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孩不笨的電影觀后感中學作文
電影《小孩不笨》觀后感篇一:小孩不笨觀后感
天空中飛翔的有很多:金龜子,飛鳥、雄鷹、蚊子,海鷗,它們都來自不同的世界,有著不同的語言。那么我也很想有一片天空,在那兒努力尋找
屬于自己的天堂,飛出父母的懷抱,飛出自我的色彩,飛出世界的邊緣,有夢不就應該飛嗎?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寫了國彬,文福,Terry三個好朋友他們都讀了EM3(被視為無藥可救的班級),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給予不同教育,也直接影響了他們形成不同的性格和日后的待人處世。《小孩不笨》將人物性格和背景融合得恰到好處,手法幽默,輕松風趣,細節(jié)富有生活氣息。 國彬每次考試都不理想,卻喜歡畫畫,而母親不允許他畫畫,母親看重的是分數(shù),分數(shù)像一塊石頭板沉重地壓在母親心頭上。每次考不好,母親是倍感壓抑,臉拉得老長,謾罵乃至大打出手,這種態(tài)度與方法是不可取的,后來文彬考試作弊,被當場抓到,由于接受不了母親的教育,于是就跳樓自殺,后來被警察救起,于是一家三口陷入了沉思中:難道考試考不好,發(fā)生這種事只是孩子的錯嗎? “考孩子的知識,考媽媽的心態(tài)。”其實我們不必被分數(shù)牽著鼻子走,因為分數(shù)與成功,沒有直接的關系,分數(shù)只是衡量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一方面,決不能以分數(shù)高低論英雄。母親是否應該覺得,只要努力過了,考多少也無多大關系。應保持著良好的心態(tài),給予孩子鼓勵,讓他們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呢?現(xiàn)在孩子輸?shù)舻牟皇欠謹?shù),而是一份做人的志氣,人生中難免有跌跌撞撞,但跌倒再爬起來,這點痛算什么,我們要有超越別人,超越自己的勇氣才行,愛孩子就要愛得久遠!讓孩子全面發(fā)展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不墨守成規(guī)?? Terry生活在過分的溺愛中,所以他總是畏畏縮縮,缺乏勇氣與能力,沒有主見,其實這也并不只是孩子的錯,他的母親一定認為自己是一個好母親,把一切都給了孩子,然而她的行動卻告訴孩子——你是無能的,不行的,沒有用,只能讓我來幫助你。這樣會直接影響孩子自身能力的發(fā)展,沒有獨立的品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父母應教給孩子堅強不屈的意志,勇于參加與社會的競爭。 文福的家庭條件不好,學習也不理想,母親于是對他失去信心,叫他邊學邊幫忙做生意招待客人,這是一個不重視教育的`家庭。不論是富人和窮人都要接受教育,如今家長們應遠見卓識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保證國家的富強。 “望子成龍”幾乎是每一位長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期盼,只因為內容各不相同,有的喜出望外,有的則望子成龍望穿眼,望來望去一場空,只因教育方式的不同。 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我們心存感激,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愛孩子就要愛得久遠,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點點滴滴的愛中成長。讓我們也扔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
電影《小孩不笨》觀后感篇二:小孩不笨 觀后感
東北師范大學 王曉曼
小孩不笨,簡單的四個字就可以領會到影片創(chuàng)作者的用心:孩子能否健康成長不僅僅是先天的“聰明”或“愚笨”來決定,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培養(yǎng);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自己擅長的和感興趣的方面,以統(tǒng)一的學業(yè)表現(xiàn)為標準,將孩子輕易定義為“笨小孩”是一種極不明智的做法。
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出這三個方面的教育都存在明顯問題。
一、學校教育方面
學校里固定的場所、專業(yè)的教師、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穩(wěn)定的學習進度決定了學校教育是對學生成長發(fā)展最具有影響力的。細看影片中的學校教育,雖有可取之處,但仍不乏需吐槽之做法。
第一、分等級教學。影片中,學校依照學生學業(yè)表現(xiàn)將同一年級的學生依次分為EM1、EM2、EM3三個等級。 EM1的學生被公認為是會讀書的好學生,享盡優(yōu)待;EM3的孩子們則是“被過濾之后剩下的不會讀書的”、“眾所周知都是無可救藥的”。 這類似我國很多地方實行的“快慢班”制度:進入快班的學生猶如“人上人”,老師重視、家長稱贊、同學仰慕,當然也要承受相當重的學業(yè)負擔和升學壓力;而被分派入慢班的學生則“門前冷落鞍馬稀”,往往是優(yōu)哉游哉混日子,愈發(fā)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樣的做法在提高教學效果的短期目標看來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和社會的協(xié)調來說是極不正確的。
第二、關于語言教學。一方面,忽略漢語的學習,是目前很多學校、教師存在的通病,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討厭學漢語、認識不到漢語的重要性、缺乏漢語表達交流的能力、甚至幻想自己變成不用講漢語的外國人。影片中那個老師講的話很是讓人觸動——“我們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里,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根。不懂華文,我們將失去了解中華文化的機會;不懂華文,我們就不了解自己的族群;不懂華文,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另一方面,過分重視英語的學習。語言嘛,本來就是一個交流的工具,能夠靈活運用和順暢的表達自己就夠了?v觀各種考級考證,各種艱澀難懂的單詞文章,這早失去了學習一門語言應有的樂趣和意義。
第三、對待學生差異性方面。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未經(jīng)多少洗禮和雕琢的孩子更是各有特性。在對待孩子的差異性方面,影片中的李老師就是懂得了解孩子特性并因材施教這條教育之道的合格老師的典范。循循善誘、現(xiàn)身說法,教給基礎差的學生們攻克數(shù)學難關的建議;對學生的特長給予鼓勵并熱心助其取得進步和發(fā)展的機會;及時全面了解學生情況,采用溫和性、教育性的方式處理學生間發(fā)生的.矛盾。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是對一個人影響最穩(wěn)定最持久的因素。影片中三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各異,也凸顯出幾個共性問題。
第一種、以愛的名義。家境殷實的Terry在母親“都是為你好”的教育下毫無生活自理能力、膽小懦弱、缺乏勇氣、無主見、遇到問題只會哭鼻子;處于叛逆期的女兒,也是在母
親獨斷霸道的“為你好”之下差點淪為問題少女。??放眼周遭,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充滿了各種“怎么怎么都是為你好”,家長們以愛的名義到底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喪失了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孩子,怎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成才出人頭地?
