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讀后感 推薦度:
- 童年的讀后感 推薦度:
- 童年讀后感 推薦度:
- 高爾基《童年》讀后感 推薦度:
- 《童年》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集合]《童年》讀后感
當(dāng)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童年》讀后感 篇1
高爾基在《童年》中寫出了許多美麗的人物形象:樂觀、純樸的小伙子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每逢節(jié)日的晚上,雅科夫就會彈吉他,奏出動人心弦的曲調(diào)。外祖母跳著民間舞,好像又恢復(fù)了青春。
外祖母給我的印象最深。文中外祖母說過“好人啊,祝你們長壽!阿廖沙,我的心肝,你看,我們過得多么安寧!多謝天上的圣母,一切都變得多么好!”表現(xiàn)了沒有兩個舅舅的終日爭吵,外祖母雖終日勞作,但心情愉快,也使下文自然過渡描寫她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zhì)。這表現(xiàn)了外祖母為人善良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zhàn)勝惡。同時她知道很多優(yōu)美的民間故事,這些故事都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了正義和光明。
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爭吵。在這個家庭里,阿廖沙同時看到了人與人之間彌漫著仇恨之霧。阿廖沙一進外祖父家就不喜歡外祖父,害怕他,感到眼里含著敵意。“交春的時候,舅舅們分家了;雅科夫留在城里,米哈伊爾搬到了河對面。外祖父在田野買了一所很氣派的大宅子,樓下的石頭建筑是一家酒館還有一間幽靜的小閣樓,從后花園下去就是山溝,這里滿是光禿禿的柳樹條子!眱H兩句話就交代清了故事發(fā)展的新階段:舅舅分家,外祖父置新房。單寫“柳樹條”作環(huán)境描寫,承上啟下,也暗示了外祖父對我施暴仍將繼續(xù)。
雖父親早年去世,但他也是一位不可磨滅的正面形象!霸诨璋档男∥堇铮腋赣H躺在靠窗的地板上,他穿著白色的衣服,神自身的老長,他的光腳板的腳趾頭奇怪的'張開著,一雙可愛的手安靜的放在胸前,手指也是彎的;他那一對快樂的眼睛緊緊閉著,像兩枚圓圓的黑銅錢,他和善的面孔發(fā)黑,呲著難看的牙,嚇我一跳。”開場時的細致描寫勾畫出一個讓讀者好奇的人物形象,恰恰是“我”已亡的父親。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一開始就奠基了。
外祖父的兩個房客:一個是進步的知識分子,綽號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個優(yōu)秀人物,他給阿廖沙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另一個是搶劫教堂后偽裝成車夫的彼得,他的殘忍的和奴隸習(xí)氣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童年》這本書講述了許多正面人物形象和反面人物形象。給人以啟迪,它使我受益終身。
《童年》讀后感 篇2
每個人都曾經(jīng)歷過,童年里有快樂,有幸福,童年時美妙的,童年是充滿陽光的,值得回憶的很多很多……而阿廖沙的童年卻很悲慘。阿廖沙3歲喪父,失去了父愛,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他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暴躁,經(jīng)常打外祖母和他,使他幼小的心靈出現(xiàn)了陰影。但外祖父也有慈愛的一面,比如書上說道:外公那端正瘦小的身體輕貼我,他開始講自己童年的生活,他的話語沉重,滔滔不絕。他講著講著,在我眼里形象高大起來,這個干瘦的'老頭忽然變成了童話里的大力士,他獨自一人拖著一條巨大的灰船逆流而上。他一直講到天黑,待他親切的和我話完別之后,我才知道外公并不兇狠,也并不可怕。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
我們現(xiàn)在豐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歲了,當(dāng)年的高爾基已經(jīng)走上了獨立謀生的道路,想想自己無論做什么事,還要父母給我?guī)兔。記得有一次我做奧數(shù)題吧,讀了一遍以后,覺得這道題很難,根本不經(jīng)過自己動腦子試一試,就要爸爸來教我,其實這道題很簡單,還沒等到爸爸來教,我已經(jīng)做出來了。還有那次在夏令營,在學(xué)校里,老師要求我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說說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先要擦肥皂,然后這邊搓搓,那邊搓搓,再……洗到后來,衣服還是不成樣子,臟的地方還是臟,所以爸爸狠狠地批評了我依賴性太重,缺乏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童年是一條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閃亮的橋,童年是一個美麗的世界。讀了《童年》這本書以后,不僅讓我珍惜這美好的童年,還讓我懂得了應(yīng)該怎樣做人和做事。
