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劇貓觀后感 推薦度:
- 音樂劇《貓》觀后感 推薦度:
- 音樂劇《音樂之聲》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音樂劇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劇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劇觀后感1
11月22晚,應(yīng)朋友之約,觀看了音樂劇《泰坦尼克號》,我被熟知的故事又一次打動了。
音樂劇《泰坦尼克號》帶給我們的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饕餮盛筵。既高昂振奮人心又美得絲絲入扣浸人心扉的歌唱,讓我忽然想到音樂劇這種藝術(shù)形式是西方人的專利,舞臺上人物的造型和他們特有的音質(zhì)都是無法替代的。用單一偏黑的灰色勾勒出浩瀚大海的畫面的主調(diào)貫穿全劇的始與終,在燈光強弱的變幻中,毫無單調(diào)之感,這是一種和諧之美,這種美是用大紅大綠無法奏效的肅穆的美。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平臺,劇作者用無所不能的音樂、歌唱為我們重現(xiàn)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痛的海難。1522這串冰冷的數(shù)字就是留在海底的.他們的姓名,留下還有他們的夢想和激情。這就是人類深刻偉大的奮斗精神。
劇作為我們展示了在生與死、希望與毀滅的抗爭中,人性的種種形態(tài)。同時讓我們記住了那些動人的小故事:為愛情為誓言彼此不離不棄,留下來共同面對死亡的老夫老妻。忠實于職守的十五歲小船員,面對死神仍能沉著冷靜地向船長報告:船長,救生船已經(jīng)全部安全下水了。
無線電救助失敗了,造船人也無回天之力……。面對著把生命交給自己的上千條鮮活的生命,船長絕望了,他對著自己扣響了板機,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現(xiàn)在,諸君要靠自己了!
轟一聲巨響,承載著夢想的《泰坦尼克號》沉入海底,這夢想有造船人的,也有船的擁有者的,更多的是那些想漂洋過海前往美國尋求更好生活的人們的。
船沉了,船停了,可停不下來的是人們的思考和疑問,這樣一艘號稱擁有自救能力、永不沉沒的船怎么就沉了呢?如果船主不再三催促加速再加速,如果海上的夜晚不那么漆黑,瞭望員就能早些時候發(fā)現(xiàn)航道上的冰山,如果船上的救生衣和船上的人數(shù)相匹配……人生真的沒有如果,人們也很難正視自己的偏見和自傲,尤其是有錢有權(quán)的人。
音樂劇觀后感2
20xx年初冬,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在家正閑得無聊,突然媽媽打回電話告訴我一個喜訊,晚上媽媽要帶我去省人民會堂觀看一部名字叫《貓》的音樂劇。這么高雅的藝術(shù)盛會我還真沒有接觸過,我聽到后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地先上網(wǎng)查詢。哦!想不到《貓》竟是世界音樂劇中的四大名劇。聽說這一音樂劇光投資就花了620萬美元,韋伯寫的《回憶》這首歌更是家喻戶曉。我懷揣著一顆興奮的心情期待著那一刻趕快到來。
晚上6點,我和媽媽來到了省人民會堂,黑壓壓的人群看出人們對這一部音樂劇的渴望和期待。我們進場后拿到一本《貓》的簡介,通過簡介我知道了這部劇的.大概,杰里科貓族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舞會,眾貓們會在一年一度的盛大聚會上挑取一只貓升入天堂,于是,形形色色的貓紛紛登場,盡情表現(xiàn)。最后,當年曾經(jīng)光彩照人如今卻無比邋遢的貓格里澤倍拉以一曲《回憶》打動了所有在場的貓,成為了這一年度可以升天的貓。帶著對《回憶》這首歌的向往,悠揚的音樂開始響起,《貓》正式登臺了。
