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教案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教育家德廖莫夫說:“并非所有的兒童都會寫詩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兒童都會畫畫!庇纱丝梢,畫畫是幼兒與生具有的技能。畫畫,是小年齡幼兒表達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特殊語言。年齡越小,孩子越敢表達。小班的孩子剛剛接觸用簡單的線條表現(xiàn)事物,此活動設計主要想讓孩子了解基本的線條并大膽去想象。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螺旋線,鼓勵幼兒學習用螺旋線表現(xiàn)小花。
2、通過活動體驗大自然的美麗。
重點難點
能用螺旋線來表現(xiàn)不同的小花。
活動準備
范畫、油畫棒、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線條圖片
提問;1、認識這些線條嗎?他們的名字是什么?
3、說一說螺旋線看起來像什么?
4、螺旋線想幫大地媽媽裝扮一下
二、出示范畫,引起興趣
教師示范小花的畫法。
三、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可以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啟發(fā)他們大膽想像,添畫與春天有關的內(nèi)容,如:小草。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主要是想讓幼兒通過畫螺旋線來表現(xiàn)小花,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本次活動,不僅在教學目標上有了一定的體現(xiàn),而且孩子的興趣也比較高,作品的效果也還可以,個別孩子表現(xiàn)的比較大膽;顒哟嬖诘牟蛔悖号c孩子間的互動做得不夠,沒有及時給孩子反饋的信息;徒手畫這環(huán)節(jié)應放在前面,而且可以讓孩子多試幾次。
因此,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要考慮的更周到,更成熟些,以減少活動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尤其是與幼兒互動方面更要引起重視。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來感受冬天的風,知道北風吹在身上很冷。
2、豐富詞匯:寒冷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風車。
2、注意幼兒保暖,穿好外套。
活動過程:
1、幼兒到室外沒有陽光,有點風的地方感受冬天的風。
老師問:冬天的風吹在身上,吹在耳朵上,吹在臉上感到怎么樣?(豐富詞:寒冷)
2、每人一個風車,將風車舉起讓風吹,請小朋友看看風車怎樣了?
3、小結:冬天到了,北風吹在身上很冷。小朋友要多鍛煉,跑跑跳跳這樣就會暖和起來。大。考吧。幼。師網(wǎng)出處外出要穿外套,帶好帽子,手套;屋子要關緊門窗,不讓風鉆進屋里,還可以開空調(diào)取暖。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新環(huán)境,了解班里的新伙伴。
2.知道自己升班了,萌發(fā)作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會用自己喜歡的裝飾物布置活動室,產(chǎn)生熱愛新班的情感。
活動準備:
打掃活動室衛(wèi)生,整理班級物品,簡單布置室內(nèi)的環(huán)境和區(qū)域,剪刀,各種制作手工作品的材料,例如:皺紋紙,彩條,拉環(huán)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導幼兒觀察班里小朋友的變化,認識新朋友。
老師自我介紹后與幼兒一起數(shù)數(shù)班里來了多少位新朋友?說說新朋友長得什么樣?請新朋友作自我介紹。
2.說說同伴之間的變化,引導幼兒多觀察,盡量讓幼兒充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看看是否長高了?長胖了?比比誰高誰矮?(提醒幼兒主動與新朋友交流,鼓勵新朋友大膽與同伴互動)。
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我們長大了,長高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們又有新朋友了,大家在一起很開心。長大了,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引導幼兒從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同伴相處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比較一下中班活動室和小班活動室不一樣的地方,并相互交流討論新環(huán)境。
(1)知道自己是中班的小朋友,是哪個班的小朋友,說說原來是哪個班的?在什么位置?現(xiàn)在的班級在什么位置?
