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物語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形物語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形物語觀后感1
初看該影片片名,還以為是一部日本電影,因為無論是物語,還是水形,在現(xiàn)代漢語里并不多見。而在日語中,“物語”有故事之意,“水形”則可解釋為水的形態(tài)。坐在影院里,當銀幕亮起片頭出現(xiàn)后,才知道這是一部由?怂固秸諢艄境銎返拿绹娪。該影片算是一部有一定現(xiàn)實背景的奇幻劇吧,描述了上個世紀60年代初冷戰(zhàn)時期在美國發(fā)生的一個與被捕獲的水中人形生物有關的故事。我們似乎看到了美女與野獸、常人與外星人等故事情節(jié)的翻版。但是,導演所要詮釋的“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為”,友愛終究要戰(zhàn)勝暴戾的理念,還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貌不揚的啞女艾麗莎在一所高科技研究機構做清潔工。因不會說話,故在他人面前總顯得有些自我封閉,生活得不是太快樂,但是她具有心地善良和樂于助人的優(yōu)點,能夠與鄰居——一位身份為落魄畫家,且具有同性戀傾向的中年男人安然相處,并得到了同為清潔工的一位黑人女伴的照顧。一次無意間,她在實驗室接觸到了被捕獲的外形丑陋的水中人形生物,與同樣不會說人話的它(他)進行交流之后,便產(chǎn)生了心靈感應,有了照顧、呵護它(他)的愿望。而水中人形生物因具備在水中和空氣中呼吸的功能,因而受到美國和蘇聯(lián)太空研究人員的重視,他們都想把他作為實驗對象,用以研究如何把人送上沒有氧氣的太空。同時相互間又都不希望對方先獲得成功,故自己達不到目的,就想毀了它(他)。水中人形生物危在旦夕,于是,一場殊死營救便發(fā)生了。
在黑人女伴、落魄畫家乃至實驗室博士(一位潛伏的蘇聯(lián)間諜)幫助下,艾麗莎把水中人形生物從實驗室里救出,隱秘于租房居室的浴缸內(nèi),并打算在下大雨漲潮的那一天送它(他)回到大海里。而發(fā)現(xiàn)水中人形生物失蹤的管理者理查德(兇暴殘忍勢力的代表,曾因折磨水中人形生物而被咬掉左手兩根手指),迫于上級壓力便展開了瘋狂地找尋,他循著實驗室博士出逃的路徑,在接頭現(xiàn)場搞清了他的真實身份,并迫使其交代了是清潔女工轉移了水中人形生物的實情。隨后他在暴雨中一路追尋到水中人形生物的入海處,為了執(zhí)行上級的命令,他向艾麗莎和水中人形生物開槍射擊,企圖置他們于死地。在落魄畫家的幫助下,水中人形生物奮起反擊,它(他)用力爪割開了理查德的喉管,然后抱起艾麗莎,一同跳入大海的懷抱……結局是小人物們終究實現(xiàn)了自己拯救無辜生命的愿望。
影片以落魄畫家的旁白拉開序幕,并逐漸展開情節(jié),把觀眾帶入其中,時而詼諧幽默,時而緊張刺激,而且正方(善良富有同情心)、反方(殘暴、粗野)陣營分明,觀后確實沒什么懸念,但水中人形生物的命運會一直牽著你的心,直到把近兩個小時的整部影片看完,才得以安心。這部影片還是值得一看的。
事后上網(wǎng)查了一下,該部影片首次上映是在20xx年8月31日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此后即獲得了該電影節(jié)得最佳影片獎——金獅獎,并于今年3月5日,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和最佳藝術指導四個獎項,獲得提名的獎項多達9項,其中包括男、女主角獎,可見該部影片的創(chuàng)作還是比較成功的。也可能是影片詮釋的“珍惜友情、愛護生命”的主題打動了評委們吧?
