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觀后感
觀看一部優(yōu)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觀后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剛川》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剛川》觀后感1
10月25日是中國抗美援朝的紀念日,因此我和父母一起來看了《金剛川》這部紀念抗美援朝的電影。
這是在金城反擊戰(zhàn)中的一個故事,上級命令志愿軍要在八天之內渡過漢江,也就是金剛川打響金城反擊戰(zhàn)的第一槍。在美軍炮火強烈攻勢下橋很難被建好,但是志愿軍沒有放棄,在工兵張振智的領導下他們第一次建好了橋,可是只有一隊過了橋,因為美軍的'飛機老是過來炮轟。
故事主要分為三個角色分別是張飛、關磊和張振智。其中張飛和關磊是炮兵他們是為了阻止飛機來轟炸橋梁的。在橋第一次建好的時候他們倆就擊落了一架美軍飛機,而張振智是工兵是建造橋梁中的一員。故事總共建了七次橋,看到第六次的時候我非常的感動,橋一次次的建好又被一次次炸斷,而志愿軍們就是不愿放棄。最后志愿軍的這種精神讓美軍投下了燃燒彈,張飛和關磊也為了和美軍飛機抗戰(zhàn)到底而犧牲了。燃燒彈點燃了整應山,一下橋變成了灰燼,我以為結束了,但鏡頭轉向一位幸存者中。他站了起來眼睛被燒的睜不開了,他聽不見任何聲言只有江水流動的聲言,正當他以為同伴全部犧牲的時候身后傳來了一陣腳步聲?吹竭@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志愿軍用人搭起了橋為了軍隊順利過河,此時此刻不僅是我的心被他們打動了。美軍飛機里的飛行員飛回去時,總部對他說那里還有生命跡向,他不信飛回去看這幕,讓他放棄了轟炸,也讓他心中涌出了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佩服。
影片到這里結束了,可我依然戀戀不舍;叵肫饎t才那一幕,我感嘆要不是有了這群勇敢堅強的解放軍戰(zhàn)土哪有我們!
《金剛川》觀后感2
“我寧愿當飛灰也不做塵土,寧肯在燦爛光芒里燃盡我的火花,也不愿被救世,我寧愿當一顆流星,每一顆原子都閃耀強光,也不做沉睡的恒星”。這一句外國名言在抗美援朝志愿軍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天空是屬于我們的,他們的武器是如此可笑”。美國空軍西爾哂笑著說了這番話,他瞧上中國志愿軍的一切,的確我們的武器很落后,物資也遠遠不如美軍,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打贏了美軍,每個中國軍人都懷揣著赤子之心,用自己的鮮血,自己稚嫩的生命,捍衛(wèi)那個剛剛成立的,能給中國老百姓帶來希望的新中國。
“我不想死在這兒,頭發(fā)炮彈就直接走吧”。此刻準備著犧牲,他們不要命了我要去幫他們,中國人與每個人到底是不同的',中國人的骨子里有一股溫良,它可以抵擋任何災禍和困難,它無堅不摧,無可替代。戰(zhàn)場上就是這樣,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知道那是戰(zhàn)友,幫我們過河的戰(zhàn)友。再見時我已無我,但我的祖國繁榮昌盛沒有硝煙,我這一生便值了,他們詮釋了何為捐軀赴國難,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建造了我們心中的橋。
“都是十七八歲的年齡,唯一想的就是通過那座橋”。那座橋叫做金剛川的橋,一次又一次的被炸毀,然而奇跡般的一次又一次的被修好。那座橋也許就是我們的志愿軍,他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挫折,又憑借著堅韌的意志,一次又一次的與高端先進的美軍較量。為了咱新中國在這個世界上立得住,為了中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戰(zhàn)友們前赴后繼打出了中國人的骨氣。老兵在說這段話的時候笑了。他曾經遇見了的美國老兵說,我知道你們不信神,但你們創(chuàng)造了神跡,那不是人類能夠完成的,但你們做到了,在渡河的緊急關頭,志愿軍們鑄造了一架牢不可摧的任巧,“嚇得曹操百萬軍”,嚇退美軍飛行員。