(2)參觀自己的活動室,從各個方面說說中班與小班的`不同,引導幼兒自由發(fā)言,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引導幼兒怎樣布置我們的新家,才能使他更漂亮。引導幼兒認識材料,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
5.幼兒自由分組,自由選擇材料,合作制作作品。
6.教師巡回指導,并引導幼兒把作品布置在教室適當?shù)奈恢?重點指導幼兒分辨左右,感知并運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匯進行環(huán)境布置。
7.參觀欣賞環(huán)境布置,請幼兒自己講解自己的作品和環(huán)境布置。
活動延伸:
請爸爸媽媽在接送幼兒時,參觀幼兒布置的環(huán)境,并給與鼓勵和肯定。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不斷豐富、美化自己的環(huán)境,體驗小主人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1、幼兒當前經(jīng)驗分析本次活動讓孩子在經(jīng)驗基礎上,嘗試在看、猜、玩的過程中總結動物之間的異同,大膽把自己的經(jīng)驗用簡單的一句話表達出來,提升他們對動物的經(jīng)驗,同時激發(fā)他們喜歡動物、關愛動物。
2、活動環(huán)節(jié)分析
1)找出隱藏的小動物:看一看、猜一猜長長鼻子、長長耳朵、長長尾巴的動物。
2)找找哪些動物藏在樹葉:孩子們通過說說樹葉后面有什么;拼拼動物的照片;找找類似紋理皮毛的小動物;
3)找動物的影子:在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的基礎上找到和影子相匹配的動物。
3、素材、價值的分析動物花花衣主題中的科;顒樱趧游锘ɑㄒ轮黝}的尾聲開展。孩子們對動物非常感興趣,對身邊常見的動物也有了一些經(jīng)驗,對他們的外形、叫聲等有了了解,特別對動物明顯特征和不同動物皮毛的動物的分析。
內(nèi)容與要求:
在看看猜猜玩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動物之間的顯著異同特征,嘗試用簡單的話大膽描述。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材料準備:
1、前期對黑白皮毛的動物有簡單的經(jīng)驗;
2、PPT兩幅;
3、動物和影子各20只,
4、黑色房子;
5、長頸鹿、梅花鹿、老虎、斑點狗、奶斑馬牛等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猜一猜(找出隱藏的小動物)師:森林里住著很多動物,它們一起生活、游戲,過得可開心啦,今天它們在去森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去找找有哪些動物藏起來了!
1、看看誰藏起來了?你看到了誰?它在哪里?你怎么知道是小白兔?小白兔的耳朵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一起喊一喊:小白兔,我們看到你的長耳朵了,快出來吧。)
2、我們再去找找還有誰?它躲在哪里?這是大象的什么部位?它看上去怎么樣?(原來長長鼻子的大象躲在大樹后面。)
3、躲在樹上的是誰?這是它的什么部位?它的尾巴是怎么樣的?(長長尾巴的小猴子躲在樹上。)關鍵提問: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秘密,看看它們身上都有一樣什么?教師小結:長長的尾巴、長長的耳朵、長長的鼻子,這些動物都有一種長長的特征,雖然長得都不一樣,但都有一樣長長的東西。
二、說一說、拼一拼(找找哪些動物藏在樹葉后面)
1、游戲:吹吹、猜猜、拼拼
1)師:有的小動物躲在森林茂密的地方,你看到他們了嗎?我們一起用力吹,把樹葉兒吹走(可以吹2——3次)看看誰藏起來了?2)咦,他們怎么哭了?關鍵提問:它們也有一個秘密,它們有什么是一樣的呢?
教師小結:衣服都是黑白色的,但花紋不一樣。
2、師:它們后面還跟著動物,看看是誰呀?斑點狗——梅花鹿;奶!L頸鹿;斑馬——老虎關鍵提問: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
教師小結:這些動物花紋都很像,但它們衣服的顏色都不同,原來森林里的動物朋友都有許多小秘密,他們一起玩捉迷藏可開心啦!價值取向:發(fā)現(xiàn)有的動物花紋相同,有的動物衣服一樣。
三、玩一玩、貼一貼(黑夜捉迷藏)師:小動物玩得真開心,天慢慢變黑了,森林里還有很多動物藏起來了,只能看見他們的影子,我們一起再去找找它們吧!
