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純真年代》觀后感范文
看完電影,使我感慨良多,情不自禁之下,讓我想到了曹雪芹的《紅樓夢》,同樣是描述一段發(fā)生在舊時上層社會的“三角戀情”,同樣的感人至深,也同樣的屬于不完美結(jié)局。從時間上來看,甚至讓我忍不住懷疑,《純真年代》的作者是否也曾拜讀過曹雪芹的巨著,從而有感而發(fā),結(jié)合自己國情改編而成此劇。
當然,這似乎也無考證的必要,因為知道它們都是不朽的經(jīng)典就足矣。本以為只有舊中國才有魯迅先生所說“吃人的禮教”,不曾想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也一樣存在,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它們身藏在上流社會的典雅華貴的外表之下,更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它深深扎根于人們的思想觀念中,早已成為一種約定俗成人人必須遵守的生活法則,被一代代人奉為圭臬!這個故事用衛(wèi)道士的話來說就是他懸崖勒馬,終被納入正軌;而她總算學乖,退出江湖,成全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而在我看來,卻是——一段純真的愛生生地被世俗禮教扼殺了! May代表上流社會最美的一面,雪膚花貌,溫柔嫻靜,高貴優(yōu)雅,恪守禮教,儼然是一個西方版金發(fā)碧眼的“寶釵”。她射箭時箭箭中靶心,也毫無驕矜之色;明知丈夫心有所屬,也照樣純真無邪,只三兩下手勢,就將危機化解于無形。相比于真寶釵,可謂青出于藍更勝于藍。正如寶玉不能選擇自己的新娘,Newland也無力拒絕May而選擇自己所愛,因為他們都生活在一個被束縛的世界,他們無力掀起上流社會精致的面具——眾人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的精致面具。而Ellen又恰是另一個多情的“林妹妹”,她風情萬種、惹人憐愛、不甘于世俗禮教的束縛、敢于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卻一再被命運之神捉弄,不被“主流社會”所接受。她不明白,為什么這里的人是不哭的?為什么她要寂寞地住在這些人當中,戴著面具過活?為什么她只是嫁錯了人,就仿佛給按上了不潔的印記?但最終在現(xiàn)實的教育下,她也只能選擇屈服,被迫遵守所謂上流社會的那套規(guī)則。
她比柔弱的林妹妹有優(yōu)勢的是,面對輿論洶洶,她其實可以選擇自私任性一點,離開這令人窒息的地方,與心愛的人雙宿雙飛。但她沒有。所以,從來道德和規(guī)矩只是讓表面遵守的人獲利,造就了一批雖無過犯、但言語無味、面目可憎的衛(wèi)士,而內(nèi)心純凈無私、對自身更加苛嚴之人反而倍受詬病。影片中有一幕,他去找她,她在海邊看夕陽,帆影點點,他沒有驚動她。站在她的背后,悄悄許下諾言,如果她在那帆船開過以前回頭,他就勇敢地走上前去。帆船緩緩移動,金光閃閃中,她兀自不動,像一幅畫,空余夕陽下一個絕美的背影,一個蒼涼的手勢。帆船終于開過了,他失望地轉(zhuǎn)身走回去。她沒有回頭,無論是否知道他就在身后,因為她早已知道他們已不可能。在我看來,他們的愛情就只能像那一刻的場景一樣,安靜、唯美,只存在與藝術家的畫布上。此情此景,唯有寶玉在遠處偷看黛玉葬花的場景可與之媲美,伊人背影,楚楚動人,孤寂落寞。他們都想改變現(xiàn)狀,沖破世俗的束縛,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卻又都無能為力。
他們的愛被純真的社會微笑著剝奪了。不怪聰明絕頂又明白事理的May,也不怪生活在那個圈子里奉禮教為圭臬的的男人和女人們,他們只不過是合理的利用規(guī)則維護自己的利益罷了。如果誰都沒有錯,要怪就怪那個年代吧,因為它終究不是一個純真的年代!
【電影《純真年代》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芳華》電影觀后感范文04-19
電影《孔雀》觀后感范文04-18
電影《影》觀后感范文04-17
電影《蝴蝶》觀后感范文11-21
電影《哥斯拉》觀后感范文11-17
電影國魂觀后感范文05-04
電影2012觀后感范文04-24
勵志電影觀后感作文范文12-02
電影《美麗戰(zhàn)爭》觀后感范文11-27
電影《重返地球》觀后感范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