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與小鼓》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鼓與小鼓》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區(qū)分音的強弱。
2、學會唱《大鼓與小鼓》這首歌。
3、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chǔ)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重點:
辨別區(qū)分聲音的強弱。
活動難點:
會正確表現(xiàn)聲音的強弱。
活動準備:
大鼓、小鼓。
活動過程:
1、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強與弱。如:拍手和點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認識強弱記號。
教師準備兩幅圖片,上面畫有f和p,告訴小朋友f表示強,p表示弱,并用動作表示出來。
3、學習歌曲《大鼓與小鼓》
。1)小朋友敲擊大鼓、小鼓,進一步感知音量的變化。
。2)欣賞并學唱《大鼓與小鼓》,小朋友用聲音的大小來表示大鼓、小鼓的強弱變化。
4、用節(jié)奏樂器演奏,注意聲音的強弱并表現(xiàn)出來。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室里放置強弱記號f、p。
2、表演唱《大鼓與小鼓》。
評量:
能用動作、音量表現(xiàn)聲音的強弱。
分析:
此次活動通過身體的動作來感知強弱,通過學唱歌曲辨別強弱,使小朋友在游戲中學會了區(qū)分聲音的強弱,從而發(fā)展了小朋友的音樂感知能力。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jīng)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nèi)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guī)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fù),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fù)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大鼓與小鼓》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音樂《雪花與雨滴》教案10-04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8-16
《快快起床》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2-17
中班音樂《郊游》教案08-04
中班音樂教案《秋天》09-24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與泡泡糖08-28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泡泡糖》12-10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蜜蜂》12-09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15篇11-01
幼兒園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含反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