第二種、望子成龍。想要孩子有所成就是每個父母的心愿,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不能心急也不能太過于苛刻,更不能簡單得以大眾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變成什么什么樣。不擅長學習的國斌,有著極高的畫畫天賦,媽媽卻認為他是不用功讀書,一心指望孩子學習成績好有個好文憑將來出人頭地,聽從身邊三姑六婆的非專業(yè)性教育建議“適當?shù)捏w罰是家長幫助孩子激發(fā)潛能的方法”,不惜對國斌實施棍棒教育,這無疑是錯誤的。如影片中那位“日理萬機”的美發(fā)師所言:只要有一技之長,沒有文憑也能出人頭地!
第三種、家庭氛圍的教育性。父母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給孩子豐富的物質但極少精神溝通、家長的不良生活習慣、簡單粗暴的handle children,這種種情形都是家庭教育中力求避免的。
三、社會教育方面
社會學中有個關于人類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理論,這個理論將人的行為和發(fā)展放置于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中。人的發(fā)展離開社會環(huán)境是不可能的,社會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片中比較明顯的社會教育問題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文憑現(xiàn)象。整個社會將一個人的文憑看得至關重要,所以學校、教師和家長都隨之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和成績的提高上,忽略了其他原本對于孩子成長來說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個性的完善、興趣的培養(yǎng)等。在2002年的新加坡是這樣,在如今的我們國家又是怎樣,不必多說。
第二個、負面新聞的影響。影片中考試成績差的國斌,正是剛好聽到新聞中與自己相似經(jīng)歷的少年選擇了跳樓,本來并沒有輕生的念頭的他輕易的走上樓頂,差點釀成悲劇。這個已經(jīng)有相關調查顯示,負面新聞的大肆報道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壓力大、心理素質差的群體,或者心理不成熟、容易受暗示的未成年人來說,極易產(chǎn)生導向作用。這也是我們社會需要著重思考的一個問題。
總之,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這部《小孩不笨》乃2002年新加坡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名副其實。雖隔十年,對于今天的我們而言依然具有相當重要的啟發(fā)意義。身為教育專業(yè)工作者,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任重而道遠!
電影《小孩不笨》觀后感篇三:電影小孩不笨2觀后感
這個星期,我跟父母一起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使我感觸
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爛蘋果削去爛的部分,剩下好的還可以吃,全部丟掉就沒有了。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某媽媽:為什么把蘋果扔了?某娃娃:因為爛了。
某媽媽:把爛的地方切掉,就還是好蘋果??
劇中的一個小學生偷了錢,爸爸拿藤條抽他手心,還說他為什么還要買玩具卡?孩子哭了,哽咽,我只是想要買你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看我演兒童劇,我把玩具卡買了,我存錢都還是攢不到買你一個小時的錢。
“爸爸太愛你,但是爸爸太不會愛你”我知道,父母做什么,他們都是在愛著我們,他們習慣了用最平凡的事情去蘊藏最偉大的愛?墒俏乙膊坏貌徽f,“爸爸媽媽,我太愛你們了,然而我愛的太辛苦了”
漸漸的,我們忘記了彼此之間如何溝通,甚至有的時候我感覺彼此已經(jīng)不再熟悉。我們之間的門,已經(jīng)關了。
看著《小孩不笨2》,望著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尋找著這些故事里自己的影子,體會著心中無法平息的感動。它和以往的教育類電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僅僅講述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也演繹了子女為父母付出的愛。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
看罷這部電影我才明白了,父母子女之間,連接他們的并不是責任,而是他們之間的愛。同時也明白了所謂的“我是你的(父母/孩子)我了解你”什么的只是一廂情愿。沒有溝通,就注定會產(chǎn)生沖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了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么時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么。
我希望,我們彼此的愛會更加有價值。希望這種愛不會因為“不懂的如何去愛”而產(chǎn)生更多的悲劇。 《>電影小孩不笨2觀后感》
【小孩不笨的電影觀后感中學作文】相關文章:
電影小孩不笨觀后感03-31
教育電影小孩不笨觀后感3篇11-26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觀后感3則11-26
小孩不笨觀后感11-06
《小孩不笨》觀后感09-02
小孩不笨觀后感范文11-02
小孩不笨2觀后感09-09
《小孩不笨2》觀后感11-10
小孩不笨2觀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