天空不是屬于你們的,中國有一席之地。中國的戰(zhàn)斗機來接你們回家了,山河無恙,英雄不老,致敬英雄,感謝那些用生命守衛(wèi)我們幸福生活的可愛的人。
《金剛川》觀后感3
電影《金剛川》是管虎導演繼《八佰》之后的另一部大作;是一部抗美援朝愛國題材的影片,首先,中國電影界已經很長時間沒怎么認真拍過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了,上映之前宣傳的也很到位,主演張譯曾在一場發(fā)布會上夸下?,“我以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會比《八佰》差!”所以很多觀眾也帶著很高的期盼去觀看;所以上映后它的口碑確很有爭議性,也可能因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吧;但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制作水準在電影工業(yè)上也拍攝出了非常高的水平。
《金剛川》確切的說是發(fā)生在1953年7月12日,志愿軍在金城發(fā)動最后一場大型戰(zhàn)役嗎,為了在指定時間達到,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zhàn)力,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攻亂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zhàn)火中的木橋。主要圍繞“修橋—炸橋—護橋—渡橋”為主體,選取了工兵視角、美兵視角、炮兵視角等幾個角度描述了一天24小時內幾個志愿軍戰(zhàn)士壯烈犧牲的故事。雖然情節(jié)上面比較單一,但他對于小人物的描述確非常細膩。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非常飽滿。大背景下描述小人物,凸顯電影故事強烈的現場感和真實感;唯一遺憾的是金剛川沒有拍出多視角敘事的暢汗淋漓和對人性深度的挖掘;相對更高的期望而言,就像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趕出一篇像樣的命題作文一樣,金剛川在短時間內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然不錯了。
電影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在謀求最大公約數的滿意度上,《金剛川》其實可以從志愿軍的壯烈與犧牲下做更多動人的文章。正如影片的英文譯名“TheSacrifice——犧牲”一樣,一座幾十米的小橋,犧牲那么多人的生命去保護,去搶修,這本身不是很讓人動容的故事嗎?
歷經血與火寫就的歷史不會被磨滅,英雄兒女誓死不屈的精神永遠會被后輩銘記,畢竟保家衛(wèi)國,刻不容緩,毋庸置疑!
《金剛川》觀后感4
戰(zhàn)爭雖已結束,但歷史將被銘記,英雄將永留青史!
做為后輩,我們將永遠致敬英雄烈士!
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zhí)導,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fā)布獨白版預告,以戰(zhàn)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fā)生在主戰(zhàn)場之外的戰(zhàn)爭往事。
1953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進入最終階段,志愿軍在金城發(fā)動最后一場大型戰(zhàn)役。為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zhàn)力,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zhàn)火中的木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悉數亮相,在與敵人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依然奮勇迎戰(zhàn),跨越七十年歲月傳遞不滅的精神共鳴。與此同時,《金剛川》同步釋出的人物關系海報,更描繪出戰(zhàn)友間生死相托的深厚情誼。
