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畫有效教學三步曲論文
兒童畫是小學階段繪畫時要經歷的一個繪畫的種類,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孩子應該經歷的嘗試與學習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去學習體驗,既要了解繪畫的簡單知識,掌握簡單的繪畫技能,同時又要放手讓學生去嘗試和探索。用學習到的繪畫技巧,加上自己最精彩的想象和創(chuàng)意,來完成一幅漂亮的畫。這幅畫里更多的應該是孩子自己眼睛觀察到的、自己心靈感覺到的、自己的思想觸摸到的。這樣的畫或許很美,色彩鮮艷,充滿了天真的童趣,或許看上去并不讓人滿意,看上去不符合繪畫的要求和規(guī)矩,看上去亂糟糟的,但我們不應該因此去指責和矯正,而應該去積極地引導,最重要的是不要丟掉孩子最珍貴的童心和童趣。
孩子最初接觸兒童畫,看到面前是一張白紙,可能還有一盒五顏六色的彩筆,內心應該是既高興又興奮,還有些緊張。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一般把美術中的兒童畫教學分為臨畫、改畫、創(chuàng)作畫等幾個種類,這幾種畫畫的模式幾乎貫穿于整個兒童畫的全過程。
一、臨畫——學畫的基礎
臨畫是對一件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進行臨摹的學習方法。臨摹的作用在美術教學中是不容忽視的。為了讓學生能盡快地去掌握繪畫的造型規(guī)律、特點,臨摹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甚至是一條捷徑。臨畫可以向好的作品學習寫生方法和造型規(guī)律。同時,臨畫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小學生臨摹的重點應該是認識和感受,認識一些名畫,初略感受畫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臨畫之前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風格的畫,這樣學生才會更有靈感,才會有激情,才會更認真和細心。臨摹時要做好準備,先理解領會原畫的真情實感,體味原作的繪制過程。學生可以整幅去臨,也可以部分臨;既可以追求畫面整體效果,也可以從中專門學習自己喜歡的某一技法。這樣有針對性的臨摹,一般都會有較好的效果。也只有做到讓學生和臨摹的作品的風格、特點和水平層次相適應,學生才會更有興趣,學生的畫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二、改畫——思維的飛躍
改畫是兒童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種改畫是傳統(tǒng)的改,把自己畫里不成功的,不滿意的地方進行再加工,留其精華,棄其糟粕,讓畫看上去更加漂亮。而老師要注意,不要過早過多地去給學生修改畫,要盡量多地保存學生自己的東西,這些也許就是學生的最精彩之處了。改要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在學生自己修改不滿意的基礎上,老師再去修改,學生才會記住、理解、掌握。
這樣做有助于學生加強對繪畫的理解,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在發(fā)現(xiàn)修改后的效果有了明顯的不同時,會領悟很多自己平時很難掌握的東西。另一種改畫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改,其實和臨畫有些相似,我規(guī)定出幾幅大師的畫作,并讓學生找到這些畫的圖片,或是把這些畫的圖片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去照著畫。而和臨畫不同的是:我作了一個小規(guī)定,學生的畫和大師的話要有一部分一樣,要有一部分不一樣,而什么一樣、什么不一樣就沒有規(guī)定了,這要看學生對這一幅畫的理解。學生一定會把他們認為漂亮的、美麗的東西留下來,把他們認為不好看的東西改掉,加入自己喜歡的植物、動物或是別的東西,更加入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學生既要有選擇地臨摹,又要有創(chuàng)意地設計、創(chuàng)作。一幅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學生會盡可能地畫出原來的樣子,把保留的部分畫得比較逼真,而被改的部分卻又加入了自己奇特的想象和創(chuàng)意,比如把她的臉畫成了媽媽或是奶奶甚至是爸爸,有的學生會讓畫里的蒙娜麗莎穿上軍裝或是抱著一個洋娃娃。馬是徐悲鴻喜歡的動物,學生也同樣喜歡。學生會把徐悲鴻的奔馬上畫上了自己的形象,或是信馬由韁,或是馳騁沙場,很有意思。這樣的教學形式雖然不能說很成功,但學生通過改畫這一過程,既進行了認真的臨摹,又發(fā)揮了奇特的想象,真是一舉兩得。在以后的美術教學中,這樣的方法我覺得還是可以多用一下的。
三、創(chuàng)作——想象的升華
在經過臨畫、改畫這一過程之后,學生就可以試著自己畫一畫了,通過自己的想象,把要表現(xiàn)的東西畫下來。兒童畫其實也并不能憑空想象,豐富表象的儲備是想象內容更為生動的前提條件。教師可以在教學時為兒童提供一些直觀素材,讓兒童加入自己的觀察、理解、想象,進行自由組合,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如為幼兒提供花草、鳥類等圖片,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主題、一個故事情節(jié),然后根據(jù)這個故事情節(jié),用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將這些圖形組合成一幅有情節(jié)的`畫。如“龜兔賽跑”這個小故事,就可以向學生提供一只兔子、一只烏龜?shù)脑煨鸵约澳⒐、樹等背景卡片造型,讓學生在原來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對原有的故事進行再想象、再加工,總結出別的失敗原因,或是不同的結果。這樣一來,兒童的思路拓寬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兒童奇妙的童心和大膽的創(chuàng)造力。美術教育本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過程,形式應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在成功的美術教育中得到的,將是審美藝術的熏陶和整體素質的提高,這對學生是很有好處的。教師一定要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這些身邊的資源,組織和引導學生,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可以讓學生畫畫家鄉(xiāng)的美景、畫畫家鄉(xiāng)的新變化;可以畫一首我們熟悉的古詩,表現(xiàn)其動人的情境;可以畫一個有趣的故事,表現(xiàn)其最直觀的精彩;還可以不用筆墨,做一些麥桿畫,做一些葉貼畫,同樣可以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水平,抒發(fā)自己的胸臆情感。其實,兒童畫本身沒有什么最高境界,學習兒童畫的目的是要學生學會用眼睛去觀察,學會用自己獨特的理解去想象,學會用最優(yōu)美流暢的線條去勾勒,用最絢麗豐富的色彩去表現(xiàn)。當然,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兒童畫,從中得到啟發(fā)、得到自信、得到快樂,這才是兒童畫最應該達到的最高目標、最高境界。
【兒童畫有效教學三步曲論文】相關文章:
高考寫作三步曲01-21
考試三步曲作文8篇09-22
中考作文指導:寫作三步曲12-11
詩經反映的婚戀三步曲05-21
兒童畫意鋼琴曲《圓》的整體特征分析論文08-11
語文作文寫作基礎:寫作三步曲11-05
兒童畫個性分組教學談論文05-04
精神拾荒三步曲的閱讀答案12-17
兒童畫創(chuàng)作論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