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春節(jié)事的作文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事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jié)事的作文 篇1
說起春節(jié),你說我是該高興呢?還是該不開心呢?說實話,我真是又開心又郁悶。看到這你們該說了:“怎么這個人說話自相矛盾?”哎,你們看吧!
“依依,快收拾收拾,你伯伯在樓下等你呢!”媽媽扯著嗓子大叫,我呢?一聽這聲,就知道我的噩夢來了(批注:本人因從小身體欠佳,一直有暈車這個毛。┧晕矣煤臀伵S幸黄吹乃俣认驑窍伦呷。我一出樓洞,就遠遠的看見我的坐騎——汽車,我一咬牙,捏著鼻子沖了進去……漫長的十五分鐘過去了,我也快忍不住了,值得安慰的是也終于到家了,我不等車停穩(wěn),就推開車門,對著那顆敬愛的大樹爺爺好一通掏心挖肺……這個呢,就是我郁悶的事兒。
嘿嘿,說起讓我高興的`事那可多了去了,我已到家就沖向了我朝思暮想的爺爺奶奶!盃敔斈棠绦履旰谩蔽矣弥橇恐辽偎膫+號的甜蜜聲音向爺爺奶奶拜年(嘿嘿,一個原因嘛是因為我對爺爺奶奶的思念另一個嘛,呵呵,大家都知道。‘斎皇菈簹q錢啦!)爺爺奶奶樂呵呵的給我壓歲錢,呵呵,我自然是樂得不行了,這便是其中的一件事。
第二件事呢,就是放鞭炮了,俗話說:姑娘愛花小子愛炮。我雖不是男生吧!剛剛好,我還有個哥哥,爺爺奶奶不在家時,家里地幾箱掛鞭就是我們開宰地對象啦!剛開始我們倆一人放了一掛,后來覺得太沒勁了,便想了幾招花樣:我哥把掛鞭都拆零了,又找了幾個沒用地塑料瓶子把小鞭們都放了幾個進去,點燃了一根短短地香放了進去,噼噼啪啪地幾聲那可憐地塑料瓶就分家了。我打算再拆一掛時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節(jié)長長地燃芯我把芯拆出來放在窗臺上,用打火機一點,哇~那芯邊燃邊飛,可好看了,嘿~我聰明吧!
壓箱底地就屬包餃子了,我剛捏地時候興沖沖地,可沒捏幾個就放一邊去了,一看那案板上留下了幾個奇形怪狀地餃子,歪地,斜地,躺著地就是沒正著地,媽媽半慎半怒地說;’你包你就好好包,別抱一個不包一個地,你包就包好,別歪一個躺一個地……”也不等他說完,我就打個哈哈,曰:不露餡不就行了么?順便做個鬼臉,嘿嘿。
值得一提地還是看晚會,每次我都下定決心說一定要堅持到十二點,可每次我都不到八點半就趴下了,也怪我貪睡吧
嘿!春節(jié)地哪些是真難以忘懷!
春節(jié)事的作文 篇2
20xx又是一年春節(jié)到,如果沒有書桌前臺歷的提醒,我還真的沒有意識到原來快要過年了。
四周出奇的靜,沒有震耳的鞭炮聲,只有呼呼的風聲和匆匆行走的路人;空氣出奇的淡,沒有嗆人的揚塵和刺鼻的汽車尾氣,只有香噴噴的蒸甜飯的味道和剛出爐的熱氣騰騰的饅頭。記得以前,還沒到除夕呢,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早已響徹云際,而現(xiàn)在,好像是我們的城市在“治污降霾”,所以鞭炮放的少了,街道上賣煙花爆竹的小販也少了,只有大年初一早上稀稀疏疏的鞭炮聲才給我提了個醒—過年了!