《童年》讀后感 篇3
這幾天,我讀了老師推薦的名著——《童年》。這部舉世聞名的小說,深深地吸引著我。捧著它我經(jīng)常忘記吃飯,放下它我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寫的是作者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生活。主人公阿廖沙是個孤兒,寄居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吝嗇、殘暴,兩個舅舅自私,粗野,只有外祖母疼愛他,給他講故事,教他怎樣做人。阿廖沙受盡苦難與折磨,11歲時,他被外祖父趕出了家門。
我是非常投入地讀這本書的。我常常覺得自己就是書中的主人公阿廖沙,他快樂,我和他一起快樂,他痛苦,我和他一起痛苦。讀到“為了能生活下去,阿廖沙只好去撿拾破爛賺錢”那部分時,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散發(fā)著沖天臭氣的垃圾堆里,瘦弱的阿廖沙頂著烈日、背著口袋尋找破爛的身影,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阿廖沙的生活太艱難了,他真是太可憐了!
與阿廖沙相比,我的生活無憂無慮,沒有煩惱與痛苦,就像生活在蜜罐里。父母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我吃著可口的飯菜,穿著漂亮的衣服,爺爺姐姐都疼愛我,我還有零花錢……阿廖沙的痛苦童年讓我覺醒,我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與美好啊。我應(yīng)該知足并珍惜這種快樂的生活,感謝為我創(chuàng)造這一切的父母。
在這部小說里,我十分喜歡外祖母。她善良、慈愛、堅強、寬容、快樂,她有講不完的'故事。她“腰彎得幾乎成為駝背,肥肥胖胖,可是舉動卻像一只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并且柔軟得也像這個可愛的動物”的形象讓我一閉眼就能看見。我慶幸阿廖沙有這樣一位外祖母。在她的教育、影響下,阿廖沙無論生活怎樣惡劣,始終都能保持一顆正直、善良、健康的心靈,這顆高尚的心靈以及不斷地追求、學(xué)習(xí),使他日后成為偉大的作家。
讀《童年》,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有的快樂,有的悲慘。我們要學(xué)會珍惜或承受。只要心中有夢想,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再多的痛苦都會過去。
《童年》讀后感 篇4
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俄國,是我們 想象不到的黑暗。
小主人公阿遼沙在小說中出現(xiàn)時年 僅3歲,丑惡的社會使他的家庭沒有一點 溫暖,只有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為爭奪 財產(chǎn)而爭吵打架是這個小市民家庭司空 見慣的事情,再加上喜怒無常的外祖父 大動肝火時無比的可怕,只有外祖母是 真正關(guān)心與愛護阿遼沙的人,這是何等 的可憐!
不過這讓我自然而然想起祥子,同 樣淪落在這樣一個黑暗世界,一個可以 堅強地站起,一個卻向黑暗屈服,或許祥 子沒有人可以去挽救他,可阿遼沙不同, 他還有個和藹可親的外祖母,無論是生 活艱苦的日子,還是被外祖父打罵的日 子,至少他曾經(jīng)有個家,車夫彼得伯伯和 街頭窮苦孩子的友誼,有外祖母動人的 歌聲以及優(yōu)美的民間故事,至少他1/10的 童年是快樂的。
再相比起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沒 有喪父那般悲痛,不是一個孤苦無依的 孤兒,我們卻成天抱怨生活的艱辛。我們 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不必受阿遼沙 外祖父那般無情的打罵。再者,我們有優(yōu) 越的生活條件,不用賣房子或者是窮到 連茶葉片都要分攤。高爾基把當(dāng)時黑暗 的俄國社會縮影全扣在阿遼沙與他周圍 的人身上,但阿遼沙并沒有因為這么窮 苦的生活而放棄了希望,而且阿遼沙在最后堅強地告別飽嘗善與惡的童年,或 許說高爾基對當(dāng)時的俄國社會還有希 望。而且阿遼沙從小就善良的內(nèi)心深深 打動了我,特別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 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 的靈魂。他勤于學(xué)習(xí),刻苦耐勞,嚴峻的' 生活使他成長為一個意志剛強、有理想 有作為的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東西是 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生活 的困苦并沒有使他退卻,他堅信黑暗終 將過去,未來將會一片光明。換作是我, 我難以想象自己該如何生存下去,如何 在這丑惡的社會尋找生存之道!
