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觀后感
觀看一部優(yōu)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平凡的世界》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1
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都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的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繁衍和發(fā)展,知道遙運的未來,可是生命對于我們來說又是那么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會走向自己人生的終點。死亡,這是偉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終歸宿。
初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內心就被黃土高原的蒼涼與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遙先生筆下的黃土大地,是與喧囂的繁華鬧市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那里充滿了粗獷與豪邁的氣息。養(yǎng)育著一代又一代樸素而又勤勞的炎黃兒女。書中講述了雙水村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耕作的情景,雖貧窮落后,他們卻不卑不亢,苦并快樂著,給人一種頭頂青天,腳踏黃土的踏實感。這種樸素與純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書主要圍繞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生活的變化,雙水村的變遷,以及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為理想不斷奮斗的歷程來展開。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這個默默承受人生苦難卻從不放棄的鐵骨錚錚的有志青年。雖貧苦,卻不自卑,雖潦倒,卻從沒停止追逐夢想的步伐。因為他不甘淪為命運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勵著他到外面闖蕩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漢,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個在平凡的世界里卻不平凡的&0字5
在《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因為心存信念,堅持自己的未來的信心,不斷打破和超越生活對他們的禁錮,最終獲得了成功,贏得了世人對他們的尊重。譜寫了一曲因為堅強意志而戰(zhàn)勝生活的偉大歌謠,讓聆聽歌曲的我們不斷發(fā)掘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之處和如何獲得成功的信念以及希望。
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坎坷都是暫時的空殼,身處逆境的我們,一定要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困難,去主動迎接來的風暴,相信困難都會過去,相信美好的明天會在彼岸等待著我們。成功的路,為有理想的人預備著。不輕易說放棄,勇往直前,成功之門會為我們敞開。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2
讀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熱辣辣的感覺,有時竟禁不住熱淚盈眶。我沒有資格對它評述,只有被它感動。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苦難和奮斗,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斗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具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同偉人的業(yè)績一樣偉大,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斗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全書字里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xiāng)親的親情、友情、愛情。特別是孫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于她的章節(jié),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田曉霞是少平的一個夢,她的犧牲,讓人認識到這就是生活……總之,世間所有的真情都在這里得到了體現。我想起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凄涼!边@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
