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大全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 ,舉世公認(rèn)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讀后感,歡迎閱讀。
紅樓夢里夢紅樓_讀了《紅樓夢》有感_600字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賺取了我太多的眼淚,可是她清靈秀麗而又多疑多妒的氣質(zhì)又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能說黛玉的一生是個悲劇,而她與寶玉兩小無猜的戀愛也注定是個悲劇。黛玉病弱的身體、孤傲的個性與自定終身的行為都不是賈母所喜歡的,所以敏感多病的黛玉注定無人可以依賴。于是,她懷著純潔的愛可對世俗的怨憤離開了塵世間,實現(xiàn)了她:“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的誓言。
黛玉小小年紀(jì),父母便先后離世,過著寄人籬下的孤單生活,她常聽母親說,外祖母家與別人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因此,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備,用率真與鋒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勢力。
黛玉的淚所表達(dá)的是世間最貞潔的情感,是對“異端”的崇敬,更是對自身的憐憫。黛玉葬花便是她這一性格的真實寫照。她不忍看落花被玷污,希望它們“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她追問:“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于是她用錦囊收集落花,建立花冢,用“一杯凈土掩風(fēng)流”。一首《葬花吟》道出的是她一生凄涼的感情和沖破封建禮教的渴望。
我感受頗深的是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zhì),從小便在榮國府長大,可是封建禮教和世俗功利對她并無影響,黛玉仍保持著純真的天性從不顧及后果得失,所以很難融入到大觀園里去,而且她從不勸寶玉追功求名,也不會逆著自己的性子做事,以這種性格在賈府這樣聲勢顯赫的家族中我行我素自然沒有好人緣兒。
昨夜紅樓入夢里,紅樓夢里夢紅樓。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的嚴(yán)酷現(xiàn)實中香消玉殞,而賈府也最終歸結(jié)紅樓。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fēng)月情濃
趁著這奈何天
傷懷日
寂寥時
試遣愚愛
因此上演這出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讀了《紅樓夢》有感_夢回紅樓 回見黛玉_1100字
《紅樓夢》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花了大半輩子寫了這本名著,里面?zhèn)個人物都描寫得十分細(xì)致,栩栩如生,潑辣張狂的王熙鳳、大氣溫柔的薛寶釵、愚頑癡情的賈寶玉等等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麗脫俗的林黛玉。
就在《紅樓夢》的第三回中,有這一段描寫林黛玉的話: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比西子勝三分。一看這話,就體現(xiàn)出林黛玉雖久病纏身,但也長得十分動人秀麗。
林黛玉雖然長得楚楚可人,但她的性格里有著些許叛逆,和一些孤傲,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卓爾不群、特立獨行的樣子;ㄇ鞍V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現(xiàn)象,都體現(xiàn)出林黛玉就像一朵悠然怒放的荷花,始終執(zhí)著自己的那份清純。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她,最欣賞的還是林黛玉的詩情畫意。林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
雖然,林黛玉的才藝讓我們沒話說,但是,只要你仔細(xì)品讀,你總感覺林黛玉的話語中,總是會聽出酸酸的語氣,這個,就對應(yīng)了她孤傲的性格。就因為她的孤傲、叛逆的性格,也使她和賈寶玉兩個有情人并未終成眷屬。
相對而來,薛寶釵的大氣溫柔,給賈母留了個好印象,認(rèn)準(zhǔn)了她是自己的孫媳婦,也正因為如此,就在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禮的時候,林黛玉發(fā)病,賈母對她身邊來報的丫鬟只是敷衍了事。
在紅樓夢中,愛情故事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但在其中,就屬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最為純潔。兩人從素不相識,到青梅竹馬,到長大后的墜入愛河,曹雪芹就是順?biāo)浦,讓這則愛情故事很自然的出現(xiàn)了?墒,就在我看到了賈寶玉娶薛寶釵的那一段時,我不禁有點埋怨曹雪芹:為什么不讓賈寶玉和林黛玉終成眷屬呢?
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最后的結(jié)局盡是這樣的凄涼,原本,他們倆的愛情是美好的,純潔的,可是,就是林黛玉的性格害了她和賈寶玉,賈母也漸漸和她疏遠(yuǎn)了,最后,王熙鳳的偷梁換柱之計,使兩人都痛失所愛,林黛玉含恨而終,從此,她和賈寶玉,就陰陽相隔了。
她本是冰雪聰明的女子。與湘云月下吟詩的才情,至今還歷歷在目,她將無人能比的才情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令數(shù)千萬人為其癡迷。但細(xì)細(xì)品來,感傷的字句后,又隱藏了多少眼淚,多少心酸?