阿遼沙是黑暗社會下的幸存者,他 堅強、勇敢地去面對黑暗,阻擋黑暗,在 那些眼里只有錢的勢利鬼下頑強地生 存,在懸崖的邊沿一次次地徘徊著。童年 結(jié)束,但黑暗的噩夢還在蔓延,走向苦難 的人間。
《童年》讀后感 篇5
前幾年看了《童年》,印象頗深,時值幾年之后,我再一次重溫這本高爾基所著的《童年》,感觸更深了。
故事生動地再現(xiàn)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高爾基的童年,是在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過的,高爾基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chǎn)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jīng)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丑惡,小小的心靈因而受到許多打擊。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持了高爾基。
故事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丑惡,體會到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以及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沒有痛苦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jīng)歷過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dāng)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chǎn)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fā)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最讓我久久難忘的是高爾基從小就善良的內(nèi)心,特別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種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的靈魂。他勤于學(xué)習(xí),刻苦耐勞,嚴峻的生活使他鍛煉成長為一個意志剛強、有理想有作為的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沒有使他退卻,他堅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將會一片光明。
高爾基悲慘、令人憐憫的童年故事,讓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但是卻鼓舞著我不停的前進,不斷地拼搏和進步!
《童年》讀后感 篇6
《童年》是高爾基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講述的是孤獨孩童“我”的成長故事。小說以一個孩子的獨特視角來審視整個社會及人生!拔摇奔木拥耐庾娓讣沂且粋充滿仇恨,籠罩著濃厚小市民習(xí)氣的家庭,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家庭。
此外,小說也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整個社會的腐敗、沒落而趨向滅亡的過程。小說通過“我”幼年時代痛苦生活的敘述,實際反映了作家童年時代的艱難生活及對光明與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時也展現(xiàn)了19世紀末俄國社會的廣闊社會畫卷。
讀了感覺到的是一種感動,書中描寫的外婆,就是作者自己心中的圣母,通過大師的'筆端,煥發(fā)出這種神圣的、圣潔的光芒,感動了因為讀了這本書而感悟的讀者。
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chǎn)。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fēng)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jīng)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jié)果大病了一場。
處在這樣丑陋的社會,我們不得不擔(dān)心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完全是丑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會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于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
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fā)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fēng)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里。