信念、堅忍、義氣、剛強、志氣
志愿軍戰(zhàn)士們以通過那座橋為共同目標。各主演化身炮手、工兵等不同兵種,或共同御敵,或動情交談,又或并肩前行,展露出戰(zhàn)場上生死相托的兄弟情義以及上下同心、協作堅守的戰(zhàn)斗精神。作為經典的兄弟搭檔,張譯與吳京的再度合作給觀眾帶來不少親切感,張譯解讀這次和吳京的角色關系:這次我們的角色不是簡單的上下級或師承關系,而是亦師亦友亦兄弟,所以在人物關系的'詮釋上有很多新鮮感。鄧超時隔數年再次飾演軍人,以豐富的表演層次彰顯成熟氣質。
而近年在戰(zhàn)爭類型片中表現亮眼的李九霄、魏晨,又會用怎樣的方式詮釋70年前的志愿軍戰(zhàn)士,備受期待。融世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也是電影想要傳遞給觀眾的精神,即便身處和平年代,依然能夠通過電影去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和真實,去接近、理解每個為祖國犧牲的先烈。
《金剛川》觀后感5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zhàn)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正式打響。而電影《金剛川》,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最終階段發(fā)生的戰(zhàn)斗故事。
當時,志愿軍在金城發(fā)動了最后一場戰(zhàn)役。為了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投放戰(zhàn)力和運送物資。他們在金剛川上修了一座木橋,但敵人不間斷地對木橋進行轟炸,戰(zhàn)士們則一次次地修筑木橋。電影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展開,分別是我方、敵方以及我方炮兵排。雙方圍繞著木橋展開激烈的戰(zhàn)斗。第一部分時,敵機不斷對木橋狂轟濫炸,而我方工兵卻在閆瑞的帶領下,英勇無畏,冒著炮火,用血肉之軀一次次地修補木橋。敵方的“喪門神”在頭頂盤旋,但戰(zhàn)士們絲毫不懼,展現了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尤其是第一部分的最后,閆瑞扛著木頭,頂著炮火,沒有一點恐懼,沖上橋,加入到修橋的行動中去。雖然他最后也被炮火淹沒,但他挺著身子,右肩扛著木頭的形象,一直屹立在大家心中。
后兩個部分,講的是敵方戰(zhàn)斗機和我方炮兵的激烈交火。敵方的飛機輪番地對木橋進行偵察,榴彈炮接二連三地進行轟擊,可木橋始終沒有倒,終究還是被修好了,就像我方戰(zhàn)士要過河的決心一樣。這令敵方的飛行員感到不可思議。而我方以張飛和關磊為首的炮兵則一次又一次地用轟擊敵方飛機。尤其是最后,張飛怒吼著“莽撞人。 ,打出最后一發(fā)炮彈,擊毀敵機,壯烈犧牲,更令我頓時熱淚盈眶。
而激烈戰(zhàn)斗后的次日清晨,戰(zhàn)士們終究還是過橋了,而橋則是一部分戰(zhàn)士用身軀筑起的人橋,這令敵方飛行員史密斯為之震驚。曾有人說過“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他們不需要奉信神明,他們的神跡,來自他們的民族!蔽蚁氪_實如此,中華民族的精神,總是被一群又一群堅定而有信念感的人證明著。這部電影詮釋的正是這種精神。同時也給我這名中學生上了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受益匪淺。
《金剛川》觀后感6
看《金剛川》是籌備已久的事了。從聽到電影的消息,一直等到電影上映。上映第一天,就拉上朋友一起去了影院。
這部電影是關于抗美援朝的。抗美援朝在國人心中有特殊的意義,它和我們共和國的成長息息相關血肉相連,也凝聚著千千萬萬國人的`生命和情懷。但因為種種特殊原因,近三四十年以來,抗美援朝題材幾乎在影視界絕跡,只有在早期拍攝的《上甘嶺》、《英雄兒女》等影片中大家才能一窺當時的情景和傳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所以看到《金剛川》,我是有一些激動的,在當下它是一個開局和定調的作品,意味著今后我們可以擁有這個題材的更多可能性了。