伴隨著音樂和舞蹈,各種貓紛紛登場,有憨態(tài)可掬的富貴貓,任勞任怨的保姆貓,劇院貓,英雄貓。爵士貓……他們跳著、唱著。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英雄貓,他雖然不是貓族的領(lǐng)袖,但他卻是整個杰里科貓族的靈魂,在犯罪貓出來綁架領(lǐng)袖時,其他貓都不敢迎敵,只有英雄貓挺身而出,打跑了犯罪貓。他給人的感覺和他的名字一樣:英雄、正義。
這次《貓》由我們國內(nèi)演員來擔任,他們的造型都像真的貓一樣,惟妙惟肖。用歌聲和舞蹈講述著動人的故事。我真是醉了。我好像也變成了臺上的一只貓,感受著貓的世界。最后一曲《回憶》把整個音樂劇推向了高潮。
《貓》雖然結(jié)束了,我還久久停留在那一刻。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音樂劇,雖然還不能完全聽得懂,但卻給我?guī)砹嗣赖母惺。美麗的造型,美輪美奐的歌聲,以及整個故事透露出的美麗的心靈。還有最讓我佩服的,是大家那顆寬容的心,寬容的主題在劇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我們在生活中更應(yīng)該如此。
我接受的不僅是一次音樂的洗禮,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時刻牢記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這個“第一次”讓我終身難忘,希望有機會還能接觸到更好的藝術(shù)作品。
音樂劇觀后感3
這部戲的主要演員都不是我喜歡的演員。我是通過預(yù)告片段注意到這部韓劇的。
吸引我看這部韓劇的應(yīng)該是沖著夢想的主題。夢想的小門非常狹窄,有的人因著環(huán)境,進入夢想的門檻。有的人在距離夢想遙遠的地方,拼命朝著夢想的門前進。而劇中的高恩菲就是這樣的人。沒有完美的條件,被評為沒天份。本科不是念音樂劇,不會太唱歌,甚至不算會跳舞,憑著熱情和憧憬的幾年里,在別人眼里只是個愛發(fā)夢,有點無賴的騙子而已。戲劇的門比很多的門都要小很多,不單是高恩菲成為夢想的無賴,史福子也幾乎成了追逐夢想的無賴吧?世界上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演員,就是所謂社會底下層。他們的.生活就是如此。未必會遇上鼓勵你,叫你加油別放棄的人,然而,你不想放棄就得努力想辦法讓自己生存下去。這就是人類微不足道的夢想吧?
劇中的裴康熙真的很優(yōu)秀,雖然是個奸角,做壞事的壞女人,可是這部劇真的把這樣的角色描述的很好。所謂高高在上的女人,也曾經(jīng)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努力,也許她傲慢,也許她自私,也許她待人虛假,可是她華麗的背后是寂寞的,他們優(yōu)秀得讓人不敢親近的她,也許很風光,卻不是什么都能夠得到的。
崔丹尼爾飾演的洪宰宜大概幫他過去的三八角色大洗底吧?我從來不覺得他能正正經(jīng)經(jīng)演習。他在《他們生活的世界》里飾演的梁書景真是令人討厭到極點吧?三八、厚臉皮又自大的角色讓人留下非好感的印象吧?可是他在這部戲的角色是個非常討好的角色,雖然不怎么喜歡他,但是不得不說一句,他還蠻敬業(yè)的吧?他的三八角色讓人討厭到極點,但他演起認真的角色還蠻ok的吧?
總的來說這部戲不是什么帥哥美女浪漫愛情偶像劇,卻是部很寫實的戲劇。努力追逐夢想的人,應(yīng)該都能感染其中的猶豫、徘徊、痛苦、驚喜、感動、孤單。這部戲劇的結(jié)局是好的。可是有多少人有這樣的際遇呢?可是我們還是無可否認的,夢想還是不斷的令人為其鼓舞!也因為夢想我們拼命的把粗糙的自己磨練得更美好!
