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
眾所周知,和尚都是在廟里清心寡欲的.吃齋、念經(jīng),沒有哪個和尚跑去造反。不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這么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文:……為了有飯吃,他決定去當和尚。
那年代,沒餓死就算不錯啦!這朱重八還真識時務(wù),保命要緊呀!
文: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yīng)天府宣布即皇帝位……
在多年的浴血奮戰(zhàn)中,朱元璋遲遲沒有稱王,用當年明月的話來說,他是為了麻痹元朝。這么看來,朱元璋是一個心機很重的人,不過最終這個小和尚——成功地當上了皇帝。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2
這個時候,朱元璋死了,朱棣當了皇帝了,大明興盛了!可還有一個地方又不老實了,這就是——安南(越南)。(原來古時越南也在中國的'版圖上呀。┲扉ε蓮堓o去平定,動員軍隊花了幾個月,問:多少人要動員幾個月?
文:三十萬!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我不禁想,這么多人,哪里冒出來的?再看一看朱棣怎么夸張。安南的父子做何反應(yīng)。
文:這次明軍隊共三十萬人,對安南號稱八十萬,胡氏父子聽到這個數(shù)字后,差點沒暈過去。
這是什么邏輯,我覺得也太狂了,兩倍還多,真是“人在底下吹,牛在天上飛”!恐嚇作用還是有的。
看完《明朝那些事兒》前兩冊,真覺得那是個多事兒的年代。不再說了,去看書去。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
我讀過許多書,有童話,有小說,有傳記,有歷史故事,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明朝那些事兒》,他讓我知道了許多歷史知識。明朝有276年之久,有16位皇帝,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永樂皇帝——朱棣。
在我看來朱棣并不是一個好人,但它的確是個好皇帝,因為他很有遠見。在他統(tǒng)治的'時代下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荒地被開墾,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倉庫里堆滿了糧食和錢幣,經(jīng)濟和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發(fā)展,他憑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他還命鄭和出海下西洋,把中華民族的先進科學和文明成就傳播到世界各地。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他用了風趣和幽默解說了這段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他向我們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歷史,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
官場政治、帝王心術(shù)、人心道德……環(huán)環(huán)相扣,令我欲罷不能,甚至連吃飯捧著書。不過,最令我難忘的一位人物是臨危不亂、為官清廉、聰明機智的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多虧于謙力挽狂瀾,在對自己情況不利的時候冷靜思考,拼死為國,利用聲東擊西的方法,是敵人丟盔棄甲,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可是之后被奸臣謀害,于謙死后,當官員來到他家,發(fā)現(xiàn)這堂堂一品大官竟家無余財,甚至將皇帝的封賞也鎖了起來,不向別人炫耀。
英雄,名副其實地英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了不起的人!
他的一生正如這首詩,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5
今天,我讀了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他向我們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歷史,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
官場政治、帝王心術(shù)、人心道德……環(huán)環(huán)相扣,令我欲罷不能,甚至連吃飯捧著書。不過,最令我難忘的一位人物是臨危不亂、為官清廉、聰明機智的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多虧于謙力挽狂瀾,在對自己情況不利的時候冷靜思考,拼死為國,利用聲東擊西的方法,讀書筆記。是敵人丟盔棄甲,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可是之后被奸臣謀害,于謙死后,當官員來到他家,發(fā)現(xiàn)這堂堂一品大官竟家無余財,甚至將皇帝的.封賞也鎖了起來,不向別人炫耀。
英雄,名副其實地英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了不起的人!他的一生正如這首詩,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6
悉數(shù)最近的16天,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居然看完了7本平均300頁的書!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很深,歷史原來可以寫得那么精彩!本冊書從明太祖朱元璋出生開始說起,至崇禎帝逃跑結(jié)束。欲罷不能、茶飯不思這些詞語已經(jīng)不夠表達我的'熱情了。作者當年明月用詼諧幽默的手法,向我們展現(xiàn)了明朝276年的風風雨雨。276年,一次次的死里逃生;276年,一次次的勾心斗角;276年,一段段的艱苦路程;276年,一年年的盛世景象。這個王朝,用最實際的方式名留青史;這個王朝,也被后人所稱頌;這個王朝,證明了中國五千年,有276年是屬于自己的。
這本書,跌宕起伏,讓我欲罷不能。你也來讀讀吧!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7
今天,我讀了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他向我們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歷史,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
官場政治、帝王心術(shù)、人心道德……環(huán)環(huán)相扣,令我欲罷不能,甚至連吃飯捧著書。不過,最令我難忘的`一位人物是臨危不亂、為官清廉、聰明機智的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多虧于謙力挽狂瀾,在對自己情況不利的時候冷靜思考,拼死為國,利用聲東擊西的方法,使敵人丟盔棄甲,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可是之后被奸臣謀害,于謙死后,當官員來到他家,發(fā)現(xiàn)這堂堂一品大官竟家無余財,甚至將皇帝的封賞也鎖了起來,不向別人炫耀。