當(dāng)然那個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正是以他無產(chǎn)階級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嫻熟的藝術(shù)技巧,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成功地再現(xiàn)了阿廖沙作為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難歷程。
《童年》讀后感 篇7
人們總說我們這一代的人很幸福,是溫室里的一朵小花,吃穿不愁,有優(yōu)越的學(xué)習(xí)條件,只要要求合理爸爸媽媽就會盡量滿足,但捫心自問:“我們幸福嗎?”我心里就如翻滾的浪潮久久不能平靜,我陷入了沉思……
文中的作者懷念童年時的兩種游戲——拍洋畫、打彈子,可是作者遺憾地發(fā)現(xiàn)這種游戲已銷聲匿跡。雖然這些游戲簡單,卻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戳诉@篇文章我很羨慕作者。那些洋畫、彈子雖然很廉價,玩起來卻那么帶勁,讓人意想不到。此刻的玩具雖然很貴,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上千元,遙控賽車、悠悠球、芭比娃娃、變形金剛、高達瓶裝玩具……買回來玩幾天新鮮勁一過,就把它棄之一邊,這樣是多么浪費。傳統(tǒng)的游戲如陀螺、鐵環(huán)都是自我制作的,動手又動腦。而此刻的玩具眼花繚亂、花樣繁多,對開發(fā)智力幫忙并不大。異常是電子游戲,危害視力,并且容易上癮,一旦沉迷其中,就無法自拔。不僅僅是作者小時候玩的玩具讓我們羨慕,更讓我羨慕的'是作者小時候有那么多玩的時間。文中寫道:“放學(xué)后,放下書包,從午時時分一向到傍晚,才在大人的呼喚聲,不舍的結(jié)束游戲”。雖然玩得土頭土腦,但令我十分向往。能有這么多的時間用于玩耍,這對于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瞧瞧我們先自愛這些學(xué)生整日埋頭于作業(yè)之中,做完課堂作業(yè),還有家庭作業(yè)。做完了家庭作業(yè),還有爸爸媽媽布置的作業(yè)。好不容易盼來了雙休日或是假期,像大腕明星走穴趕場似的,奔波于各種培訓(xùn)班之間,忙得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了。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除了學(xué)習(xí)還是學(xué)習(xí)。有點時候真期望我是機器人,能夠不知疲倦,我們哪能夠喝小伙伴一齊玩?即使有一點時間也都呆在家里獨自地玩耍,缺少了很多很多的小伙伴合作與溝通的機會。
童年對于一個人很寶貴,一身僅有一次,并且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作者十分懷念童年。簡單童真的游戲給作者帶來了七彩絢爛的童年,相比之下我們的童年是缺失色彩的。對即將遠去的童年我感到留戀,更多的是遺憾……
《童年》讀后感 篇8
記憶中的童年,有歡樂的笑聲,有純真的友情,有父母的關(guān)懷,有長輩的寵愛……童年仿佛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夢幻世界,那么美好,那么無憂無慮。可是,打開高爾基的《童年》,在這部他的自傳體小說里,他卻用真實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沒有色彩的、黯淡無光的童年。
阿廖沙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悲痛中生下的小弟弟也死了。這對孤苦無依的母子只能去投奔霸道蠻橫的外祖父,阿廖沙悲慘的童年也從此開始。兇殘的外祖父,自私的舅舅,艱難的生活,黑暗的時代,小小的阿廖沙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飽受著精神上的.折磨和身體上的屈辱。但苦難并沒有讓他自暴自棄,煉獄般的童年澆灌出了他不屈的信念。善良的外婆,樂觀的茨岡娃,正直的格里高里是他生命里的光,是他們給他暗淡的童年添了幾分不一樣的光彩,是他們讓他在逆境中尋到了通往光明的小徑。堅強的阿廖沙借著那抹淡淡的光在逆境中成長,最終成長為一代文豪高爾基。作者通過真摯的文字,凈化那被丑惡社會污染了的心,拯救了俄國的黑暗時代。
而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童年生活中遍布鮮花和光明,卻助長了我們的懶惰和懦弱。碰到一點兒困難就退縮,遇到一點兒挫折就放棄,我們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一點風(fēng)吹雨打。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沒有追求,經(jīng)不起生活的大風(fēng)大浪,難道我們一零后真的是垮掉的一代嗎?不,我堅信新時代的我們不會沉溺在先輩們用鮮血和汗水為我們澆筑的城堡里自甘墮落,我們會堅定地扛起自己的責(zé)任,綻放自己獨一無二的光彩。
祖國的繁榮昌盛不是我們偷懶的借口,生活的富足和安樂更應(yīng)該是我們前進的動力。逆境中的阿廖沙都能走出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困難面前后退?人若有志,難事亦易矣。讓我們一起努力奮斗,為了夢想堅持不懈,執(zhí)著拼搏,用實際行動為自己正名!
