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與減一年級數學教案
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含義,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估算意識.
3.創(chuàng)設發(fā)新書的真實情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課前準備
小棒 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發(fā)新書
。ㄒ唬﹦(chuàng)設發(fā)新書的情境,引入新課. 【演示課件發(fā)新書】
師:今天我們一起先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小明!他是新華小學一年級(1)班的一名同學。他可是一個特別關心集體的人,班里的事情他總是搶著做!你們瞧,他又在忙什么?
師:同學們說對了,他在幫老師給同學們發(fā)新書!他好像在想著什么!你們看出來了嗎?
生:他在想這些書夠不夠!
生:他們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他一共抱來40本書,每個同學發(fā)一本也不知道夠不夠?
師:同學們,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那你們說夠嗎?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新朋友引入新課,通過引導學生看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進行熱愛集體的思想教育.)
。ǘ├们榫,引入新課,提出并解決問題.
師: 同學們一致認為夠了,那你們是怎么想的呢?
生1:假如他們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有20人,這些書就正好,可是他們班男生和女生都不到20人,所以肯定夠了!還剩下兩本呢!
生2: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都是19人,我還知道我們班一共有38個人,如果把書給我們都夠了,那他們班比我們班人少,也一定夠!
師: 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實際上,小明抱來40本新書,發(fā)給同學們每人一本,他想知道這些書夠不夠?其實,只要算出來班上的人數,就能知道40本書夠不夠。一共有多少人?你能根據這個數學問題列個算式嗎?
生:18+19=?
師: 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先自己試一試,再和你們小組的伙伴說一說.
師: 那么,19+18 到底等于多少?我們該怎么算呢?老師相信你一定有辦法!
(三)學生匯報:
生1:我是十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加10+10=20,個位和個位上的數相加,9+8=17;再把這兩個得數加在一起就是一共多少人,20+17=37.
生2:我是用19先和18的十位上的10相加,19+10=29,29再和剩下的8相加,29+8=37.
生3:我是先把19看成20,這樣算起來會覺得簡便一些,用20+18=38;把19當成20來算,多加了1個,這樣算出38后,要把這多加上的一個給減去,38-1=37.
師:這些都是不錯的口算方法,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就可以用哪一種方法來口算,相信除了這些方法,你一定還有別的好方法,不妨在課后告訴你的小伙伴!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我們還可以用學具盒中的小棒!
師:同學們試一試吧!
師:有同學提議:我們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怎么樣?自己有信心做對嗎?好,試試看吧! (生自己動手用豎式來計算.)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生敘述自己豎式計算的過程,教師對滿十進一的寫法進行指導。
師:怎么樣?和你想的一樣嗎?如果做對了,就快為自己鼓鼓掌吧!你真棒!如果讓你自己完成幾道題還能行嗎?
(設計意圖: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估算,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學生的方法還是很多樣的!隨后,一起解決到底怎樣計算這個問題,學生通過擺一擺、說一說、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動,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促使他們實現知識的遷移。在探究計算方法時,利用小棒突破難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獲得直觀體驗,鼓勵算法多樣化,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加與減一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加與減(一)》數學教案11-02
數學加與減教案10-10
加和減三年級數學教案10-05
大班直加直減活動教案(精選7篇)11-03
數學教案:連減計算10-02
《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數學教案10-16
二年級數學加與減教案08-31
關于連加連減的數學教案10-03
關于連減應用題的數學教案10-10
大班數學教案設計:“11減幾”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