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觀后感500字
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戰(zhàn)爭進入第二年,中國抗日戰(zhàn)爭處于白熱化階段,看看下面小編整理的一九四二觀后感500字。
一九四二觀后感500字【1】
燎原之火,生靈涂炭。與此同時,河南發(fā)生了慘絕人寰的大災荒,千萬民眾背井離鄉(xiāng),流離失所。
電一影里的每一個人都是被動和絕望的,財主大東家出門的時候還有馬車、糧食細一軟,一路逃難到潼關(guān)的時候,一家五口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官員們在這場災難面前 也是無奈絕望的,河南省的省長李培基去找蔣介石反映災情,還沒開口,發(fā)現(xiàn)蔣介石面對的每一件事都比自己的嚴重得多。在天災面前,沒有英雄,只有對命運 的默默承受。
對于衣食無憂的我們來說,可能很難體會電一影中反映的饑餓:吃草根樹皮,小孩拉大便要手摳;為了幾兩小米,賣兒賣女;剛生完孩子的媳婦,5天滴米未進,剛閉 上眼睛,婆婆趁媳婦身體還沒有涼要給孫子喂奶;花枝為了幾塊餅干,就愿意出賣自己的肉一體;親人餓死了,沒力氣悲傷,只能無奈地說一句:“早死早超生,再托 生別托生在這個地方!薄
在天災面前,人們顯得多么蒼白無力!
最后,一無所有的大東家在返回的路上收留了一個失去親人的小女孩,一大一小兩個背影深深地刻在觀眾心中,那兩個滄桑的背影仿佛訴說著一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一九四二觀后感500字【2】
我一直認為,如果從電影的藝術(shù)形式感來說,馮小剛還只是停留在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水平!短粕酱蟮卣稹泛汀兑痪潘亩方允侨绱恕M瑯佣际菫碾y題材,同樣都是電視劇的表演,電視劇的`調(diào)度。相對于《唐山大地震》的過度煽情,《一九四二》還算是收了很多,馮小剛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談到一場戲,徐帆飾演的角色在得知男人要把自己的孩子賣掉后,呼天搶地,這種表演被馮小剛拒絕,二人為此還發(fā)生爭執(zhí),最后影片呈現(xiàn)出來的結(jié)果還是徐帆個人的表演方式。我支持馮小剛的處理。本該發(fā)生的事情自然地發(fā)生了,本該爆發(fā)的情緒被期待地爆發(fā)了,這不是高明的手法,電影需要一種非常規(guī)化表達,需要呈現(xiàn)出生活中的錯位,讓人看到一種不同于日常生活經(jīng)驗之外的東西。
說馮小剛是電視劇導演,除了演員和情緒控制之外,還在于他的鏡頭一貫都是沒有力量感,他吸引觀眾的是通俗的劇情,而這些,只要是會講故事、能控制拍攝場面、運氣好的人就可以完成。在沒有力量感的鏡頭下,所有的災難呈現(xiàn)出來的都是視覺上的產(chǎn)物,不會走心。馮小剛和張藝謀在拍電影時一定是兩個套路:馮考慮一場戲會先從故事性和人物角度出發(fā),而張的出發(fā)點則是在保證視覺效果之后再講故事。從電影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角度出發(fā),無疑張藝謀更接近電影的本體,而聽故事是人的天性,對視覺接受需要一定的修養(yǎng),這就是為什么馮比張的群眾基礎(chǔ)要牢靠的一個很大原因。
一九四二觀后感500字【3】
1942,曾經(jīng)對我,只不過只是一個數(shù)字罷了。而那段于1942發(fā)生的歷史,也曾僅是一段模糊的聽聞。但那年,卻是戰(zhàn)爭的一年,是饑荒人散的一年,那,是一段塵封的歷史?? 影片《1942》,把我們帶入了一個令我們心酸的年代,影片追訴了一個小小的家庭的經(jīng)歷,老東家本來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著萬貫家財,可卻因為避災被迫逃離了家鄉(xiāng).一路上,多少坎坷,妻兒的離世,糧食的被毀,以及被迫賣掉女兒??種種因素,使他在那一年,失去了太多太多.
這場學校組織我們看的電影,不算太長,卻意義深遠.那個年代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里,他們顛沛流離,他們有著對食物,對和平的渴望.
他們?yōu)榱耸澄?投靠了日軍.可那真是他們所想的嗎?他們也是中國人啊!他們能不愛自己的祖國?!可當時的政府,號稱要打仗搶回領(lǐng)土,非但沒幫他們,反而剝削他們那點兒可憐的殘糧.可最終呢?土地被搶,民眾餓死。
在影片的最后,老東家在路上遇見了一個母親餓死的小女孤兒,從此,他們相依為命??歷史是真實的,是無奈的,是辛酸的.那時候,離現(xiàn)在是多么的遙遠,又像是歷歷在目.這,是一筆血紅的歷史,多少人死于在這1942!塵封的歷史,卻是無言的訴說?
【一九四二觀后感500字】相關(guān)文章:
電影《一九四二》觀后感1000字作文03-19
觀后感作文讓生命充滿愛觀后感01-15
雷鋒觀后感08-02
上甘嶺觀后感01-15
九一八觀后感01-16
孔子觀后感01-17
《劉胡蘭》觀后感01-19
《英雄》觀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