孫少平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在學校中不僅學習成績好,運動也很好。看到他每天在學校角落里偷偷吃干硬的窩頭,為了節(jié)省錢,從來不去食堂買菜吃時,感到很凄涼。雖然經過了許多努力仍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少安并沒有放棄自己。在幫助哥哥把窯廠搞起來之后,就外出尋找工作,做了工地上的工人,很巧的是他遇到了自己的同學田曉霞。田曉霞是縣委副主任的女兒,現在時一名記者。在小霞的幫助下,孫少平閱讀了大量的名著,繼續(xù)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即使是一名微不足道的煤礦工人,也從來沒有怨恨過。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少平與小霞成為了一對男女朋友,但是好景不長,小霞在一次洪水采訪時,不幸遇難死了,少平很痛苦,再一次煤礦事故中受了重傷。但是少平并沒有放棄生命,而是好好地或者繼續(xù)奮斗。
這種精神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太陽明天依舊要升起,機遇永遠都在。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3
路遙寫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有些年頭了。最近又被拍成電視劇?戳藘蛇。再次被感動。據說路遙寫成此作時。并不被文學界看好。甚至有不少批評的聲音。可是此作卻被大量的讀者認可,銷量不菲。因而也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這部描寫三十,四十年前故事的`小說憑什么能打動當時和現在的讀者。確實讓人費解。網上也有些議論。在我看了兩遍后,仔細想過有一天竟豁然開朗。
首先我們看到的雖然是陜北農村孫家主人公及村子里大小人物的命運。為他們的命運坎坷而感慨?梢哉f他們在當時可以說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一天為了吃飽飯,吃上白面饃為奮斗目標。主人公為了不挨餓,過好自己的光景努力奮斗。這正是作者給我們的啟示。改變命運。對,就是改變我們的命運。我想這就是《平凡的世界》能經久不衰,跨越時代贏得廣大讀者真實原因。
有人說過,‘改變命運也是一場革命’是的就是要革掉過去的窮命,爛命,迎來富命,好命。這需要流血,流汗,流淚奮斗,自古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就像主人公孫少安努力致富,孫少平要走出去山村,到另外一個世界看看一樣。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4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國當代作家,生于陜北清澗縣一個世代農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xiāng)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后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摘自百科)
記憶中年齡較小的時候,通過收音機聽過張家聲老師講播的《平凡的世界》,兒時的記憶已然模糊,記不清故事梗概,只是覺得張老師的聲音非常具有吸引力,索性就當樂了。隨著年齡漸漸增長,對文學的喜愛,去翻閱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說實話我的性子屬于比較急躁的類型,如果一本書的前幾章節(jié)沒有吸引到我的話,我就會放棄閱讀,不管是多么經典的書籍。但是這本書剛開始的幾頁就完全的抓住了我的.魂,“空曠的操場上,寒冷的氣候下,衣單骨瘦的孫少平在排隊打他的下等午飯,剛好還有個同樣境遇的郝紅梅,他們都是高中生,有點文化,當然也同樣的擁有屬于他們那個年齡的小小虛榮心”!簡簡單單的一個小場景,卻深深的打動著我,這可能跟我出生在大山的原因也有關系吧,心靈深處的某個位置被觸動了,所以就深深的喜歡上路遙老師,喜歡上了他所描繪的這個故事。
參加工作了,也是從事影視娛樂文化事業(yè),所以就抽空熬夜看完了89版潘欣欣導演的《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雖然當時的拍攝器材、后期制作、畫面質量都跟現在的條件無法比擬,但是我是打心眼里覺得這部電視劇拍的好,無論從演員的挑選、音樂的配合,還是從編劇的改動,都沒有讓故事失去靈魂,各個節(jié)點都結合的非常好。
其中這部劇里尤其是少平和曉霞的凄美愛情,是令我最為遺憾和惋惜的。孫少平沉穩(wěn)大方,具有黃土地的特質,憨厚、善良,有思想、有追求,田曉霞出生于干部家庭,開朗活潑,聰明伶俐、知性、善良,她欣賞他,她崇拜他,經過相處的點滴,她瘋狂的愛上他。曉霞說:遇到少平以后才覺得自己是女人,少平何嘗不是呢,曉霞是他生命的甘露?墒撬郎癜,你為何要殘忍的奪去曉霞年輕的生命呢!?她真正的美好和幸福還才剛剛開始!也許路遙是想通過故事告訴后來人,美好的一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曉霞是幸福的,因為她真正的體會過愛情,少平也是幸福的,因為曉霞永遠都活在他心里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5
很少看電視的我,偶然間看到了這部《平凡的世界》,這一部劇竟然能給我如此好的了解和親切感。于是用手機在幾天不間斷的狀態(tài)下將其看完了。
在我看來一部好的電視劇應該是能映射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的,是的。在這個長長的故事中,我似乎看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影子,孫家和田家,村一隊和二隊,村和村之間故事就這樣連著?吹搅松侔、潤葉、秀蓮之間的無奈和對現實的妥協,有對愛情的堅持亦有對愛情的無奈放棄。是啊,F實中的`生活哪能有事事順心的。
