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四年級下冊《七月的天山》語文教案
第一課時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認(rèn)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學(xué)習(xí)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學(xué)習(xí)難點:
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知識鏈接:
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峰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dá)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薄T诓└襁_(dá)峰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云杉倒映湖中,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里,王母娘娘就在這里設(shè)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F(xiàn)在這里已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
預(yù)習(xí)任務(wù):
1.我能讀準(zhǔn)下列詞語:
戈壁灘 白緞 山澗 飛瀉 洄水渦 俯視 五彩斑瀾
飲馬 無限生機(jī) 白皚皚 撐開 枝丫 馬蹄 濺起
重重疊疊 幽靜 縈繞 五彩繽紛 綿延 矯健 馬鞍
2.我能把課文讀流利
3.我能在文中找出近義詞。
4.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5.我還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來介紹天山哪些景物的。
自主、合作、探究
1.說說作者筆下的天山之夏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2.在文中找出有關(guān)方位變化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作者瀏覽的順序和地點的轉(zhuǎn)換。
3.我要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4.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寫了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什么樣的想象?
5.作者筆下的天山之夏是那么令人神往,作者是如何具體、形象地描繪這一景物的呢?
6.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的哪些想象和比喻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除了比喻外,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nèi)ゴ、欣賞?
達(dá)標(biāo)檢測:
1、我會區(qū)別,并能給它們找朋友。
緞 ( ) 矯 ( ) 府 ( ) 繽 ( )
煅 ( ) 嬌 ( ) 俯 ( ) 濱 ( )
鍛 ( ) 驕 ( ) 腑 ( ) 檳 ( )
2、請把作者游覽的順序補充完整。
。1)進(jìn)入天山——( )——( )
。2)進(jìn)入天山這一段依次寫了( )、( )和( )的奇特景象。
3.讀下列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a.藍(lán)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云彩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b.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沖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
c.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xì)碎的日影。
d.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
4.抄寫詞語:
翡翠 涼爽 高聳 山澗 透射 寂靜 增添 細(xì)碎 馬蹄
柔嫩 錦緞 綿延 絢爛 白皚皚 重重疊疊 斑斑點點
學(xué)習(xí)收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延伸:
請同學(xué)們設(shè)計一個摘錄本子,把優(yōu)美的句子記錄下來。
【四年級下冊《七月的天山》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七月的天山教學(xué)設(shè)計(通用7篇)06-21
《七月的天山》教學(xué)設(shè)計(通用12篇)06-21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28
《尊嚴(yán)》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7-20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將心比心》12-06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8-31
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3-06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父親的菜園08-27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