記得我還在二、三年級的時候,還沒放假呢,家里已經開始囤年貨了。媽媽偶爾還會炸一些年糕,寓意“年年高”嘛!金黃色的年糕讓我垂涎欲滴,捏一塊放在嘴里,一股家鄉(xiāng)粘米的`醇香蜜甜沁入心脾,雖然被燙到了舌頭,心里卻美滋滋地想著—過年真是太好了!今年的年夜飯是在我家附近的酒店里共享的,飯菜固然豐盛,可我總覺得沒有家里自做的好吃,尤其是比不上媽媽親手炸的年糕。
以前奶奶家比較遠,平時我也不;厝,所以就非常期待和珍惜每年可以回奶奶家過年的機會。“三十”晚上,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一邊拉著家常,一邊看著春晚,家人之間總有著說不完的話,滿屋子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和愉快的笑聲。去年,奶奶一家搬到了咸陽,離我們家近了,我也經常到奶奶家去玩,今年過年,我也對到奶奶家沒有那么期待和激動了,見了面,也沒有那種久違的欣喜,只是很平常地問候幾句,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也就過去了。
以往走親戚都要到初六才結束,今年到初三就早早結束了,原因是好幾家親戚去年都搬到了咸陽,加之爸爸又借了輛新車,一天集中走二、三家親戚,早早就走完了。今年每走到一家親戚,主人招待我們的不是魚就是肉,這種東西嘗嘗還好,可吃得多了便就覺得膩了?粗鴿M桌子的大魚大肉,我實難下咽,但還是禮節(jié)性地舉著筷子在席間來來去去,生怕冷落了主人的一番熱情和美意。
初四那天,我們一家驅車到武功縣蘇武故里進行游玩,另外還參觀了教稼臺、報本寺塔、東橋等名勝古跡。從初五開始,一家人就在家歇著了。春節(jié),就這樣早早地、悄悄地走了。
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隨時可以得到,不必等到過年才能奢侈,可昔日那個充滿人情味、充滿童趣、充滿新鮮感的春節(jié)卻漸行漸遠了。今天接著這個機會,向大家說聲新春快樂!
春節(jié)事的作文 篇3
春節(jié)到了,我們一家來到了我舅舅家,我大舅也來了。真熱鬧呀!
在我舅舅家,就發(fā)生了一件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的事------我哥哥在放煙花的時候,不小心讓火星飄到了裝煙花的袋子里,嚓!他把袋子里的煙花都點燃了!雖然很壯觀,但是,他去撿自己的袋子的時候,碰巧自己的袋子也點著了,他的衣服上全都是火星燒爛的洞,跟蟲咬了的似的,真滑稽!我趕緊把他領回家;亓思,奶奶急忙幫哥哥脫掉了衣服,并問他燒著皮膚沒有,哥哥說沒有,奶奶一看頭發(fā),前面這一攥頭發(fā),也被燒焦了。我看著哥哥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最后,還是奶奶幫哥哥把衣服補好的,奶奶還再三得叮囑我和哥哥,說:“以后放煙花炮竹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再被煙花炮竹給傷著了……!”聽完了奶奶的叮囑,我和哥哥都使勁的點了點頭。
通過這件事情,我知道了,放煙花炮竹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讓煙花炮竹傷著自己。后來我從網上看到春節(jié)期間因為燃放煙花炮竹受傷的人還真不少,有的炸傷了手,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我再也笑不起來了。我覺得真是太可怕了,安全真是很重要。
哈哈!這件事是不是很難忘呢?但也通過這件事警告了我們:放煙花炮竹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以免造成可怕的后果!
這就是我春節(jié)里最難忘的一件事情了!
春節(jié)事的作文 篇4
哇!盼望了整整一年的春節(jié)終于到了!我興奮的起來,穿上我最漂亮的衣服,在頭發(fā)上夾了兩個粉紅色的蝴蝶夾子,一邊對著鏡子臭美,一邊憧憬著新的一年!
快到中午了,我和媽媽把賴在床上不起來的爸爸拽了起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來到婆婆家。蛙!一進家門就有一股飯菜香撲鼻而來!一定是婆婆在做飯!婆婆做的飯最好吃了,每次我想起婆婆做的飯就忍不住流口水!我趕緊沖進了客廳,只見客廳里早已擺上了一個大大的方桌,桌上擺著象征年年有余的紅燒魚,象征團團圓圓的'園子湯,象征長長久久的韭菜炒肉絲,象征我仔細一數(shù),哇!整整有十樣菜,婆婆說這叫十全十美!想不到吃個飯都要這么講究!于是,我們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起了這十全十美的年飯,希望新的一年里我們家真想這頓飯一樣十全十美!
