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國勵志故事演講稿 推薦度:
- 勵志故事中學(xué)生演講稿 推薦度:
- 勵志故事演講稿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勵志故事演講稿范文集錦四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勵志故事演講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故事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xué)們: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生命是“1”》。
布萊恩讓是泰國著名耍蛇人,且他耍的不是一般的蛇,而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劇毒眼鏡蛇。
19xx年,26歲的布萊恩讓和一千條眼鏡蛇同在一個玻璃柜中“同居”了整整7天而安然無恙,創(chuàng)下當(dāng)時的吉尼斯紀(jì)錄,被譽為世界“蛇王”,聞名全球。
20xx年3月19日,泰國氣候炎熱,空氣沉悶。許多人從曼谷開車趕赴布萊恩讓的住所,觀看他高超的耍蛇技藝。布萊恩讓和往常一樣,把一條條“馴服有素”的眼鏡蛇從竹筒里倒出來和他一起表演。其間,一條眼鏡蛇屢次不聽“號令”,蜷盤著長長的身子賴在舒適、清涼的竹筒里,但抵擋不住主人的“威逼利誘”,很不情愿地登臺表演。布萊恩讓十分嫻熟地操控著幾十條眼鏡蛇,任它們自由靈活地游弋、穿行并纏繞在自己的身體上。突然,就是剛才企圖賴在竹筒里偷懶的那條蛇,猛地對布萊恩讓發(fā)起攻擊,在他的胳膊肘上咬了一口,鮮血立刻流了出來。觀眾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壞了,詫異地叫出聲來,紛紛提醒并勸說布萊恩讓去醫(yī)院治療。布萊恩讓臉上顯出幾分尷尬,額上沁出許多汗珠,但他卻裝做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繼續(xù)著表演?墒牵^眾們發(fā)現(xiàn),布萊恩讓原本從容、利落的動作逐漸凌亂、遲鈍,且大汗淋漓。大家再次勸阻他停止表演,趕緊救治。然而,布萊恩讓盡管已頭暈?zāi)垦、呼吸困難,明顯地感到力不從心,但他仍強撐著堅持搖頭說:“不行,沒事的。我的表演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差錯和失誤……”接下來,他的情形越來越糟糕,而他卻堅持不肯中斷表演。大家面面相覷,交頭接耳一番后,心照不宣地紛紛快速離去,好使布萊恩讓拋卻“面子”,抓緊時間救治。
觀眾剛一離開,布萊恩讓就像醉漢一般倒在地上。家人連忙把他送到最近的醫(yī)院。可是,醫(yī)生檢查后卻十分痛心地說:眼鏡蛇的毒素已侵襲了他的整個中樞神經(jīng)和心臟。年僅34歲的蛇王布萊恩讓停止了呼吸,一命嗚呼。曾經(jīng)的榮譽和稱號,隨著他生命的終結(jié),成為永久的回憶。
非常奇妙的是:就在同一天,地球的另一端,布萊恩讓的`同行———美國知名耍蛇人大衛(wèi),也在表演過程中遭到襲擊,一條眼鏡蛇在他的腹部狠狠咬了一口。遭到攻擊后,大衛(wèi)立刻示意攝像師和助手停止表演,并用雙手不停地往外擠壓傷口處的毒血,遏止毒素蔓延和擴散的速度。同時駕車趕赴就近的醫(yī)院尋求幫助和救治。醫(yī)院動用直升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調(diào)來抗毒蛇血清為大衛(wèi)注射。大衛(wèi)最終得到了救治,幾個星期后痊愈出院。大衛(wèi)為什么能蛇口逃生?因為,大衛(wèi)為自己的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布萊恩讓顧及顏面,為保全“蛇王”的名聲,耽擱了救治時間。不錯,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但是,第二生命畢竟不是第一生命啊!我們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什么是青山?青山就是身體、生命。當(dāng)你能保住生命,就能開創(chuàng)無限的未來。生命好比數(shù)字“1”,如果沒有這個“1”,后面縱使加無數(shù)個“0”,最后的結(jié)果不還是零嗎?
