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合集(14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著名的詩人杜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意思是:書讀多了,下筆的時候就像有神在幫助一樣,這句話我深有體會。
我特別喜歡讀書,我的宗旨是:多讀書、讀好書、讀透書,在我讀過的書中,《傅雷家書》給我的感觸最深,這本書寫的是一位慈祥的父親,給出國留學的兒子寫的家書,全書通俗易懂,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思念以及父愛。
正所謂父愛都藏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這本書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如: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在會有系統(tǒng),日子久了,也就放過去了,甚至于忘了,豈不可惜,就為這個緣故,我常常逼你多寫信,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認識的訓練。我屢次要你生活正規(guī)化,學習規(guī)范化,不正規(guī)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績?如何能鞏固已有的.成績?而且作品的了解與掌握,就需要長期的慢慢消化、咀嚼、吸收…
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經歷為例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愛子之情溢于言表。
著名的文學家施蟄曾對這本書這么評價過: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他的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相當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這本書作者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悉心的指導,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循循善誘,感情真摯,父愛流淌在文字背后,深沉而溫暖……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2
待來生,再同堂可好?
因初讀此書時略查背景,再讀來不免難過,又為傅雷夫婦生前受而忿忿不平。故人已去,只望世人留于心,指點后生道路。
家書讀來真切,因是親人間來來往往不加雕琢的質樸文字,那一幕幕溫馨而又動人的畫面常常浮現(xiàn)腦海,也望見了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真摯情感。父母為兒子在外奔波的掛念,化在了字里行間,轉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輪,描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皺紋,仿佛在播放著一部建國初期知識家庭的成長史。
父愛如山。
你可明白,那以往與傅聰先生僵持不下的傅雷先生,竟有如此溫柔的'一面,化作如水般溫柔的父愛,綿綿于子女的心中久久不散。那封封家信中,承載了多少個不眠的夜,糾結了多少下筆不定的心境。以往那個在子女面前鐵骨錚錚的父親,竟得此般柔情,又感如山沉重的父愛。
母愛似海。
信中,隨處可見朱梅馥先生對傅聰先生一家的掛念,異常是在凌霄出世后,對這個孫子的掛念更甚,“凌霄的保姆走了,彌拉怎樣忙得過來?我一點忙都幫不上,心里說不出的內疚!弊x來令人動容,感嘆著母愛似海。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并沒有活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我感受著如山的父愛,沐浴著似海的母愛,我們與家人的交流并不需要經過書信這種大費周章而又須歷漫長等待的方式。但,我們不會常在寫給家人的長篇書信后加上“祝你們身體健康,心境愉快”,我們不會細細斟酌父母對我們說的一字一句,揣摩父母所做的一舉一動。中國人講究“言傳身教”,從小至今,我們究竟在父母身上學到了多少,生命中還有多少次能感恩父母?
別研究了好嗎?每一刻都是生命,哪有那么多時間去猶豫,或是“再等等”,老天爺小氣地就給了這么點時間。別讓父母錯過你的成長與感動,快去把那些該做的做完,活出生命的內在!
驀然,我又想起了故事最終枉故的夫妻。感恩,感恩他們無私的愛感染了每個讀書的人,悟得了一絲生命的真諦。
“愿來生同堂歡笑!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3
翻開頁頁泛黃的書信,散發(fā)著淡淡的墨香,眼前仿佛是父親殷切的期盼,母親欣慰的笑容。正所謂“潤物細無聲”,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在波蘭留學兒子的教誨,更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無聲的愛。
一封封家書寄托了傅雷對兒子藝術上的告誡,精神上的勉勵!陡道准視肥歉道追驄D在1954年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從一紙紙泛黃的家書中,我看出傅雷與傅聰已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在散發(fā)縷縷墨香的家書中,不僅是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讀罷,我深受啟發(fā)。
我從小就有一個學醫(yī)的夢想。由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看到了醫(yī)務工作者的家國情懷,醫(yī)者仁心,這使我更加堅定這一夢想,夢想終歸是停留在腦子里的.幻想,如若不付諸行動,永遠不會變成現(xiàn)實,學醫(yī)的第一步是學好生物,但偏偏這門學科,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我想努力,但每次都被借口打敗。當讀到“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xiàn),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時,我憣然醒悟,一味地責備自己,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唯有用行動才能證明你心之所向,我決定用行動證明一切,不讓夢想成為空談,不被借口打敗,而是打敗借口。