英雄,名副其實地英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了不起的人!他的一生正如這首詩,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8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退;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朝堂之上,孰是孰非,時間飄過,自見分曉。
劉伯溫,智謀之士,藏于民間,顯在朝廷,恰逢洪武,飲病離去。
王守仁,能屈能伸,知行合一,傳王學于天下。
徐階,激流勇退是大智慧。
張居正,一鞭法和考成法,變法的'勇氣必將推動時代的潮流。
常遇春,驍勇善戰(zhàn),“殺降”未必是佳。
徐達,躬耕農(nóng)畝,成名于戰(zhàn),病疫于戰(zhàn),是對勇士最好的嘉獎。
袁崇煥,一代梟雄,能孤守邊關(guān),因一視同仁(邊防線和京都)而不得志。
……以史為鑒,任重而行。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9
《明朝那些事》聽名字就感覺是一篇充滿歷史氣息的文章。這本書敘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時候一個普普通通的放牛娃,到以后成為一個令萬人敬仰的開國皇帝的故事。雖然他小時候相貌丑陋,受人欺辱,但是他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和別人難以承受的磨難,歷盡坎坷,終于打出了自己的天下。
這個故事向我們真實展現(xiàn)了朱元璋歷經(jīng)滄桑的.一身,也讓我知道了當時元朝的沒落和當時統(tǒng)治者的昏庸無能。
多讀書,讀好書,才是我們的讀書的方向。書本就像一艘航船,帶領(lǐng)我們遨游在學習之海里,讓我們知道的越來越多,也讓我們越來越快樂。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0
今天,我讀了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他向我們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歷史,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
官場政治、帝王心術(shù)、人心道德……環(huán)環(huán)相扣,令我欲罷不能,甚至連吃飯捧著書。不過,最令我難忘的一位人物是臨危不亂、為官清廉、聰明機智的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多虧于謙力挽狂瀾,在對自己情況不利的時候冷靜思考,拼死為國,利用聲東擊西的方法,讀書筆記.是敵人丟盔棄甲,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可是之后被奸臣謀害,于謙死后,當官員來到他家,發(fā)現(xiàn)這堂堂一品大官竟家無余財,甚至將皇帝的封賞也鎖了起來,不向別人炫耀。
英雄,名副其實地英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了不起的人!他的一生正如這首詩,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1
朱元璋有很多兒子,其中有一個叫朱棣,還有一個叫朱標(太子)。1392年,朱標死了,朱允炆(朱標的兒子)成了太子,朱棣極不服氣。他造反了。天知道明朝怎么這么多造反的,造反的.血統(tǒng)真是代代相傳!
文:……公然宣稱朝中有奸臣,要出兵“靖難”,“清君側(cè)”。
天哪!這是什么理由,竟然可以用來造反,而且朱棣和朱元璋還真是父子,都是造反奪權(quán)!嘿嘿。不過,他也有依據(jù),
文:朝無正臣,內(nèi)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tǒng)領(lǐng)鎮(zhèn)兵討平之。
這句話,正是源于朱元璋同志之口?磥恚@個理由造反也可。不過天子可沒密詔,朱棣竟寫奏折,公然上奏。呼!好一對父子呀!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2
歲月不饒人,明朝時期的事情發(fā)生了種。種事情,看完了這兩本書,我深有感觸。這部書是當年明月,也就是石悅寫的明朝“通史”。這書從明朝開國的朱元璋說起對當時的十七帝王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充分的體現(xiàn)出當時政治思想與當時開國皇帝建立的帝國進行了詳述。
第一部中寫的是朱元璋生于亂世當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沒有背景,沒有依靠,沒有后臺。他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爭取得來的。他歷盡千辛萬苦,一次次的從死神的魔掌中掙脫,一次次從死人堆里爬起來掩埋戰(zhàn)友的尸體后繼續(xù)戰(zhàn)斗,一直堅持著。
也可以說在當時最優(yōu)秀的統(tǒng)帥非朱元璋莫屬。
駕崩后傳位于長子朱標之子朱允。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3
不知朱元璋是不是歷代出世最慘的皇帝,不過,他真的`很慘。古代窮人的名字一般都是父母歲數(shù)之和,看來,朱元璋父母是高齡產(chǎn)子,88為和(朱重八),年紀還真不!回到主題。
文: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親餓死,初九大哥餓死,十二日大哥長子餓死,二十二日母親餓死。
這么一看,朱元璋可真是被元朝害慘了,想不恨都難!這還沒完。
文:……他還要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燈。
朱元璋當了和尚都不安寧,簡直就是長工。比在地主家干活好不了多少。不過,他可以吃飽飯了,這就好了!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范文02-20
《明朝那些事兒》的讀書筆記范文04-02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0-19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04-22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2-23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心得10-11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范文精選03-03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4篇02-07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5篇)02-11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5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