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大鼓和小鼓》教案
教學目標:
。 1 )通過教學,讓學生產(chǎn)生對鼓的興趣與喜愛,有進一步探索學習的求知愿望。
。 2 )讓學生初步感知聲音的高低與強弱。
教學重點:
感受大鼓與小鼓的聲音及強弱力度特點。
教學難點:創(chuàng)編簡單的節(jié)奏鼓點。
教 具:
鋼琴、錄音機、 VCD 機、投影儀、掛圖、鼓種類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學生聽民樂合奏《豐收鑼鼓》音樂片斷愉快進教室。
二、話說鼓:
。 1 )謎語:圓圓一只大木桶,
上下是皮肚里空,
娃娃見了愛打它,
一打就說咚咚咚。(學生猜—樂器)(鼓)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nèi)⒂^鼓的世界。
。 2 )趣說“鼓”字。(圖片)
同學們,你見過“ 鼓”字嗎?它是我國古代文字(甲骨文)里的“鼓”字,離現(xiàn)在至少有三千多年了。
傳說最早的鼓是用泥土蒙及做成的鼓槌是用草扎成的,鼓下有腳、鼓上還插著羽毛呢?
“鼓”是象形文字,左半邊的“士”,中間“日”是鼓身,下面“一”是鼓腳,上面“ 八”是插著的羽毛。
右半邊的“及”就像一個人的執(zhí)槌去鼓。
小朋友們再仔細看看,“ 鼓 ”字多像一個在敲鼓呀!
鼓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一定是先有人敲鼓,才能造個出個“ ”字來,現(xiàn)代鼓也是從古代鼓演變過來的。
提問:請問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下,看見鼓,聽到鼓聲的?
生:過年、過節(jié)、開慶祝會、少先隊鼓號隊……
師:鼓即是樂器又是道具,人類從大自然的風雨雷電聲中得到啟示并創(chuàng)造了鼓,鼓的種類很多,具說能叫出名字來的.就有上百種。
。 3 )鼓的種類名稱:(實物及掛圖)
生:鈴鼓、手鼓、腰鼓、長鼓、堂鼓、花鼓、戰(zhàn)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 4 )擊鼓方法:
設問:在一個鼓上,你們能敲擊出多少種不同的聲音和節(jié)奏?
生:在鼓上嘗試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擊法,及不同的聲音效果和節(jié)奏。
師: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擊大鼓與小鼓,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聲音的強弱高低與音色。
三、學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 1 )聽賞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其情緒。
( 2 )學唱歌曲,并模仿打鼓的姿勢。
。 3 )感受大鼓與小鼓的強弱力度特點。
。 4 )學生隨音樂伴奏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 5 )學生分兩組,一組演唱,一組模擬大鼓與小鼓聲音擊鼓伴奏。
四、展開:
。 1 )鼓的功用:軍事、音樂、舞蹈、戲劇、娛樂等,戲劇中的唱、念、做、打都離不開鼓點。
( 2 )成語故事。
傳說成語“一鼓作氣”,由來于春秋時期,齊國、魯國兩國的長勺之戰(zhàn)。當時齊國強大,弱小的魯國處于危難之中,魯國的普通平民曹劌挺身而出,指揮作戰(zhàn)。古時作戰(zhàn),聽鼓聲進兵。戰(zhàn)斗開始,齊軍擂鼓兩次,士氣減弱,而魯軍此時斗志旺盛,第三次擊鼓進軍追擊,一鼓作氣,終于以弱勝強打贏了齊國。被毛澤東同志稱為“中國戰(zhàn)史中弱軍戰(zhàn)強軍的有名戰(zhàn)例”。
。 3 )鼓—在音樂中的作用。
欣賞《春節(jié)序曲》音樂片斷。
學生說說鼓的作用;喜慶、熱鬧……。
。 4 )鼓—運用于舞蹈之中。
欣賞朝族舞蹈《長鼓舞》片斷。
學生談談鼓的作用:蹈具、 舞姿美……。
。 5 )鼓—在京劇中的運用。
欣賞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迎來春色換人間》前奏。
學生聽聽談感受:急促、興奮……
五、生活實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選出隊長,舉行擊鼓擂臺賽。
( 1 )舞獅隊:學生兩手互攀肩成一巨龍,一學生舞繡球逗獅,一學生用快、慢不同速度擊鼓點。
。 2 )龍舟隊:學生模擬賽龍舟場在,作劃龍舟狀,一組學生擊敲鼓點,互相協(xié)調(diào)配合。
。 3 )學生說一說對鼓的認識和感受。
生:(喜歡鼓、想敲鼓、知道了許多種鼓,鼓的作用等)
師:要求小朋友們回家用圓形的餅干盒、月餅盒模擬鼓敲擊鼓點,感受會更深。
小結(jié):
鼓象征著我們的團隊精神,鼓聲鼓舞人心,鼓舞斗志,給人勇氣和力量、愿中華民族的鼓文化源源流長!望小朋友們踏著雄壯的鼓點健康成長!
【一年級音樂《大鼓和小鼓》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雨和小雨音樂教案12-15
《小鳥和汽車》音樂教案11-23
開始和停止音樂教案11-13
《雪花和雨滴》音樂教案11-12
開始和停止小班音樂教案10-29
中班音樂雪花和雨滴教案12-05
小班音樂小兔和狐貍教案08-22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教案12-09
聰明孩子和笨老狼音樂教案11-10
《小兔和狼》小班音樂活動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