劇中我最喜歡的是少平和曉霞的故事,從開始她對他的好奇,這個小伙有點意思啊,發(fā)現他家庭的不幸后不斷地幫助他,被拒絕然后是誤會,到最后成為他們彼此心中的最好的朋友,兩個文藝的青年在杜梨樹下定下兩年約定后在雨中分別,人們總是在要分別時才能說出自己心中對他或她的話吧,在那場雨中他們知道了愛已在他們心中生長了很久很久,彼此愛澆注下的愛情之花也在此刻徹徹底底的盛開了,此刻應是永恒,在熒屏前的我們都沉浸在這濃濃的幸福中。之后便是大牙灣與省城西安之間的書信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自己的勞動而充實、光榮。肉體上的痛苦并沒能擊潰他絲毫......我想這篇觀后感是不能用一天兩天寫完的,因為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平凡的世界中的。用劇中少平的話來勉勵自己吧:我是個平凡的人,但我仍然可以活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6
路遙的代表作有兩部:一部是1982年的中篇小說《人生》,描寫了在時代環(huán)境和個人性格的雙重影響下,農村知識分子高加林的痛苦和悲劇,具有廣泛的代表意義,在文學史上評價很高;另一部便是1986年開始發(fā)表的長篇史詩巨著《平凡的世界》,繼續(xù)考察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青年在改變命運過程中的悲喜苦樂,被無數人奉為成長勵志的“圣經”。
對這種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進行影視改編,可謂是一把機遇和挑戰(zhàn)共存的雙刃劍。一方面因為有深厚的文學做基礎,只要不出現大的偏頗,質量不會太差,同時不用刻意宣傳就能引起收視關注;另一方面由于觀眾對小說太有感情,所以容易挑毛病,造成吃力不討好。
而毛衛(wèi)寧執(zhí)導的這部電視劇,盡管還是沒能透徹地傳遞出路遙小說那種悲憫和人文氣質,在改編、造型和敘事上存有諸多爭議,但基本還是完成了從文字敘說到影像呈現的任務,營造出了濃厚的感染力。
從劇情上來說,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化繁就簡,以頗具代表性的孫少安、孫少平和田福軍三個人物為主來結構情節(jié),舍棄了與主線關系不大的其他人物,或者把小說中幾個人的性格組合在一起,形成電視劇中的一個人,比如田潤生這個角色就有很多原著中金波的影子。
而在具體情節(jié)的安排上,該劇還是迎合了當下整個國產影視劇的趨勢,加重了愛情戲在人物命運中的份量,以至于前半部分的敘事基本以少安和少平的愛情經歷為主,他們都彷徨在一段三角戀關系中,品嘗著熾熱的.情感在面對生活殘酷時的無奈。
不管如何,距《平凡的世界》小說出版近三十年的時間后,終于有了電視劇的改編,已經算是一次進步和成功。相比熒屏上那些日夜不停播放的抗日神劇來說,該劇無論在創(chuàng)作質量還是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上都要優(yōu)秀很多。
借劇中田曉霞送給孫少平的話來說:“只有永不遏止地奮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麗地凋謝!蔽覀兠總人對于生活也要有始終不放棄的態(tài)度,即使正在咀嚼的是黑面饃,也要從中品嘗到白面饃的味道,因為苦難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7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xiāng)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fā)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么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的與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感嘆,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用永恒的痛苦,沒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么平展,有時又是那么曲折。 命運總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歡樂。。
在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欲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過去曾經為自己不公的命運而怨天憂人,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傷痛,這些人生哲理讓我醒悟,給了我迷津,這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體會。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我們不能因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們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戰(zhàn),努力的進取,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
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丑與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他真實,頑強,這樣的意志定會鼓舞很多人,腳踏實地的向前。美好而寒酸的初戀,卻是靠最簡樸的飯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憐;貧富地位如天壤之別的溫暖熱烈,卻以陰陽之隔而讓人蕩氣回腸,真是欲哭無淚。最后走向的是什么?盡管不得而知,但經歷之多,人生歷練之厚重,不會阻礙他前進的步伐。