《童年》讀后感 篇9
當(dāng)我看到《童年》這本書時,我心想:這一定是因為高爾基在童年時候,有一段非常美好的記憶,并希望與別人共同分享,于是寫了《童年》這本書。通過我的認真仔細的閱讀才發(fā)現(xiàn),書中所寫的正好和我想的截然相反。
在主人公阿廖沙年幼的時候,他的爸爸就離開的人世?上攵,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失去了爸爸,這是一件多么悲慘的事情。阿廖沙從小就和他的外祖父還有外祖母生活在一起。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動不動就打人,阿廖沙被打了不少次,甚至有一次被打得失去了知覺。阿廖沙的家庭并不是很美滿,但是更令人憤怒的是,就連鄰居家的小孩子也瞧不起他。有時候用石子打他,而且每次都打的鼻青臉腫。他們時而還給他起外號,沒有一個是好聽的。最疼愛他的是他的外祖母,外祖母的善良時時刻刻都感動著他。
在阿廖沙上了三年學(xué)的時候,外祖父家徹底破產(chǎn)了,可憐的母親也離開了人世,無比傷心的高爾基從此走向了社會。書中主人公阿廖沙是作者高爾基的真是寫照,可以說高爾基的童年是一段非常悲慘的經(jīng)歷。
我現(xiàn)在的童年和書中描寫的童年真是完全不一樣呀。我生活在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我有十分疼愛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在我四歲的時候,我就擁有了自己喜愛的鋼琴,并且每個周末在家長的帶領(lǐng)下參加我所喜愛的各種課外活動。上了小學(xué)后,爸爸媽媽為了開拓我的眼界,盡量在寒暑假的時候帶我出去旅游。在放松身心的同時,讓我能夠?qū)W到更多的課本以外的.知識?梢哉f,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充滿了歡笑與喜悅。
當(dāng)然,在我們的童年生活中也會出現(xiàn)一些小小的不順利,在學(xué)習(xí)鋼琴時為了一個新的譜子反復(fù)練習(xí)的枯燥,在平時階段學(xué)習(xí)的考試失利……現(xiàn)在想想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相信這些小小的磨難對我未來的發(fā)展都是必要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童年的時光,留下對童年的美好印象吧!
《童年》讀后感 篇10
風(fēng)兒輕輕拂過,悲慘幼小的男孩,總有那么幾個人,讓他感到一點點的溫暖...
小茨岡
你總會牽著阿廖沙小小的手,用平靜撫慰他顫抖不安的眼神;你總是義務(wù)反顧地擋住兇惡外祖父的鞭子,只為護住你身后的阿廖沙。你是個身強體壯的小伙子,更是有染得一手好布的技術(shù)學(xué)徒;你是他(阿廖沙)心目中最好的玩伴,他的優(yōu)秀榜樣。
但你卻在那兩個無賴(阿廖沙的兩個舅舅)嫉妒下,背負著那沉重的十字架,丟失了你最寶貴的性命。
在書中的記憶里,你總是那般快樂。仿佛在世間,沒有可以讓你不愉快的事情。最后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你死在了那沉重的十字架之下。一時間,對米哈伊爾和雅科夫的憤怒提升到了極點。即便已經(jīng)過去很久,還是無法忘記,他們害死你后還如此心安理得!雖然你消失了,消失的無聲無息,徹底泯滅于那污濁的世間,但你留給了阿廖沙一個永不磨滅的身影。
外祖母
當(dāng)阿廖沙依偎在她懷里,纏著讓她講故事時,她的笑容總是那么慈祥。
她是一個美麗勤勞的女人,而且她講起話來,又親切,又快樂,又流利。但她的一生,終還是不幸的`。生性暴躁易怒的外祖父啊,你為什么總是喜歡欺負她呢?她是一個多么善良的女人啊。這也難怪阿廖沙對你沒好感了,還將你的桌布給染了色。
外祖母啊,漫長的黑夜,有你柔聲地講著故事,幼小阿廖沙的輕輕呢喃。莊嚴肅靜的上帝面前,有你不急不慢地祈禱。你是善良樂觀的,更是明白是非、有智慧的優(yōu)秀女人。在阿廖沙闖禍的時候,你會不偏袒地教訓(xùn)他,會教給他做人的道理。從這一點上,你對他的影響,也已經(jīng)絲毫不亞于他的母親了。
我想,哪怕是長大的阿廖沙,也仍會感激自己遇到的,不只是唯利是圖的外祖父,還有全身上下都閃爍著母愛光輝的外祖母。微風(fēng)又拂,懷念著那個男孩和那些溫暖……