音樂劇觀后感4
音樂劇《貓》以憂傷的情調(diào)和動人心弦的旋律,表現(xiàn)了思歸的格里澤貝拉回憶它離開杰里科貓族外出闖蕩,經(jīng)歷了各種艱難遭遇和人生痛苦,昔日美好時光的流逝,青春不再,夕陽黃昏,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眷眷與渴望,都在歌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宣泄。如今已廣為傳唱,成為當代的經(jīng)典曲。
在兩個小時的觀賞中,我并不是很在意歌詞,大多是在觀察人物的化妝、身體語言和動作。演員經(jīng)常匍伏在地,很符合貓的特征,特別是扮演母貓的女演員,天然一股風流,媚不可擋。公貓的陽剛與自得,則在典型的麥可杰遜式撫下腹搖臀部的動作中體現(xiàn)出來。各人只要踢腳便是筆直,只要伏下便是柔軟,只要張手便是伸展,只要張望便是專注,見滿臺人影,卻絲毫不亂。演員唱歌時趣稚可,有些又顯猙獰。最難得的是表情,豐富多彩,很難他們怎么會表演的如此的好,似乎人人都把自己當作貓了,表情各異,但都有貓的慵懶,眼睛不大睜得開,一睜開又精光四射,嚇人一跳。動作也輕捷,配合小心謹慎的一副貓容,真如腳踩肉墊,無聲無息。
最最精彩的便是人物眾多,而服裝竟沒雷同的,雖然是貓的服飾,與現(xiàn)代人的角色也差不多,有威嚴老人,有落魄老婦,有兇惡男人,有活力男人,有嬌媚女人,有賢惠女人,有黑衣,白衣,花衣,有資產(chǎn)者,有魔術(shù)師等等。很難得的是劇中一只老母貓的聲線沙啞,脖子上的皺褶非常明顯,看的出是由老人演的.,她唱起來也是大段大段歌詞的,與一位穿大毛袍子的老公貓遙遙相望,脈脈含情,互相對歌,這些老人很值得佩服。
貓一向被人們認為是多變的動物,令人難以捉摸,而如果一部戲劇的角色全部由貓來組成,這會是樣子呢?音樂劇《貓》就是這樣一部作品。《貓》中的貓兒多得讓你數(shù)不清,我想即便你看了很多遍的人,也還是沒有完全弄明白,因為這里面的貓實在太多,而且各有特點,要全部記住確實要傷不少腦筋。好在《貓》的劇情相當簡單,如果你沒有記住貓兒的特性,照樣能很順利得看懂這出戲,但是,如果你能對每只貓兒多了解一點,相信一定能讓你看得更有意思。
音樂劇觀后感5
我剛剛看了一部優(yōu)秀的音樂劇,音樂、演員的表演和舞臺制作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劇終時,我被深深地感動,不知不覺地流下了眼淚。這部音樂劇完美再現(xiàn)了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令我深受啟發(fā)。
首先,音樂是音樂劇最為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令我印象最深的部分。音樂劇將歌曲與劇情緊密結(jié)合,使故事更加感人。這部音樂劇的音樂表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矛盾與掙扎,令我深深地感同身受。這些歌曲具有極強的情感感染力,使我對整個故事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同時,這部音樂劇的演員表現(xiàn)也非常出色,他們的精湛表演讓我感到震撼。演員們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每一個角色的情感,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令我深深地陷入劇情中。演員們通過自己的演技賦予角色靈魂,使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
另外,舞臺制作也讓我印象頗深。音樂劇的舞臺布置是非常講究的,許多細節(jié)會影響整個演出的效果。這部音樂劇的舞美設(shè)計非常美麗,每一個場景都給人以深深的印象。舞美設(shè)計師巧妙地將場景中的色調(diào)、燈光、動作等各個要素都融入其中,使得觀眾在欣賞演出的同時也可以放松身心,享受當下。