在這部電影中,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沒有展現志愿軍與美軍的正面交鋒,而是以交通線的保障為入手點,分別從渡河士兵、美軍飛行員、守橋高炮戰(zhàn)士的視角,還原部隊抵達戰(zhàn)場前的一天。"金剛川"這個名字,代表的其實是一條江,夏季時水流湍急,無法泅渡過江。
江面其他橋已經被敵軍炸毀,只剩下一架木橋,為了能夠順利過江,在規(guī)定時間達到作戰(zhàn)地點,我軍制定多種策略過橋。讀后感m只是,虎視眈眈的美軍卻一次次又一次地轟炸橋體,不僅多次毀壞我軍剛修好的橋,并且給我軍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最后橋被炸得幾乎碎掉,我軍戰(zhàn)士站到橋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架起了生命的橋梁,幫助大部隊順利通過金剛川,圓滿完成任務。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時隔70年,在和平年代回顧那段歷史,回顧那段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英勇斗爭,志愿軍戰(zhàn)士以熱血鋪陳奮斗底色,樹立起中國軍人精神不倒的旗幟。《金剛川》只是一個開始,后續(xù)還會有《長津湖》等同題材重磅電影上映。那段歷史那些人,祖國沒有忘記,我們普通人也沒有忘記。作者:張雪云
《金剛川》觀后感7
抗美援朝世紀抗日戰(zhàn)爭后的又一震驚世界的奇跡,在敵我實力天壤之別下,志愿軍戰(zhàn)士仍取得了勝利。
《金剛川》講的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戰(zhàn),當時我軍為了搶占軍事先機,志愿軍戰(zhàn)士們必須要在第一時間趕往金城參加最后一場大型戰(zhàn)役,如果沒有辦法及時趕到,這場戰(zhàn)役的后果可想而知,而最大的阻礙是一條名為金剛川的川流,工兵連修建出一條木橋,卻遭到美軍的轟炸,工兵連一次次修建木橋,美軍一次次把橋炸掉,最后在關磊和張飛等戰(zhàn)士的英勇獻身下,炸掉了敵人的飛機,成功通過了金剛川。
有人說,劇中的英雄都死了,最完好的小胡也被燒焦了雙眼,為什么要將我們的英雄拍成這樣?
或許這就是當年我們志愿者的偉大吧!在抗戰(zhàn)結束后,馬上又是戰(zhàn)役,雖然我們的`軍人都是百戰(zhàn)精兵,但他們也是人,不是鋼鐵之軀,面對美國的擁有大規(guī),F代武器的聯軍,他們的身軀顯得如此渺小,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依然取得了勝利,這是我們最可愛的人,用血肉迎來的勝利。難道這還不夠證明志愿軍戰(zhàn)士們的強大嗎?甚至連美國的飛行員與司令部的談話都提到了“我們的軍隊至少要三天才能修好,他們不可能修好”“不可能就是他們的武器”
在這部電影里,有感動,有溫情,有豪邁,有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其中最令人動容的還是張飛與師傅關磊的對手戲,原本關磊是張飛的師傅,卻因為在戰(zhàn)場上抽煙被降職,反過來,張飛成了關磊的上級逮住機會的,張飛就現主觀累,抽煙后來關磊犧牲了,被炸的只剩下一團血肉,張飛一點一點收集起來,將關磊埋葬在關磊墳前,點了一支香煙……
沒人會相信我們能戰(zhàn)勝看起來不可一世的聯軍,甚至連軍總司令還說:“我們的孩子可以回家過圣誕節(jié)!苯Y局我們都知道,但是過程一無所知,尤其是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
電影的最后,一座人橋在我們面前浮現出來,是啊,我們的和平是多少戰(zhàn)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結果。
《金剛川》觀后感8
近日,電影《金剛川》陸續(xù)釋出CINITY、中國巨幕、IMAX海報,宣布將同步發(fā)行CINITY、中國巨幕、IMAX、wanos、dbox、4dx、4dmovie、mx4d、holosound、杜比、DTSX等版本。多種影音格式集結獻映,足見影片非凡的歷史與行業(yè)價值。志愿軍戰(zhàn)士所展現的英勇精神代代傳承,影片以個體這一獨特角度切入,以小見大呈現戰(zhàn)爭場景,正是主創(chuàng)滿懷敬畏之心所嘗試的戰(zhàn)爭片新思考。