《童年》讀后感 篇11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本好書,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知識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更是讓我學(xué)會珍惜,用心體會生活中的萬般滋味。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大家都不陌生的國外名著------《童年》。這部小說是高爾基以自己為原型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文中的阿廖沙3歲喪父,隨母親與外婆一起到外公家生活。阿廖沙的外公開著一家即將破產(chǎn)的小染坊,他的脾氣暴怒無常,經(jīng)常動手打人;阿廖沙的兩個舅舅也是粗魯不堪,自私貪婪,毫無人性。在阿廖沙生活的年代,他每天看到的都是些令人煩厭作嘔的事,例如:毆打平民,吵架,偷盜等。那個時候,人們已經(jīng)沒有所謂的情感和理智,對于阿廖沙來說,這個世界是平淡冷漠的,唯一能給他帶來溫暖與愛的,只有那位慈祥善良的外婆,她常在阿廖沙最寂寞無助時給予他一定的.安慰和幫助,是個老好人。
在這個俄羅斯貧困家庭中,在那個戰(zhàn)亂的時代,高爾基的童年無疑是不幸與悲慘的,他在石縫中艱難成長,也在夾縫中努力生存,或許正是因為高爾基不幸的童年以及家庭里巨大的壓力,所以才讓高爾基懂得了什么是責(zé)任,什么是承擔(dān),也讓高爾基那幼小的心里種下了反抗精神的種子。
這部小說敘述了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經(jīng)歷,同時也諷刺了當(dāng)代社會的腐敗與舊社會人民的無知愚昧。讀了這本書后,我不禁聯(lián)想起自己的生活,相比較,我的童年無疑是快樂與幸福的。小時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都寵我,愛我。長大了,我可以坐在寬敞明亮而又干凈的教室里上課,回到家有好吃好喝的,新鮮可口的飯菜早已放在桌上等著我去品嘗。我們常常依賴著父母,有時候甚至忘記了自己的成長,我們被愛,被寵。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父母會毫不猶豫的替我們出面解決。在如此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下,我們卻還是動輒叫苦叫累,抱怨學(xué)習(xí)壓力太大,太辛苦,而高爾基呢?在那種污穢的年代,高爾基并非是以消沉的態(tài)度去面對各種不幸,而是選擇了積極樂觀地去改變自己的命運!锻辍芬嬖V我們的,就是在遇到困難時,要正直自信,樂觀進取。
讀了《童年》后,我其實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而又快樂的童年回憶。也許,在困境中,高爾基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高爾基的態(tài)度才是真實的態(tài)度。
《童年》讀后感 篇12
童年,于我們而言,那便是一段美好而幸福的回憶。但于高爾基而言,卻截然不同。暑假期間,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那是他三部曲的第一部,這本書里曲折的情節(jié)牽引著我的情緒時起時落。
阿廖沙三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來到外祖父家,當(dāng)時外祖父的家業(yè)逐漸衰落,導(dǎo)致他成了一個貪婪,專橫殘暴的人,而他的兩個舅舅也是非常殘暴,他們?yōu)榱朔旨壹皳寠Z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打架。阿廖沙時常遭受外祖父的打罵,在這樣污濁的環(huán)境里,他承受了許多人沒有經(jīng)歷過的磨難。
阿廖沙在這樣的家庭里看見了人與人之間的丑惡,但也有另外一種人的存在,有樂觀淳樸的茨岡,有獻身于科學(xué)事業(yè)知識分子的“好事情”。當(dāng)然,對阿廖沙來說最影響他的人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個善良樂觀,胸懷寬廣,相信善總會戰(zhàn)勝惡的人,她帶給阿廖沙很多正面的影響,她也常常給阿廖沙講童話故事或民間故事,外祖母成了阿廖沙最知心的朋友。