貧窮曾讓許多有理想的人們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們的自卑與懦弱我們沒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們要用另外一種眼光去學會欣賞。那種戰(zhàn)勝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出自卑里的堅強讓我敬畏,因為那也是一種精神。戰(zhàn)勝困難,擺脫束縛,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愛情,學會生活,懂得珍惜,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也是一種警醒
我們因為年輕而茫然,生活簡單,有時覺得無聊,更有甚之無激情,骨子里的我向往美麗廣袤的草原,向往碧藍浩瀚的大海,向往巍峨深邃的高山,我喜歡那些的地方的平靜安詳,喜歡那里的洶涌澎湃,喜歡那里的多姿多彩,希望去那理想的王國,大起大落,轟轟烈烈,每每自己覺得現實與理想差距甚遠心煩意亂、失意落魄之時,看看這本《平凡的世界》,凈化自己的心智,要在努力奮斗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生活源于自然,平平淡淡,我要在這喧鬧多彩的大染缸中,在這“平凡的世界”里,書寫自己的人生。
它讓我們懂得了怎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和磨難,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微笑生活,戰(zhàn)勝自己,在快樂中度過每一天。在這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歷經苦難,享受愛情親情友情,領悟生活的基本要素,站穩(wěn)自己,讓思想去飛,肆意奔放。也有自卑,落泊的日子,走過,變成記憶,變成財富,鍛煉出不羈的靈魂。人,無論在什么位置,無論多么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回腸。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
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斗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歲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輝煌興奮的時候,都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8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浩緲的世界中,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于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昨晚又觀看了北京臺播放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后才恍然大悟。
少平經歷了他人生第一次攬工后的感言,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說:“第一次深深地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并不在于是否是親戚。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兩個字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見鬼去吧,親戚!”
是的!有時候是你的親戚人、有時候還是你的家人、有時候甚至是你最親的親人!讓你左右為難,只要你在社會上混的稍微比他們強一些,不管大事小事都的找你,即便是你已經盡了全力,最大程度的幫助了他們,可是,他們還是不理解你!少平的這些話也深刻的揭示八十年代末幾十年代初人們之間的關系的微妙變化。但是,我認為現在人們的關系遠不及那個時代!親戚之間也是怪怪的',有事要幫忙的時候那段時間就對你特好,來往很密的,一旦事情解決了來往就斷了,連電話都不來一個,有時感覺挺好笑的。人與人之間還真的不敢信任了,心靈已經完全扭曲了。這恰恰也印證了當前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建設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教育活動太及時了!
《平凡的世界》反應的是我生活的那個時代。我與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少平是同齡人。這個電視劇對我的影響也許我還無法說透,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著自己的命運,我們能做的只有是讓我們更幸福。平凡的生活著,這也許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吧。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9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目前正在北京電視臺熱播,該劇由路遙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小說還沒看完,F將自己閱讀后的一點感悟總結如下。
