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2-05-30 19:26:56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通用10篇)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A段音樂歡快、B段音樂悠揚的特點,表現做、放風箏。

            2.嘗試與同伴合作放風箏,體驗活動的快樂。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有做、放風箏的經驗、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和幼兒一起回憶做、放風箏的情景。

            二、隨A段音樂“做風箏”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喜歡的風箏。

            2.教師隨音樂表演“剪扎風箏”。

            3.提問:風箏是怎么做出來的?剪幾下?扎幾下?

            4.師幼一起隨音樂“剪扎風箏”。

            三、隨B段音樂“放風箏”

            1.觀看動畫,提問:風箏在天上是怎么飛的?

            2.學小風箏飛一飛。

            3.老師當放風箏的人,幼兒當風箏,師生共放風箏。

            四、隨AB段音樂做、放風箏,創(chuàng)編風箏造型

            1.隨AB段音樂做、放風箏。

            2.觀看課件,自選內容創(chuàng)編風箏造型。

            3.師生合作做、放風箏。

            五、改變放飛方向,合作放風箏

            1.師生合作:幼兒當放風箏的人,老師當風箏合作表演。

            2.生生合作:一人當放風箏的人,一人當風箏合作表演。

            六、師生合作隨音樂放飛巨龍風箏

            老師當放風箏的人,幼兒合作當巨龍風箏,隨音樂游戲。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松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jié)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2

            動作建議:

            1、A段八拍一個樂句,樂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動作,后四拍則變一個造型。

            2、教師在B段中的示范動作盡量要優(yōu)美。用教師自己的體態(tài)去感染孩子。

            3、教師B段音樂中,做前、后、左轉、右轉吊線暗示,教師鼓勵幼兒理解后應盡快按暗示的方向變化身體位置和姿勢。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風箏”的快樂。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掌握B段音樂老爺爺收放風箏的動作。

            3、傾聽音樂,根據音樂的變化完整表現出放風箏的情景。

            【活動準備】

            1、音樂《放風箏》、風箏圖片的PPT

            2、幼兒有過放風箏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位老爺爺特別愛扎風箏,他扎的風箏啊栩栩如生、造型各異。

           。úシ臥PT,幼兒觀察)

            老師出示四只不同種類的風箏圖片!白屛覀円黄饋砜纯蠢蠣敔敹甲隽四男╋L箏呢?”

            2、感受A段音樂,學習變風箏造型。

            過渡語:你們看哪些風箏來了?它是怎樣出來的。

            (1)教師根據音樂變風箏造型,幼兒觀察并發(fā)現教師變造型的規(guī)律。

            指導語:老師的風箏是怎樣變出來的的?

            (2)幼兒邊聽音樂邊按節(jié)奏變風箏造型。

            3、感受A、B段音樂,初步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l)繼續(xù)講述情境:你們猗猜后來風箏們飛上天了嗎?可是沒有老爺爺的線他們怎么飛得起來呢。不過就在這時老爺爺回來了,他不但沒有生氣,還帶著這些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翔,這些風箏都很聰明,老爺爺風箏線往哪邊扯,他們就往哪邊飛。他們飛啊飛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傾聽音樂,幼兒當風箏,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隨音樂節(jié)奏自由模仿風箏向不同方向飛的動態(tài)。

            4、和幼兒一起玩放風箏的游戲,完整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1)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玩放風箏游戲1-2遍。

            (2)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按節(jié)奏、飛得有美感的“風箏”,并請其示范。

            (3)請個別幼兒上來當老爺爺放風箏。

            (4)重點練習如何當老爺爺來指揮風箏飛舞。

            (5)幼兒兩兩合作,一人當老爺爺,一人當風箏玩游戲。

            引導幼兒評價:合作得怎樣?動作是否優(yōu)美、是否有節(jié)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揮

            5、出示中國龍的圖片,引導幼兒如何集體合作變中國龍風箏。

            過渡語:今天老爺爺扎了一條巨龍風箏,你們能把這個大家伙變出來嗎?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龍,如何飛起來。

            (2)教師當老爺爺,放飛“中國龍”。

            大班黃梅戲表演唱:新猴子學樣

            幼兒園大班黃梅戲表演唱:新猴子學樣

            一、作品

            游戲玩法建議

            1、點兵點將游戲中盡量讓每個幼兒有游戲的機會。

            2、演唱歌曲部分: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游戲形式逐漸遞增,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準備】