三位硬核導演各展所長,從戰(zhàn)場上小人物的個體視角去感受戰(zhàn)爭。而如何以現代電影工業(yè)手段呈現當年歷史景象,同樣令觀眾倍加期待。對此攝影指導羅攀回憶拍攝歷程:我們找到了彩色歷史照的反轉片效果,同時又有數字時代電影特點的綜合路線,影像上既有真實感,又有電影感。作為戰(zhàn)爭電影,《金剛川》追求的正是讓觀眾感受真實氛圍、看到戰(zhàn)爭的殘酷性,向曾經的先烈致敬。
實力集結刻畫英雄風骨。
《金剛川》弘揚中國精神。
此番金剛天團集結,眾實力主演懷揣對歷史和先烈的敬畏,奉獻出動人演繹,力求追尋當年志愿軍戰(zhàn)士的.精神風貌。飾演炮手張飛的張譯,在拍攝怒吼戲過程中,因極度投入而缺氧暈眩,稍作調整便繼續(xù)進入狀態(tài);吳京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與戲中炮兵連兄弟們共同訓練、交流感情;李九霄、魏晨也接受了軍姿、施工等特別訓練;而鄧超為求更加真實自然的人物呈現,首次挑戰(zhàn)家鄉(xiāng)方言對白。牢記使命刻畫歷史風骨,赤誠之心共鑄英雄群像,《金剛川》所承載的動人故事和用心詮釋,勢必將為觀眾帶來跨越時代的共鳴。
電影《金剛川》懷抱時代感召、回溯歷史記憶,以光影呈現中國人民志愿軍保家衛(wèi)國的艱苦作戰(zhàn)。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前線,不懼艱難險阻,取得勝利,為新中國的和平與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歷史基礎。弘揚無畏勇氣,生動展現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和偉大精神,也正是電影《金剛川》的時代使命所在。影片預售現已開啟,將于10月23日登陸各大院線。
《金剛川》觀后感9
金剛川戰(zhàn)役,是抗美援朝最后一場大型戰(zhàn)役,主要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一次不為人知的渡江戰(zhàn)役。金剛川是本次戰(zhàn)役中非常重要的軍事通道,搭載著的巖里橋卻被敵方反復損毀。我軍為了搶占軍事先機,發(fā)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zhàn)斗,但是卻因為敵方的頑強抗擊,橋梁一次又一次被炸毀。敵方的轟炸機在兩個多小時內向橋梁扔下無數枚炸彈,而我方不懼犧牲,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zhàn)略通道,直至最后的勝利。
《金剛川》片子里沒有特別宏大的戰(zhàn)爭場面,只是通過幾個人物,一個情節(jié),多角度的'反復演繹,讓觀眾通過不同的場景,深入了解我國志愿軍戰(zhàn)士用血肉之軀,與美國鬼子的鋼鐵飛機、炸彈之間的浴血奮戰(zhàn)。
最感人的就是張譯飾演的張飛角色,他失去了一只手和一條腿,用一根樹枝做拐杖,憑借著強大的意志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吳京飾演的班長之前堅守的陣地,把志愿軍戰(zhàn)士不怕死的頑強精神演繹得出神入化!
抗美援朝是一場不對等的戰(zhàn)爭,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物資資源都遠遠落后于美國人的志愿軍,但愣是用不怕死的精神,將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打得坐到了談判桌上。這不得不說是我國史上的奇跡。
這場戰(zhàn)爭,讓中國人有了足夠的底氣面對強權,為國家和人民爭取到了尊嚴和威嚴。
“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這句歌詞,直抵人心,給了我心靈上無限的震撼,《金剛川》用還原真實場景的形式告訴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的軍人用生命的代價和血肉之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惜和平,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fā)揮自己的一份光與熱!