吃完年飯,終于盼來了一年中我最最盼望的時刻――發(fā)紅包了!我迫不及待地給公公、婆婆、爸爸、媽媽、舅舅磕頭拜年,口中不停地念著:恭喜發(fā)財心里不停地想著:紅包拿來終于,五個紅包拿到了,我趕緊跑到另一個房間檢查我的收獲。哇!賺到了!看著手里嶄新的五張百元大鈔,我禁不住開始想它們的用處了!
好不容易盼來了十二點的鐘聲。困得都快睜不開眼的我一下來了精神。爸爸點著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瞬間,五顏六色的煙花在我們的頭頂上炸開!映紅了天空,映紅了我們充滿希望的臉!吱的一聲,不知誰放的飛天炮串到我面前,在我的頭頂炸響了。我這才發(fā)現(xiàn)四周已經有好多放鞭炮的人了,這時的天空五顏六色,地面火龍飛舞。大家都玩的不亦樂乎,忘記了過去一年的痛苦與不愉快,在歡樂的笑聲中憧憬著新的一年!
哇!我的快樂的春節(jié)在快樂的氣氛中快樂的結束了!
春節(jié)事的作文 篇5
今年春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過年。春節(jié)期間,我過得非常高興,在這里,發(fā)生了許多有趣而難忘的事,其中一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大年初二是給奶奶祝壽的日子,大家推舉我當那天的“攝影師”。我欣喜若狂,連忙央求爸爸把他的寶貝--相機拿出來。在爸爸的'指導下沒一小會兒我便學會了一些攝影的基礎知識,便迫不及待地要出門實踐。
我們一家人走在沿江路上,這里風景秀麗:花兒凌寒怒放,假山婀娜多姿,河水清澈見底……看見這一片美好景象,我忍不住拿起相機連續(xù)抓拍了幾張。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一個由鮮花組成小型廣場,中央擺成一個大大的吉他形狀,妹妹好奇心很強,一見就跑上去“參觀”個究竟。我趁此機會,調整到“兒童”模式,對準就抓拍了幾張。媽媽和嬸娘也耐不住急性子了,都是叫我為她們拍照,我又調回“笑臉檢測”模式,選了個漂亮的角度幫她們拍了幾張。我們繼續(xù)邊聊邊走,來到了撫河。撫河的水面十分寬闊,水面靜的像面鏡子,周圍的景色都倒影在其中,在遠處的迷霧中隱約看見幾座寶塔和小樓,真猶如人間仙境呀!
大家看完這美麗的景象,紛紛請求我給他們拍照。我讓他們擺了一個個超酷的姿勢,而我用相機為他們留下了這美好的瞬間……回到家中,我打開電腦,插入u盤,一一查看剛才的照片。大家不停地夸我照得好。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件事令我既高興又難忘。因為我學會了攝影,并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努力我一定會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攝影師!
春節(jié)事的作文 篇6
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媽媽又把我叫去包餃子了。
開始包餃子了,只見小姨提來了一袋面皮,二姨與媽媽分別提來了肉和一些調料。
開始包了,只見我拿起一個面皮,扯大,再放了一點肉進去。因為不會合起來,我心里一動,把皮像包東西一樣,把四個邊對折,一扭,成了一個大麻花。乍一看,倒像個包子上頂個大麻花,我大笑起來。我在每個面皮上放了一堆餡,合不上了,又用了一個面皮合上,把它包成了一個荷包蛋。我心想:媽媽看了一定會被氣死?晌疫是笑了笑,又去包別的“餃子”了。
餃子一出鍋,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炸得發(fā)黃的.“荷包蛋”。原來媽媽發(fā)現(xiàn)了,以為它是面餅,就和小姨的面餅一起炸了。