我曾感嘆結(jié)局的悲慘,心生疑惑:難道,人世間只有傷心和憂愁的淚雨嗎?原本,林黛玉的身世和她的性格,她注定要孤獨終老一生,可是,誰知道,就進(jìn)入賈府之后,林黛玉竟對瘋瘋傻傻的賈寶玉產(chǎn)生了感情,就是她的這段感情,才使林黛玉含恨而終。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想抄一類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最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fēng)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悲慘結(jié)局。
我有一個紅樓夢_讀了《紅樓夢》有感_1400字
紅樓夢,本身就是一個夢。功名利祿塵與土只是夢一場。如水男兒身,如癡女兒夢。從兩個癩頭和尚巧遇頑石開始,到寶玉看破紅塵,決意出家而終。都只能說明,夢醒終了。是了還是結(jié),是結(jié)還是了,這是作者留給世人的大問號。在夢境與現(xiàn)實中穿梭,在理想與利欲前掙扎。在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用生命的苦痛熬成一鍋藥水,用無止休的調(diào)味,才讓每一朵生命之花開的如此絢爛奪目。
紅墻綠瓦,粉飾了一個世家;高瓴樓閣,威嚴(yán)了一個世家;楊柳曉風(fēng),浪漫了一個世家;脂粉朱釵,放蕩了一個世家。在我看來,他們晝夜玩樂,聚眾賭博不完全是紈绔;在我看來,他們喜愛優(yōu)伶,日日笙歌不完全是淪喪。他們酗酒成性,貪得無厭不完全是尸蟲。那——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既然時光給了他們一個時代,他們也只有用生命面對這個時代。既然無法改變,無反抗,也就選擇了大多數(shù)生命行走的方式。沉迷,墮落。當(dāng)著些已是主導(dǎo),還有哪里剩下了光和熱?面對他們,不論是故事中的他們,還是真實的他們,我能感受到的,只有痛。不論是被剝削的勞動人民,還是剝削人民的統(tǒng)治階級;不論是義薄云天的大俠,還是小偷小摸的市井混混;不論是戍守邊關(guān),奮勇殺敵的將士,還是見利忘義,殺人如麻的歹徒。都只是一個人,一個可憐人。一種是身體煎熬,精神崩潰;一種是正享受著自以為是的成功,被上帝玩弄于鼓掌之中。也許,也只有曹公能寫出這種切膚之痛。像心貼著心,感受互相靈魂的跳動。
有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的寶哥哥;有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的寶姐姐;有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的林妹妹。宛如水中月,鏡中花?墒牵扔辛怂,有何必有她。既有木石姻緣,有何來金玉良緣?你是那傾國傾城貌,我是那多愁多病身;你有灌溉之恩,我并無此水可還。瀟瀟雨打芭蕉,句句紫鵑啼。一個人的劫數(shù),三個人來還。三生石畔,是誰誤了誰?
賈寶玉是可憐的。他遇早了仙人,來錯了時代。一個以金榜題名為要務(wù),當(dāng)官封爵為目標(biāo)的時代。一個封妻蔭子,光耀門楣的時代,跌跌撞撞的跑來了賈寶玉。本不想功名與富貴,放浪呼山水,卻被迫埋頭苦讀,獻(xiàn)身科舉;本來與林妹妹親梅竹馬,卻與寶姐姐“喜結(jié)良緣”,也只是敢怒不敢言。一個女兒心,進(jìn)了男兒身。獨自忍受別人的不解,寂寥與落寞是他一生逃不掉的情節(jié)。
林黛玉是可憐的。因為她是絳珠仙草。所以才對落花有惺惺相惜的感覺吧。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個如花美眷,在埋葬花的同時,也埋葬了自己。而她來到這里只為一個目的,只為一件事,一個人。她比任何人都要純粹。神瑛侍者,才是她一直的牽掛。在她越來越少的眼淚中,隱射著她越來越短的生命。在她幾近干涸的眼眸里,是痛恨,抑或是欣慰。
薛寶釵是可憐的。她沒有大荒山無稽崖下的前世之盟,沒有太虛幻境中的甘露之約。她飽讀詩書,清新婉約。她向上對父母孝順,兄妹友愛,向下對丫鬟傭人體貼。恪守婦道,禮義廉恥,是近乎完美的紅粉佳人。只因癩頭和尚贈金一枚,無故被卷入這場風(fēng)波中。在與寶玉成親之時,人們只為被騙的寶玉痛哭流涕,忘了謹(jǐn)遵父母之命,明知是冒充她人,也只能硬著頭皮,悶不做聲的寶釵。將錯誤錯誤下去,這是薛寶釵的悲哀,是傳統(tǒng)美學(xué)的悲哀。她的滅亡,也是一個時代的滅亡。
王熙鳳是可憐的?v然她賣弄才干,貪財斂物。手段毒辣,心腸狠毒。費(fèi)盡心機(jī),討得賈母與王夫人歡喜,對下人極盡刻薄之能事。將一家大小事務(wù)攬入懷中,自鳴得意。生時風(fēng)光無限,死時草草了結(jié),枉負(fù)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散人亡各奔騰。枉費(fèi)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混慘慘似燈將盡。最終,她也被壓在自己的這座大廈中,不能翻身。她死時,我沒有一絲痛快,只有愈沉重的心。
花襲人是可憐的。從小為奴為婢,也兢兢業(yè)業(yè)的走完了奴才的一生。晴雯是可憐的。心比天高,卻身為下賤,花容月貌,死于流言。鴛鴦是可憐的。一個弱女子用極為剛強(qiáng)的方式為主子盡忠,用無法挽回的錯誤表明心跡。趙姨娘是可憐的。命運(yùn)的安排使她帶上了奴才的帽子,而她自己也承認(rèn)自己身份低下。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她只能活在他人的嘲笑和白眼里,忍受著來自各個方面的辱罵、斥責(zé)、嘲弄。最終也死在別人的玩笑當(dāng)中。
紅樓夢,注定是一首為天下可憐人譜寫的緬歌,他們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經(jīng)歷,不同的態(tài)度參與其中。他們沒有一個讓我感到厭惡,即使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十惡不赦,即使在當(dāng)時我也怒不可遏。讀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籠罩他們的,是整個大清王朝。
【紅樓夢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紅樓夢讀后感05-16
《紅樓夢》讀后感06-16
紅樓夢讀后感06-13
《紅樓夢 》讀后感11-14
《紅樓夢》讀后感05-28
紅樓夢的讀后感08-05
讀后感紅樓夢11-05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16
紅樓夢的讀后感08-07
(經(jīng)典)紅樓夢讀后感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