我的演講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勵志故事演講稿 篇2
20年前,一位來自德國的太極拳愛好者托馬斯,慕名找到我國著名太極拳師李大師拜師。托馬斯一見到李大師,當(dāng)即就雙膝跪地,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漢語請求李大師收他為徒。
熟悉李大師的人都知道,他收徒的條件極為苛刻,可謂寧缺毋濫。如果沒有十二萬分的虔誠,沒有良好的體質(zhì),沒有很高的悟性,縱然你自認(rèn)為自己是一匹千里馬,卻依然很難得到伯樂的賞識。
托馬斯的虔誠心倒是十足,體質(zhì)也很健壯,但就是悟性不高,這一點非常致命。習(xí)武之人如果沒有很高的悟性,將所學(xué)知識融會貫通,活學(xué)活用,別說將來有所創(chuàng)新了,就是發(fā)揚光大也很難。
李大師搖搖頭,對托馬斯說你走吧,現(xiàn)在太極拳在中國正日漸普及,街心花園里有的是太極拳愛好者,你去和他們學(xué)一學(xué),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就行了。至于想做太極拳傳承人,你的悟性不足以能讓你擔(dān)此大任。
托馬斯見狀,辭別李大師就匆匆走了。誰知一年之后,托馬斯再次來到李大師面前,請求收他為徒。與上次不同的是,托馬斯再回來漢語水平提高了很多。李大師好奇地問你不是走了嗎,怎么又回來了?
托馬斯說我沒有走,上次您考我的問題我之所以答不上來,不是因為我的悟性不高,而是我的漢語不過關(guān),對中國的太極拳歷史了解得也不夠全面透徹。我這一年在北京專門學(xué)習(xí)漢語,也讀了不少有關(guān)太極拳方面的著作,請大師重新考我,再給我一次機會。
一年?一年的時間就算你不吃不喝不睡,對于博大精神的中國文化來說,你托馬斯又能學(xué)到多少東西,李大師心存疑惑。可當(dāng)他考問托馬斯時,卻讓他大吃一驚,托馬斯不僅每個問題都能對答如流,而且還有自己對太極拳獨到的見解。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何況還是中國著名的太極拳師,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能言而無信再收回來了。就這樣,托馬斯拜師成功了。拜師成功后的托馬斯,學(xué)拳十分用功,用李大師的話說,托馬斯持之以恒的毅力,比他那些國內(nèi)的徒弟都要驚人。
這一年里,學(xué)拳,讀書,交流心得,托馬斯把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有時一個姿勢,托馬斯能整整保持上一天,滴水不進,飯也不吃。當(dāng)李大師問托馬斯短短的.一年怎么就把基本功練扎實了,托馬斯說他每天清晨都要在北京的一些街心花園里觀摩別人練習(xí)太極拳,如果遇到一些有實力的高手,就觀摩得更仔細些,晚上回到宿舍再反復(fù)練習(xí)。
哦,一邊學(xué)習(xí)漢語,一邊研讀太極拳著作,還要觀摩并習(xí)練太極拳,你每天睡幾個小時?李大師問。四個小時,雖然這一年吃了不少苦,但想起要向您拜師,就不覺得苦了。托馬斯回答李大師時,看到了師父的眼睛里亮晶晶的。
托馬斯回國后,每天都要打一個越洋電話問候師父,繼而又問哪一套拳法哪一個姿勢應(yīng)該怎么做。師父問你工作那么忙每天都堅持練拳嗎?托馬斯說,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叫“學(xué)習(xí)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嗎,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也不能每天與師父見面親自請教,所以就只能在電話中麻煩師父了。
麻煩?對于勤奮好學(xué)的徒弟,這世上哪一個師父的心里會覺得麻煩,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待一年后托馬斯再來到中國,一招一式居然練得絲毫不差,在推手時,居然把入門較早的一位師兄給推倒了。
師兄不服,再來。再輸。師兄向師父抱怨,當(dāng)初您不是說托馬斯悟性不高嗎,我看他悟性一點也不低。師父說,托馬斯的悟性的確不高,但他做事比你們?nèi)魏我粋人都要認(rèn)真。為師有個問題這么多年也沒搞明白,我一直認(rèn)為人的悟性是天生的,卻忘記了“勤能補拙”這句良訓(xùn),人啊,只要認(rèn)真,就沒有做不成的事,這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許多大成就,不都是普通人通過后天的認(rèn)真努力完成的嗎?