從這本書中,我讀出了父子之情,讀出藝術修養(yǎng),更讀出了人生哲理。這對于傅聰,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筆可貴的財富。
感謝在這個假期遇到“傅雷家書”,我還想再次走入那張張泛黃家書的背后,去探尋更多的人生哲理。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4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反復咀嚼的書?此破掌胀ㄍǖ募倚牛瑓s飽含著最為真摯的父子之情,傅雷先生那份深沉的父愛令人動容,這份亦父亦友的感情也著實令人羨慕!信中除了生活瑣事,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教導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諄諄教誨兒子了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子的關系并沒有如此幸運,又有多少父子能像傅雷和傅聰這對父子一樣,能夠成為知己。正如李宗盛在寫給他去世爸爸的《新寫的舊歌》中寫到: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有幸的`成為知己,不幸的只是甲乙。有多少家庭,父子關系過著過著就成為了甲乙。
我不免想到班里某些男同學和父親的關系令人擔憂,父親面對自己的兒子恨鐵不成鋼,孩子埋怨父親專制嚴厲不理解自己,甚至某些家庭父親教育缺失。我覺得這和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有關,我們中國大多數(shù)家庭中,大都是母親承擔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學期始末開家長會,也是母親參與的多,日常和老師交流孩子問題的大多也是母親,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父親比母親更重要,父親對孩子人生哲理,性格品質上的引導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希望越來越多的父母,更注重于親子教育,讓孩子未來更加強大。
愛之深,責之切,很多父母也像傅雷先生當初一樣,對孩子非常嚴厲,隨著年齡增長,內心又日益柔軟下來,不免悔恨自己對孩子曾經采取的嚴苛行為。人生就是如此矛盾,父母子女一場,結果如何,不僅需要學識與涵養(yǎng),也看緣分和運氣。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能夠共同學習,理解彼此,陪伴彼此,成就彼此。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5
世界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是偉大的愛,愛環(huán)繞在我們的身邊,因為有了愛我們在光明的世界里長大。而在所有的愛里,父母的愛是最濃郁的,最動人的,最重要的。
《傅雷家書》講了傅雷對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培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的指導。在為人上,他要求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的藝木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進行了細致的關懷。家書中處處洋溢著無微不至的關心,大到人生事業(yè),小到吃飯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倍至,讓我多次想到了生活中爸爸媽媽對我的體貼照顧。
而且傅雷敢于在兒女面前承認錯誤,結合自身經歷給出孩子中肯的建議,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說到這里,我不禁再次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他們給我的愛可不比傅雷給傅聰?shù)?少,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他們雖不能講出偉人一般的道理來,但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父母常常讓我明白許多道理:失敗了要勇敢的站起來,永不言敗;氣餒時自信起來,進步時要學會虛心、低調。一路走來,父母的指導似是明燈,一路指引著我向前。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傅雷家書》還拉近了我們與父母的距離,讓我們對父母有更多的理解,更能懂父母的嘮叨與擔心。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多與父母溝通,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想法,在溝通中消除與父母的隔閡。有一天我們也會長大,然而父母的領航始終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是我們的牽掛,無論何時,回首時父母都在張望著我們。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6
合上這本《傅雷家書》,我感觸萬千。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傅雷和傅聰之間濃厚的父子情誼。
傅雷和傅聰,在別的書籍,或傳記里,或許會被冠上“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學評論家”“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等等光鮮耀目的稱號,但是在這本書,《傅雷家書》里,他們只是一對尋常的父子。父子之間亦師亦友,親密無間。縱使一在中國,一在波蘭,相隔萬里,也如“心有靈犀一點通”般,心思透過書信,淋漓盡致的互相傳達。父子情深,可見一斑。
特別是傅雷對傅聰那深切的、無微不至的父愛,讓我感觸頗深。他不僅教傅聰如何去生活,如何理財,還教他如何正確處理情感,如何處理戀愛問題,甚至細微到教他擦眼鏡;對于傅聰,傅雷從不吝嗇自己的情感,暢快流露:“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起!”“親愛的孩子,聽我的話吧!”,完全放下了做父親的架子,體現(xiàn)了濃濃的父愛。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父親。大多數(shù)時候,我對我的父親都比較冷淡,覺得他很多時候都不明白我的心思。在讀了《傅雷家書》后,我突然理解了我父親的心意,突然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突然明白了父親所有的行為都是愛我的表現(xiàn)啊!