春節(jié)事的作文 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币晦D眼,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就到了,爸爸媽媽給我買了許多的炮,有沖天炮、刺溜花、風火輪、煙花,鞭炮可多了。
終于到了大年三十,我和爸爸一起來到廣場放炮。我迫不及待地從炮箱里拿出了沖天炮,讓爸爸給我做示范。只見爸爸,把沖天炮放在地上,大腿半蹲,拿出打火機湊到了導火線的旁邊,小心翼翼地點燃了沖天炮。只聽見導火線“嘶”的一聲,接著發(fā)出了“噼里啪啦”的聲音。
火花沖向天空就像火龍一樣噴起了火來,美麗極了?吹桨职滞娴剡@么開心,我也迫不及待地想玩炮了,我左手拿起刺溜花,右手拿起打火機把刺溜花點燃了。我好像一個魔術師,刺溜花呢,就像我手中的魔術棒,我一會兒畫出了小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一會兒畫出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會兒畫出獵豹在森林里快速地奔跑,一會兒畫出風火輪在天空中打架……真是百變多端。
不一會兒,我玩累了,我就坐在廣場的椅子上,欣賞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煙花,有紅色的,像天空中帶刺的玫瑰花;有黃色的,像盛開的.菊花;有白色和粉色相互交織的,像天空中飄落的美麗蒲公英;綠色和青色的,就像青山美景似的,真是美麗極了。
這就是我春節(jié)里最開心的一件事。
春節(jié)事的作文 篇8
自放了寒假,從每天“噼啪”不停的鞭炮聲中,從每天的生活中細節(jié)中,我感覺新年正邁著輕快地步伐,一天天向我們走來。
一大早,門鈴便響了起來,是誰呀,這么早就敲起門了?我快速打開門才知道是社區(qū)的阿姨為我們送春聯(lián)了,想得還真是周到哦。
我看著紅紅的春聯(lián),又拿起大大的“!弊郑厦孢畫著可愛的小白兔,最搞笑的是“20xx”這幾個字上,“0”字上長出了兩只長長的兔子耳朵,而“11”就變成了兩根帶著笑臉的紅蘿卜。讓人們不由自主地想起可愛的小兔,難怪,再過幾天就要到兔年了,小兔本來就惹人喜愛,這到了兔年,更成了"寵物"了,自然到處都能看到它的活潑樣。
看著紅紅的春聯(lián),感覺兔年正向我們走來!
像平時一樣去惠康買來饅頭準備吃飯,拿起一個饅頭才發(fā)現(xiàn),饅頭上都戴上了小紅帽——每個饅頭上都點了個小紅點,小紅點還真增添了節(jié)日的喜慶。紅紅的小圓點似乎微笑著告訴我們:過新年了,我也要打扮的漂亮點!
中午爸爸回來,拿了幾枝柏枝,大聲問媽媽是現(xiàn)在就插門上還是等到貼對聯(lián)時再插上。查電腦后才知道: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長年青翠。這可是新年的又一個風俗。
小叔從遙遠的東北回來了,可因為工作的原因,他要在過年前趕回東北。小叔長得很帥,說話風趣幽默,我很喜歡他。今天小叔帶我瘋玩了一天,還專門帶我去吃了肯德基,又拿出錢給我說是壓歲錢,我連忙說還沒有過年呢,小叔樂呵呵地說:“壓歲錢提前發(fā),你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已經拿上了壓歲錢,似乎真的到新年了。
今天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超市大采購,我們推了輛小車,飲料、花生、肉、干貨……樣樣都要買些,就這媽媽還說先買這些,過兩天看需要什么再來買。
我們買了年糕,爸爸說是象征著年年高升,還買了蓮菜、魚,預示著連年有余。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原來還有這么多風俗哦。就連媽媽平時不讓我多吃的糖和巧克力,媽媽也允許我隨便挑,我開心地買了一大推。
哇,過新年的感覺就是不一樣耶!