《金剛川》觀后感10
電影《金剛川》以一個戰(zhàn)斗片段為切入點,刻畫了志愿軍戰(zhàn)士不怕犧牲,排除萬難一定要完成任務的決心和毅力。我們的戰(zhàn)士都是平凡的士兵,卻不乏勇敢和無畏,他們本不是英雄卻抱著信念去越江渡河。一個戰(zhàn)士身后是成百上千的戰(zhàn)友,踏著血肉奔赴更加殘忍的戰(zhàn)場,讓我們明白和平是無數先輩用他們的血肉凝聚而成,和平來之不易。在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時代,是無數革命先輩們用視死如歸的犧牲奠定了如今太平盛世的基石,沒有他們逆天改命的勇氣,我們根本沒有獨立自主發(fā)展的空間和機會,不可能有在經濟、社會方面的完整主權和安全。電影中有個畫面,美軍完成戰(zhàn)斗任務是為了早點回家,而志愿軍卻是為了祖國為了下一代而拼盡全力,所求不同,結果亦不同。
當一個民族經過上百年的壓迫與反抗,真正能夠當家作主鼓起勇氣說話的時候,這個民族的青年人是最具熱血的作文吧一代,他們的面前是對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一旦這個民族再次受到侵犯的時候,青年人的.反抗也是最激烈的。年輕人既是一個民族的希望、也是一個民族未來的依靠,所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才會有大批的年輕人英勇參軍,為了自己和祖國的未來誓死抗爭。就如同旁白里說的那樣,“那一年我們都還十八歲,但是沒有一個怕死的。”一個民族要時刻充滿熱血,充滿希望,而扛起未來的一代人就是現在的我們。
這段時光不該被忘記,鑄就歷史的人更不該被忘記。我們要緬懷過去,把握現在,更要展望未來,在錯綜復雜的世界形勢下,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讓那些妄圖傷害我們的帝國主義列強,明白中華民族是壓不垮、打不倒的。歷史是有因果規(guī)律的,看看我們隔壁的鄰居,看看大洋對岸,再看看如今的抗疫成果,今天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驕傲自豪,更應該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
《金剛川》觀后感11
寒假一天下午,爸爸終于有時間帶我去看《變形金剛3》了,聽到這個消息我激動的都快吃不下午飯了,恨不得馬上就是下午。
電影要開始了,我趕緊戴好眼鏡。我每次看3d電影時感覺剛開始的畫面立體感很強,漸漸地就覺得和2d的沒什么兩樣了。也許是習以為常的緣故吧。
《變形金剛3》中的主要人物有擎天柱(汽車人現任首領)、御天敵(汽車人前任首領)、大黃蜂、爵士、鐵皮、霸天虎、威震天和地球人山姆等。
《變形金剛3》講述了擎天柱將率領汽車人繼續(xù)與第二集失敗后卷土重來的霸天虎作戰(zhàn)。御天敵為了保住自己的星球背叛了汽車人,他趁鐵皮不注意,將鐵皮轟了個四分五裂。在《變形金剛1》和《變2》中,人類是汽車人的盟友。可是,這時他們也背叛了汽車人,并要將汽車人驅逐出地球。我懷疑這可能是威震天的反間計。好在關鍵時刻汽車人不計前仇,繼續(xù)幫助人類保護家園,向對手霸天虎宣布正式開戰(zhàn)。正打得不可開交時,山姆突然發(fā)現擎天柱不見了,汽車人漸漸有點招架不住。就在最緊急關頭,擎天柱突然出現了,用刀砍死了很多霸天虎的成員。后來,擎天柱與御天敵交戰(zhàn)時被御天敵一刀砍下左臂,但他忍著疼痛,用“雙面斧”一斧砍死了威震天。在殺死御天敵之前,擎天柱對御天敵說:“你背叛的不是我,是你自己!”說完,他一炮轟死了了御天敵。霸天虎最后也被消滅了。
我覺得《變形金剛3》真的'非常好看,很久很久還沉浸在電影中那些令人震撼的畫面中,《變形金剛3》中的變形金剛比《變形金剛1》和《變形金剛2》的殺傷力更大,強大的變形金剛可以一炮轟死敵手。還有,眼看汽車人快要戰(zhàn)敗時,擎天柱的到來很是振奮人心。
《金剛川》觀后感12
抗美援朝紀念館坐落于丹東市的英華山上,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專題紀念館。每當我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就會產生對志愿軍戰(zhàn)士的無比欽佩。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懷著無比崇拜的心情來到抗美援朝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氣勢雄偉的歷史豐碑——抗美援朝紀念塔。