《平凡的世界》講述了發(fā)生在上世紀70——80年代,不甘平庸的年輕人努力奮斗,勇于追求夢想和愛情的故事,全景地展現了十幾年間農村、城鎮(zhèn)的發(fā)展變遷。小說里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它所傳遞的艱苦奮斗的精神,或者說勞動改變命運的價值觀。在這個急功近利,崇尚物質的時代,當更多人為了一己私利職權,魚肉百姓,有多少人能像田福軍那樣不惜以自己的仕途為代價讓村民吃飽飯,穿暖衣;當更多人沉溺于兒女情長而致親人于不顧,有多少人能像孫少安那樣為了身邊人的幸福,甘愿放棄自己美好的愛情;當更多人貪圖安逸享受,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有多少人能像孫少平一樣甘于投身苦難中,追求深刻的人生體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小說中路遙著重刻畫的一個人物是孫少安,他是一個責任感極強的人,憑借其超乎常人的吃苦精神和精明強悍的膽識,孫少安成了雙水村的“能人”。身為子女,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年少時成績優(yōu)異的他,甘愿輟學來幫扶家庭;身為生產隊長,他總是帶頭苦干,無時無刻不操心著村民的生計;身為兄長,為了不讓妹妹在以后受苦,他辛勤勞動保證她能順利完成學業(yè)。在雙水村,他不但要同與生俱來的貧苦搏斗,還要處處提防來自村書記田福堂的算計,出于對孫少安才干和威望的嫉妒,田福堂多次利用“階級斗爭”刁難他,孫少安就是這樣在家庭和政治的雙重壓力下頑強抗爭,負重前行,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
小說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少平,他是一位對理想有著堅定追求,對苦難有著深刻認識的不平凡的人。年少的孫少平是自卑和封閉的`,為了給家人減免負擔,出身貧寒的他連學校里最低賤的飯都不敢吃太多。貧困的家境帶給他的是極度敏感的自尊心,他渴望穿上一身體面的衣服站在女生面前,渴望自己能躲開眾人鄙夷的目光,他過分的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我封閉甚至是對別人擁有的東西懷有深深的恐懼和抵觸。一次偶然的機會,孫少平接觸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此再也無法抵擋讀書對他的誘惑,通過讀書他明白了原來在原西縣之外還有一個更為浩渺繁華和多姿多彩的世界,“到遠方去,到遠方去,了解的地方沒有風景”,每個人在青年時都應該多讀書,了解世界,揚起走向遠方開辟新生活的夢想的帆。通過讀書,孫少平開始用一種更為廣闊的視野看待自己周圍的事物,對生活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一種自信開始在他身上建立和成長起來。是讀書讓他放棄自卑,找回自信,從各種角度審視和觀察每種現象,讓他放棄了最初的虛榮,讓他大大方方地站在吃飯的隊伍中領他的兩個“黑兄弟”,讓他懂得一個人活得是否有意義,不但僅是吃得好穿得好,還要有很多人難以言說的東西——像才情,像知識,像人格魅力,像田曉霞說的那樣,氣質……
孫少平對苦難有著深刻的理解,苦難在孫少平的生命中從來就沒有遠走過。年幼時家庭的貧困曾經給他的心靈造成了較大的陰影,讓他長大的時候也難以忘記所受的屈辱;更大的不幸,自己深愛的人卻在那個浪漫的永遠沒有實現的約定之前被洪水奪去生命……苦難從來都是盲目的,卻總是有意降臨到本來已經足夠不幸的人的身上。只是,在那些對生活有深刻認識的人的面前,苦難可能會造成一段時間的悲觀沉淪卻是永遠無法把他們擊垮,因此,孫少平總能在每次打擊面前崛起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他“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血與火的洗禮,他相信自己歷盡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有關苦難的學說”了。
對勞動孫少平也有著同樣深刻的理解。孫少平是在社會的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痛苦地受盡折磨,他不但僅將勞動看作是謀生的手段——職業(yè)的高低貴賤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價值。勞動,只有勞動才能讓一個人變得強大,讓人充實,要想求得解放就要深深地投入到勞動中去。至少你曾經竭盡全力的為生活而不懈的努力過,曾經為了生活和人格的獨立而奮斗過。
孫少平的愛情是一個浪漫的傳奇,一個現代的常人看來不可能實現的虛無飄渺的夢,說它不可能是因為從世俗的觀點來看他們雙方是那的格格不入:一個是攬工漢一個是省報記者;一個高中畢業(yè)一個是大學本科;一個是世襲農民,一個出身干部家庭;一個是平凡的窮小子,一個是美麗的富女孩;一個是……從哪方面看,他們也休想結合在一塊。可是,事實是,他們兩個孤獨的心不但從高中就走馬拉松式的愛情長跑——從最初的朦朧的彼此認同到生活理想的共鳴價值觀念的相互認同,再到一次又一次彼此的思念和愛慕,再到靈魂的高度契合,他們成就了一段不可復制的愛情神話。田曉霞的死,可能是路遙的一種對世俗的妥協但那段感人的愛情,卻足以讓我們?yōu)橹疁I流滿面。
這樣,孫少平的形象已經很圓滿的了,除了他那令人遺憾扼腕的愛情,我們能從孫少平身上學習的人格精神太多了。這個中國80年代保爾式的人物鼓舞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農村走出來的青年人,在繁華的都市,在每個自己敏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受較大挑戰(zhàn)的時候,孫少平無疑將在他們心中閃耀著鼓勵的光芒,在每個黑暗的夜里給他們點燃前進的火炬,照亮他們孤獨的前進的靈魂。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10
我在高中時候就看過那本叫《平凡的世界》書,看完以后,有一種很震撼的感覺。
最近又拍成電視劇,選的演員也很不錯,有眼緣,我也很喜歡看,演的很到位,演出了書中人的性格,雖然有些情節(jié)有點改動,但是對時代背景,故事細節(jié)的把握絕對還原了原書和那個年代。
當黃土高原下起大學,人們排隊去打飯吃的時候,人生不會只是初見,那兩個只吃全學校最差的黑饃饃的年輕人未必會是一對,
那兩個吃全學校最差伙食的人,可能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尊嚴,一切只是窮。
當一個陳舊的年代里,孫少平連飯都吃不飽,不知道他的內心還會有一種叫理想的東西嗎?