父愛總是令人感動的,即使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它也如此的迷人,透露出來自血脈里的親切;同時它也總是嚴厲且沉默的,好似冷如冰,不比母愛來的熾熱。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父親就像一塊有溫度的石頭,永遠保護著你,呵護著你,卻又沉默寡言。
如果真的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父愛如山”的話,我愿做那寒峰的攀爬者!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7
家,是在風雨席卷大地的時候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家,是在現(xiàn)實中處處碰壁時候的一絲慰藉。讀了《傅雷家書》這本充滿親子之愛的書。我感受到了親情之偉大,之絢爛。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45年至1966年間寫給孩子們的書信,每一封信都充滿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愛”。父子之間談藝術、談人生、談道德、談做人,開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淺。
讀了這本書,我打從心底里,感嘆于這偉大的愛。他們之間沒有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坦率得像個久別重逢的老友。從藝術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質需求,從做人的基本道德談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長談個天南地北;推薦書籍、推薦漢代石碑上的刻畫,共同欣賞人類的智慧。更有快漫出紙張,漫出天際的父愛令我動容。傅雷先生病重,卻依然堅持給兒子寫信、寄信,只為兒子在異國他鄉(xiāng)為人處世時多一份后盾,過得安定;又擔心兒子在國外語言的干預下忘記中文,傅雷先生細心地找來了許多古籍幫助兒子……何來這份堅持?是父親對兒子最真摯的愛,是一種偉大的本能。我贊美這溫暖的本能,嘆于它的樸實而絢爛;厥祝覀兊母赣H不皆是如此嗎?
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杰出的代表,他對子女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地成長。
從這里邊我想到了現(xiàn)在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確實令人擔憂,許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低,以至于現(xiàn)在的孩子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正是中國父母的悲哀。所以培養(yǎng)一個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時候,該給予自由就給予,該讓他自己去冒險,就讓他去……不要過分溺愛,讓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8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之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yè)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xù)自己的生命,也延續(xù)與發(fā)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責任。
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shù)男爬铮@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必灤┤考視那檎x,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其中,母親的溫柔體貼,父親的嚴肅慈愛,都與生活環(huán)環(huán)相扣。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么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zhàn)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shù)某砷L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shù)萬里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卻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都說家風,家教貫穿一生,每個家庭的獨特家風家教都創(chuàng)造了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父母親的一言一語都在影響著自己。所有人的身上都影影淡淡的存在父母的影子。那是家風的傳承啊!優(yōu)秀的父母,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9
善于溝通,得出共識;敢于提問,問出真理;勇于質疑,尋得智慧;勤于磨礪,煉出實力。溝通是父慈子孝的最好的通行證,這一點在《傅雷家書》中很明顯。
通過書信,傅雷先生與兒子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內涵,交流彼此的思想,激發(fā)出新的思想火花。一封封家書猶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父子倆樂享其中。
傅雷希望通過自己對人生和藝術的理解,教育和領導兒子,激發(fā)兒子通過書信暢所欲談,一方面及時發(fā)現(xiàn)兒子的問題,給予幫助和指導;另一方面也希望從兒子的成長過程中獲得新的思想、藝術和生活感悟。
傅雷現(xiàn)身說法,教導兒子做人要謙虛,嚴謹,面對困境不氣餒,面對順境不驕傲。當兒子情緒低落時,他告訴傅聰:“辛酸的眼淚是培養(yǎng)你心的酒漿。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于受傷而已。”對于兒子的矛盾,他又這樣剖析并激勵:“別擔心,解決一個矛盾,便是前進一步!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完美的一天,人生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一天!”字字句句,都蘊含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
傅聰也遇事主動寫信,漂洋過海尋求溝通交流,主動為自己減壓,改正錯誤,放下包袱,降低風險。一個虛心好問的孩子形象躍然紙上。
正確溝通,是父慈子孝的最好的一劑良藥。沒有溝通,哪來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呢?
想起正在冷戰(zhàn)的我和父親,每次和他在一起便會有怨恨的目光,但我心里也很愧怍,可每次吵架兩人總是無法溝通,最后我總是免不了挨一頓揍或者受一陣責罵,只能在周末獨自抱著冰冷的手機,想要找個訴說的對象,卻也不知道做什么……多與父母通通電話,或視頻聊天,說說學習生活,一吐為快,撒嬌,加深自己與父母的感情吧!