紀念塔,氣勢恢弘,雄偉壯觀,塔高53米——象征著53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取得的巨大勝利。我們坐在紀念塔的前面,聆聽著大隊輔導員那驚天地泣鬼神的好漢人物事跡。雨來羅盛教黃繼光……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鴨綠江大橋上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情景。我被他們的事跡所感動著,我被他們的愛國之心感動著,我更被他們的勇氣而激勵著。朋友們,用不著多舉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說: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巨大人民的優(yōu)秀之花!是我們值得驕傲,我們以我們祖國有這樣的好漢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國度而驕傲,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參觀過紀念塔后,我們來到了陳列館,展廳中豐富的文物和歷史資料,展現了抗美援朝時期無數英烈們,在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八個大字永遠在世人的'心中銘刻。和彭德懷的塑像佇立在展廳中央,來到展廳的人心中回蕩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志愿軍之歌。
參觀了陳列館后,我們又來到了全景畫館,全景畫《清川江畔圍殲戰(zhàn)》記述了第二次戰(zhàn)役,反映了志愿軍在戰(zhàn)場上的英雄氣概:彭老總叱咤風云;黃繼光勇撲槍眼;邱少云身臥火海;羅圣教躍入冰海等無數英雄形象。
無數先烈血戰(zhàn)沙場,拋頭顱,灑熱血,是堅強的信念和頑強的拼搏使我們打勝了這場戰(zhàn)爭。如今,距朝鮮停戰(zhàn)已經有50多年了,現在的生活幸福了,社會進步了,祖國強盛了,在中國人歡悅的時刻,我們一定不會忘記曾經有志愿軍戰(zhàn)士們的付出。我想,當他們看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時,他們在九泉之下也會開心的。
《金剛川》觀后感13
今天懷著濃厚的興趣觀看為了紀念抗美援朝紀念70周年而制作的電影《金剛川》,被里面的戰(zhàn)爭場面的大制作以及電影藝術獨有的美感所震撼,電影結尾一度落淚。
里面的一句臺詞“那一年,俺們都才十八歲,但是俺們沒有一個怕死的,只是想著怎么盡快讓大部隊過橋”。樸素的語言令人感動。
《金剛川》上映第二日票房就突破2億,未來可以期待。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講述了發(fā)生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據劇情梗概介紹,該片以三個視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zhàn)爭奇跡。結尾處的人橋搭建,讓美國王牌飛行員不可思議:為什么中國士兵這么不怕死?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們?殊不知,中國人民是最可愛的,中國士兵為了祖國安寧,人民幸福是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
影片重點刻畫了劇中人物的情感關系:一是高炮排排長張飛和高炮班長關磊的兄弟之情,細節(jié)刻畫到位。但是就藝術質量來說,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稍顯拖沓,四段分故事敘述有前后重復之疑問,卻依然掩蓋不了張譯、吳京、鄧超的出色表演,特別是開頭和結尾十分鐘的彩蛋-精彩表演令人驚嘆不已!兩個月時間能拍出來這樣一部精彩的.電影實屬不易。
中國戰(zhàn)斗機護送中國人民志愿軍陣亡將士的骨灰回到祖國,讓英雄回家是他們的心愿,這一段情節(jié)令人淚目,“護送戰(zhàn)友同在、必保山河皆安”,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吶喊!
期待接下來《血戰(zhàn)長津湖》,“最美冰雕戰(zhàn)斗連”等更多優(yōu)秀的抗美援朝電影的上映,激發(fā)出年輕一代愛國主義熱情,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不再重復以前的受人欺負的歷史,人民更加幸福!
