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后感四篇
篇一:讀《昆蟲記》有感
對于奇妙無窮的大自然,對于生活在林中草間的小昆蟲,我們都不及這位充滿童趣的昆蟲學家了解得多。讓我們隨著法布爾的腳步,走進多彩的《昆蟲記》。
剛看到書名,或許我們大部分都以為這會是一篇篇枯燥乏味的關(guān)于昆蟲習性的說明文,可是當你融入到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時,你會發(fā)現(xiàn),如同優(yōu)美的散文,輕快的詩歌,作者是以輕松詼諧、生動活潑的語調(diào)完美地展現(xiàn)了昆蟲不為人知的世界。令我們在快樂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了解到昆蟲的知識。
小小的昆蟲原來也有他們的思想,螳螂會使用心理戰(zhàn)術(shù)迷惑敵人,蟋蟀選擇最佳的家庭住址,寄生蟲在母蜂產(chǎn)卵時乘虛而入……在感嘆的同時,它們也因為有限的智商而不能應(yīng)對突如其來的問題而慘遭敵害,成為捕殺者的盤中餐,或許這就是它們不能成為大自然有名氣的角色的原因吧。俘虜被無情地吞噬只剩下一副殘骸時,我和作者一樣,也為這個小小的生命感到惋惜。
就像作者所說“本能就是天才”,它們捕捉獵物、建設(shè)家園、甚至人類也無法做到的本領(lǐng)并不是苦苦磨煉而來,而是與生俱有的,整個家族都一成不變。就像有一個奇妙的造物者在巧妙地安排著一切,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啊,令人捉摸不透的大自然,你到底蘊含著多少奧秘啊!
在這部昆蟲的史詩里,在一根麥稈上,在一片枯葉里,昆蟲也有屬于它們自己的快樂天堂……
篇二:讀《昆蟲記》有感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作者展現(xiàn)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看的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于作者的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如:螳螂的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盀槭椎哪菞l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測定土的性質(zhì)”等。這些細致描寫使整本書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想不到有什么題材。不過又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了,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頂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返回,再搬回窩里,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只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xiàn)在我明白了凡事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才能仔細觀察,應(yīng)該對周圍的所有事仔細觀察就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
篇三:讀《昆蟲記》有感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部文學著作。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言詼諧幽默,充滿著盎然的情趣。被譽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也被稱為“昆蟲的史詩”。
《昆蟲記》講述了許多發(fā)生在昆蟲身上有趣的事,把每一個昆蟲刻畫得淋漓盡致,讀這本書,就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歌唱家”蟬,“音樂家”蟋蟀,勤勞的舍腰蜂,美麗的大孔雀蛾等等,無一不真實的記錄了昆蟲的習性和特征,非常引人入勝。
它還記錄著一些十分常見卻不引人注意的場景,誰沒有見過蒼蠅倒掛呢?可法布爾卻把這極為普通的一幕記錄了下來,這正提醒我們,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許多事情需要我們留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而從中得到的樂趣和啟示就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
讀《昆蟲記》,你會發(fā)現(xiàn)字里行間滿滿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地球很大,有許多生命因為太過微小而被我們忽視,《昆蟲記》告訴我們,即使它們很不起眼,但也是生命,是這個大家園的一份子。它們的一生很短暫,但只要它們存在過,哪怕只有一秒鐘,就同樣值得尊重。
篇四:讀《昆蟲記》有感
酷熱的夏天,知了在窗外的大樹上唱著歌。房間里,女孩在桌前津津有味的讀者一本書:“《昆蟲記》”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著作!独ハx記》,顧名思義,就是描寫昆蟲的'札記。里面有許許多多昆蟲的記錄。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蟬”。
《螞蟻和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故事中,蟬是一只只會唱歌,不懂生活的小昆蟲;而螞蟻是勤勞的工作者。冬天,螞蟻有滿倉的食物,而蟬卻在向螞蟻乞討。讀到這,大家心中一定對蟬留下了一個“笨“,“不勞而獲”的印象吧。
但我們沒有觀察,沒有去證明這個故事的真假。法布爾用觀察證明了:”這個故事是假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螞蟻才是“不勞而獲”的小偷!在實際生活中,蟬只有幾個月的壽命,他們將寶貴的生命都獻給了音樂。唱歌唱累了,他們用那吸管一般的嘴伸進樹干,吸食可口的汁液。這時,螞蟻就會沖上前去,趕走蟬,將汁液吸光。我讀完后,也觀察了,發(fā)現(xiàn)真的是這樣。螞蟻真的是一個“不勞而獲”的小偷!
蟬在夏天時隨處可見的,可為什么法布爾能發(fā)現(xiàn)我們卻不能呢?因為我們沒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在生活中,只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并且認真地探索,就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是有多么美妙。
【《昆蟲記》讀后感四篇】相關(guān)文章:
《昆蟲記》讀后感05-12
昆蟲記讀后感05-10
昆蟲記讀后感【推薦】05-24
《昆蟲記》讀后感【薦】05-20
【熱】《昆蟲記》讀后感04-29
昆蟲記讀后感【熱】03-22
【熱門】昆蟲記讀后感03-17
昆蟲記的讀后感03-07
昆蟲記名著讀后感01-06
《昆蟲記》讀后感15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