最后,在音樂劇的結(jié)尾,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主人公經(jīng)歷的掙扎和痛苦,演員們的演出,還有音樂、舞臺布景等,讓我感到受到了一種強烈的.心靈啟示。這部音樂劇使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許多經(jīng)歷,感受到了人生中的許多困難。但同時也讓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我們應(yīng)該珍惜它們,努力生活,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
總之,這部音樂劇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音樂與戲劇結(jié)合的魅力。音樂劇不僅能夠讓觀眾享受藝術(shù),更具有激勵思想、激發(fā)情感的作用。通過這部音樂劇,我感受到了一種無法言喻的喜悅和感動。它讓我重新認識了人生,明白了珍惜當下的重要性。
音樂劇觀后感6
《音樂之聲》這部拍攝于1965年的老電影長達174分鐘,但它整體的敘事流程絕不拖沓,絲毫不會讓人打瞌睡。故事的脈絡(luò)其實并不復(fù)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但整個講述的過程既充實飽滿,又行云流水般滔滔不絕。很難分辨這到底是編劇還是導(dǎo)演的功力更勝一籌。我想這部音樂劇電影最偉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真的是很真誠地在給觀眾傳遞一些美好、快樂和正義的信息,并且是毫無保留地、亦沒有絲毫的強迫,顯示出完全、徹底的友好的善意。也只有這樣的老電影才能表現(xiàn)得如此簡單至誠,充滿感人的'力量。
人類需要音樂的滋養(yǎng)和拯救。音樂能夠記載和描繪出任何一種情感,并直指人的內(nèi)心,這正是藝術(shù)的突出的特質(zhì)。而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特點,我們在何時何地都可以用音樂來抒發(fā)性情。不過,音樂最崇高的精神還不僅于此,具有引導(dǎo)人們追尋生活之美、探求人生希望的指示性才是它的更為精深之處。
《音樂之聲》以其簡單、真誠走進人們的心靈。在現(xiàn)場聆聽觀賞,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被許許多多的愛所包圍。詩歌般的音樂、音樂般的語言,傾訴和展示著那些來自于七十年前一個遙遠國度的人們對愛的表達:長者對晚輩,孩子對父母,子民對祖國,人類對自然,這其中的一切言行思想,都包含了和諧的愛意。最讓我感動的,是瑪利亞剛一來到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就對七個孩子流露出了可貴也可敬的母愛。盡管他們喜歡惡作劇,而且各自有著不同程度的缺點,但心靈如音樂般美麗的瑪利亞卻用愛接納、包容、轉(zhuǎn)化了一切,并讓特拉普上校發(fā)現(xiàn)到自己孩子并非他印象中的不馴和頑皮。這使我很自然地想起泰戈爾在《法官》中寫到的:“你想說他什么就盡情地說吧/但我了解我孩子的缺點/我不是因為他好才愛他/只是因為他是我的小寶貝……”
或許我們終究會淡忘那些曾經(jīng)的驚心動魄,終究會遺棄那些曾有的屈辱榮光,但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總有一些不堪割舍的淺波微瀾,被我們時常撿出品味。這個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竟然都充滿了音樂的精神和品質(zhì)。確然如此,音樂承載了我們的生命,音樂記錄了我們的人生。
音樂劇觀后感7
音樂劇《安妮》來自Harold Gray在報紙《芝加哥講壇》上連載的漫畫《孤女安妮》。在執(zhí)導(dǎo)幾部相當成功地百老匯音樂劇之后 ,劇作家Leonard Starr根據(jù)漫畫編寫了《安妮》的劇本。不過,音樂劇的故事比漫畫簡單的多,只圍繞安妮離開孤兒院、被Warbucks先生收養(yǎng)這一條主線。
1月3日,《安妮》劇組在珞珈山劇院彩排。我們一行人有幸提前觀看劇組彩排并拿到了1月8日琴臺演出的'門票。
正式演出當天,琴臺劇院座無虛席,觀眾里三層外三層地坐滿了整整三樓的觀眾席。由于提前觀看過彩排,因此我和朋友不緊不慢地來到劇場,一看表,遲到5分鐘。剛好是院長小姐出現(xiàn)的那場戲。
不夸張的說,全戲的亮點都在反派身上。尤其是院長小姐,賣弄風情、撒潑打滾,都信手拈來、收放自如。其他的角色則顯得較為寡淡。