謹記:正確溝通,父慈子孝的通行證。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0
拿起這本也許并不太重的書,卻覺得沉沉的。
了解過傅雷,為他的含冤自殺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學術上是一位學者,在家里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這些家書,有三層內容,第一層是傅雷作為一位普通父親對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兒子表達四年、關懷之情;第二層是傅雷與兒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傾心地交談,討論藝術;第三層就是傅雷作為一名品德高尚、學識豐富的知識分子,認真引導兒子要具備高尚人格和藝德,啟發(fā)兒子的愛國情、民族情。
《傅雷家書》可以使我們更好的提升自身修養(yǎng)的一本好書,在風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通過書信親子愛子,傳達出一種高尚的品質。
愛子之情本是人間常情,而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藝術造詣高深,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fā)展,又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征,并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赡苋绺道啄菢樱瑢ξ覀冇兄活w期盼之心,希望我們成人成才,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愛心,我們就會努力學習、成人成才。
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yǎng)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
認真品味這本好書,你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親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態(tài)。
《傅雷家書》不可多得的文學之作。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1
紙與筆,造就家書,溫潤而深情的字眼。也許此刻我們不再寫什么家書了,但它始終是一種記憶,一種禮貌的傳承。提到家書二字,我便不由得想到了古人們的家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边@是陸游的家書,寄托著沉甸甸的愛國之情。王師北定中原日,還有沒有這一日呢?陸游不明白,陸游的兒子也不明白……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依然是陸游的家書。一封封短小精悍的家書,承載著陸游一生所學,寄托著詩人無盡期盼。一行行話語,是否也曾被厭煩,又被當做無價之寶呢?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边@是蘇軾的家書?墒,這是寄給弟弟的。兄弟二人,你吟我唱、你唱我和。很是歡快地度過了一些日子。似乎有些年少無知,無知人情世故,但又是學富五車,更不用說蘇軾的百年第一了。撫今追昔,過去的夢,早已不在。
如此之多的家書,令人動容。初讀《傅雷家書》,覺得便是些學術性的,大白話般的假大空式的文章。再品,才逐漸發(fā)現(xiàn),字里行間都是對兒子深深地掛念。當時的'雛燕早已遠走高飛,只剩下老燕默默注視,期望用翅膀扇出一陣順風,托你走向成功。那些提議,都是家人們一生的經驗。我總是被里面一些微不足道的字句感動!安挥门侣闊┤思。運到團里時,外面包的箋,千萬不要自我拆,很容易刺壞手!闭娴氖羌氈氯胛,想到了每個可能遇到的風險。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我總覺得父愛如山,應當是不善于表達的?墒歉道讌s像媽媽一般,絮絮叨叨,說長道短?墒沁@樣的表達是沒有錯的!父親和孩子本該這樣交流,而不是緘默不語。
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的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
——傅雷
一滴滴的關心,傾注在了墨水之上,那架載著沉甸甸關心的飛機呀,可千萬不要墜落。那只飛遠的雛燕呀,可千萬不要迷了路。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2
在年味飄香的寒假里,同學們有些忘記了學習的緊張,早已放松了心情,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有些仍然堅持不懈,沒絲毫的怠慢。當我讀完《傅雷家書》后,我也勵志要做一個持之以恒,面對困難不屈服,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人。
在《傅雷家書》中令我深受感悟的還是傅雷寫給傅聰?shù)募視伴L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更不是莫名其妙地說長道短,而是充滿哲理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的藝術品,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我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人的感想,讓我爸爸做一些新鮮的.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年輕人;第三,借通練習你的,不但文筆,而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無時無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則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資態(tài)方面。”傅雷通過給兒子不斷地寫家書并寄給兒子,是想讓傅聰了解,不管何時,不管何地,大家都要做一個有尊嚴,敢于拼搏,無私奉獻,人格卓越的出色的藝術家。從中可看出傅雷的教子有方,對小孩嚴肅而又真誠。
在日常,也有不少家長極想讓我們的兒女早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為迫不及待的想讓他們早日成功,早日能獲得知名度,而不斷地給兒女增加負擔,正是這一點點的負擔,日積月累,積沙成塔,看上去一些又一些微小的任務,卻讓小孩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存活的期望。而傅雷不是用打罵、不斷地給小孩增加負擔來培養(yǎng)小孩的,他通過自己不斷給小孩寫家書來告誡小孩,讓小孩在信中感覺到濃濃的父愛,讓小孩也成為家長們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是家長中的榜樣,家長們也應虛心學習傅雷的教育辦法,而處于青少年的大家也應該做一個人格卓越,德藝俱備,面對困難不屈的人,同時大家也不可以辜負家長對大家的期望,好好學習,每天向上!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3
不能不說,《傅雷家書》無疑是一部極親切、極寫實的作品,無論是作為一名讀者,還是對當時的傅雷一家來講,非常享受其中的溫馨。
品讀完全部的家書,無論對哪個來講,傅先生是一位十分負責,有自省能力的爸爸。信中細膩入微、誠心誠意的文筆,無不充滿著對小孩的愛。從開始的致歉,到后來的噓寒問暖,他伴隨小孩的長大,自己也持續(xù)的改變著,這是十分難得的。你非常難在一位不惑之年的老者筆下看到這部分;蛟S是失去了,才最后大徹大悟,體驗過放手,才真的的放手。
爸爸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尊重。小孩遠走高飛了,心里,說不出的難過。但大家從信中卻見不到任何約束,更多的是建議,更像一位朋友,這點也無不令我佩服。在這位爸爸的信中,有一句讓人難以忘懷,他說,人是感情動物,展示了爸爸感性的一面,人就是如此的`,生而為人,大家為何特殊于其他生物?就是大家有更多的情感。無論痛苦、快樂,這都是大家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歷。為何總那樣理性呢?享受這部分獨特的情感,將生活變得多彩些,才不負此生!
