味無窮。
三、板書設計:略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nèi)容導入
“禮贊”是帶著敬意贊美之意。文章第1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第9段,都是直接抒發(fā)贊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線索,并與標題形成呼應。而且,文章從生長環(huán)境、外在形象、內(nèi)在精神三個方面,表現(xiàn)白楊樹的不平凡,沿著由遠及近、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感情線索,將對白楊樹的崇敬、贊美之情推向了極致。
二、托物言志,品禮贊之意
。ㄒ唬┰O疑過渡
作者為什么要贊美白楊樹?
(二)背景助學
這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寫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個時期之后,到延安講學。當時,正是抗日戰(zhàn)爭的相持階段,他親眼目睹了北方軍民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同心同德、團結(jié)抗戰(zhàn)的情形,從解放區(qū)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寫下了這篇熱情洋溢的散文。
。ㄈ┚x探珠
1.文章中哪些文句讓你感受到“從解放區(qū)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
明確:第7段、第8段(誦讀)。
2.這種“對解放區(qū)人民”的贊美,作者并不是正面表達的,而是通過什么事物表達的?這是什么方法?
明確:托物言志、象征。通過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表達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堅持抗戰(zhàn)的北方勞動人民質(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精神的贊美,以及對抗日軍民的崇敬之情。
3.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是怎樣揭示出來的?
明確:第7段,作者連用四個反問句:第一句是由樹及人的過渡,啟發(fā)人們深思不應該只覺得它是樹。那么,應該覺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個“難道”,由淺入深地寫出了它的象征意義;“不想到”、“不聯(lián)想到”、“不更遠一點想到”等詞語反映了一層比一層深的含義;第二句從白楊樹的性格出發(fā),點明白楊樹“至少”象征著“樸質(zhì)、嚴肅、堅強不屈”的北方農(nóng)民;第三句從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出發(fā),把它象征為在敵后堅強不屈守衛(wèi)家鄉(xiāng)的哨兵;第四句從白楊樹的“靠緊團結(jié),力求上進”的品質(zhì)出發(fā),把它象征為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段則通過主旨句“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zhì)、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直接點明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4.要賦予白楊樹這樣的象征意義,文章需要做怎樣的鋪墊?
明確:象征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它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xiàn)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的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種類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點內(nèi)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xiàn),象征手法是“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作者以審美的眼光看待西北的自然景觀,在展示白楊樹的生存環(huán)境(西北高原獨特的景象)、描寫白楊樹外在形貌及內(nèi)在氣質(zhì)的基礎(chǔ)上,自然而然地賦予白楊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象征意義。
5.你對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有了怎樣的認識?
明確:首先形神兼?zhèn)涞孛枥L這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時使用象征手法,賦予這一事物某種象征意義,借此表達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ㄋ模┭葑x小結(jié)
1.小結(jié):作者之所以贊美白楊樹,是運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贊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堅持抗戰(zhàn)的北方勞動人民和他們所具備的質(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精神。
2.師生表演讀,體會并演繹作者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堅持抗戰(zhàn)的北方勞動人民樸質(zhì)、堅強、力求上進精神的贊美之情、對抗日軍民的贊美之情。其中,師讀第一個反問句,女生齊讀第二個反問句,男生齊讀第三個反問句,全班齊讀第四個反問句,三名學生代表讀第8段前兩句,全班齊讀第8段最后一句。
三、品讀語言,學禮贊之法
。ㄒ唬┯麚P先抑
1.品讀兩個句子,體會其表達效果。
(1)這時你涌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眼睛也許覺得有點倦怠,你對當前的“雄壯”或“偉大”閉了眼,而另一種的味兒在你心頭潛滋暗長了——“單調(diào)”!可不是,單調(diào),有一點兒吧?
然而剎那間,要是你猛抬眼看見了前面遠遠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聳立,像哨兵似的樹木的話,那你的懨懨欲睡的情緒又將如何?我那時是驚奇地叫了一聲的!
。2)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2.明確:兩處都使用欲揚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波瀾起伏、富于變化,給讀者制造出閱讀的“驚喜”;同時,第(1)句牽引著讀者,第(2)句突出了白楊樹的精神風貌。
。ǘ┖嫱行顒
1.品讀下面句子,體會其妙處。
當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毯子。……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
2.明確:描寫白楊樹生長的環(huán)境,渲染一種不平凡的環(huán)境氣氛,暗示在此生長的白楊樹也一定是不平凡的。為白楊樹的出場蓄勢,為下文描寫白楊樹的外形起正面烘托的作用。
。ㄈ⿲Ρ韧怀
1.品讀下面句子,說說為什么要寫楠木。
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nèi)ベ澝滥琴F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吧,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2.明確:寫楠木,主要是與白楊樹形成對比:兩種樹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當中蘊含著“不平凡”,一是貴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堅持抗戰(zhàn)的廣大民眾,一是賤視民眾、頑固倒退的人們。兩相對比,突出贊美了白楊樹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四、總結(jié)梳理,得禮贊之旨
師生共同梳理總結(jié)本篇所學:
。ㄒ唬┤囊再澝腊讞顦涞摹安黄椒病睘榫索串起整篇文章;
(二)在描繪白楊樹形貌氣質(zhì)的基礎(chǔ)上,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象征手法,贊美北方農(nóng)民和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樸質(zhì)、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ㄈ┪恼逻\用抑揚、烘托、對比等寫作技巧,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
五、板書設計:略。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集錦6篇】相關(guān)文章:
實用的語文教案模板集錦6篇02-05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六篇06-17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6篇05-07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7篇04-25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10篇04-23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5篇02-12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集合5篇02-09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匯總6篇07-25
關(guān)于語文教案模板集錦5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