【拓展閱讀】
年味兒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在稀稀拉拉鞭炮聲的伴襯下,就這樣例行公事般地在人們身邊溜走了,甚至沒有留下什么令人難以忘懷、值得回味的記憶。
年三十晚間,一大家十五六口人照例圍坐在電視機前,嗑著瓜子,吃著水果,看著春晚;而除了89歲高齡的老爸和年長的哥嫂,余下的人手中幾乎都拿著一個手機在那里匆匆地發(fā)著微信、短信,也多是例行公事般地給領導、同事和親朋好友們送上一份節(jié)日問候和祝福,并回復著手機中那紛至沓來、接續(xù)不斷的成套拜年話。頗有諷刺味道的是,電視里,歌手郝云正在聲情并茂地演繹著那首后來被觀眾公認為很接地氣的他的原創(chuàng)歌曲《群發(fā)的我不回》。
當春晚里過年的鐘聲咚咚敲響時,守在電視機前的晚輩們蜂擁而起,扯大嗓門給老人和長輩拜年,你一句我一句,脫口秀一樣,與外面的鞭炮聲交織在一處,也難聽出個數(shù)。接下來是吃餃子,這個年也就算過去了。細細品來,現(xiàn)在的春節(jié),竟真的有那么一點令人索然乏味的感覺。
在我的腦海里,能夠搜尋出來的關于春節(jié)的美好記憶還要追溯到隨爸爸走“五七”到農村插隊落戶的那幾年。那時的國家物質不豐富,多數(shù)農村還處于貧窮落后時期,家里有點好東西要留著過年吃,省出點錢也要等到過年花。然而,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人們過年的心勁兒卻很足。那時的春節(jié)人氣旺,樂趣多,從吃的、穿的、玩的、貼的、掛的都會給你很多新鮮感,釋放出許多“年”的味道。
——殺年豬
在農村,幾乎家家都養(yǎng)豬。而大多數(shù)村民殺了豬,只留下豬下水和很少一點肉,大部分豬肉要拿到集市上賣掉,換來錢辦點年貨,其余的要貼補來年一家人的生活。
入鄉(xiāng)隨俗,我家每年春天也要去集市抓一頭小豬羔,平時的刷鍋泔水再加些糠皮野菜什么的,到春節(jié)前也養(yǎng)得一百二三十斤重。由于爸爸是掙工資的,所以我家養(yǎng)豬基本上是殺了自家吃。殺豬在農村是地地道道的手藝活,開始的兩年,都是請村里專業(yè)的殺豬師傅來。一頭豬殺下來,從剃毛到灌血腸,常常要小半天時間,給你拾掇的利利索索,而殺豬的報酬則是那一圈豬血脖肉,大約也有六七斤重。從第三年開始,爸爸就試著自己殺豬了。
殺豬非同小可,一家殺豬全村人都知道,因為豬與其他牲畜不同,從捆綁開始,它就在圈里左沖右竄,捆綁之后更是不停地掙扎嚎叫,聲嘶力竭,傳的很遠。待我和哥哥幫助爸爸費了很大的力氣把豬四蹄雙雙捆上,仰面向上綁在院中央的小炕桌上,均已是滿頭大汗。之后的過程很順利,盡管是第一次主刀,但爸爸有前兩年搭下手的經歷,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記得很仔細,既是大師傅,又是總指揮,媽媽和我們則給他搭下手,跑前跑后,也還算是忙而不亂,只不過是多用些時間而已,大半天的功夫,用現(xiàn)在的話說:也“搞定了”。媽媽把豬鬃整理好,捆成一小捆,又把豬毛洗干凈晾上。這兩樣東西是可以拿到供銷社賣錢的。
那里有個習俗,殺豬當天要做殺豬菜,鄰居之間殺豬還要互送殺豬菜。我家切了六七斤豬肉燉了一大鍋白肉血腸酸菜,血腸自然是純淀粉和著豬血灌的,實實惠惠給房東劉大爺家端去了一大盆,自家也放開肚量海吃了一頓。而幾天后,劉大爺家殺豬,也回禮樣的給我家送了一盆殺豬菜,卻很少有幾片肉;菜是夏天晾曬的小干白菜,血腸里灌的是蕎麥面和豬血。我家知道,他們殺一頭豬不容易,肉是不舍得自己吃的,這已經是很奢侈了。
因為殺了豬,過年那些日子,從年三十到初一,還有破五、正月十五,爸爸給我們做了扒肘子、扣肉、拆骨肉、酸菜血腸,炒的菜里面也多了些肉,一年的饞癮都在那時過了。過完了年,天將暖時,媽媽就把剩下的豬肉烀熟了,一塊塊放到了大醬缸里。夏秋農忙時,我家有時就會吃到在醬缸里腌咸了的豬肉,切成一片片,在鍋里蒸熟,每人火柴盒大一小片,就著大餅子和苞米面粥。這么多年過來,我再也沒有吃過那么香的肉。
——穿新衣裳