            1、草帽17頂、老爺爺的裝扮一套、帶繩子的塑料筐兩個。

            2、聽過故事《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

            1、感受黃梅戲的曲調風格,體會其中的詼諧和幽默。

            2、嘗試根據情節(jié)、角色創(chuàng)編動作幫助理解記和憶歌詞。

            3、樂于參加戲劇表演,注意在游戲的過程中不要擁擠。

            【活動過程】

            1、欣賞黃梅戲《新猴子學樣》,導入課題。

            (l)教師:你們聽過黃梅戲嗎?黃梅戲是安徽的一種地方戲曲。

            (2)教師完整地表演黃梅戲《新猴子學樣》,幼兒欣賞。

            2、初步熟悉歌詞,理解戲曲內容,了解戲中角色。

            (1)教師:戲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師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師:戲曲里有哪些角色?他們怎么唱的?

            3、幼兒初步學習戲曲中的對唱部分。

            (1)教師:老爺爺做了哪些動作?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兒回憶戲曲中的爺爺角色唱段并學唱。

            (2)教師:小猴子怎么學樣的?師生互動,交換角色進行表演。

            (3)游戲“草帽在哪里”。

            以一對一、一對二、一對多人的遞進的方式幫助幼兒掌捏對唱部分,注意根據幼兒的掌握情移時調整速度和韻味。

            4、幼兒嘗試完整地演唱黃梅戲《新猴子學樣》。

            5、師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戲曲,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大膽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兒進行黃梅戲表演唱。

            教師:小猴子怎樣發(fā)現草帽的?他們說了什么?

            幼兒學說黃梅戲中的說白,并學唱戲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戲內容:啟發(fā)幼兒最后不再學樣,改變故事的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歌唱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優(yōu)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2、通過符號掌握和表現歌曲中的連貫與停頓。

            3、能正確地對待評價,并從同伴的表演中獲取信息。

            活動準備:

            1、對風箏的形狀、特征、玩法有一定的了解。

            2、兩種不同符號的條形卡紙。

            3、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在《化蝶》的樂曲的伴奏下,做“蝴蝶飛”進教室,每句句末做采花蜜動作,表現樂句的起止。

            二、 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1、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曲,誰會用優(yōu)美和活潑的唱法演唱歌曲。

            2、全體幼兒分成兩組,用唱襯詞的方法,練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

            三、 學習唱新歌《放風箏》。

            1、春天到了,一陣陣春風吹來,小朋友都到田野去玩,有的小朋友還放起了風箏,你們有沒有見過風箏呀?幼兒學習新歌詞,教師說出歌詞后,與幼兒一起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

            2、教師范唱歌曲,幼兒感受歌詞優(yōu)美的情緒。

            3、我們來聽鋼琴是怎么唱歌的,鋼琴唱一句我們就跟著唱一句哦,幼兒跟隨教師輕聲學唱曲。

            4、教師出示條形卡紙。比較兩種符號的表現方法。(連貫與斷頓)

            教師出示波浪線問:“你們知道這代表什么嗎?”

            幼兒自由猜測。教師,這個符號在唱歌中表示連貫,就是我們要一直唱。

            教師出示小三角形的卡紙,這在唱歌中會表示什么呢?

            哦,這在唱歌中表示要短頓的唱。

            5、傾聽歌曲伴奏,體會歌曲的什么地方要連貫的唱,什么地方要短頓的唱。

            6、邊看教師(幼兒)指符號,邊唱歌曲。

            我們來看著圖來唱歌,我來請唱歌好聽的小朋友做小老師,指圖我們唱歌。

            四、 有表情的唱歌。

            1、討論:用怎樣的歌聲表現風箏在天空中飄盈?

            用怎樣的歌聲表現放風箏時的快樂?

            2、根據討論的結論,進行練習(優(yōu)美連貫;活潑輕巧的)

            五、 輪流到教室前面進行表演,其余幼兒學做評論員,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他人的長處,正確對待同伴的評價。

            六、 復習活動:打擊樂《拔跟蘆柴花》。

            1、在教師與幼兒的指揮下,分別演奏兩次,注意演奏時用合適的力度,與同伴合作表演。

            2、正確的收拾活動室,整理打擊樂器。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一)初步學唱歌曲,唱準歌曲中的頓音部分。

            (二)在合作表演風箏的游戲中,感受放風箏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風箏一只,歌詞圖譜。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風箏,了解放風箏的過程。

            T:看,今天我?guī)砹耸裁?你放過風箏嗎?那放風箏需要什么樣的線呢?

