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語文《始得西山宴游記》教案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自余為僇人(通“戮”,引申為有罪)
(2)夢亦同趣(通“趨”,往,赴)
2.古今異義
(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義:這樣之后 今義:表承接,接著
(2)頹然就醉
古義:倒塌,文中指身子傾倒的樣子 今義:精神萎靡不振
(3)游于是乎始
古義:從此 今義:連詞,表承接,就這樣
3.一詞多義
(1)窮 窮回溪(動詞,走到盡頭)
窮山之高而止(動詞,走到盡頭)
而不知其所窮(名詞,盡頭)
(2)夢 臥而夢(動詞,做夢)
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jīng))
始指異之(副詞,才)
游于是乎始(動詞,開始)
4.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動詞。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窮回溪(走到盡頭)/縈青繚白(青山,白水)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始指異之(以……為異)
(3)形容詞用作名詞。自遠而至(遠處)
(4)數(shù)詞用作形容詞。四望如一(相同)
(5)名詞用作動詞。外與天際(連接)/臥而夢(做夢)/故為之文以志(寫作文章)
(6)名詞用作狀語。日與其徒上高山(每天)/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樣)/四望如一(向四面)
二、文言虛詞
1.而
(1)連詞,表修飾。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連詞,表承接。披草而坐,傾壺而醉/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自遠而至
(3)連詞,表轉折。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窮/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4)連詞,表條件。窮山之高而止
2.之
(1)助詞,的。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代詞,它。始指異之(指西山)/故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這件事)
(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3.為
(1)介詞,為了。故為之文以志
(2)動詞,成為。自余為僇人/不與培螻為類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詞“于”)
(2)以(之)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省略賓語“之”,指代是州之山水)
(3)(我)因坐法華西亭(省略主語“我”)
(4)始指(之)異之(省略賓語“之”,指代西山)
(5)(我)引觴滿酌(省略主語“我”)
(6)故為之文以志(之)(省略賓語“之”,代宴游西山這件事)
【蘇教版高中語文《始得西山宴游記》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鴻門宴》教案12-09
蘇教版必修四高中語文教案09-24
蘇教版語文教案10-29
蘇教版《海倫·凱勒》優(yōu)秀教案03-22
蘇教版第六冊《雪兒》教案03-21
始的同義詞解析11-27
蘇教版第八冊《祁黃羊》教案03-25
游山西山里泉作文12-21
日落西山下的作文08-18
日薄西山的意思和造句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