我家下鄉(xiāng)的地方屬于老少邊窮地區(qū),光山禿嶺,土地貧瘠,十年九旱,是地地道道的窮山溝。民以食為天,吃飯是頭等大事,穿新衣裳也就擺不上日程了。
那時的農村,即便是上學的孩子們,平時也很難看到有人穿新衣裳。很多家的孩子一年到頭就是那身黑棉襖褲,天暖了把里面的棉花拆出來,洗一洗,仍然是那套黑襖褲,可以繼續(xù)穿。我念高中時住校,一個宿舍炕上住8個人,冬天時,有農村孩子十七八歲了,下面就穿一條棉褲,里面竟然連褲衩也沒有,襯衣襯褲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那時候孩子們盼過年,喜歡過年,除了能夠吃上好東西外,很大一個原因是可以穿上一套新衣裳,很多孩子的新衣裳也都是過年時才做的。而大姑娘小媳婦對過年的期盼就更是可想而知的,她們會在趕集時或是去供銷社給自己扯上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過年時拜年或正月十五看秧歌的人群中搶眼撩人的肯定是她們。
記得那時媽媽每逢過年都要給我們哥幾人做套新衣裳。我印象中,當時的供銷社里,最上檔次的布料要數(shù)趟絨了,有黑的、藍的、古銅色的,一般人家是不舍得買的`;再者就是斜紋布,也要貴一些。媽媽給我們做衣裳的布料多是黑色和藍色的平紋布,薄薄的,相對便宜些。做了新衣裳后,還要給每人做一付新套袖。穿上新衣裳,帶上新套袖,衣裳袖子就不會弄臟。那年月,無論城里還是農村,套袖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有了新衣裳,也要盼呀盼的,直盼到年三十晚間,媽媽才會拿出來看著我們一個個穿上。
——撒年糕
農村過年,家家都要撒年糕,蒸黏豆包,烙黏糕餅子,我家也不例外。
說到撒年糕就順便提一下推碾子。一進臘月,生產隊就開始在幾個碾坊套上公家的驢,為本隊社員排號磨米磨面。各家都會按照隊里安排的日期和大致時間,扛著米袋子,端著大笸籮和籮篩,在就近的磨坊排班磨大黃米和小黃米面。毛驢天生就是干活的命,套上夾板,戴上蒙眼兒,餓了喂點草,渴了飲點水,它會在磨坊里一條道走到黑,一磨就是十天半月的。后來大隊有了加工廠,磨米磨面只要付一點手工費即可省卻了推碾子的勞苦,但很多村民仍是不舍得花那并不算高的加工費。
撒年糕。撒年糕用的面是大黃米磨的。大黃米在五谷中是最黏的一種,農村臘八時煮臘八粥主料也多是用的大黃米。蒸鍋是那種家家戶戶都有的像城里馬葫蘆蓋大小的黑鐵鍋,鍋多大蒸出的年糕就多大。撒年糕時鍋叉上放置一個鋪著屜布、兩邊系著耳繩的大蒸簾,先撒上一層煮熟的紅豆,才開始往上撒面。撒年糕用的大黃米面是要經過加濕處理的,方法很簡單,但把握適度卻不容易。在大笸籮中的干面上噴灑適量的水,而后用手反復搓拌,至大黃米面潮濕而不粘連為宜,也就是說要不干不濕,否則撒在鍋里都會影響透氣,蒸出的年糕會出現(xiàn)一塊塊干面或是稀囊的感覺。撒年糕是技術活,待水燒開蒸簾上氣后,先均勻地撒面,然后哪里上氣往哪里撒,有時要兩三個人才能忙得過來,這樣越撒越厚,隨灑隨熟,至兩寸厚即可,凹處可補面,以使年糕整體薄厚均勻,之后蓋上鍋蓋計時。撒年糕大多燒秸稈和干草,火勢文而不硬,鍋底受熱面大且均勻。大黃米面撒出的年糕蒸熟后呈金黃色,兩人手提蒸簾兩側的耳繩,慢慢拎起,一屜年糕就這樣出鍋了。年糕的吃法也很多,最普通的是用蒸鍋餾一餾,蘸糖吃;也可用油煎或餾熱了炒吃,還有埋在火盆中烤的。在農村,年糕是諸多黏品中的上品。
還有蒸黏豆包、烙黏火燒。黏豆包和黏火燒用的面是小黃米面,黏度比較大黃米要差一些,有時還攙兌一些玉米面,太黏了很難包得住餡兒。餡兒用的是紅小豆,烀熟了用飯勺在瓦盆中揣碎了,加上糖精拌勻。黏豆包和黏火燒的面事前要和好,放在大瓦盆里發(fā)酵,待發(fā)到有酸味時才可用。因此通常吃的地道的黏豆包和黏火燒都是有一點酸酸的味道。蒸黏豆包、烙黏火燒在農村是比較普遍的,每家都要蒸幾鍋。
年糕和黏豆包、黏火燒是靠季節(jié)儲存的。人們通常把蒸好的年糕放在屋外冷卻并凍至四五成許,切成長方形一片片,放在缸里凍上,可一直吃到化凍。而黏豆包和黏火燒則要放在用高粱穗桿編扎的蓋簾上,待凍實后,儲存在外面的缸里。只要不出正月,無論到誰家吃飯都不會少了這幾樣的。
——放鞭炮