在彩排結(jié)束后的座談會上,導(dǎo)演就曾說過,這次《安妮》話劇除了Warbucks先生本人是職業(yè)話劇演員,其余演員皆是素人。話雖如此,每次聽安妮唱歌,我總是擔心她演唱到動情處會破音,因此無法專注。更不要說劇場糟糕的音響設(shè)備,好歹我看過彩排,腦海中已經(jīng)有清晰的劇情脈絡(luò),但很多臺詞竟也無法聽清。一個月前,《琥珀》也是在這個劇場上映,當時的音響效果并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紕漏,所以音響問題絕不能錯怪琴臺劇院。
我只能說這是武漢音樂劇的開山之作,不想用一個簡單的"精彩"或"糟糕"去定義它,更不想為它打分。況且從場內(nèi)觀眾的構(gòu)成——顯然是家長帶小孩來接受文化熏陶的,這樣的觀眾構(gòu)成是不會對音樂劇的好壞進行評鑒的,他們只要聽到演員們不假唱、加上絢麗的舞臺布景便會欣然買單。影視作品也怕炒冷飯,二刷總會發(fā)現(xiàn)作品的種種瑕疵,作為第二次觀看的我,在權(quán)衡第一次觀看體驗和第二次重溫作品下,選擇給它打79分。不足夠優(yōu)秀,但是能夠看到這部音樂劇正在進步。
音樂劇觀后感8
5月12日晚,原創(chuàng)音樂劇《焦裕祿》全國巡演在開封首演,47年前在蘭考群眾自編自演的豫劇《焦裕祿》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蘭考縣城關(guān)鄉(xiāng)老韓陵村村民張勝武,現(xiàn)場觀看后淚流滿面。
5月14日是焦裕祿逝世50周年紀念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又是焦裕祿精神的發(fā)祥地,開封把打造音樂劇《焦裕祿》作為紀念焦裕祿、弘揚焦裕祿精神的重點文化項目。該劇由開封市文廣新局和開封中藝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攜手開封民營企業(yè)家,聯(lián)合北京時代新紀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文嘉視演藝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制作。
記者在演出現(xiàn)場看到,劇場坐滿了來自開封市和蘭考縣的干部群眾,近兩個小時的演出,該劇一次又一次令觀眾潸然淚下。劇目由被焦裕祿救活的`男孩——繼焦以畫外音的形式將整場故事串起來,通過許多新挖掘到的故事情節(jié)和內(nèi)心獨白,展現(xiàn)了焦裕祿對事業(yè)的忠誠、對百姓的關(guān)愛、對家人的親情;在演出形式上則融合音樂、舞蹈、戲劇、高科技等綜合藝術(shù)手段,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員等傾情演唱40多首原創(chuàng)歌曲,并融入蘭考的特色麒麟舞,恢弘大氣,曲婉動聽,既讓觀眾領(lǐng)略到英模人物苦干為民、克己奉公、忠孝難全的人格魅力,又給觀眾以精美、現(xiàn)代、立體的藝術(shù)享受。
自去年11月正式啟動編創(chuàng)工作以來,劇組先后深入到淄博、洛陽、蘭考等地基層一線,采訪數(shù)百名了解和認識焦裕祿的干部群眾,收集到大量珍貴資料和感人素材。他們本著深入挖掘、創(chuàng)新形式、精心編排、以情感人的原則,晝夜排練,反復(fù)修改,僅用4個月就打造出這臺精品力作。
“焦裕祿精神反映在現(xiàn)代普通人身上特別簡單,就是要做一個好人,做好事,盡量用自己的專業(yè)弘揚社會正氣,宣揚正能量!”劇中繼焦的扮演者、焦裕祿的外孫余音說。
“每一首歌曲都讓我感動,每一段對白都讓我震撼,看過不少關(guān)于焦裕祿的影視作品,但這臺音樂劇讓我更真實地走近焦裕祿,讀懂了老典型,它是我們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教材!遍_封市機關(guān)干部岳杰說。
音樂劇觀后感9
以前看過韋伯電影版的《歌劇魅影》,看到朋友給我的寶冢碟子里,也有同名劇。這個版本的情節(jié)音樂完全不一樣。也很好看的,只是風格不同。以前聽說這個主題,有三個人寫過,只是韋伯的版本太出色了,所以其它的兩個完全被俺蓋了。我想寶冢的這個,大概就是其中一個吧。