            (1)風箏會飛到哪里去?他會怎么飛呢?

            1. 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師:風箏飛的時候你覺得他像什么?我們來一起聽聽歌曲里是怎么說的吧!

            (2)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提問:你聽見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

            (3)再聽聽看,有沒有都聽出來了。

            教師演唱歌曲第二遍

            請幼兒根據順序來放,教師根據幼兒放的情況來決定演唱次數。

            3.幼兒嘗試演唱歌曲

            (1)幼兒和教師一起演唱歌曲一遍

            師:現在我們來一起試試唱唱這首歌吧!

            (2)引導幼兒唱準歌曲中“啦”的部分

            師:這里有幾個啦?他們誰和誰是好朋友要住在一起的呢?(教師范唱拉部分)

            我們來一起試試

            (3)減少圖片幼兒嘗試演唱歌曲

            師:聽!是什么?一陣風吹來了,他把幾張圖片吹走了,現在你還能把歌曲唱出來嗎?

            (4)將圖片全拿走幼兒演唱

            又來了一陣風,這下把圖片全斗吹走了,這次難度大了,想不想挑戰(zhàn)一下?

            4.表演歌曲

            (1)猜猜這個好聽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放風箏》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放風箏?請幾個小朋友來做風箏和線來進行表演,集體幼兒為他們演唱。

            (2)集體幼兒一起來進行表演。

            男小朋友做風箏線,女小朋友做風箏。

            再進行交換

            結束:我們到外面去放一放風箏吧!看看風箏在天空中是怎么飛舞的。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學習兩聲部輪唱。

            2、借助圖譜、指揮,保持兩聲部的和諧。

            3、培養(yǎng)專注的學習態(tài)度。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演唱歌曲。

            2、兩聲部輪唱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幼兒看圖譜或指揮演唱。

            2、幼兒邊唱邊表演。

           。ǘ⿲W習二聲部輪唱

            1、欣賞范唱,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聲部圖卡,引導幼兒擺放在圖譜相應位置。

            3、師生、生生合作用二聲部形式演唱。

            ﹙三﹚全體幼兒用輪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活動反思

            活動在幼兒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旨在讓幼兒學習用二聲部輪唱的形式進行合唱表演。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我請了配班老師來幫忙用二聲部輪唱的方式給幼兒范唱,讓幼兒去發(fā)現唱法的不同,并了解這樣的演唱方式叫輪唱,在活動中用簡單的語句滲透概念,然后再學唱二聲部輪唱。在這里,我用到了圖卡,請幼兒將粉紅色的二聲部圖卡放在與一聲部相對應的地方,不僅是加強了師幼互動,而且也能真正讓幼兒自己去理解感知二聲部該從哪開始唱。

            在正式練唱時,教師是由簡到難層層加大難度的,先是讓幼兒演唱第一聲部,教師演唱第二聲部,再進行交換來讓幼兒練唱第二聲部,而在練唱時教師的指揮也起著不小的作用,為下面幼兒分聲部演唱打下基礎。之后教師提升難度,先讓 幼兒看圖譜、看指揮進行輪唱,再是不看圖譜看指揮來演唱,經過幾遍不同形式的練習,幼兒已經掌握了二聲部輪唱的技能,也就達成了活動的目標預設及解決了重點問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師進行的充分的準備活動,不同顏色的圖卡是為了區(qū)分聲部而特意擺放的,讓我真正了解到細心準備的重要性。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周老師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他在請一名幼兒做指揮時就很尊重幼兒,讓他自己選擇要用指揮棒還是單用手指揮,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幫助幼兒完成指揮。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模擬合唱表演時,我提問還能和誰合作來演唱時,根據幼兒的回答,我請幼兒與客人老師來合作演唱,由小朋友唱第一聲部,客人老師唱第二聲部,不僅好玩,而且利用了身邊的資源,更是對孩子的很好的應答。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學習兩聲部輪唱。

            2、借助圖譜、指揮,保持兩聲部的和諧。

            3、培養(yǎng)專注的學習態(tài)度。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演唱歌曲。