1)引導幼兒觀察影子的特征,猜猜它是誰?關鍵提問:看到動物的影子,你來猜猜可能是誰?(出示動物影子,幫助幼兒找到藏起來的動物。)
2)幼兒游戲:找找貼貼每位幼兒圖片,找出相應動物的影子,說出他們的名稱。關鍵提問:你的圖片是誰呀?它躲在哪里請你找一找價值取向:幫助幼兒分析動物的特征,然后完整出現(xiàn)動物,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延伸:
活動中的材料放置在區(qū)角游戲中,可以讓幼兒再次游戲。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詼諧有趣的情節(jié),能用身體動作大膽表演。
2、嘗試用其他稱呼替換“奶奶”進行仿編。
3、讓幼兒懂得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二、活動準備:
1、指偶:小老鼠、燈臺
2、小老鼠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三、活動過程:
1、以手指游戲引題。
老師知道你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那么你們的小手可以做些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對了,我們的小手本領真大。今天老師也要用這兩只手為大家表演個節(jié)目,仔細看。(教師戴上指偶,有表情地邊念兒歌邊表演)
2、以提問形式,加深幼兒對兒歌內(nèi)容的印象。
A、請小朋友說說看,剛才老師表演的這個節(jié)目里有誰?(小老鼠)
B、真棒,那你們有沒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導幼兒說出:上燈臺,偷油吃)請幼兒一起念幾遍。
C、小老鼠,來到這么高的燈臺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來)
D、后來小老鼠想呀想,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想到了一個什么辦法?(引導幼兒說出:叫奶奶)那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吱吱吱吱)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E、結果,它的奶奶有沒有來呀?(沒有)原來它的奶奶不肯來。(幼兒跟念數(shù)遍)
F、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滾下來)誰能上來做滾下來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下。(請幼兒邊做動作邊學念:嘰里咕嚕滾下來)
3、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
小朋友真聰明,聽得那么認真。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來表演好嗎?(好)那我們除了用小手做燈臺,還可以用身體的什么部位做燈臺?(肩、頭)表演兩次,引導幼兒大膽跟念。
4、和幼兒一起做游戲。
哇,這里還有這么多的燈臺!小朋友我們也來學一學小老鼠是怎樣偷油吃的?
小結:小老鼠偷油吃,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向它學習,平時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要經(jīng)過別人的同意才可以用。
5、仿編活動。
小老鼠除了可以叫奶奶,還可以叫誰?(爸爸、媽媽、爺爺?shù)龋?/p>
教師帶領幼兒玩仿編的兒歌游戲。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蔬菜的食用部位,并能按食用部位對蔬菜進行分類。
2、嘗試與同伴
合作制作蔬菜沙拉,感受自己動手操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五個籃子分別寫有根、莖、葉、花和果實。
2、各種蔬菜人手一份,蔬菜沙拉一盆。
3、半成品蔬菜、塑料刀、五個盆子、色拉。
4、濕毛巾、一次性臺布、牙簽
活動過程:
一、交流已有經(jīng)驗
1、組織談話:上星期老師帶大家去了菜場,我們每個小朋友還買回了自己喜歡的菜。誰愿意介紹一下。
2、說說你買了什么蔬菜?為什么喜歡它?
3、教師:剛才聽了大家的介紹,我們知道蔬菜都是很有營養(yǎng)的。所以我們要多吃蔬菜才能讓身體長得更健康。那么這些蔬菜吃它的什么部呢?
二、蔬菜的什么部位可以吃
1、出示五個籃子讓幼兒認識。
2、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找找蔬菜的哪個部位可以吃,嘗試進行分類。
3、檢查分類結果,并對一些放錯的蔬菜進行討論,得出正確的結果。
4、:原來有的蔬菜只能吃一個部位,有的蔬菜能吃兩個部位。而有的蔬菜更厲害,像大蒜根、莖、葉都能吃。蔬菜里還藏著那么多的秘密。平時爸爸媽媽都把蔬菜抄著吃,今天我們換一種吃法。
三、做蔬菜沙拉
1、出示蔬菜沙拉,猜猜老師是怎么做的?
2、說說里面有哪些蔬菜?(幼兒說出一種蔬菜,教師出示該蔬菜的實物。)
3、教師介紹所的材料、工具。
4、幼兒分成五組,自制沙拉。教師巡回指導。
操作要求:
(1)、制作前要先和小組中的伙伴一起商量,共同選擇做蔬菜沙拉的蔬菜,然后再有序地分工制作沙拉。
(2)、切菜、裝盆時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刀具,并注意安全。
(3)、在制作時要先檫干凈雙手。
5、與客人老師一起品嘗自己做的蔬菜沙拉。并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蔬菜沙拉,用的是什么蔬菜?吃的是蔬菜的哪個部位?
【【精品】小班教案六篇】相關文章:
【精品】小班教案四篇03-14
【精品】小班教案10篇03-03
【精品】小班教案7篇03-02
【精品】小班教案三篇03-13
【精品】小班教案5篇03-06
【精品】小班教案6篇03-05
【精品】小班教案九篇03-01
【精品】小班教案3篇02-27
【精品】小班教案4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