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著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
但我會迎接它,張開雙臂。因為每逢春天到來,它總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許我剛剛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一)
翻到尾頁,如鯁在喉。
一只無影的風箏在一片支離破碎的天空中“游蕩”,纖細的風箏線蕩在空中,看不見起點。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間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杰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我追。”
戛然而止的結尾;
永不停歇的追逐;
靈魂深處的救贖……
那片天空,是友情的真摯,有現實的干涉,也有無情的背叛,還有阿朱爾最后得知事實的贖罪,還有哈桑,那個兔唇的哈桑,那個追風箏的人。
本書很長,需要心讀,之所以能震撼人心,大概是因為人們的內心產生了共鳴,我們都會遇到類似阿米爾的困境:在生命某個成長的階段,總會有過那么一次深刻的錯誤,缺陷,遺憾,甚至難堪,以致于耿耿于懷,痛心疾首。即使有過千百回的反思,痛悟,自責也難說出口。
或許我們不會像主人公阿米爾那樣長久的受其折磨,或許我們也會偶爾假裝遺忘,但只要我們愿意選擇繼續(xù)保持清醒,那么這此記憶還是會像夢魔一樣,隱藏在內心深處,伺機發(fā)作,或在無人的夜晚,洶涌澎湃。
沒有人愿意因為一次的錯誤就甘心承認自己是墮落的,丑惡的,所以,我們也會像主人公阿米爾一樣,在苦苦地追尋那個打開自己的心結的鑰匙。
對于阿米爾來說,對哈桑的愧疚使他承受著心靈的不安,而多年后得知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時,哈桑已不在,于是阿米爾找到哈桑的兒子,繼續(xù)未完成的救贖。
這是一場心靈的長途跋涉。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是天使,但并不等同于他們完美到無懈可擊,而且事實往往大相徑庭。童年可能并不完美,每個孩子都有極度要逃脫的童年回憶。
所以,對于阿米爾的逃避,我們無權指責。
然而,阿米爾最后的執(zhí)著令我感動,使我震撼。
阿米爾的風箏承載太多太多,親情、友情、愛情、正直、善良、誠實……風箏是他人生中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最后,他也如愿以償了吧。
“但我會迎接它,張開雙臂。因為每逢春天到來,它總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許我剛剛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心中的風箏,讓我們勇敢去追。
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二)
初讀這本書,覺得作者塑造的哈桑這個人物有點蠢,盡管阿米爾少爺背叛了別兩年,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再一次十分不情愿的拿起這本這本書,可是第二次讀時,卻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受,書中的哈桑并不是我所認識的那個哈桑了,而是一個心思純潔,內心無比干凈的人。
時別兩年,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再一次十分不情愿的拿起了這本書,可是第二次讀時,卻又了一種不一樣的感受,書中的哈桑并不是我所認識的那個哈桑了,而是一個人心思純凈,內心無比干凈的人。
在一場風箏比賽后,哈桑受到了阿塞夫等人的毆打和侮辱,而正在找哈桑的阿米爾正看到了這一幕,可她卻以為自己的膽怯和懦弱不敢站出來幫哈桑,而哈桑出來后恰好看到了阿米爾,他知道了這一切,阿米爾的內心分非常的自責與痛苦,他用一切辦法來干哈桑走,以免自己看到哈桑后飽受內心的煎熬。最后,哈桑和阿里走了,過了好多年,他們都長大了,可是在給阿米爾的信中卻并沒有顯現出來半點的生氣,反而說自己是阿米爾最忠實的朋友。
哈米爾讓哈桑做的事情他從來沒有反抗過,反而在阿米爾用石榴打他時,他也只是傷心的哭而已,并沒有還手。
心思純凈的人,在考慮事情的時候,永遠都是最后考慮自己,他們不懂的傷害別人,更不懂得為什么要傷害別人,F在的社會,有一些人為了有一個更好的職位,甚至不惜去傷害那些無辜的人。
現在,我作為一名學生,應該以哈桑的品質為標桿,做一個內心純凈的人,當一個心地干凈的人。
【名著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追夢的人作文05-09
《罪與罰》名著讀書筆記范文10-18
名著的讀書筆記范文推薦10-16
現代詩歌追物價的人10-14
文學名著《童年》讀書筆記11-27
文學名著《簡愛》讀書筆記11-27
文學名著《圍城》讀書筆記11-27
文學名著《邊城》讀書筆記11-27
文學名著《紅與黑》讀書筆記11-27
兒童名著《愛的教育》讀書筆記精選范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