他可曾慨嘆命運,可曾對現實低頭過?
當田潤葉認定孫少安就是她愛的人,愿意和他好一輩子,孫少安會接受嗎?
你只是一個農民,也許你這輩子都不會走出那片黃土地,一輩子都要在黃土地里耕耘,你敢接受一個女教師愛你嗎?這些都是當時的現實
答案都是否定的`,人的一生太過復雜,很少有人能跳出時代的局限性,孫少安也不敢選擇那種打破世間門庭觀念的愛情,
原來愛是那么脆弱,逃不出時代背景。
最震撼我的還是那種人極端狀態(tài)下的生命力的迸發(fā),人總要生存,總要生活下去,王滿銀,一個農村二流子,就敢追求或者欺騙一個農村少女,感嘆那片黃土高原的寬容和生命力的氣息,一個飯都吃不飽的高中生,卻內心也有愛和理想,生命不息的種子,
這也許就是路遙想要告訴世界上人的話,只要你有生命,你生存著,為什么不迸發(fā)在這個世界上。
只要認真的活著,必將是最美麗的生命。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11
《平凡的世界》被拍成電視劇,我在電腦反復的看了看,雖然目前還沒有播完,但總體的結論可以下了,這是一群好演員被爛導演糟踐的范例。其中最為惡心的,是出現大量的旁白,每每這時,我都很無語,似乎我是白癡需要聰明人的解釋。說說演員,佟麗婭的美貌咱就不說了,反正她顛覆了我對原著的印象;劉威扮演的孫玉厚,雖然戲份不多,但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被他演的精湛到位,真可謂老戲骨;還有田福堂兩口子的扮演者,和顧秀蘭父親和姐夫的扮演者,等等等等,都很好,我再說一遍,該劇演員的演技,真的是非常好。
我讀原著,應該是15年前的事了,15年前讀書,大多是囫圇吞棗,平凡的世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孫少平,其次是孫少安。路遙的小說很質樸,筆桿也扎實,因而書中人似是他刻上去一般,活靈活現。我還記起他《人生》中的高加林。歲月真的很遙遠了,15年前那個和孫少平一樣對書本如饑似渴的少年,除了現在依然保持這閱讀的習慣外,對這世界,完全已喪失書中人對美好的渴望。
我前面說佟麗婭顛覆了我對原著的.印象,倒也不是她那姣好的面貌,當然這也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路遙下筆的邏輯,為什么白富美
偏偏要愛上窮屌絲,尤其孫少平,一而再再而三的。路遙是怎么想的呢?我得敲敲。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12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從未出現過什么偉大的時代,但為平凡的世界書寫不平凡的意義的人還在不斷涌現!镀椒驳氖澜纭窡o比真實的為讀者展開了一幅新中國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艱苦勞動人民的寫實畫卷。在這里我們能清晰地看到黃土高原——那片充滿苦難,自古又孕育著新生的土地上的人們的拼搏、掙扎、笑容、淚水。
在那個貧瘠的村落里,有時連一家人的溫飽都不能保障,但孩子們都是那懂事,好學,讓受了一輩子苦的孫老漢感到非常欣慰,也有對孩子們的歉疚。
人生總是充滿坎坷,但在艱難時刻,總會有親人、知己的陪伴,好像一盞暖洋洋的油燈,在黑暗中照亮一片天。孫少安與田潤葉的`分離,李向前的殘疾,賀秀蓮的肺癌,田曉霞的犧牲,孫少安的磚廠利益受損,孫少平的毀容……他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的淚水,但人總要努力生存,因為苦盡甘來,日子一定會熬出頭的。
