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小學生讀后感
我有一本典藏版的《上下五千年》,閱讀之后,我深深地陶醉在充溢著憂傷與傳奇的古老的歷史當中……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宛轉(zhuǎn)的《楚漢之爭》到《四面楚歌》那一段。
項羽、劉邦爭奪帝位可謂是戲劇性的發(fā)展。剛開始,項羽權(quán)勢宏大,劉邦弱小,呈壓倒式對比。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相識,便好心勸張良投降。劉邦、張良趁機會以禮相待,讓項伯招劉邦為女婿,結(jié)為親家。次日,項羽舉行鴻門宴,名曰“招待劉邦”,實是想將劉邦殺之為快。酒席之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伯不愿讓親家受委屈,便與項莊一同舞劍,實際在掩護劉邦。席間,劉邦借肚子疼去方便為由,偷偷溜走。
而項羽呢?則是傲氣頂然、驕傲自大,認為劉邦怕自己,巴結(jié)自己,對自己構(gòu)不成威脅,也就任劉邦走了。項羽的謀士氣地把酒杯扔到地上,用寶劍劈碎,氣急敗壞的說:“好了!等著瞧吧!咱們這些人一定是劉邦的手下亡徒!”
事實之后,果然如此。項羽燒奪搶掠,鬧的平民家中雞犬不寧。而劉邦一直仁德寬厚,注重收攬民心,廣攬人才賢士……楚漢之爭,終究漢勝。一代西楚霸王,留下一幕感人的深愛‘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讀完之后,我感觸頗深。我在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犯過與項羽同的'的錯誤——驕傲自大。我認為自己基礎(chǔ)好,隨便寫寫也是優(yōu)秀成績,便不注重復習。待到考試結(jié)果一出,我整個人都懵了——我怎么只考七十幾分呢?一般都是95、96的呀?拿到試卷,我一看,傻眼了:人家讓寫T或F,我因為太驕傲而導致粗心,居然看都不看直接寫了序號!由于考得不好,我心情也不好了——唉,驕傲真是個大毛病。項羽因為它,無奈之下落得烏江自刎的凄慘下場;我呢?也因驕傲落得成績不好的下場。
“書中自有黃金屋”。輕倚朦窗,靜賞潔雪,淡品香茗……書,還是如江南閨秀那般,淡雅,卻也高貴……
【上下五千年的小學生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上下針的棒針帽子編織方法08-28
只有上下針的棒針帽子編織方法08-22
小學生讀后感05-08
上下其手的成語故事及解析05-18
童年的小學生讀后感范文08-10
童年的云彩小學生讀后感08-09
《中華上下五千年》好詞好句精選02-23
小學生《童年》讀后感01-17
小學生童年讀后感08-28
童年小學生讀后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