在這部分信中,看的是爸爸,也不少見媽媽的筆影。在文中,我發(fā)現(xiàn)媽媽對于一些事,總是更為理性,她在文中說過:“多用理智,少用感情!逼鋵崈烧卟⒉粵_突,由于有爸爸的感性,有媽媽的理性才能造就出在這個社會上,可以立足,亦能享受生活的人。這也就是爸爸媽媽能帶給小孩的引導與愛了。在一封封的信中,大家不乏能看出爸爸媽媽的關心,總是不少封的信,才能換得小孩的一件,可能是爸爸媽媽寫多了,或是小孩寫少了。
但無論怎么樣,我非常賞析傅先生說的一句,“不可以用忙字推托。”還是回到上文,生活中分秒都是一種享受,大家不要只在乎我們的快感,世上的人情事故還有不少,別荒廢了。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4
有的人對幼童的教育,主張任其自然而因勢利導,像傅雷那樣的嚴格施教,我總覺得是有些“殘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在傅聰?shù)拈L大成材的道路上,我看到作為父親的傅雷所灌注的心血。在身邊的幼稚時代是這樣,在身處兩地,形同隔世的情勢下,也還是這樣。在這些書信中,我們不是看到傅雷為兒子嘔心瀝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嗎?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的規(guī)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的事業(yè)卻永遠無盡,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xù)自己的生命,也延續(xù)到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所應該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也正和傅雷的對待其他一切一般,可看出傅雷是怎樣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與心力,在對社會、祖國與人類世界盡自己的責任的。
有一個技巧的主要問題,即耳朵的重要性。我發(fā)現(xiàn)凡是彈個音符,必須在末彈以前就聽到這個音符;就是說任何技巧的難關,必須在心中預先感到它應有的'效果,這樣肌肉的本能反應就能很快的適應。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音質,更是耳朵的問題。要求美的音質,自己心中先要有這種美的質,才能彈出來。許多鋼琴家方法極好,手極放松,但音質不見得動人,原因是音質完全是從先天稟性來的,其實和小提琴與歌唱沒有什么別。當然也不是單靠心的感受,同時要靠用腦子,頭腦是控制與適應的總指揮。
耳朵的敏感,手的本能反應,再加上心的感受能力:這便是美的音質的來源。
在眾生萬物前面不自居為“萬物之靈”,方能祛除我們的狂妄,打破紙醉金迷的俗夢,養(yǎng)成淡泊灑脫的胸懷,同時夸大我們的同情心。欣賞前人的遺跡,看到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才能不使自己被眼前的局勢弄得悲觀,從而鞭策自己,竭盡所能的在塵世留下些少成績。
培養(yǎng)一個人,空有志愿有什么用?主要從行動著手!無論多么優(yōu)秀的種籽,沒有適當?shù)沫h(huán)境、水土、養(yǎng)分,也難以開花結果,說不定還會中途變質或夭折。
【傅雷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心得04-19
傅雷家書的心得06-16
傅雷家書心得05-03
傅雷家書精彩摘抄10-29
閱讀《傅雷家書》心得03-14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11-06
傅雷家書心得感想11-29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2-04
傅雷家書感悟心得01-06
傅雷家書好詞好句大全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