在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讀高中、初中時,少年敏感的內心總是充滿了自卑,渴望能在穿衣、打飯上,可以與一般家庭的孩子們吃同樣的飯,不必在學校偷偷摸摸地吃著最差勁的飯菜,維護那一點點自尊。但盡管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兄弟還是支起了自己的一片天。因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平凡,做事從來不是只想著自己,以一顆寬容的信來容納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人生是應該有自己堅定的夢想與追求的,是這種在心中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焰讓這些無比平凡的人一直挑戰(zhàn)著自己的命運,把生命不懈提升至更高的檔次,為這個平凡的世界,書寫不平凡的意義。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13
我本來不是一個特別愛看書的人,特別是對于太長的小說,根本沒有耐心看下去?墒恰镀椒驳氖澜纭穮s讓我改變了看法了,我不僅看下去了,還看得津津有味。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后人的靈魂也許得以凈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xiāng)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达L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盡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撐點。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們叫好的漂亮事。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14
因為對這部劇的癡迷,用兩天的廢寢忘食終于掃完。記得大學剛接觸這本書時,浮躁的內心對路遙樸實無華的文字充滿抵觸,馬馬虎虎翻了幾頁就作罷,再沒碰過。
經歷了一些生活的苦難后,再來回味這部經典之作,主人公的遭遇、操蛋的生活,像是自己人生的縮影。所幸的是,苦難這所最好的大學,讓孫少平這個始終有著夢想的.人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孫少安終于帶著爛包的家擺脫了貧困。
我在少安和少平之間來回的切換著角色。有時覺得自己是少安,他總是在做著斗爭,不論是生活還是總想著整治他的福堂叔,兵來將擋,他被生活逼得不得不強而有力。
他是個硬漢,哪怕偶爾被骨感的現實撕毀了理想,或者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擊倒,他總能站起來。
有時覺得自己是少平,一直在找尋,在渴望,找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渴望外面廣而寬的世界。幾度迷茫,又畏手畏腳。
少安總是被自己自尊又敏感的心折磨得重度自卑,他一直在守護自己高貴的靈魂,容不得被絲絲點點臟東西玷污。當他終于走到外面世界,發(fā)現生存遠不如想象容易,可倔強如他,他高傲的心性不容許自己回過頭認輸,為此吃了很多苦。最后終于成為了想成為的樣子。
看這部劇,不同經歷的人也許有著不同見解。原諒自己尚且還有些膚淺,也許這就是路遙自己的經歷,經歷成就了他。所以,人多經歷一些總是好的,哪怕內心滄桑,但不能失了希望。人的一生,除去睡眠也就一萬多天,是要選擇活一天重復一萬多次,還是活一萬天,我想是后者。
看著劇里孫少平因為貧窮而自卑的樣子,那和剛走出大山到成都的我是那樣相似。第一次穿梭在嘈雜而時尚的都市,那時格格不入的自己,因為虛偽也因為可笑的自尊心,從不會和人講自己的貧窮。也怕別人似有似無嘲笑的目光和懷疑,沒有經歷過貧窮的生活,沒有見過貧窮景象的人又怎會知道所謂的貧富差距是真實存在著。現在想想,那段自己給自己編織的黑暗時光,我是怎樣將自己放逐又怎樣解救了自己,亦或現在坐在電腦面前碼字的這個自己,內心也是自尊而自卑的,已經看不清楚。