阿廖沙母親后來再婚,但婚后的生活并不愉快,繼父對他們母子倆并不好。
阿廖沙在家里感覺不到溫暖,在學(xué)校更是遭到了歧視與刁難。由于他和繼父合不來,又一次回到了外祖父家,但那時外祖父已經(jīng)全面破產(chǎn),為了糊口阿廖沙每天放學(xué)便和伙伴們?nèi)炱茽賣,同時他也體驗到了美好的友情。后來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讀完三年級便離開了學(xué)校。
不久后,阿廖沙的母親去世,他埋葬完母親,便到“人間”去謀生了。
合上書,我十分感慨。與高爾基的童年比起來,我們是多么幸運,打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成長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的甚至身在福中不知福。假如生活在俄國沙皇時期的是我們,我們又是怎樣的呢?我們能否像阿廖沙一樣經(jīng)得住現(xiàn)實的考驗?zāi)?也許不能。因此我們更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不能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被打倒,即使感覺到痛苦甚至絕望,也要堅信風(fēng)雨過后,總會有彩虹的。只要你對自己充滿信心,只要你是善良樂觀的人,那么,你會迎接到一個更好的明天!
《童年》讀后感 篇13
感謝老師布置了這篇讀后感,我才有機會翻看高爾基的《童年》。
書中的主人公是阿歷克謝,小名阿廖沙。故事講述他童年的生活,直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掙錢糊口結(jié)束,以高爾基的童年為原型,表現(xiàn)出了當(dāng)時的貧窮與生活的困苦。書中母親被逼無奈,搬到外祖父家,而“我”因為闖禍被外祖父拿木條抽打。母親待不下去,便扔下“我”走了。在這里,“我”學(xué)會了打架、打拳、偷東西,還結(jié)交了幾個壞小孩,一起上附近一個島上偷木材,偷完后再去賣。后來他母親帶著繼父來看他,但繼父喜愛賭博,而且還把房子輸了,所以才來到外祖父家。之后,母親死了,和他的一個舅舅一起死了。外祖父決定和外祖母分家,分家后,又合成了一家。外祖父讓阿廖沙出去掙錢糊口,然后就是《在人間》的部分了。
從這篇小說或是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當(dāng)時高爾基的家庭十分貧窮,生活很艱難。我們也可以看出高爾基的誠實,因為這是以他為原型所寫出的.。和他們那時比,我們和高爾基的生活簡直是天堂與地獄,天壤之別。所以我們更應(yīng)該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何等富庶?既然父母為我們打好了基礎(chǔ),我們就要更努力,給父母回報。
每個人都有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獨一無二的。高爾基的童年是貧苦和悲慘的,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經(jīng)歷,他才能變得堅強。
我童年時,爸爸經(jīng)常講故事給我聽,其中《小白兔和小黑兔》的故事最精彩,最有趣。這是書上的故事嗎?不是。這是電視上的故事嗎?不是。這是收音機上的評書嗎?不是,都不是,是我爸爸自編的故事。當(dāng)初他為了哄我睡覺而構(gòu)想出這些故事,沒想到我被深深吸引了。每當(dāng)他吊我胃口,說:“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我就纏著他叫他繼續(xù)講繼續(xù)講,直到爸爸實在講累了講困了,我才善罷甘休。于是,我享受了爸爸推出的超級版、現(xiàn)代版、科技版等等的《小白兔和小黑兔》的一系列故事,帶著美麗的童話入夢……
【《童年》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2022高中童年的讀后感 歡歡的童年2022年新版全集12-27
童年的讀后感09-04
《童年》的讀后感01-31
《童年讀后感09-15
童年讀后感06-14
《童年》讀后感(精選)07-03
《童年》讀后感06-13
(經(jīng)典)童年讀后感08-06
《童年》的讀后感06-17
童年讀后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