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后感[熱門]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完《昆蟲記》,我的收獲很大。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博物學(xué)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的著作。他用畢生的時間和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昆蟲為生活、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根據(jù)這些觀察,法布爾做了詳實的筆記,最后編寫出了這部在法國自然科學(xué)史、文學(xué)史上都很有影響的巨著。
作者熱愛這個世界,熱愛生命,他執(zhí)著于科學(xué),并為此不懈努力。比如,他觀察蛛絲,細致入微,“由幾根更細的線纏合而成的,好像大將軍劍柄上的鏈條一樣。更使人驚異的是,這種線還是空心的,空的地方藏著極為濃厚的黏液。”如果沒有法布爾的描述,我自己很難發(fā)現(xiàn)蛛絲竟然是空心的。以前,我也見過蜘蛛網(wǎng),只會遠遠躲開,卻從沒有留心仔細觀察過。讀完這部書,讓我覺得自己所處的世界特別奇妙,如果耐心觀察,就能學(xué)到很多,正如那句俗語“處處留心皆學(xué)問”。大自然慷慨地向我們展示著一切,是我們自己選擇忽視了這一切。
其實,每種生命的存在都是奇跡,無論大小。我以前是不懂的。要感謝《昆蟲記》,帶我領(lǐng)略了諸多昆蟲的生活。以前,我只會覺得夏天的蟬鳴很吵鬧。現(xiàn)在,我知道蟬是夏天的歌唱家,我能夠聽到的每一聲蟬鳴,都是它們積攢了4年的能量。剛出生的蟬只是憑借本能在土里挖出個洞,躲在洞里為的是以后有足夠的養(yǎng)分在夏天鳴叫。這一躲,就是好幾年。當我再次聽到蟬鳴時,我心中滿是對蟬的佩服,它們能蟄伏那么久,而我碰巧在這個夏天和出洞鳴叫的蟬相遇,真的很奇妙。
在人類看來,昆蟲的世界太小了?删褪窃谶@微小的世界里,也充滿了無盡的戰(zhàn)亂和紛爭。有的昆蟲不勞而獲,只想截取他人的勞動果實;有的昆蟲為了存活,要吃掉其他昆蟲的卵……為了生存,大家都拼盡全力。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那些人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小蟲,在法布爾的筆下妙趣橫生。
平時不怎么喜歡讀科普書的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這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書,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發(fā)現(xiàn)這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昆蟲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昆蟲記讀后感范文大全昆蟲記讀后感十12-27
讀后感昆蟲記01-22
《昆蟲記》讀后感10-22
《昆蟲記》的讀后感02-05
《昆蟲記》 讀后感03-15
昆蟲記的讀后感03-07
《昆蟲記》讀后感06-09
昆蟲記讀后感05-10
《昆蟲記》讀后感05-12
昆蟲記的讀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