《金剛川》觀后感14
金城戰(zhàn)役,是我國在朝鮮戰(zhàn)場上進行的最后一場大型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雖說基本沒有美軍派兵支援,但是美軍的飛機和炮火仍然猛烈,而《金剛川》這部電影就是介紹了在金城戰(zhàn)役正式開始的前段時間,主力部隊要趕到既定位置的經過。
在電影的開頭,就是主力部隊準備過江的畫面。想要度過金剛川,必須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大江,這一條大江水底全部是暗流,是不能游過去的。所以,大部隊想要渡過這一條江河,必須要修橋。而美國人的飛機就在天上飛,修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雖然有高炮,但是炮彈很少,并且飛來的只有飛的很高的轟炸機和飛得很快的轟炸機,一般來講是根本打不著的。后面渡河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橋必然是修了炸,炸了俢,但是修橋的速度哪里有炸橋快,并且工兵連人數有限,被轟炸機炸死的也不少,修橋的速度漸漸跟不上了。這還不說,有一架裝備了武器的偵察機被我們的高炮給激怒了,一直對我們的高炮加以攻擊,導致高炮傷亡慘重。但這些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在最后一批次來的轟炸機中,裝的不是炸彈,而是大型燃燒彈,將周圍的田地以及樹林燒了個七零八落,當然橋和人都好不了。人還好說,但是橋是徹底廢了。當一名美國飛行員帶著十分不情愿的情緒來觀察破壞狀況的時候,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志愿軍戰(zhàn)士用自己的身體搭起了一座人橋,從而讓大部隊過河。這可真是把美軍飛行員驚呆了原本申請了飛機轟炸的這位飛行員卻一反常態(tài),對指揮部說大部隊已經過河,再次轟炸是沒有意義的。
最終,大部隊成功過河,順利阻擊敵軍,成功順利完成了任務,為打贏金城戰(zhàn)役贏得了基礎。
《金剛川》觀后感15
最近,抗美援朝70周年的到來使全國人民的愛國情緒達到熱潮。昨晚,我與愛國電影《金剛川》相約至影廳。
在抗美援朝最后一個戰(zhàn)役打響前,戰(zhàn)士們務必按時到達金城前線,通往金城的道路只有一條——渡過那條又深又急的江,工兵們一次次在短時間內搭好、修好橋,哪怕有敵軍榴炮彈、定時炸單甚至是焚燒的侵襲,戰(zhàn)士們毫不退縮,最終搭建了一條人橋,準時到達金城前線。
影片中不僅僅是他們勇敢、舍身去保家衛(wèi)國等可貴的`品質,暗藏的,還有濃濃的戰(zhàn)友情。
關班長和張排長是情誼深厚的戰(zhàn)友,電影中提到他們交往的片段都圍繞著爭搶高炮手一職。兩個人看似是在爭名奪利,想盡方法去當高炮手。但實際上,也是在爭“誰先替誰去死”。高炮手所在的地位暴露,而隱藏炮位很隱蔽,一個危險,一個安全。為了保護對方,他們利用善意的謊言來讓對方安全、隱蔽。這種戰(zhàn)友情,稱得上“友直,友諒,友多聞”了。關班長犧牲后,張排長接替了高炮手的位置,哪怕失去了一條腿,一只胳膊,他仍然堅守崗位,打墜了敵軍飛機后,吹響了”老關,咱們打中了”這一令人熱淚盈眶的口哨。最終,也光榮犧牲。
最撼動人心,令中國人自豪的片段是在焚燒了橋體及附近的草叢后,美國偵察員史密斯收到上級命令:再去查看中國人有沒有修好橋。史密斯認為,半小時,怎么可能修好橋?但為了服從命令,他去偵察了。飛到江面上空:竟真有一座橋!戰(zhàn)士們像是快全過完橋了。但,如此松散、窄窄的橋面,能承受百余人的體重嗎?史密斯驚訝的同時靠近了一點橋體。這座橋的支撐。是一名名中國士兵!他們奮力用雙手抬著一塊塊木板,形成了一座震撼人心的人橋。史密斯注視著,他的神情中露出了感動和敬佩。在與美國人員對話時,他說,中國人員全員已過橋,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他們……?吹竭@里,我內心涌起了一股驕傲自豪之情。同時,我不禁露出笑容。
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他們,前去保家衛(wèi)國的步伐!
【《金剛川》觀后感】相關文章:
金剛川觀后感11-07
《金剛川》觀后感08-11
(優(yōu)選)《金剛川》觀后感05-28
金剛川觀后感15篇11-24
金剛川觀后感(15篇)12-01
2022《金剛川》電影觀后感12-09
《金剛川》觀后感(通用26篇)11-25
變形金剛觀后感變形金剛觀后感11-15
《變形金剛》觀后感11-08
變形金剛觀后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