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誤殺瞞天記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誤殺》觀后感
觀看完作品之后,內心會產生很多感慨,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誤殺》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誤殺》觀后感1
《誤殺》這部電影上映很久了。本來要和哥哥在剛上映的時候一起去看的,結果他放假晚,便耽誤了。幸好今天表姐請我們看電影,讓我有機會親身觀賞了這部電影。
《誤殺》主要講了:在泰國,一個家庭里的兩個孩子都很優(yōu)秀,身為優(yōu)秀而又正在上高中的大姐去參加了一個夏令營。在夏令營,她被別人下藥而受到了侵害;氐郊液,那個名叫素察的男孩通過父母的關系又找到了這個女孩,并讓她十點到一個地方見面,那個女孩的母親察覺到女兒的不對勁便問自己的女兒。女孩便告訴了媽媽事情的前因后果,媽媽很氣憤!和女孩一起去見男孩并在旁邊藏了起來。就在女兒要再次受到男孩的侵害時,媽媽站了出來與男孩起了爭執(zhí)。女孩拿起了榔頭想要把含有她被侵害的視頻的男孩的手機砸壞,可是失手砸中了男孩的頭,把他砸死了。母女二人埋尸體時被小女兒看見了,出差的爸爸得知了一切后,便悄無聲息地處理了一切有關殺死男孩的證據。而且他看過八百多部有關破案的電影,他利用電影里的手法帶領家人制造證據以致于讓二三四這三天做的事變成碎片聯(lián)合起來成為了時空交織的現(xiàn)象,讓他們在面對警察的審問時說的都是真話而警察卻無從下手,并且即使找到了證據也無法指控他們。最后他們紛紛自首。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要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在我們受到傷害時才有能力保護自己。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就要勇敢地說出來,采取合法手段尋求別人的幫助。
這部電影中頻繁出現(xiàn)了一只羊。這只羊曾親眼看見了男主銷毀證據的情景,從那開始它就沒有過好運。先是因為男主與警察起了爭執(zhí),警察氣不過殺死了這只過路羊,后來它的尸體又代替了被殺男孩的尸體,讓男主一家逃過一劫。不知這只羊可是我們口中說的“替罪羊”?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變得強大,才能不做別人的“替罪羊”,也不要吃了虧不說,更不要看見了別人犯下了罪行而不說!
最后十分信任男主的老人家頌叔,得知自己被男主利用后對著鏡頭的那一笑讓我印象更是深刻。那一笑很神秘,也不知到底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利用最信任的人,還是告訴我們不要太信任別人。
還有,看過這部電影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膽。∫驗殡娪爸械母墒、羊尸,被殺男孩素察死不瞑目的尸體都把我嚇得不得了,可哥哥看了卻無動于衷,也許是因為他學醫(yī),經常大晚上的去摸尸體、上解剖課習慣了,我著實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很多,建議大家也去看看。
《誤殺》觀后感2
《誤殺》是由陳思誠監(jiān)制,柯汶利執(zhí)導,由肖央、譚卓、陳沖、姜皓文領銜主演,秦沛特邀演出的劇情犯罪片。該電影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里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
這幾年,貼著“國產”、“翻拍”、“犯罪”標簽的電影并不少,但是真正做到受大眾喜愛的其實并不多,雖然我并沒有看過印度版的,但是我認為這部電影無論是從影片細節(jié)、拍攝手法,還是社會現(xiàn)實來說都是很精彩的。比如讓觀眾無法忽視的羊,這部電影中許多地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給我留下了一些疑問。(以下內容可能涉及劇透)
《誤殺》在許多細節(jié)和鏡頭上,都彰顯了自身細致的考量和不俗的技巧。從一開始整部劇的灰暗的色調和寫實的鏡頭都為這部劇服務著,焦慮、急迫、跋扈、憤怒、恐懼、驚惶、悲愴等無數心緒都混雜在濕潤的空氣中,配合高曝光度的灰暗畫面和循序漸進的音樂渲染,奠定了現(xiàn)實基礎,而這部劇中細節(jié)鏡頭和慢鏡頭更是使人過目難忘、印象深刻。
比如說雨夜里媽媽把素察的尸體埋在自家后院時給安安的特寫,她那個眼神是清澈的單純的,但也是令人觸目驚心的。
也比如說李維杰轉移素察尸體時給素察尸體和帶血的棺材蓋的特寫鏡頭,也正暗示了素察真正的死因。
特別是大雨里開棺的的高潮戲,幾乎全程使用慢鏡頭,把李維杰的鎮(zhèn)靜、阿玉的`僵硬、平平的害怕、拉韞的篤定還有村民們的憤怒清晰的刻畫了出來,進一步放大了濃郁的戲劇張力。
這一場誤殺誘發(fā)因素是平平被市長和督察長的兒子強暴,最后迫于社會現(xiàn)實而展開的。平平被督察長的兒子強暴,因反抗誤殺對方。李維杰曾親眼目睹督察長濫用私刑,深知法律無用,為了維護女兒,捍衛(wèi)家人,李維杰埋尸掩蓋一切證據。劇中也出現(xiàn)了兩個階層的矛盾和對立,從一個小的點出發(fā),揭開事件的真相。我想官僚權利過大,甚至一手遮天,法律失去效力,而這群人卻并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反而助紂為虐,也許正是誤殺的源頭吧。