這部劇里,如果潤葉和秀蓮一定要選一個比較喜歡的,我更愛秀蓮。你笑,我跟著你笑;你流啥淚,我都替你抹。舊時代的愛情從來不會把愛掛在嘴邊,卻用行動無時無刻不在訴說愛。無聲的愛比說出來的甜言蜜語更有力,更讓人渴求。
遺憾的是結局不夠美滿,秀蓮沒能陪少安多過幾年幸福的光景,這也許正是生活沒有十全十美最有力的訴說,也是對生活無力的控訴吧。
好了,膚淺的言論暫作到這里為止。生活還要繼續(xù),我也許會像少平那樣一直在尋找,只有不停的走,才會看見希望。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15
昨晚,第五十六集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演完了,我和C君一直在追劇。最后兩集有點煽情,少平在煤礦受傷,差點要瞎掉眼睛,被網絡公認為中國好媳婦的秀蓮卻不幸得了肺癌?吹絼忧樘,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再看看C君,也和我一樣忍不住熱淚盈眶。
路遙走的太早了,他不知道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多么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也有人說,路遙的思維已完全不適合我們現在這種新媒體時代了,他講的只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年輕人的奮斗史,但我覺得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溫飽之后,其實,還需要精神東西支撐。這種支撐才能讓你坦然地生活下去。
電視劇里展示的就是這種滿滿的正能量,所有的晚輩都孝敬有點糊涂的奶奶,田曉霞和孫少平見義勇為,救下被人調戲的小姑娘,曉霞為救人英勇獻身,田福軍因為老婆受了兩茶葉罐的錢,老婆被人帶走。孫少安開了磚廠有錢之后,有人找他去投資拍電視劇,他都有點心動,還去考察,但最終覺得應該把村里的`小學建好,錢用來建了新學校。孫少平,很多人覺得不能理解,他的人脈關系中有很多領導干部的子女,但他寧愿呆在煤礦。對于孫少平后來的道路怎么走。路遙再沒有寫下去,但是金子總是會閃光,如果有人愿意續(xù)寫,肯定孫少平也能實現自己的精神追求。
不過作為一個男性作家,路遙寫主要的女性人物,還是太完美了。潤葉本想隨自己的心找到幸福,無奈卻嫁給了她不愛的李向前,但當向前出車禍失掉了一條腿,她又承擔起做妻子的義務,和李向前過上了真正的家庭生活。在某種意義上,潤葉就是傳統(tǒng)女性的代表。而田曉霞則和潤葉不一樣,她像是路遙心目中的現代女性,同時,她在無時無刻在指導著孫少平,把孫少平拉到她的精神層面上來。但事實上,在大牙灣煤礦的孫少平和在省報做記者的曉霞的地位還是很懸殊的,所以,她不得不死,當然以犧牲的方式,更壯美些。
寫作是艱苦的事情,據說,路遙為了寫小說曾到銅川煤礦實際下井,了解工人的生活。小說中還有一段,但電視劇里沒表現,就是有人去了我出生地方--楊凌,路遙為此寫了一段。在這段話中路遙居然把楊凌從一個小鎮(zhèn)后來變成農業(yè)都市的來龍去脈寫的清清楚楚,我真是佩服。不論路遙為寫作付出生命值得與否,但寫作的這種態(tài)度確實值得肯定和敬仰的。
【《平凡的世界》觀后感】相關文章:
《平凡的世界》心得01-31
平凡的世界作文02-26
《平凡的世界》閱讀心得01-29
讀平凡的世界心得04-11
平凡的世界閱讀心得11-28
平凡的世界好詞好句10-03
從平凡中看世界小學作文09-27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精選10-09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10-06
平凡撐起世界優(yōu)秀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