勵志故事演講稿 篇3
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免不了都聽到這樣一個故事——《熊嘎婆吃小孩子》。也不知道是大人們有意地嚇唬不聽話的孩子,還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廣為流傳。那時候,在幼小的心靈里,“熊嘎婆”就是妖魔的化身,鬼怪的縮影。孩子們提及色變,人人驚恐膽寒。
聽說,在很久很久也前,山上住著一位姓熊的阿婆,專干吃小孩的勾當(dāng),人們就叫她“熊嘎婆”。一天,“熊嘎婆”打聽到有一戶人家,大人不在家,只有姐弟倆在!靶芨缕拧毙闹写笙,于是她來到姐弟倆家,噓寒問暖,騙取了姐弟倆的信任后,晚上住在了姐弟倆家。夜里,“熊嘎婆”對姐弟倆說:“你們誰的虱子少,誰就和我睡在一起。”姐姐看到“熊嘎婆”鬼異可怕,脫衣服時發(fā)現(xiàn)了它身上長有很深的毛發(fā),與熊很相似,不想和她睡在一起,便在衣袋里裝了些米,姐姐把衣服脫下來在火堆上一烤,只聽到嚓、嚓、嚓像虱子被烤爆的響聲。“熊嘎婆”就說:“那我就和小弟弟睡在一起吧!
半夜里,姐姐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于是就問:“阿婆你吃的是什么呀?”“熊嘎婆”說:“我吃的是干胡豆。”“給我也吃點吧。”姐姐對“熊嘎婆”說!靶芨缕拧焙懿磺樵傅剡f了一點給姐姐,姐姐一看是弟弟的手指頭,被嚇出一身冷汗。姐姐不敢發(fā)出聲音,她知道“熊嘎婆”吃完弟弟就要吃自己。原來這個“熊嘎婆”不是人是只有經(jīng)驗的老熊,它化妝成一個老太婆瞞過了這姐弟倆。姐姐醒悟過來,暗暗策劃著怎樣對付這個兇惡的妖魔。
姐姐說要上廁所,“熊嘎婆”同意了。她溜出房間,找了一把梭鏢拿在手里,接著爬上了院壩旁邊的梨樹。姐姐大聲對“熊嘎婆”喊,說是摘了很多好吃的果子!靶芨缕拧甭牭胶缶团芰顺鰜,要姐姐給她吃一個。姐姐說:“你把嘴張開,把眼睛閉上,我就給你。”于是“熊嘎婆”張大了嘴,閉上了眼睛。姐姐見時機已到,狠狠地把梭鏢插進了“熊嘎婆”的喉嚨里……
小時候聽了這個故事,看到齜牙咧嘴的人就想到了“熊嘎婆”。怕遇上“熊嘎婆”,我不想把內(nèi)心的恐懼憋在心里,我又把這個故事在伙伴中傳播復(fù)制。其實伙伴們早就知道,心里也很明白,只是心里害怕不敢說出來而已。
每當(dāng)伙伴們來到氤氳四散的山谷里,聽到一點異樣的響動,如果有人喊:“熊嘎婆來了!贝蠡餃(zhǔn)會被嚇得魂飛魄散,四處逃離。小一點兒跑不快的伙伴就會哇哇大哭,拼命叫喊。
時間湮沒了滾滾的歲月,兒時的伙伴相繼離散,偶得相聚,有人也會大叫一聲:“熊嘎婆來了!笨蛇@時沒有人會再被嚇跑,也聽不到那些驚恐的呼叫,取而代之的是哈哈的笑聲。
現(xiàn)在我也想不明白,這個荒誕可笑的故事,居然在那個時代能有它的一席之地。想想今天的孩子,誰還會相信這個可笑的鬼故事呢?也許今天的孩子們有他們的故事,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有他們的秘密。
勵志故事演講稿 篇4
大導(dǎo)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決定回到加州大學(xué)修完當(dāng)年還沒有讀完的電影系學(xué)分。