            2、兩聲部輪唱圖譜。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幼兒看圖譜或指揮演唱。

            2、幼兒邊唱邊表演。

            (二)學習二聲部輪唱

            1、欣賞范唱,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聲部圖卡,引導幼兒擺放在圖譜相應位置。

            3、師生、生生合作用二聲部形式演唱。

            ﹙三﹚全體幼兒用輪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學習兩聲部輪唱。

            2、借助圖譜、指揮,保持兩聲部的和諧。

            3、培養(yǎng)專注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演唱歌曲。

            2、兩聲部輪唱圖譜。

            活動過程

           。ㄒ唬⿵土暩枨

            1、幼兒看圖譜或指揮演唱。

            2、幼兒邊唱邊表演。

            (二)學習二聲部輪唱

            1、欣賞范唱,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聲部圖卡,引導幼兒擺放在圖譜相應位置。

            3、師生、生生合作用二聲部形式演唱。

           。ㄈ┤w幼兒用輪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學習兩聲部輪唱。

            2、借助圖譜、指揮,保持兩聲部的和諧。

            3、培養(yǎng)專注的學習態(tài)度。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演唱歌曲。

            2、兩聲部輪唱圖譜。

            【活動過程】

           。ㄒ唬⿵土暩枨

            1、幼兒看圖譜或指揮演唱。

            2、幼兒邊唱邊表演。

           。ǘ⿲W習二聲部輪唱

            1、欣賞范唱,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聲部圖卡,引導幼兒擺放在圖譜相應位置。

            3、師生、生生合作用二聲部形式演唱。

           。ㄈ┤w幼兒用輪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教學反思:

            作品的語言簡潔明快,多重復,富有韻律感,其中運用了大量的象聲詞,更增加了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因此,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和理解。

            童話《放風箏》描繪的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日常生活中放風箏的游戲,非常巧妙的將小白云想象成風箏,又有著無窮無盡變化的風箏,既符合幼兒的思維的特點,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內容具有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小兔在放一只胡蘿卜風箏,小貓在放一只金魚放在風箏,小豬空著手跑來,如果沒有風箏他會多么不開心呀!小白云的'幫助,讓他獲得了最有意思的、最會變化的風箏,極大的滿足了小豬放風箏的心愿,也留給小讀者無限的遐想。

            活動設計的第1環(huán)節(jié),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與幼兒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戲,自然的將“放風箏“引入活動,引發(fā)幼兒對“放風箏”經驗的聯想。第2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邊看畫面邊聽教師將故事,同時讓幼兒通過動作參與,初步感知故事的內容。第3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留空讓幼兒填充的方式,引導幼兒較完整的講述故事。第4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積極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新的故事內容。

            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中,可能由于教師的語言不夠生動活潑,無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以致于幼兒的思想開小差,活動無法順利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多多加強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小風箏上藍天》是一首2/4拍的歌曲。這首歌曲節(jié)奏簡單,曲調歡快柔和,旋律優(yōu)美,富有童趣,表現了小風箏飛翔在藍天上的快樂心情。中班幼兒對旋律的感知能力逐步提高,對音準的把握能力和對歌曲節(jié)奏的表現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活動中通過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表演歌曲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感受小風箏上藍天的快樂心情。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歌曲,唱準附點音符。

            2.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小風箏上藍天的樣子。

            3.感受小風箏在藍天上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小風箏的頭飾。

            2.音樂、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初步了解風箏起飛降落的有關常識。

            “有一種東西像鳥兒一樣能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一根小線輕輕牽著它,是什么?”

            二、教師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演唱歌曲前兩句,提問:小風箏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說它真靈巧?它是怎樣飛上藍天的?

            幫助幼兒梳理歌詞:小風箏,真靈巧,真呀真靈巧。乘著風兒飛得高,飛呀飛得高。

            2.引導幼兒討論:小風箏在藍天上會遇見誰?它會怎么做呢?

            3.教師演唱歌曲后兩句,幫助幼兒梳理歌詞:先跟白云拉拉手,再跟太陽問聲好。

            三、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學唱歌曲,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小風箏上藍天的快樂心情。

            1.播放課件,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唱準附點音附。小風箏和白云拉手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拐個彎再拉手,重點唱準浮點音符。

            1.引導幼兒用輕巧、歡快的聲音和動作表現歌曲的情緒。

            小風箏在藍天上飛的心情怎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演唱?它是怎樣跟白云和太陽打招呼的?它會做什么動作?