以下我引用了王純對《誤殺》的評價,希望通過專業(yè)人士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可以使更多的人喜歡它。
該影片的思辨性和人文性都很出色,在提出“罪與罰”哲學命題探討的同時,并沒有按照觀眾的樸素價值觀走,而是進行了思辨性的探討和提升,通過對人性、親情、責任的展示,突顯家庭親情的可貴性和責任感。
《誤殺》觀后感3
走出電影院,我腦子里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男主爸爸李維杰要不要自首?這個自首值得還是不值得?如果他不自首,他可以一直守護兩個女兒長大成人;蛘咚峒乙泼駠猓患胰吮舜耸卦谝黄疬^完一生也不失為一種活法?結果他自首了,他自己的良心得以平復。他自首的另外一個理由,是覺得對女兒有不好的示范,做人不夠誠實。他覺得做人應該誠實。
可是他進監(jiān)獄了,他們家失去了一家之主。外面他的妻子阿玉能夠把兩個女兒養(yǎng)育成人嗎?這樣阿玉的生活壓力就很大了,家里也失去男主人的保護和照顧。
我覺得這是一個兩難的困境。不自首,李偉杰的良心難安。自首認罪,就失去自由。這部電影的結尾,導演的設計還是讓李維杰自首了。我覺得從個人的角度很難做到。從我觀眾的情感上我也很難接受自首,那不是前面的劇情所做的事情都白做了。只是從圣人和長遠的角度來講,還是認罪伏法是對的。做錯事必須付出代價。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否則世界的公理就不存在了。結尾鏡頭對著佛頂的特寫鏡頭,還是想告訴我們,做錯事必須承擔責任,即使是誤殺也要講清楚。
所謂誤殺是這樣的.。一個男孩拿著手機跑到女孩家里,說我有欺負你的視頻,你必須聽我的。女孩不愿意,女孩的媽媽看到了更是火大。在拉扯中,男孩的后腦勺被女孩的一個鋤頭擊中,當場就死了。女孩也不是故意要打死這個男孩,實在是幫自己媽的忙。重要的是一個女孩的力氣小,只好借助了工具。男孩死了,女孩和女孩的媽媽都慌的厲害。女孩的媽媽把男孩的尸體埋在隔壁的墓地。這個事情發(fā)生的時候,剛好男主出差不在家,他們家的小女孩在窗戶前看到了媽媽做的事情。這是故事的起因。
后面男主回家后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告訴自己的妻女面對警察的盤問要冷靜,盡量說真話。
這個劇的亮點在于警察署長和李維杰之間斗智斗勇的環(huán)節(jié)。這也是故事用最大篇幅所表達的部分。
男主李維杰說了電影一個專有名詞蒙太奇。我所理解的蒙太奇就是經過剪輯的碎片整合在一起,表明我想表明的事實和觀點。那還是真實,不過是一直經過處理和剪輯的真實。
我認為這部劇的亮點主要就是兩個點,第一就是耐人尋味的結尾,第二是利用蒙太奇脫罪。
這部劇的評分很高,還是很值得去看的。
《誤殺》觀后感4
初見《誤殺》時,從字面分析“誤”,即錯誤、失誤,“殺”,即“殺害”,故理解為錯誤的殺害,即殺錯了(人)。
觀影之后,才深感誤殺的不僅是人,而且還誤殺了民眾樸素的情感,甚至是誤殺了法律制度。但這一切,好像又都不是誤殺……
片頭所展現(xiàn)的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tài),從片頭的越獄到之后的李維杰頂罪,這一切都是不正常的。李維杰一家:李平平被性侵未報警——李平平被威脅后欲“就范”——阿玉加入后,李平平“誤殺”素察——阿玉、李平平害怕不公而“毀尸滅跡”——李維杰不信任警察而不報警——李維杰銷毀、轉移、偽造證據,對家人進行反偵查訓練……
片中警察:桑坤利用職權搜刮、欺壓民眾——桑坤毆打舉報人,與李維杰發(fā)生沖突——拉韞偽造證據處理一樁謀殺案——拉韞濫用職權對李維杰一家展開調查——拉韞將李維杰一家?guī)У骄钟崋枴y對李維杰一家刑訊逼供——警察“刨祖墳”時鎮(zhèn)壓民眾……
片中民眾:對桑坤敢怒而不敢言——關心李維杰一家情況,給警察施壓——群情激憤、暴打警察——走上街頭,放火打砸……
以上這些表現(xiàn),均與現(xiàn)代的文明法治所格格不入,這不是法治所應有的狀態(tài)。但,細細回味影片情節(jié),在一個“病態(tài)”社會之下,這一切又都是正常的.。本該不正常,卻變成了“正!、變成了“常態(tài)”,這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一切,均源于影片中官員對法律恣意的踐踏,民眾對法律失去最基本的信仰。
這背后的一切是法律與情感、是理性與感性、是價值取向的考量、抉擇……回歸到了正義、公正、法治。
《誤殺》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劇情的安排、角度的選取、人物的刻畫、細節(jié)的呈現(xiàn)、演員的投入……都讓人賞心悅目,是一場視覺盛宴。
《誤殺》留給我們太多的遐想,在遐想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人,總要敬畏一些東西,那神奇的自然、那威嚴的法律、那綻放的生命……都需要我們敬畏。
《誤殺》讓我們有太多的反思,反思女孩該如何保護自己,反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反思父母該如何教育子女,反思在面對罪惡時該如何正確處理。
【《誤殺》觀后感】相關文章:
《一堂好課》觀后感_觀后感09-27
變形金剛觀后感變形金剛觀后感11-15
孔繁森觀后感09-08
《活著》觀后感07-06
[精選]《風之谷》觀后感07-13
《袁隆平》觀后感09-24
故宮觀后感10-24
硬漢觀后感11-02
《奪冠》觀后感11-04
長城觀后感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