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數學教案匯編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夠對物品顏色、功能、形狀等進行不同的分類和計數。
2. 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數字書寫。
活動準備:
掛圖,盤子,西瓜磁貼,糖果磁貼,練習題1、2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們還記得上次小動物幼兒園舉行的是一項什么活動嗎?”“沒錯,因為上次運動會的順利組成,老師們決定請小動物們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過上次活動進行情景延續(xù),引出本次活動。
二、布題。
1.出示掛圖,請幼兒對圖中事物進行分類計數。
“圖中都有什么?”“都有什么食物?”“蛋糕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2.利用盤子的不同顏色分類數西瓜,練習10以內數的組成。
“看到這些,誰能講一講是什么意思?”
3.鼓勵幼兒嘗試出題、做題。并能夠說明題意“紅色盤中有幾個西瓜,黃色盤中有幾個西瓜,一共有幾個西瓜!
三、練習題
1.出示練習題1、2,難易程度不同供幼兒選擇做題。
“小動物們要出絕招了,它們在小朋友們的桌子上放了許多的練習題,分為練習題1和練習題2,小朋友們可自己選擇!
2.“小動物們也發(fā)現(xiàn)了大家真聰明,決定將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給大家,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將小椅子輕輕地轉回去,咱們一起等待,看看送給我們的是什么好不好?!”
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大班數學活動《趣味排序》
內容分析:
本次教學內容是排序活動,排序是將由兩個以上組成一組的物體排出序列。幼兒可根據大小、形狀、顏色、數量、名稱等排列物體,探索和發(fā)現(xiàn)各種不同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數學認知目標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在5-6歲具體表現(xiàn)為:能發(fā)現(xiàn)事物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并嘗試創(chuàng)造新的排列規(guī)律。根據大班幼兒思維特點,我在設計中突出讓幼兒感知發(fā)現(xiàn)、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以故事“綠毛龜”為主線,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幼兒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模仿規(guī)律——創(chuàng)新規(guī)律——生活運用,層層遞進。
活動重點為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嘗試用有規(guī)律的方法進行操作;活動難點是創(chuàng)新的排列規(guī)律。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個體與小組、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我將采取語言引導、動作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進行指導,使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教學目標:
1.發(fā)現(xiàn)和體會事物間的排列規(guī)律。
2.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按某種規(guī)律進行拼擺活動,發(fā)展思維能力。
3.感受規(guī)律的美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教具:PPT課件、青蛙、烏龜圖片各四張
2.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教學過程:
一、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一)聽故事,找規(guī)律。
1.在《綠毛龜》這個故事中,當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坐下。
介紹玩法:綠毛龜有個最大的愛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聽到我的故事里出
現(xiàn)了“綠毛龜”三個字就馬上坐下,不然它會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烏龜的圖片: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是怎么排列的?
3.小結:像綠青蛙和綠毛龜這樣一個接著一個重復的排列,我們就叫它有規(guī)律的
排列。
。ǘ┯^察PPT,討論,分析,推理,發(fā)現(xiàn)按物體名稱、數量、方位的差異進行排序的規(guī)律,并想象續(xù)排。
師:綠青蛙和綠毛龜已經想好要去找誰玩了,你們覺得它們來到了誰的家里?
1.介紹小兔——小兔是只特別喜歡有規(guī)律生活的動物,它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有規(guī)律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
2.孩子們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并續(xù)排。
。1)可愛的小動物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如果繼續(xù)的話你知道后面會是誰嗎?
。2)漂亮的向日葵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下一棵是怎么樣的?
。3)小魚,它是什么樣的規(guī)律排列的,繼續(xù)排列的話后面會是怎么排的?
。4)天空中飄來了氣球,氣球后面會有白云,它們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氣球的數量不變,白云每次增加一朵重復的排列,我們叫它遞增規(guī)律。)
3.小結:小兔家里這么多有規(guī)律的東西,有的是按照事物的名稱,如:小雞、小狗、小猴這樣排的。有的是按照大小、高矮來排的。有的是按照方向:上下、左右這樣排的。還有的是按照數量的變化:遞增、遞減。都可以排出一些有規(guī)律的東西。
二、模仿規(guī)律
根據PPT中的規(guī)律讓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續(xù)排,體驗按順序排列隊伍的有趣。
(一)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和向日葵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
1.師:高的大的向日葵,我們給它設計一個好看的動作,你會設計什么動作?矮的小的向日葵你又會設計什么動作呢?
