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歇之書》讀后感
當(dāng)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停歇之書》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停歇之書》讀后感1
在快節(jié)奏都市中,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人情冷暖,越來越多的人孤獨(dú)的過著每一天,就算是最應(yīng)該無憂無慮的年紀(jì)也少了一些本該有的快樂,仿佛是生活越優(yōu)渥,內(nèi)心越孤獨(dú)。
《停歇之書》是作家田禾在四個秋天里,以自己閑散的方式躲開城市,聽著音樂融入自然,閱讀、傾聽、哲思并點(diǎn)亮生活的切身筆記。習(xí)慣了城市的喧囂,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我們在高度精神壓力下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個可以停歇的港口,《停歇之書》讓我們看到了脫離群體,獨(dú)自流浪的田禾在隨性的路上找到了生活中新的意義。
其實(shí)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一個景點(diǎn)過多的停留只會讓那份新鮮感漸漸消失。喧囂的城市就像是人生中的一個景點(diǎn),長時間的駐留讓心靈遭到禁錮,忙碌的生活讓心靈感到疲累,生活的.意義也漸漸變得模糊,倒不如像田禾一樣隨心隨性在未知的旅途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完全沒有自己音樂的民族,更難找到一個完全不接受音樂的人。每一個生命,都可以在音樂中定居。音樂于我們而言或許只是一種調(diào)劑品,只有傾心聆聽才能融入到音樂的世界中,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消除人的憂郁,讓心靈得到慰藉,讓生命在音樂中定居。
物質(zhì)的園田只需要種到退休,精神的園田卻要種到離世。只是大多數(shù)人選擇了追求物質(zhì)而忽略了精神需求,只有等到老去的時候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這一生中走過的路、看過的景、讀過的書是多么的貧瘠。我相信世界上百分之百的人在寫“最后的愿望”清單上會有旅游這一項(xiàng),原因無它,就是因?yàn)樽约涸谟邢薜纳兄活欁非笪镔|(zhì)生活,而放棄了精神需求。
在有限的生命中本就存在著無限的可能,單一的生活只會浪費(fèi)有限的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在保證基本生活質(zhì)量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將現(xiàn)實(shí)生活這趟人生苦旅,變成一張自我滿足的精神地圖,在人生的畫卷上填滿各種色彩。
田禾在音樂中感悟到的四句話——對自己人生的全部定義:為生活涂鴉;為知覺歌唱;為身體寫詩;為凈土西歸。這四句話同樣也應(yīng)該成為我們對自己人生的感悟,我們追求物質(zhì)時,也不要忘記精神的需求,因?yàn)槟鞘乔斑M(jìn)的希望,是指路的明燈。
《停歇之書》讀后感2
幾天前,我在家讀了一本海明威寫的書—《老人與海》。它對我的觸動很大。
《老人與海》寫的是一位老人常年在海上獨(dú)自打漁,一次他釣到了一條大魚,他與大魚搏斗了三天三夜,終于捕到了大魚。但是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成群的鯊魚,老人使出渾身解數(shù)與鯊魚搏斗,鯊魚把能吃的都吃完了,老人只帶回去了一副大魚骨架。
老人這位可敬的勞動者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他面對困難沒有被屈服,他盡自己最大努力與生活中的困難不屈不撓地作斗爭。這位老人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边@種永不言敗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每個人。
在生活中,我也要像老人一樣遇到困難絕不屈服,永不言敗。遇到不會做的問題時,要嘗試多種方法,努力把這道題做出來,盡量不看答案,不問爸爸媽媽。
從《老人與!分,我懂得了:一個人,決不能被困難擊倒,雖然你不一定會成功,但你一定要堅持到底!
【《停歇之書》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四季之書作文3篇12-26
高考作文復(fù)習(xí)素材之書籍10-27
《沙之書》讀書筆記范文精選06-11
17年浙江卷高考優(yōu)秀作文:借有字之書品人生07-25
飄讀后感-英語名著讀后感04-25
哈姆雷特讀后感-讀后感-高二01-12
經(jīng)典目送讀后感精選英語讀后感08-27
《童年讀后感09-15