說來并不奇怪,早些年的鞭炮遠沒有現(xiàn)在的品種多、檔次高,但鞭炮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卻遠比現(xiàn)在多得多。
我印象中,每每過年時,爸媽給買的鞭炮都是不偏不倚,平均分給幾個孩子,而爸媽給的那點零花錢也禁不住誘惑的幾乎都讓我們買了鞭炮。那時放的最多的是小鞭兒,有紅的也有綠的,五十響、一百響、二百響、三百響,大多沒有包裝紙,一排排看起來很誘人的。也有成千上萬響的,還有十響一咕咚,但都是大人們三十或初一、初五才會放的。放小鞭兒是孩子們的一大樂趣,成百響的小鞭兒不舍得一起放掉,而是把捆線拆開,啪、啪的,一個一個點著了扔著放。孩子們放鞭也沒有固定時間,隨時隨地,晚間則拎著一個燈籠,玩到哪里放到哪里。遇到誰家成掛放鞭炮,還會像過去窮人家的孩子撿煤核一樣跑去爭著撿里面沒炸響的鞭,從中撅斷,露出火藥,用火柴點著,拿在手里看著往外嗤嗤噴火,竟是那樣的開心。還會買些雙響,也叫“二踢腳”,立在地上點著了就跑,遠遠地看著它砰、啪地由地上響到天上;膽大一點的還會用手拿著放,要的是那種感覺和刺激。那時放鞭似乎很有安全感,不像現(xiàn)在,心里一點底都沒有,不知什么時候弄不好就被自己放的鞭炮崩著。
那時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大桶小盒、低空高空、繽紛五彩、斑斕四射的花炮。當時的花炮很簡單,只有穿天猴兒一種,那算是最先進的了,農村人也管它叫“起花”,拿在手里點燃后,一聲日日的哨響,伴隨著一道亮光竄到天上,隨即便消失在茫茫夜空中。還有手里拿著放的哧花,點著了刺啦刺啦作響,一圈圈的揮舞著,在黑暗中像電焊爆出的火花,四處飛濺著,很是耀眼好看。鞭炮這東西,不論貴賤,只要點著了,聽了響,看了景,瞬間的功夫即焰散煙消,因此村里人們也戲稱它為“撒手窮”。
——貼春聯(lián)兒、粘掛簽兒、買年畫兒
農村過年時家家都要貼春聯(lián)兒、粘掛簽兒。春聯(lián)兒也叫對聯(lián)兒、對子。掛簽兒又叫“掛錢兒”,是貼在門媚上的一種長方形、下沿剪成齒狀的剪紙,五顏六色,上沿貼牢,下面則隨風擺動。圖案有神仙、玉皇大帝、連年有魚、吉慶豐收等,也有的在上邊剪字的,以福字和喜字為多。掛簽兒是和春聯(lián)兒搭配著貼的,表示一種祝福、吉祥如意,也象征著富裕。
以往過年時,村里各家都要到集上買春聯(lián)兒貼,自打我家落戶后,爸爸每年春節(jié)都買些大紅紙,義務給村民寫春聯(lián)兒。爸爸年輕時經常寫毛筆字,談不上書法,但卻像那手流利的鋼筆字一樣,秀氣大方,自成一體。那幾年,村里很多人家,包括生產隊里的,甚至生產隊牲畜圈的春聯(lián)兒都是爸爸給寫的。
貼年畫兒也和春聯(lián)兒、掛簽兒一樣,是過年時必不可少的內容。那年月,寓意喜慶吉祥,色彩火爆熱烈,構思唯美夸張的年畫兒作品很時興,比較春聯(lián)兒和掛簽兒又上了一個檔次,而且每年都會有新穎題材的年畫面世。在供銷社、集市上,特別是縣里的新華書店,年畫始終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春節(jié)前,灑掃庭除之后,幾乎家家戶戶都要換上少則一兩幅多則四五幅的年畫,給老舊的房屋和封閉的山村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和現(xiàn)代氣息。
總之,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類似的“年”文化、“年”的元素、“年”的味道,無一例外的都是傳統(tǒng)民間文化的積淀,包括這里提到的和更多沒有提到的,都或多或少承載了人們對“年”的期盼和對幸福的追求,詮釋著“年”的厚重內涵,在那個生活困難的年代里,毫無疑問地給人們帶來了不盡的樂趣,也是對當時純真質樸的民間生活的真實寫照。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種種的這些曾經給人們帶來希望和歡愉的“年味兒”,卻正在變得越來越淡,越來越少,有些則已蕩然無存。因此也就引發(fā)了人們的深思:“年味兒”也在與時俱進,對于“年味兒”也要歷史的、客觀的分析和評說,否則就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