2.幼兒體驗:我們來試一試和向日葵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
3.小結:有規(guī)律的排列不但能讓我們猜出下一個是什么動作,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ǘ┯變河蒙眢w動作模仿和小魚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
1.師:我們也來給小魚設計一下動作,頭向上的小魚你會設計什么動作?頭向下的小魚你設計的動作又是什么呢?
2.幼兒體驗:我們也和小魚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
3.小結:和小魚一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我們的隊列有規(guī)律又好看!
三、創(chuàng)新規(guī)律
。ㄒ唬⿴椭G毛龜和綠青蛙鋪小路。集體討論,如何創(chuàng)新規(guī)律。
師:綠毛龜和綠青蛙遇到一個問題,需要小朋友幫它們解決。
1.介紹操作材料。
2.啟發(fā)幼兒討論:用只有一種顏色的吸管要怎樣擺成有規(guī)律的、與眾不同的小路?
。ǘ┑谝淮尾僮,要求:有規(guī)律、與眾不同。
1.幼兒操作,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創(chuàng)新排列規(guī)律。
2.作品展示,師幼總結創(chuàng)新之處——從物體數量、方位等方面的變化。
。ㄈ┑诙尾僮鳎\用總結的經驗再次創(chuàng)新排序。師:小朋友鋪的小路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我們知道別人是怎么擺的就學習到了又一個方法,這一次,小朋友可以自己重新設計也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擺出更有創(chuàng)意的小路。
1.幼兒再次操作,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創(chuàng)新排序。
2.再次分享,交流。
3.小結:小朋友的第二次創(chuàng)新更大膽,在數量、方向上都做了一個更大的變化。我們?yōu)榫G青蛙和綠毛龜鋪設的小路就更豐富多彩了。
四、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感受規(guī)律的美。
1.師:今天我們做了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用各種各樣的規(guī)律幫助綠青蛙和綠毛龜鋪路,綠青蛙和綠毛龜都特別的高興。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有規(guī)律的排序,請小朋友欣賞欣賞(PPT)。
2.小結:像這樣四季的輪回,還有生活中用的、穿的、吃的、玩的等等都用到了有規(guī)律的排序,排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多姿。
延伸活動: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一起在幼兒園里找一找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接龍是中國的傳統(tǒng)經典優(yōu)秀,我們的童年或許都有它的'伴隨,也在和它的互動中朦朧的了解了數字,接受了數的對應,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幼小的我們或許都沒感覺學數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樂此不疲。我認為這樣一種蘊含數的概念、給予孩子快樂學數的游戲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兒園數學活動應該是適宜的,因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數學”、“快樂學數學”……等等等等《綱要》新精神。因此我從接龍游戲入手,以接龍游戲特點為切入口,設計了這樣一次數學活動,嘗試通過了解接龍、走進接龍、設計接龍等環(huán)節(jié)幫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國傳統(tǒng)游戲——接龍的排序規(guī)律,并在探索簡單的推理方法中,學習制作接龍卡。
重點:
了解接龍游戲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驗合作制作接龍卡。
難點:
1.孩子對前后卡片的界限區(qū)分。成因是接龍卡本身有兩小部分所組成,容易會造成孩子辨別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兒的逆向思維發(fā)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個已知數所誤導。
解決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雙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從順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過渡。
2.資源共享法: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操作活動,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補缺的難點,達到資源共享。
活動目標:
1.了解接龍游戲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驗合作制作接龍卡。
2.嘗試用簡潔語言介紹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能運用以往的數學經驗表明意思。
活動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以“舞龍”引出課題。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在哪里見過“龍”。
教師目標:為學習接龍游戲做自然的銜接與鋪墊,潛意識中滲透對中國傳統(tǒng)的頌揚。
第二環(huán)節(jié):觀察并尋找接龍卡規(guī)律。
這條“龍”是怎么接起來的?身上有哪些特點?