1965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加大電影系二年級時拍了一部22分鐘的短片,參加亞特蘭大電影節(jié),好萊塢的投資者看了,馬上與他簽約,斯皮爾伯格因此輟學(xué),到好萊塢發(fā)展。事實證明這一步是對的,如果他當(dāng)年不把握機會,堅持要完成學(xué)業(yè),他或許成不了大師。
但40年過去了,斯皮爾伯格雖然功成名就,他還是很介意年輕時的學(xué)業(yè)沒有完成。夜深人靜時,斯皮爾伯格總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今天你是好萊塢權(quán)力最大的人,你的'名字是年輕人的名氣、金錢的保證,但那又怎樣呢?你曾經(jīng)背棄過自己的承諾,無論再有錢、名氣再大,你的品格還有個小小的污點,因為你曾經(jīng)當(dāng)過逃兵。
斯皮爾伯格回到大學(xué),用假名重新注冊插班,用假名考試交卷,只有幾個教授知道他的身份,他的功課與其他學(xué)生一起送交校外的學(xué)者審閱。課程要求學(xué)生交電影實習(xí)作業(yè),斯皮爾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單》中選取了12分鐘的影片,還交了《大白鯊》和《第三類接觸》的片段。大學(xué)電影系助理教授凱利為他總評分,給他成績“良”,評語是“該學(xué)生對音響、燈光、剪接和劇本管理頗有駕馭力”。
這位《侏羅紀(jì)公園》的主人還要副修一門叫野生生物的學(xué)科。教授說他精于恐龍知識,上課謙卑有禮,除了有一天在課堂上把一只腳擱在書桌上。他向老師道歉,解釋是前一天與兒子一起玩滑板扭傷了腿。教授提醒班上其他學(xué)生,不要對這個天王級的同學(xué)有什么崇拜的眼光,只把他當(dāng)普通人。學(xué)生做到了,沒有向他索取簽名,但在畢業(yè)典禮的那天,他們告訴父母:我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同一年畢業(yè)。
在虛榮的世界,有太多人相信“成功人士”不一定要念完大學(xué),并以蓋茨為例,說蓋茨也沒有讀完哈佛。但學(xué)業(yè)沒有完成,是畢生的心理創(chuàng)傷,即使縫合了,也還在心頭留下疤痕。終有一天,我們都會為年輕時一件沒有交的功課、一項未完的工作,或辜負(fù)了的一個人而感到遺憾,醒悟一切名譽和財富都不能補償。這樣的遺憾,像風(fēng)濕癥,通常在中年以后發(fā)作。斯皮爾伯格不惜代價,治好了他的風(fēng)濕癥,他是一個有福氣的人。
【勵志故事演講稿】相關(guān)文章:
故事只是故事的勵志故事10-17
洗碗的故事勵志故事10-21
勵志故事小故事07-30
經(jīng)典勵志故事01-05
經(jīng)典勵志故事11-29
勵志故事12-30
別讓故事只是故事勵志故事10-16
周潤發(fā)的勵志故事12-16
瓦匠的勵志故事10-26
劍客勵志故事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