            四、幼兒聽音樂進行表演,嘗試用身體基本動作表現小風箏快樂的樣子。

            重點指導:聲音和動作要輕巧、歡快,這樣風箏才會飛得高,飛得快樂。

            五、創(chuàng)編歌曲表演,進一步體驗小風箏的快樂心情。小風箏在藍天上還會遇見誰?它會怎么做呢?

            附:小風箏上藍天

            1=C 2

            4

            351|351|5363|5-|

            小風箏,多靈巧,多呀多靈巧,

            6644|553|2256 |2-|

            乘著風兒,飛得高,飛呀飛得高,

            3235 |1·2|656|323 |

            先跟白云拉拉手,2·3 |65|4323|1-|再向太陽問個好。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觀察并模仿幾種動物的飛行,體驗韻律活動中的協(xié)調、交流、合作的快樂。

            2、根據音樂情景,學會用聲音、動作、表情表達情緒;

            3、分析全曲節(jié)奏并感知變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掌握語詞并能角色扮演及律動。

            教學難點:將節(jié)奏重組使全曲變奏,并拍念出來

            音樂分析:

            兒謠《風箏與小鳥》共四段八句話,與詞中出現了四種飛行的動物(小鳥、蝴蝶、蜻蜓、蜜蜂),兒謠節(jié)奏感強,并能感受出音色和情緒的明顯變化(主要表現在語詞“真生氣”與“別生氣”。),CD中每句節(jié)奏均體現為xxxxxxx 。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好,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有個小孩子,名字叫寶寶,春天來了,寶寶的媽媽爸爸要帶著他去郊外春游去,寶寶玩得可高興了,他先和節(jié)奏寶寶寶玩游戲,可是,寶寶太小,不會拍節(jié)奏,我們來幫幫他吧。

            1、教師出示十六宮格,請幼兒根據磁鐵排出的節(jié)奏摸拍。

            2、教師來拍節(jié)奏,幼兒用磁鐵貼出相應的位置。

            3、教師彈琴,幼兒感應節(jié)奏。(高音拍手,低音踏腳。)反思:大部分幼兒能夠聽辨教師拍的節(jié)奏,并且拍出相同的節(jié)奏,還能用磁鐵在十六宮格中貼出相應的節(jié)奏型,但是個別幼兒還學要教師和其他幼兒的幫助,他們對ta 和titi掌握得好,但是tiri-tiri就會聽成兩個titi。

            二、基本部分

            我們教會了寶寶拍節(jié)奏,寶寶可高興了,F在小寶寶拿出了自己的風箏準備放呢,郊外的空氣真好,寶寶抬頭看到了好多小動物在天上飛著,寶寶的風箏和他們還做起了游戲。你們猜猜看他都看到遇到什么動物了?

            1、老師放兒謠《風箏和小鳥》,請幼兒聽找語詞中的四種動物,老師出示圖卡,并介紹飛行特色。

            2、角色扮演

            小鳥:拿著彩條上下揮舞

            蝴蝶:手持紗巾,前后開合當翅膀

            蜻蜓:手臂伸直,左右傾斜飛舞

            蜜蜂:手縮起振翅狀

            反思:帶孩子進入動作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本以為讓幼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得進行活動,不控制孩子那么多的行為,讓孩子快快樂樂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沒有考慮到環(huán)境對幼兒影響的問題,孩子當時特別的興奮急躁,老師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和時間去組織,老師沒能收放自如地控制幼兒得行為。

            3、肢體樂器拍奏

           。1)教師請幼兒傾聽兒謠,注意四段不同動物的語言,請幼兒逐句換音色,真生氣可以用跳或踏腳來表現情緒,別生氣可以用拍手或擺手等動作表現。

           。2)請幼兒一句語詞用兩種音色表現。

           。3)請幼兒兩人對話的形式對話。

          【放風箏大班音樂教案(通用10篇)】相關文章:

          《種瓜》大班音樂教案04-01

          大班音樂教案:舞蹈09-25

          買菜大班音樂教案11-18

          音樂火車大班教案11-05

          木偶大班音樂教案10-31

          大班音樂柳樹姑娘教案(通用11篇)03-18

          花兒朵朵大班音樂教案(通用5篇)01-12

          大雨小雨大班音樂教案(通用7篇)05-07

          大班音樂教案《牧童短笛》03-29

          吹泡泡大班音樂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