教師目標:2.通過形象的圖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到接龍游戲的基本方法,激發(fā)參與操作的愿望。
第三環(huán)節(jié):分層操作:接龍和補缺
(四類不同難易的操作材料)
教師目標:讓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學習接龍游戲方法,體驗游戲的樂趣,并能將規(guī)律活學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數物接龍卡。
教師目標:提升接龍游戲的規(guī)律難度,促使幼兒的思維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決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提高孩子們的握力。
3、培養(yǎng)孩子們的組織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三角形的物品, 鐵砧, 彩泥, 簽字筆
活動內容
[導入]
1.通過唱“形狀歌”來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 做個圓形 做個圓形
我們用手做個圓形
圓形 圓形 做個圓形
我們用手做個圓形
做個方形 做個方形
我們用手做個方形
方形 方形 做個方形
我們用手做個方形
[展開]
1、找一找周圍的三角形物體。
- 我們教室里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
- 一起來觀察老師準備的三角形物品。 (三角鐵, 三明治, 三腳架, 三角帽)
2、研究一下三角形的物品,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 觀察三角鐵,三明治,三腳架和三角帽,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尖尖的,末端很尖銳,摸起來刺刺的。)
3、用鐵砧制作三角形。
① 用鐵砧做出三角形的模子。
、 在模子里面用彩泥填滿。
、 填滿后把模子取下來,研究三角形的彩泥。
、 把三角形的物品用鐵砧做出來,并用粘上彩泥。
4、用活動紙中的三角形裝飾出各種圖案。
① 說說在我們周圍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
、 用活動紙中的三角形物品畫出各種圖畫。
、 說說你畫的是什么。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游戲,要求幼兒能迅速區(qū)別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
2、幼兒的動手、分辨能力,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幾何圖形掛件一人一個,數字卡片,演示教具,魔術卡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知識宮,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知識宮去玩。在知識宮,老師要給小朋友好多禮物,但這些禮物一定要小朋友動腦筋才能夠得到。第一份禮物需根據自己掛著的圖形和圖形上的數字找座位,找到了,這個圖形就作為第一份禮物送給你們。
二、復習單數和雙數。
1、通過觀察,繼續(xù)感知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
師:小朋友真聰明,都找到了座位。(演示教具)大家仔細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他們排隊有什么不同。(6條魚,5只烏龜)
幼兒回答,教師歸納。
2、思考:你們掛著的圖形上哪些數是單數,哪些數是雙數?
3、游戲:抱一抱
(1)規(guī)則:教師任一出示1—10中的一個數字,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的動作。(單數——自己抱一抱,雙數兩個人抱一起)
(2)游戲反復進行,教師不斷變化數字,期間問幼兒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兩個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三、變魔術: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知識宮的問題都難不到你們,F(xiàn)在我們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好嗎?變出來了呢,就作為第二份禮物送給你們,現(xiàn)在聽好老師告訴你們怎么變。
四、開火車游戲,出知識宮。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單雙數。我在上課時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通過圈畫點數圖,發(fā)現(xiàn)不同,然后讓學生進行對比觀察,通過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出比較抽象的單數和雙數的概念。在學習中幼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再加以強化,幼兒的印象就比較深。然后用動畫出示菜園里的各種蔬菜的不同數量,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這樣學生比較有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高,很快就熟記哪些數是單數,哪些數是雙數
在鞏固理解單雙數時,我設計了觀看課件摸寶貝手指游戲。在學習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能夠根據我的要求完成任務。在學習中我沒有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材料與時間讓幼兒去主動探索,只是將幼兒圍繞我的思路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完全可以讓幼兒自己探索10以上的單雙數的學習。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游戲活動中,學習9的分解和組成,知道9分成兩份有8種不同的分法。