水形物語觀后感2
每個人都有欲望,人之常情。當然欲望是有限度的,貪婪無節(jié)制的欲望,將會吞噬掉人性,變成可怕的怪物。
在剛剛過去的第xx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水形物語》無疑是一匹最大的黑馬,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四項大獎,九項提名。不僅如此,在領跑美國奧斯卡之前,它已經(jīng)憑借12項提名在“英國奧斯卡”上大放異彩。并且已經(jīng)斬獲威尼斯電影節(jié)和金球獎2個最佳導演,持續(xù)地在各大電影節(jié)怒刷存在感。
有人說,這部電影太過政治正確,“人魚戀”的劇情通俗老套。持這種觀點的人大概視野有所局限,并沒有深度的理解這部影片的真正內(nèi)涵。電影講述的是故事發(fā)生在1963年,時值冷戰(zhàn)期間,免不了涉及政治。另外,在這種背景設定下,會使人物形象的刻畫更加細致、人物塑造更加立體化,從而更好的傳達電影意圖,達到政治諷刺的目的。雖然“人魚戀”體裁的確已不新鮮,但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卻通過獨特的審美力和創(chuàng)造力做到了“老樹發(fā)新芽”,得到了各大電影節(jié)、頒獎典禮的青睞。導演通過電影所傳達出的對于人性和欲望的思考,或許才是影片更深層次的東西。況且《水形物語》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突出重圍,包攬如此多大獎,不僅在于電影本身兼具藝術性和商業(yè)元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電影所表現(xiàn)的深刻內(nèi)涵,鮮明的思想。
劇中人物都有自己的欲望。啞女艾麗莎和同性戀畫家,有著無法言說的孤獨,但他們卻都有著對愛的欲望。艾麗莎屋里雞蛋形狀的鬧鐘就是對此的隱喻,他們勇敢地向自己的愛情進擊。最終艾麗莎成功與人魚在一起,而畫家卻因為不理解遭拒。理查德和生物博士也是有欲望,他們研究人魚,渴望掌握第一手有價值的資料來為自己的國家效力。不過作為蘇聯(lián)間諜的生物博士最終收手,加入到保護人魚的隊伍,表現(xiàn)出高尚的人道主義以及大無畏的獻身精神。而蘇聯(lián)饒不了他,最終慘死在欲望之下。當然,影片最大的反派,美國實驗室負責人理查德更是完全被欲望吞噬。血腥暴力,用電棍殘忍的'襲擊人魚,絲毫沒有人性。
在電影中,手是艾麗莎與人交流的途徑,是她展示情感、表達自我的有用工具。但在大反派理查德的那里,手卻成為了權力和暴力的象征。理查德在向魚人施暴時,被咬掉了兩根手指,后因無法恢復而日漸發(fā)黑、流黑血。最后自己硬生生將斷指給拔了下來。這斷掉的手指一方面表現(xiàn)血腥和殘忍,展現(xiàn)人性的貪婪。另一方面又可以表現(xiàn)這場善惡交鋒中,施暴者最終會被驅趕出局。
最近微博上有組江疏影全英文采訪奧斯卡最佳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的視頻,在視頻中江疏影提問導演,“如果將怪物看做是人類的射影,你會對怪物說什么?”托羅導演是這樣答的,“我的每部電影都在嘗試去表達不同的世界觀。《鬼童院》中的幽靈代表人性的至善,《猩紅山峰》也是如此,而《環(huán)太平洋》中的生物象征著消費主義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端挝镎Z》中的生物是一個寓言,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包容和接納他人的寓言。電影中的所有人物,人魚是這樣,而身處邊緣的角色也是如此,他們的命運彼此交錯,這象征著我們從異類中看到的是美或丑!闭鐚а荻,《水形物語》正是通過這種善惡的交鋒來進一步展現(xiàn)故事的內(nèi)涵。
水形物語》有著旗幟鮮明的情感傾向,善的這邊美得驚心動魄,惡的那邊又丑得令人發(fā)指,一邊是受到欺凌與壓迫,最后奮起抗爭,另一邊的反派則是由光鮮逐漸陷入狂暴最后被打敗。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異類、怪物呢?那就不言而喻了。
【水形物語觀后感】相關文章:
青春電幻物語觀后感01-22
關于《青春電幻物語》觀后感02-15
幸福物語作文精選03-12
櫻花物語作文02-02
幸福物語作文06-25
生命物語作文03-04
青春物語作文07-07
玫瑰物語作文01-13
水知道答案觀后感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