我們應該看到,我們小時過年的很多樂趣是社會不發(fā)達和生活貧困的產物。比如孩子們期盼過年能吃好的、可以穿新衣裳,這在現(xiàn)階段已經不是問題了;如果單就吃穿而言,現(xiàn)在月月可以過年,甚至周周可以過年。即便是在農村,改善生活在大多數(shù)家庭也已經不是春節(jié)的期盼和興奮點了。
我們應該看到,我們小時過年的那些能帶來樂趣的活動已經被更多的、更新穎的、更刺激的娛樂活動所替代。還是說年青人和孩子們,他們現(xiàn)在的娛樂休閑載體和平臺太多了:看電視、看電影、玩游戲、旅游、吃飯、逛街、購物;他們可以在平安夜按照商家的精心策劃,蜂擁而至,摩肩接踵,整宿地消磨著自己的時間,消費著自己的積蓄;他們也可以在光棍節(jié)守著一臺電腦或是拿著一個手機,瘋狂式地秒殺,大手大手地花錢;此外還有國外國內的情人節(jié),對他們而言也是具有一定誘惑力的。而春節(jié)在他們的眼里除了放那幾天假之外,卻再也勾不起更多的興致。
我們應該看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一些傳統(tǒng)文化習俗也已經被新的風尚、新的思想所替代或蕩滌,“年”的味道早已悄然發(fā)生了變化。而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網絡媒體的發(fā)達,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使原有的傳統(tǒng)鄰里關系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人們居住環(huán)境相對獨立和封閉,多年鄰居老死不相往來已是司空見慣,早年春節(jié)的親戚鄰里相聚的熱鬧場面已成為歷史。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國老百姓自己的節(jié)日。20xx年,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jié)申遺之爭”以韓國勝利而告終,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也看到,由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楹聯(lián)學會等單位共同發(fā)起的“20xx馬年春節(jié)春聯(lián)征集活動”反響熱烈,短短9個征集日,央視網共征集春聯(lián)近12萬副。正月十五前,中央電視臺繼去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又推出了為國人矚目的《中國謎語大會》,吸引了2.3億觀眾的收視,而且應廣大觀眾的強烈要求還將于近期重播。這些帶有民族性質、國家精神的活動都預示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新回歸。
而對起源于民間,成長于民間,繁榮于民間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以及由此而生的“年味兒”、年俗,我們又應當怎樣去保護傳承、發(fā)揚光大呢?
【春節(jié)事的作文】相關文章:
事春節(jié)作文10-15
(精選)事春節(jié)作文11-19
春節(jié)那些事的作文07-15
春節(jié)那些事作文06-07
春節(jié)有趣的事作文06-14
春節(jié)二三事作文07-23
實用的事春節(jié)作文10-12
春節(jié)的事作文600字10-06
事春節(jié)作文600字10-04
春節(jié)的事的作文600字(經典)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