2.能根據9的分合法,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并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交換規(guī)律。
活動準備:
棋子若干、彩筆、記錄紙、課件、灰太狼頭飾、沙包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聽音樂《大家一起喜羊羊》做手指律動,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復習8的組成。
小朋友,剛才的歌里都唱到了誰?你喜歡喜羊羊嗎?為什么喜歡他?(因為喜羊羊很聰明)
知道我是誰嗎?今天,我是羊村的村長慢羊羊,你們想當聰明勇敢的喜羊羊嗎?那我慢羊羊就先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是不是很聰明:前段時間我們喜羊羊已把八捆青草分別送給了費羊羊和美羊羊,當時有幾種分法分給他倆的?(七種分法)分別是幾捆和幾捆?(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 7和1)
二、幼兒嘗試9的分解。
每位幼兒一盒棋子、一張大圖片。
今天,我慢羊羊想請喜羊羊幫忙,請你們幫我把這些禮物分別分給美羊羊和費羊羊,愿意幫忙嗎? 幼兒第一次進行9的自由分配。提醒幼兒注意合作。
幼兒進行第二次自由分配,提出要求:不能和上次分的一樣。
依此類推,一直到第八次自由分配。
三、教師出示分解結果,幼兒對比、驗證。
請幼兒觀看課件,帶領幼兒驗證自己分配和記錄的結果。
討論:9還能不能再分?得出結論:9一共有8種不同的分法。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分的和老師分的有什么不一樣。
四、引導幼兒學習9的組成,并能根據9的分合法,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理解9可以分成l和8,1和8合起來是9,合起來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示,教師列出加法算式1+8=9。
通過課件演示,請幼兒仿照老師剛才的例子,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2+7=9;3+6=9;4+5=9;5+4=9;6+3=9;7+2=9;8+1=9。
五、引導幼兒理解交換規(guī)律。
感知交換"+"號兩邊數字的位置得數不變的事實,找出存在互換關系的幾組加法算式
請小朋友看1+8=9,8+1=9這兩道加法算式,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請你從剩下的加法算式中,也找出存在這種互換關系的加法算式:
2+7=9,7+2=9;3+6=9,6+3=9;4+5=9,5+4=9。
六、游戲,復習9的組成和加法
1.游戲"拔草"。
目的: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和任務意識,復習9的組成。
規(guī)則: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要求孩子能夠盡量完成自己的任務。
玩法:
(1)教師準備好綠色的大泡沫板,在上面插上很多的小草。在游戲進行前老師會告訴每個小朋友一個數字密碼,數字密碼是幾就拔幾棵草,請幼兒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2)提問:誰拔了8棵草,那8和幾可以組成9?(拔了1棵草的小朋友起立)幼兒一起說:8和l組成9。
(3)依次提問。
2.游戲"打倒灰太狼"
目的: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復習存在互換關系的幾道加法算式,體驗成功的快樂心情!
玩法:
羊村的警報響了,灰太狼來了,怎們來了這么多的灰太狼?原來灰太狼新發(fā)明了克隆機器,克隆出好多的灰太狼。
。1)請幼兒點數灰太狼的個數。(9只)
。2)喜羊羊們把準備好的武器——沙包拿出來當石頭砸向灰太狼。
。3)打倒了幾個?請幼兒列算式,如l+8=9或8+1=9等。
。4)帶幼兒到室外慶祝戰(zhàn)勝了灰太狼,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加減法運算的練習,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通過設計《數字寶寶找伙伴》活動,使孩子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鞏固對加減法的練習。作品自薦:此活動有層次性,先從物體——物體數字——數字。而且設計了一個背景,很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孩子們愿意參加這個區(qū)域活動。
活動準備
1、房子一幢、1——10數字貼在房子周圍,增添數字的氛圍。
2、房子的墻磚上寫有數字,墻磚是可以插卡片的,物體、物體和數字、數字的加減題目若干。
3、記錄本。
活動過程:
1、提供的是物體的加減卡片,答案是幾就插在幾的數字墻上;顒咏Y束進行記錄,幫助了幾個數字寶寶找到了伙伴。
2、提供的是物體和數字兼有的加減卡片,答案是幾就插在幾的數字墻上。 然后進行記錄。
3、提供的是只有數字的加減卡片,答案是幾就插在幾的數字墻上。然后進行記錄。
指導建議
大班孩子已經有了競爭意識,可以通過記錄的方式,激勵孩子參加活動。老師要指導孩子學習記錄的方法。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匯編七篇】相關文章: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匯編七篇05-23
【熱門】大班教案匯編七篇04-04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七篇01-03
【熱門】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3篇05-28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3篇03-22
【熱門】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4篇03-16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4篇03-15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四篇03-07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三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