我看的這個,是和央與花總演的,據(jù)說這個劇團還有其它的組演過。Youaremusic,這首歌應(yīng)該算是主題曲吧,我覺得是里面最好聽的一首歌,感覺飄逸,很合東方的審美。幾個主演唱得都不錯。特別說一下和央,以前看《伊麗莎白》,只注意姿月的死神了,有人說和央唱歌比較差,看了《歌劇魅影》覺得她唱得也挺好的。寶冢的這個版本,除了三角戀情,還加入了埃瑞克的父親杰拉德這個人物,增加了親情元素。通過杰拉德對克里斯汀講述埃瑞克的身世,還有父子兩人相認的過程,使故事情節(jié)更充實。但是老妹說,這樣一來就將愛情內(nèi)容淡化了,她不喜歡。
我最喜歡的一段戲,是埃瑞克把克里斯汀帶到了地宮里,他穿著大紅色戲服的那一場。埃瑞克帶著克里斯汀參觀他住的地方,拿自己最喜歡的詩集給她看。和央演的埃瑞克,在這里是有著滿心的歡喜與憧憬的,還有一些青澀的感覺。當克里斯汀想看他的臉的時候,那種內(nèi)心矛盾的心情,整個過程表演得很到位?吹竭@里的`時候,我就在想,其實這樣的體會很多都會有的吧。一個人內(nèi)心里總是會有些隱藏的秘密,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但心里有時候又會渴會被人了解,也會有這樣內(nèi)心矛盾吧。
最后的結(jié)局很悲慘,埃瑞克受了重傷就要死了。克里斯汀抱著他,唱著youaremusic。她伸手去摘面具,埃瑞克先是別過頭不讓,后來在她堅持下,埃瑞克還是讓她把面具摘下了。她輕輕的吻了那半邊以往面具遮住的臉,再幫他把面具戴上。埃瑞克便安心的離去了。(老妹講,姿月不在,死神的差使花總干了,呵呵)
不過這個劇有點遺憾的是,和央的化妝,怎么就不能弄得好看點呢。畫得細眉細眼的,沒陽剛氣。發(fā)型也不怎么好看。特別是面具,那個藍色的面具,做得太差勁了。化妝師和道具師要挨板子。服裝不錯,演員穿著都挺好看的。還有那個父親,看著太年輕了,應(yīng)該弄點胡子,看起來會更好一些。
音樂劇觀后感10
"世界上好像沒人不想一步登天,尤其是辛辛苦苦的上班族,坐在擁擠而封閉的地鐵里時,誰不想坐著司機開著寶馬,悠閑喝著茶,聽著身邊漂亮的女秘書匯報工作呢?音樂劇《一步登天》以男主角奇特而又處心積慮的職場人生,辛辣的諷刺了職場中的人生百態(tài),實為近年來少有的好看耐看的音樂劇。
七幕人生出品的《一步登天》以職場為切入點,有效的避免了國外音樂劇搬演到國內(nèi)的文化隔閡,文本的翻譯也已經(jīng)本土化。本土化的標志并不是其中出現(xiàn)的“錘子”,“情懷”或者其他的小包袱。而是能夠根據(jù)國外劇本的原意二次創(chuàng)作出更符合中國人表達方式和接收方式的文本,最鮮明的就是男主角介紹自己創(chuàng)意時的那首打油詩。雖然很多觀眾都能猜出這是首藏頭詩,但是相比于國內(nèi)很多音樂劇中生拉硬套,不顧文化差異而“強行”翻譯搬演!兑徊降翘臁返膭(chuàng)作者顯然在劇本的本土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而本土化的另一方面是音樂的本土化,歌詞簡潔而明確,樂隊的.配合也很到位。演員的表演雖沒有非常出彩,但大都到位而富有性格,尤其是男女主角的唱和無疑讓本局能在虛偽和狡詐的職場中感受到愛情的溫馨。
瑕并不能掩玉,作為音樂劇本土化漫漫征途上的一個節(jié)點,《一步登天》并非沒有它的缺點,相比于國外的音樂劇,國內(nèi)的音樂劇始終在節(jié)奏的控制上有些問題。情節(jié)緊湊但不活潑,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讓觀眾有些疲憊,沒有太多的興奮點去刺激觀眾的視覺和聽覺神經(jīng)。在這方面,富有性格而又有能力的配角演員無疑是非常重要,他們可以在劇中耍寶式演出,展現(xiàn)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特長,比如跳舞等等,而國內(nèi)鮮有人可以做到。當然節(jié)奏的控制并不只是演員,還有音樂,導(dǎo)演,編舞等等方面的制約。而《一步登天》能在其自身的最大范圍內(nèi)做到最好,這便是本劇的最大的情懷和誠意。
【音樂劇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世界經(jīng)典音樂劇04-24
音樂劇貓觀后感12-21
音樂劇《貓》觀后感12-08
音樂劇《音樂之聲》觀后感(精選20篇)11-07
《一堂好課》觀后感_觀后感09-27
變形金剛觀后感變形金剛觀后感11-15
《袁隆平》觀后感09-24
長城觀后感06-29
孔繁森觀后感09-08
防火觀后感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